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1:52:00

  《论语》第七《述而》篇有特别的意义,它如同一面多棱镜,从思想信仰、学习精神、财富观念、宗教态度以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习性等方面,较全面的生动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人格,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同“克己复礼为仁”、“三年无改父之道”的思想一样,都表达了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孔子的这三句话在历史上都非常著名,它们的意思其实是一致的,孔子在世时,曾遭到同时代人的奚落,不被理解,就是因为孔子“不合时宜”的坚持这些思想,言必谈周礼,孔子死后的数千年,人们对孔子的批评和攻击,矛头也主要集中于孔子的这些言论,认为这些言论充分的证明了孔子是旧的落后复辟势力的顽固代表,孔子是阻碍历史发展进步的,甚至是反对任何新生事物的。而真正推崇孔子的人,最最欣赏的也是孔子的这些言论,认为这些思想是孔子信仰中的最崇高的文化价值,两种评论水火不容,由此可见,这些言论在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地位,是把握孔子思想的头把钥匙。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了一篇名为《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的论文,这篇文章获得了论文大奖的头名,使30岁的卢梭一举成名。这篇文章分析指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是以人类的道德水准普遍下降为代价的,因此,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是无益于人类的。据说卢梭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为当时来中国的传教士已将中国的文化经典系统的翻译介绍给了西方读者,当时伏尔泰、歌德、孟德斯鸠、狄德罗等等著名大学者都十分赞美中国的道德文化。卢梭这篇论文的思想其实与孔子的价值信仰的认识立场有着一致的观点。  

孔子的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这种发展是当时众多的诸侯国家相互经济和军事实力竞争的结果,这种结果使各诸侯国家的发展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又导致各国根据不断变化的新的实力,此消彼长的相互不断争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王权衰落,大国争霸,社会因此离心失控,原本维持中国社会稳定的周朝统一的伦理道德关系面临全面崩溃,孔子因此大声疾呼“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克己复礼为仁”,立志坚决的维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象征周礼,这是一种有的放矢、切中时弊的救世思想。  

当时“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会上下、家庭父子和夫妻都在追求功利,臣弑君、父子兄弟相互仇恨屡见不鲜,孔子出生地鲁国,以及与鲁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卫国、楚国等等,统治阶层不顾血缘关系相互残杀,犯上作乱,司空见惯,当时若没有人站出来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对症下药,那么随着社会文化道德经纬的破坏,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也会遭受灭顶之灾。“窃比于我老彭”,说明还有其他有识之士,与孔子一样有相同的深深的文化忧患意识。  

两千年前,孔子看到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竞争,会导致社会伦理价值的混乱和丧失,两千年后西方的卢梭也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卢梭的思想是否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不得而知,但卢梭是接触过中国文化的。  

尽管东西方文化走的是不相同的道路,但中国文化弘扬道德礼义的最高原则,还是引起了西方众多最杰出人道主义思想家的深深赞叹。  

中国的文化先辈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以德治国的文化发展道路,把道德放到人类生活的最高最珍贵的位置,中国古代的所谓太平盛世,首要的内容是社会的道德的弘扬,做不到这一点,社会就不可能太平。今天的中国要想太平,也离不开这一点,否则社会经济发展再快,科学技术再先进,社会也终将无太平可言。  

因此,“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克己复礼为仁”、“三年无改父之道”,我们千万不能理解为孔子是想开历史倒车,是没有原则的反对新生事物,是代表没落贵族的利益,那就大错特错了,那自然就会导向孔子迂腐之至的错误认识,我们要从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最高的道德价值的角度去理解孔子的这些话,去体会孔子超越时代的对人类价值信仰的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承认孔子思想的神圣伟大,才能正确领会孔子的天命观,才会承认孔子思想万世和万事而皆准的道理,才能由衷的叹服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延绵两千年甚至润德于邻国而主导它们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盖世无双的贡献,才能认识到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以及未来的中国社会具有永恒的文化经世致用的意义,才能和汤因比的把中国的孔子思想看作是解救人类未来出路的思想产生共鸣。误解孔子的人千万不要认为汤因比和孔子一样,也是想开历史的倒车,是想阻止历史的前进。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古人讲,学习要有十年寒窗的精神。“默而识之”,就是要把心灵平静下来,摆脱世俗功利欲望的贪婪,要进入一种世外桃源的学习精神世界,所以,孔子特别喜欢颜回,《论语·雍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默而识之”的学习典范,颜回所以不忧虑自己艰难贫穷的生存状态,是因为道德性命的自我认识和学习,给他带来了远胜于物质享受上的精神快乐,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是一般大众远远不能达到的,孔子甚至认为自己也不如颜回,《论语·公冶长》记孔子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默而识之”,提倡一种不求功利性闻达的学习态度,进一步的是要达到颜回的那种安贫乐道的最高的学习境界,孔子还曾经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这句话的意思和“默而识之”的意思相通,因为道德文章的学习是追求心灵修养的一种自我认识,是一个自我判断、自我提高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摆脱外界物质功名的束缚,它的反面就是斤斤计较索取外部回报的学习,那就不会甘心于“默而识之”、安贫乐道的学习处境。  

“默而识之”识什么呢?是认识永恒存在和不变的天人合一的道理。沿此分析,“默而识之”就具有高度的哲学认识论的意义。  

所谓哲学的概念一般都是最抽象、最普遍、最永恒的,它是不以时空为转移的,它不受外部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的影响,而恰恰相反,外部物质世界的变化却是处处体现高度抽象哲学概念的存在,比如在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能寻找到绝对相同的道德价值判断,康德把绝对道德真理同永恒存在的宇宙星空相提并论,看作是自己最神圣的精神信仰,其实康德的这个思想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致的,所谓“天人合一”就是看到了人类的精神文化具有和大自然的存在道理完全永恒相同的地方,人伦道德经纬纲常,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因此,“天不变道亦不变”,康德的哲学思想最后也归结到这个不容置疑的神圣信仰的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康德是不是也受到孔子天命观的影响,笔者不作分析,但是它却说明了当人类进入最终级思维状态时,不论何时何地,人类会殊途同归的思考同样的最本质的问题,得出同样的最普遍的结论。  

作了上述分析,回到孔子前面讲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就可以更充分的说明,孔子的思想不是简单的倒退复旧,而是劝告世人,不要背弃人类的具有永恒价值的道德精神。后人常常批判孔子的天命观,其实孔子的伟大恰恰在于他认识到了社会道德的永恒性,这种永恒性是从哪里来的?不要说是在孔子的时代,即使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我们人类的认识也会将之归为天命,这就如同西方的文化把人权看作是天赋的道理一样。因此,孔子的天命观,恰恰说明了孔子是先知先觉,是孔子被公认为中国文化最优秀代表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正是这种天命观的认识,为孔子的奋斗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才使孔子不屈不挠,永不言放弃,不怨天,不尤人,不悲观,不绝望,始终抱着知天命而坚定从容、奋斗不息、死而后已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旦具有天命观的文化精神,就会“默而识之”,也就会“学而不厌” (如同“古之学者为己”),也就会“诲人不倦”,因为道德的学问是内心修养,是“学者为己”,但它存在的的意义和作用却是社会性的,即使一个人具有了良好的道德素养,但是如果没有周围和谐的道德社会关系,个人道德价值的社会意义也就无从显现,记得毛泽东时代有句话,叫“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国历史文化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人生道理,中国的政治文化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反映了中国社会非常注重社会的道德风尚,而这种道德风尚的形成,就是依靠孔子提倡的“诲人不倦”的精神来推动的。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都能体会到道德对社会的主导影响的作用,其实,就是把“诲人不倦”的道德文化提升为一种国家的政治职责。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不是偶然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恰恰是一种相反相成、不愤不启的道理,不是因为孔子的时代风行好的道德文化,而恰恰是孔子时代的道德文化不断沦落,各国混战,社会唯功利而不讲道义,因此,孔子抱着天命观的信仰,以“克己复礼为仁”的道德文化,以“中庸之道”的社会规范,以求误入歧途的中国社会政治文化重新纳入健康正常的轨道。这也是“反者道之动”的人类发展历史哲学规律的一个重大表现。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近年放映了一部介绍孔子的文化大片,笔者看了一半就很失望,孔子一生,具有高尚情操和远大的政治文化理想,孔子很有才华,也很有生活情趣,很有个人性格的魅力,否则他的才学再高,也不会有三千个弟子跟着他,但影片中的孔子却是很生硬,一种压抑、很不得志的形象,沉重的气氛笼罩着全部影片,其实《论语》中告诉我们的孔子,达观知命,具有鲜活的令人叹服又十分可爱的生命个性,孔子的人格,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学习的理想的楷模。孔子“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生动的表现了孔子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中,顺其自然之道,很享受生命的乐趣,生活得放松而自在。这使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一句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一种和孔子相似的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其次,孔子的伟大是伟大在精神方面,而影片这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不值一谈,甚至是无从谈起。孔子的学生颜渊谈论孔子,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境界影片是离它万里,所以我建议《孔子》影片以后停止放映,以免造成重大的误会、无知和不良影响。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前面强调了孔子的“信而好古”,在这里更是讲述了孔子衰老后,日益盼望在梦中见到周公的动人情景。孔子和周公相距五百年,是什么东西把他们如此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呢?不是世俗的物质和权利的东西,而是共同的精神信仰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了,这种精神信仰就是人类文化的道德属性,这种属性永远不会失去价值,这就是孔子终身为之奋斗的天命观。  

以上五章的内容集中的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信仰,绝不是代表中国文化的保守和落后,而恰恰是要告诉后代的中国人,永远不能放弃中国文化的道德精髓。  

这几章微言大义,可以引发无限遐想。历史上有个“邯郸学步”的故事,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往往会轻易的见异思迁,如同“邯郸学步”,把自己宝贵的文化弃之不顾,而却一叶障目,片面的崇拜外来西方的文化,今天的中国这种情况不是越演越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