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思想是荀子及诸子论性的依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28:47

天道思想是荀子及诸子论性的依据

(2007-07-01 18:21:21)转载 分类: 学术论文  

   在孔子及其以前时代天基本是有意志的道德人格之天,被认为与人类所追求的道德文明一致。到战国时,以庄子学派和稷下学派的思想家掀起一股新的自然天道思潮,并以此为武器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使儒学遇到新的挑战。荀子根据自然自然天道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从而使儒家一贯主张的仁义礼乐重新得到逻辑的证明。

对天人关系及其天人关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探求,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基本的主题。伦理型的中国文化的其他方面无不建立在这一主题的基础之上。对天人关系的认识的不断更新构成了中国文化演进的内在动力。

在春秋以前人格属性几乎成为天的唯一认识。统治者不仅宣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上天的安排,自然灾害也是上天意志的体现。春秋时代开始,天的自然属性逐步得到人们的认识,开始从“吉凶”、“阴阳”之事两方面去认识,但在人们的世界观不占据什么位置。虽然当时人格属性仍是思想家思想的出发点,但不再是使人产生恐怖的异己力量。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天基本上已经成为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信念的一种外在形式。凡是合乎社会进步和道德完善的行为都是上天意志的东西。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和上天的意志一致,所以他对改造社会、造福人类有着理想主义的态度。然而事实上客观现实与人的愿望并不完全一致,社会发展依然弊端丛生。思想家在战国扰攘纷争的现实前,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自然天道思想开始成为一种思潮。

天道自然思想的源头是主张“道法自然”的老子,但战国时期将这一思想推进为一种思潮的则应当归功于庄子。《庄子》一书所说的天指的都是自然天。如《逍遥游》说:‘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而已矣。”《天运》说:“天其远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纲维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这两处虽然都以疑问的方式出现,但不难看出,在庄子的意识中,天已经完全不是那种有意志的神秘实体,而是一种和大地、日月、风云、雨露等客观自然现象等同的物质实体。作为这种物质实体,天的人格意志完全被剥除,自然不可能对人间的是非善恶和祸福休咎起判断和支配作用。天人之间的心灵感应关系也自然消亡。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天人合德也就失去了逻辑起点。

那么在庄子视野中,天人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他不可能脱离传统而不讲天人关系了,要建筑自己的思想体系,必须以传统的思维为起点。不过在庄子那里天的品格既然已经发生变化,对天人关系也需要重新确定。《秋水》篇是这样描述的: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答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为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受而忽失,是谓反其真。”

从这里看出庄子对天人这对范畴的认识是抽象而深刻的。综合《庄子》一书看,所谓天是在人类出现以前的或未受到人类文明敢于的自然状态,就是“天道无为而自然”,所谓人则意味着对这种自然状态的改造,也即作为人的本质特性的创造性。从这一认识出发,天的本性与人的品性是对立的人的存在意味着对天的否定。天人之间的距离与人的能动创造性成正比例。人的伦理道德,人的创造性越是得到发挥,人离天越远。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天人关系日渐疏远,人性日益背离天性的历史,也即人类不断堕落的历史。所以他把儒家的仁义礼乐看作人类痛苦的根源。为此他宣称要避免人类的悲剧,回到至德之世,就要“以天合天”。(大宗师)就是以天的品格代替人的品格,人性向天性复归。换言之,就是放弃人类文明,即“攘仁弃义”(庄子。筴),“以天为徒”(人间世)、“与造物者为人”(大宗师),回到“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自然状态。庄子由于主张“天道自然”,把人类也重新回归自然无为的状态,重而彻底否定儒家的仁义礼乐。

稷下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如驺衍、田骈、接予,与庄子主张放弃人类文明以回归天道的做法不同,他们从天的自然属性中动的一面得到启示,提出了一套功利主义或说讲究功效的学说,这种思想学说由于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急功近利思想心理,在战国中后期早晨了很大影响。它的出现使得儒家学说显得相对迂阔无用。

他们都是一些“深观阴阳消息”,对自然天道哟着精深探讨的学者,以自然天道观为立说之本,但他们“不治而议论”,为的是“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所以对自然天道的探求为的是寻找最现实政治有益的理论。在他们这里,自然天道主要是被作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来认识。他们常常以自然天道变化的客观规律为参照,提出一套治国理民所应遵循的常道和常法。这种常道和常法是从事物之间严酷的因果关系和厉害关系得出的,儒家所看重的与人格天相应的仁义礼乐已经不再被视作一种能对事物产生影响的力量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