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去“西天”能取到“好经”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1:14:20

北京市东城区提出要分期分批选送优秀人才到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挂职引发网络热议,质疑和支持声并存。有网友说,干部西天取真经,体制需要配套行。橘枳之变应提防,更盼学成能致用;还有网友说,领导干部学习,去“哈佛”不如去“延安”。

新闻背景:

到外省市挂职锻炼或出国参加培训,对机关干部来说并不新鲜,但去外国政府部门挂职,此前则很少听说。22日,北京市东城区首次公布20年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提出要分期分批选送优秀人才到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挂职。据介绍,此前东城干部国外挂职的主要目的地是韩国,今后打算增加去美国挂职锻炼的机会。此外,东城区每年为人才“投资”将不少于5000万元。(11月23日《北京晨报》)

网言网语:

网友:干部西天取真经, 体制需要配套行。橘枳之变应提防, 更盼学成能致用。

网友:学到了回来也用不上,体制不一样,美国人主要靠能力,这一点和中国的现行体制完全不同。

网友:学习是重要的,但怎么学?学什么?目标在那里?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是关键。

网友:如此昂贵的学费,他们到底是如何支配这些钱的?

观点PK:

“狮子”能跟“老虎”学到什么

其实,4年前四川省委组织部就开创了“干部外训模式”:两名副厅级干部进入美国两个州政府部门,担任经济发展厅厅长助理、公共服务委委员助理等职务,中方称为“顶岗实习”,美方称为“影子工作”,像影子一样全程跟随厅长参与各项工作,近距离体验美国政府的运行。他们通过耳濡目染的实践性政务参与,习得了许多让国人耳目一新的公管理念,有些经验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冲击效果,比如该省就立马采纳了挂职官员习得的“高效会议”经验。

当出国考察越来越学不到东西,也越来越异化为公款出国旅游后,这种深度的挂职颇值得期待。那么,官员到国外挂职,到底能不能学到东西,学习的东西在归来后能不能用到国内的实践中?在这个问题上,两位朋友曾有过形象的争议。一个悲观地说:让狮子去老虎家学什么呢,国情不一,很难学到实质性的、可复制的经验。一个乐观地说:狮子为何不能学老虎?国情虽不同,但有很多共通的价值可以借鉴。狮子、老虎虽然不同,可都是要吃肉的猛兽呀!

的确,公共管理是一个很开放的范畴,有些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相比发达国家,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上,确有较大差距,比如像突发事件的应对,公共危机的处理,如何提高行政效率等等。

笔者不担心学不到东西,也不担心学的东西会水土不服,倒是担心缺乏压力官员在挂职时能否认真学习。赴韩赴美挂职,费用肯定很昂贵,挂职后学成归来,到底有没有学到真东西,应该向公众述职,让公众参与评价,使财政的钱不会被乱花。(新京报/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