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政治-好干部必须能管住英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6:11:23

提要:战胜对手取得胜利的技巧、谋略三要素、如何聚拢人心、干部问题的基本内容

  毫无疑问,梁山最大的管理难题是干部问题,梁山干部多,而且来自不同的山头,各个小有名气,武艺在身。干部多,人多嘴杂,互相攀比,狼多肉少;山头多,小群体活动频繁,意见不容易统一;名气大,自我意识强不好领导;有武艺,一旦不满意就容易闹出事情(比如李逵要跟宋大哥动武,详见第九回《三杀李逵》)。

  管理好梁山,必须要把干部问题处理好。梁山上很多干部的成长都蕴藏着玄机(详见第四回《燕青提职》、第七回《萧让借调》)。

  古往今来,干部问题包含的基本内容,首先是解决使用问题,安排好职位,给予权力;其次是解决待遇问题,诸如工资、奖金、住房、职称;第三是在内部政治上寻求平衡,干部的使用和待遇表面上看是干部自己的个人问题,其实不然,每个干部都有自己的背景,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比如东溪村上山的晁盖旧部、闹江州一起上山的团队、二龙山派、桃花山派、少华山派、清风寨派、祝家庄派等等,这些团队多有自己的利益特征,并且团队成员之间也会互相支持互相回护。有时候为了一个人的得失,往往团队之间会产生明显的纷争甚至引发冲突,比如在花荣待遇问题上的是非问题,就引发了清风寨派还有降将派(在历次和官军作战中收复的降将)的冲突(见第十回《花荣养花》)。

  梁山的政治,一言以蔽之,就是分利集团的斗争,谁解决好了这个斗争,谁就可以为梁山之主。谁解决不好,那他就要下课。

  令我十分钦佩的是,宋江大哥凭借自己的超高悟性和卓越技巧一直在梁山的政治问题上牢牢的掌握着主动权。从升任一把手开始,纵横捭阖,挥洒自如,顺利的整合了不同背景、不同价值趋向、不同态度的108个干部,造就了一个卓越的团队。

  出于个人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我决定把其中的若干经典事例以及我本人对其中玄妙的思考一一写出来。

  按照惯例,有必要作一些自我介绍。

  姓名:朱武

  性别:男

  职务:梁山副军师

  级别:第37条好汉

  绰号:神机军师

  武器:双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的真正武器是头脑)

  职业经历:教师,少华山头领,水泊梁山副军师

  从哪里说起呢,就从我的武器开始吧。你见过可以耍双刀的军师吗?没有吧。文武双全一直是我的理想。从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在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刻苦练武。让我困惑的是,我的两位老师常常在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上发生争论,进而演变成激烈冲突。

  这样的激烈冲突我见过三次,练武的老师每次都可以当场占几下便宜,不过随后文化老师会持续的占上风,他每次都可以得到外界的同情和支持,进而演变成为对武术老师野蛮行为的声讨,写检查、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被媒体暴光、被学校扣奖金、还有最要命的是家长们强烈要求为自己的孩子转班,“这个野蛮老师太危险!”这是家长在申请理由上的一致性表述。一个老师,如果收不到学生,那是最痛苦的了。

  我十分同情武术老师,因而我也很佩服文化老师。

  “你知道一个文弱书生,为什么可以战胜一个身强力壮的武术高手吗?”文化老师在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神色平静,眼光深邃,看不出有丝毫肤浅的得意神色。我诚惶诚恐的摇摇头,又似是而非的点点头。

  文化老师下边的话决定了我一生的发展道路。人生往往是由几个偶然的关键时刻决定的,信哉!不过机遇总是选择有准备的人,为了抓住这样的时刻,我一直在努力。任何幸运都是有理由的。

  文化老师继续说:“在和别人交手的时候,一个人的胜利不外乎四种,一是你打不过我!二是你不敢打我!三是你不忍打我!四是你不知打我!

“如果我本事比你大,那么胜利者肯定是我。但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我们常常面对综合实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在这个时候,就要用头脑来胜利。外部资源不足没有关系,可以用智慧来弥补。智慧策略之一是让你不敢打我。武术老师比我厉害,不过只是身体对抗上的优势,在其他方面,我可以使用我的智慧资源,调动个方面力量狠狠打击他,让他为自己短暂的胜利付出惨痛代价,于是下次他再也不敢造次了。

  “智慧策略之二是你不忍打我,这是一种情感手段,调动对方的亲情、友情、同情等等情感因素,让对方在你面前发不出火,不忍心下手,这是一种收对手之心为己所用的技巧。

  “智慧策略之三是你不知打我。这是一种更加高明的策略。让你看不见站在你对面的人是我,让你迷惑茫然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做。也就是老子说的,恍兮惚兮此中有道。

  天下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无形之剑。学有形之剑不如学无形之剑啊。你明白了吗?”

  自从听了文化老师的教导,我决定学习无形之剑了。有形之剑御三五人而已,无形之剑御天下。所谓的无形之剑,就是智慧的头脑。

  不过我仍然没有放弃练习双刀。习武是智慧的一部分。

  如果要在一个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首先必须被这个团队所接纳。被一个团队接纳,需要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文化相容,文化是什么,这个太复杂,简单讲,其实就是谈恋爱中所说的“要有共同语言”。如果我和一班舞枪弄棒的人在一起,每天却在和他们说着李白杜甫琴棋书画,那我肯定要变成被嘲弄的对象。怎么办?只有和他们有相似的经历、相似的体验,进而造就共同语言。和习武的人相处,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自己习武。

  通过习武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家相处的很愉快。都是圈内人嘛。说实话,我的工夫很平常,仅仅够防身而已,比林冲、武松两位高手不知道差了多少倍。不过这没有关系。人在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时,就象一个企业在规划核心能力一样,要有战略眼光,把精力投到关键位置上去。我的战略重点是发展自己的智慧,武术只是一个身份符号而已。

  我手脚上的功夫平常,但是头脑中的功夫卓越。这就是我的差异化竞争力。

  靠这个竞争力,我首先在少华山当了一把手。

 

 

宋江改名

少华山几个英雄上梁山的时候,正逢梁山声势壮大,三山聚义打下了青州城,而后又破了西岳华州,而后又在芒砀山收服了樊瑞等人。众英雄建了这么多功绩,一番东征西讨之后,少不得论功行赏。

  宋头领安排了前山一出精致的宅子给我。我是个好风景的人,得了这个院落,面对水泊,俯看山川,实在是很兴奋。等搬完了家,都安顿停当了,我特意来向宋头领道谢。

  这是我第一次和宋大哥单独谈话。

  宋大哥说话的时候总是笑呵呵的,一团和气,“朱武贤弟,江湖上都唤贤弟做神机军师,山寨正是用人之际,一干好汉中,武艺超群的不少,谋略过人的却不多。还望贤弟日后为山寨多操心劳神呐!”

  我忙欠身,“小弟自当尽力,宋大哥放心就是。”

  宋头领见我这般谨慎,就摆摆手说:“贤弟不要拘礼,上得山来,大家都是好兄弟。愚兄今日请贤弟来,是有事想要讨教的,不如我们后园讲话。”

  宋头领的院落很大,住着一大家子人,宋太公和宋清住左边院套,右边院套宋头领自己一家人住。后边特意开辟了一个小花园,种着时令的花卉。在小草亭中重新落座后,小喽罗上了些陈年的花雕和几样小菜,宋头领亲自为我斟酒,酒过三巡,谈话转入正题,宋头领问道:“自破青州以来,山寨又增加了二十几位头领。家业是越来越大了,人也越来越多,依贤弟看,这么大的队伍该如何管法呢?”我把手中的茶盏放下,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讲出了我的一番道理。

  干事业,最要紧的是聚拢人心,群策群力。而要聚拢人心,最基本的事情是要合理回报,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送”。

  送的要领:一是要送得贴切,人各有所求,各有所好,要因人而异,该给钱财的给钱财,该给提拔的给提拔,该给荣誉的给荣誉;二是要送的大方,对有贡献的人就是要充分回报,这样才能让大家奋勇争先;三是要送的及时,奖赏之事,不可拖延,拖延了,不但影响效果而且会寒了人的心。

  送的过程中,还有两个要害必须把握,否则送得越多,效果越差。

  第一个要紧的事情是要“公”,公正无私。

  当年汉高祖刘邦定了天下,开始封赏功臣,整个长安吵得乱七八糟,大家都在争功抢功,局面很乱,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大乱子。这个时候,刘邦请来了谋士张良,问张良该怎么办才能控制住局面。张良说,很简单,主公要先封雍齿。雍齿是刘邦的旧部下,曾经投降项羽,给刘邦造成了巨大损失,刘邦曾经恨恨的说,等得了天下第一个就把雍齿给烹了解恨。张良说,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王最恨雍齿,现在你先封雍齿,所有的功臣都会看到大王封赏是绝对公平的,连雍齿这样的仇人做了贡献都可以受封,更何况别人呢,这样大家就不会在争抢了。于是刘邦封了雍齿,果然人们的争吵平息了。慷慨奖励曾经的对头,这就是“公”的威力。

  第二个要紧的事情是要“明”,明察秋毫。

  大汉中兴皇帝光武帝刘秀打败了王莽,收服了各路豪强,统一了天下。论攻行赏的时候,功臣们也是吵得乱七八糟。这个时候,刘秀发现一个人很特别,他就是功臣冯异。每次其他人争功的时候,冯异都不参与,而是自己一个人安稳地坐在大树下一言不发。刘秀赞道,真是“大树将军”。于是刘秀就先封了冯异。封完以后,大家不吵了,因为发现连最默不作声的人也得到了应有的赏赐,主公一定是把什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再吵也没有用。及时奖励最默默无闻的人,这就是“明”的威力。

  “所以,”我总结道,“最要紧的就是三个字,一定要‘送’,而且要送得‘公’,送得‘明’。”

  一席话说得宋江哈哈大笑,脱口赞道:“朱武兄弟好谋略,好一个送、公、明啊!!”

  与宋头领的这番对话对我在梁山日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奠定了我在宋大哥心中的位置。自那日起,宋江大哥把自己的表字改为“宋公明”!

酒喝到半酣的时候,李逵大步流星的闯了进来,口中叫道:“哥哥,晁天王在前山杀人呢,哥哥不去看看吗?”宋大哥闻听此言不由大惊失色,手中的杯子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欲知晁天王要杀何人,且看下回《天王意外》。

 

晁盖选的接班人不是宋江

和宋公明哥哥分手以后,我一个人回到小寨,那个养伤的弟兄早请到了史大郎、花和尚、白花蛇、跳涧虎等一干老朋友,大家做了一个欢喜的宴席,正专心等我归来。

  和一般性情中人相处,真的别有一番畅快舒爽。酒一直喝到半夜,史大朗吃得半醉了,不断的问花和尚,“哥哥你说说,宋公明哥哥这般义气的好汉,为何天王偏不叫做山寨之住,冷了兄弟的心啊!!”鲁提辖究竟是官场上的,并不和他扯些闲话,每次他来纠缠,只管拿酒去应对。倒是陈达、杨春两个有点按捺不住,要接话茬。为防他们酒后说些卤莽话,我率先提议散席。

  送走了众家兄弟,我一个人坐在灯前,脑子里想的却是九纹龙的那个问题。实际上我是有答案在心里的。

  要做顺理成章的接班人,光有民心还不够,还要解决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如何管理好你自己的上级。他满意了、认可了,一切才有机会。这是关系存亡兴衰的大问题。

  凡大问题,必有简单而直接的答案,这个也不例外。其实,基本原则只有三个:

  1、 先为人后立事,

  2、 立事不居功,

  3、 有功常有求。

  宋哥哥在处理和自己的直接领导的关系上边并非无懈可击。他有三个失误:

  失误之一是立事多于做人。不是说做下属就不需要干事情,恰恰相反,下属必须要做好分内事,这是最基本的,否则下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奥妙在于做事情的同时,注意言行,多沟通、多汇报,谦虚谨慎,给上级一个良好的印象,越是做重要工作的时候,越需要这样去把握。作为一个下属,要十分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平时不沟通不请示不联络,事情结束了把结果一报了事。

  很多人常常会觉得,我自己会做事情,能把事情做好,我平时理你做什么,只要把事情做漂亮了,给了你一个好结果就行了。其实不然,上级处在自己那个位置上,他一需要了解事情的进展,施加自己的影响;二需要你的认可和忠诚。这两点决定了下属不但要把事情作好,还要把沟通做好,身为一个下属,不光要给结果,还要给感觉。所以作为一个下属,做事就是做人,成功的下属要把做事当成做人。宋哥哥自上梁山以来,领兵带队四处征讨,屡立战功,每次都是打了胜仗吹吹打打班师回山寨来,这属于典型的只给结果,不给感觉。缺少的是过程中向天王的沟通和汇报,天王产生了置身事外、无法参与和不被认可的感觉,宋哥哥的功劳越大,天王的这种感觉就越强。于是在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裂痕也就逐渐产生了。

  失误之二是宋哥哥过分专注于立功。作事情当然为的就是成功,但是,这个成功是不可全部作为个人功劳的。下属的职责是把事情作好,同时在成功的过程中,给上级搭建平台,让上级也有功。而且常常是要多多把功劳归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此举有三个好处:一是把自己的光荣和上级的光荣联系起来,你越好人家越好,就没人打压你嫉妒你;二是此番为上级着想的良苦用心,一定会被上级理解和认可,会极大促进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进步奠定基础;三是大家的眼睛雪亮的,到底谁贡献了多少不用你自己喊的。你把功劳归到上级那里,既取得了领导的支持也在群众中博得了谦虚谨慎的美名。这个一举三得的做法宋哥哥很少采用,每次下山取得胜利,他往往都是宣传个人,没有注意维护晁盖天王的影响力和威望。所以,尽管他立了那么多功,成了那么多事,交了那么多的人,到头来天王还是给他的接班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因此,下属确实需要专心立事而不居功,只有不居其功才能不白费功。

失误之三是宋哥哥专心建功立业,对晁天王这个直接领导并无所求。当年,秦国大将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伐楚。从拜将当日开始,到抵达楚国边境,王翦一连三次给秦始皇上书,为自己、自己的儿女和本家的亲属求讨封爵和田宅。当时,王翦身边的人都责怪王翦过于贪心了,担心这样会被皇帝责怪。殊不知,这是王翦向皇帝表达忠诚的一种手法。此举给皇帝显示的信息是,虽然我手握全国的兵权,可以灭掉一个国家,但是皇帝,我还是有求于你,你那里有我想要的东西,离开你我是不能独处的,得到你的认可和支持是我最大的满足。

此举果然奏效,平素多疑的秦始皇对王翦十分信任,放手授权,使王翦顺利完成了任务。宋哥哥缺的是王翦的这份心机。他太过独立,有自己的小圈子自己的死党,在江湖上名声日隆,手握梁山兵权,却从来没有向天王要求过什么,这就意味着天王的认可和关注已经对他没有价值了。很明显,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追求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取代天王做山寨一把手。这种感觉当然让天王不有自主地不舒服。

  所以,天王之所以迫切的自己要下山,也正是由于形势所迫。宋哥哥的策略性失物客观上促成了天王在曾头市受伤,而且也直接导致了天王在临终时刻不肯把位置传给他。

 

 

燕青的四节课

我和燕青相约在他练武的后山小松林,每天给他面授一计。

  第一天:讲的是名声。

  在如水的晨曦中,看着燕青打了几路拳,我自己也活动了一下,然后我们就坐在一块大青石上开始交谈。

  要登堂入室,离不开众人的接受和认可。名声是最要紧的。好名声可以救人,坏名声可以杀人。没有好名声,上级断不会轻易提拔你。提拔了你他自己的名声也跟着坏了。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经过努力让自己的名声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当中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积累,包括忠诚、声誉、威信等等。有了这些,成长的机会才会向你敞开大门。

  名声关键在于服众,让众人心服是门学问。一般来说,一个人和大众接触有三条道,一是主动接触,比如搞下乡调研、深入基层慰问一类;二是被动接触,等着人来找你反映问题的时候进行接触;三是自然接触,就是留心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抓住各种机会来树立形象。主动接触往往有作秀的嫌疑,效果会打折扣;被动接触提前没有准备,事中没有控制,往往缺乏周密性,特别是会造成等人上门的感觉,效果也会打折扣。最要紧的就是学会自然接触,这是关键的关键。日常工作中,对身边的以下五类人员要特别的表达感激,主动的表示友善,积极的给予关心,无私的建立友情,这五类人是——

  1、 替你承担责任“挨扳子的人”、

  2、 替你清理善后“扫尾巴的人”、

  3、 替你整理现场“装门面的人”、

  4、 替你考虑厉害关系“敲警钟的人”、

  5、 替你完成琐碎工作“常跑腿的人”

  为什么这五类人如此重要呢?首先,他们本身的满意度就是你的口碑,他们满意了,他们就会四处传播你的善良、谦和、坦诚、关怀等等优秀形象;其次,他们高质量的工作造就你的口碑,这些人都是你自己身边的人,他们做的事情直接关系到你的众人心中的形象,他们工作的质量越高,你自己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越好。

  话说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就够火候了。我起身告辞。燕青张罗着一起走,几个随身的小厮便开始收拾场子、整理东西、摆弄刀枪架子,燕青一反每天甩手就走的做派,拿了块银子,笑着上前去,“兄弟们这些日子辛苦了,打扫完场子让张头领着去朱富那里吃酒去,我请客!”

  燕青果然是伶俐!

  第二天:讲的是关系问题。

  天有些阴沉,早晨的树林间飘散着氤氲的水气,空气中是淡淡的草木香。

  一个人有没有前途不用看他自己怎么样,重要看他交什么样子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了。古人云:与师处可以为帝;与友处可以为王;与臣处可以为霸;与奴处则要亡国。

  当年,初唐时候有一个名臣名叫王珪,心怀大志,但是迟迟还没有发达。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有一次,她问王珪说,孩子,你有好朋友吗?他说,朋友倒是有的,但是不多。他母亲说,好啊,把他们带来让我看看吧。然后王珪就带来了三个人,母亲说,孩子,给为娘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吧。王珪就介绍说:这位是房玄龄,这位是杜如晦,这位是魏征。她母亲听完欣慰地说,我儿子将来一定可以做大唐的宰相。

  看着燕青一副神往的样子,我解住话头问:“小乙在梁山有什么好朋友吗?”

  燕青惶然地摇摇头,半天没有说话。

  我故意顿了一会儿,然后接着说,关系是资源也是人脉。要想图大发展,不交朋友不行,交不到真朋友不行,交不到出色朋友也不行。我梁山有108位好汉,希望小乙兄弟认认真真从其中交几个真朋友出来。宋公明哥哥出身小吏,却能名满天下,人人折服,还不都是交朋友交出来的!

  成功的道路可以不同,成功的模式却完全可以复制的。

  燕青面露喜色,我则一脸沉静地提醒他:“愚兄有十六个字给你:以事为引,互利互惠,循序渐进,交人交心。”燕青收敛了刚露出的笑容,口中喃喃地重复着。不知不觉,天空中已经飘起了毛毛细雨。

我们把谈话的场所移到了半山腰的小草亭。

  积累关系除了为朋交友之外,还要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领导就是领导,永远不要和领导做朋友,和下属交朋友那是领导的权利而不是下属的权利,即使领导主动的说:“咱们是朋友啦”,作为一个下属也不要真的以为自己就是领导的朋友了,因为你首先是下属。这叫做摆正位,凡是摆不正位置的人贡献再大都没有下场的。

  下属与领导的关系的核心不体现在“友情”上,而是体现在“有用”上。

  这个用就是四个字:利、义、忠、功。

  其奥妙是:明义、暗利、愚忠、隐功。

  1、明义——道义的事情,要做在明处,让大家都看见,而且要以领导名义去做。一个下属做事情的时候,要时刻记得以领导名义奉行道义,倡导高尚情操,有功了不居功,特别是把道德教化的功劳、苦劳、疲劳都归于领导。这叫做树领导形象。

  2、暗利——挣钱的事情要做在暗处。领导花费比普通人大,可是碍于个人身份和地位,又不能主动的去张罗为自己找收入,这是领导的苦衷所在。下属要真诚地理解领导的苦衷,把领导不便做的事情承担下来,用合理合法的手段为领导争取收入,这种做法尽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也要做在暗处,不张扬,不必让领导本人操心和参与。这叫做为领导分忧。

  3、愚忠——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要表现自己的忠诚。古往今来,忠诚的最好姿态是什么呢?是以愚为忠。也在执行领导意图的时候,就是要放弃自己的聪明,停顿自己的智慧,甚至办傻事。惟有此,才见赤胆忠心。

  4、 隐功——有了功劳要善于隐藏,不张扬不买弄。功劳被别人传播出来是金子,被自己买弄出来就成了黄土。领导的眼睛自然雪亮,完全不必向领导表功,群众的眼睛自然也雪亮,在群众面前要尽量把功劳都归于领导。如果真的很不幸,群众的眼睛不亮,那么也没有关系,领导一见你宁可把自己隐藏起来也要维护领导威信,那他一定会对你信任有加、赞赏有加的。如何更加不幸,领导的眼睛也不亮,那就需要做一点文章,给他创造机会,让他认识到你的价值和作用。

  我适可而止地收住了话头。

  燕青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对着烟水茫茫的八百里水泊发愣。

  雨一直不停的下着。

  第三天:讲的是本事问题。

  大半日的雨水把梁山清洗得山明水秀,早晨起来,空气中有清新的泥土气息。由于练武场有积水,谈话场所还是选在了小草厅。

  讲了半天忠啊、利啊、功啊什么的,其实最核心的在于个人要有本事。梁山英雄个有特长、各有特色。长本事不光要长才干,还要长品行。古语有云:权胜才必有其辱,威胜德必有其祸。意思是说有权力的人很危险,因为你的权力对你的才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果你不具备相应的才干,却掌握了那么大的权力,那么早晚有一天要受羞辱的。一个人高高在上,抖行威风、摆排场的时候,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德行为基础。如果道德浅薄,全大耍威风大摆排场,那么早晚有一天要生祸事。

  一个人显示自己的过人才干当然要从做成大事入手。但是显示自己的道德修养则需要在日常小事细节上下功夫。因此,想有作为的人大事小事都不疏忽,一定要尽心去做。

  本事其实就是本来应该做的事。

  当年刘玄德弃新野、走樊城,曹操大军在后,百姓数十万人相随,日行十余里,形势危机。有人劝刘备放弃辎重和百姓,尽快脱离险境。刘备却说:做大事以人为本,怎可危难之时弃百姓而去。结果曹军轻骑快进,在当阳追上了刘备的队伍,刘备仅与赵云等数十骑得以逃脱,事见《三国志.先主传》。其实,刘备当时放弃百姓也是逃走,不放弃百姓,最后敌人追来一样也是逃走。同样的逃走,意义却不一样,先逃走,是失败了,而且落得不顾百姓的名声,后逃走是失败了却赢得了民心。刘备就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人正确的用“才”不难,难的是正确的用“德”;人在顺利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不难,难的是失败的逆境中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正确的事情。

刘玄德当阳之败,败也败得正确。这才是真本事、真英雄!

  古语又云:君子之德,如明月在天,不可不使人知;君子之才如玉蕴珠藏,不可轻易使人知。意思是有本事的人一定要善于表现自己,凡是表现自己的品行道德的时候,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不遗余力;但是表现自己的能力才华的时候,就要选好时机,不能轻易买弄。在小事情上展示德行,德行就会被人看重;在小事上买弄才智,才智就会被人看轻。这也是一件要紧的事情。

  第四天:讲的是机会问题。

  燕青很用心,每天讲完了,都用笔墨写下心得,有迷惑处,白天就来问我。我告戒他说:“所讲的事情与个人的升迁发展有关,所以不宜张扬,张扬出去影响不好。因此,只限于早晨的问答,白天切不可再来询问,而且所记录的内容也不要轻易让别人看见。这样做,一方面是避免结党营私的嫌疑,一方面是减少给周围人的压力,防备心地狭窄者的嫉恨和怀疑,再一方面也就是掩藏自己的意图,给自己日后的发展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这也属于玉蕴珠藏之计。”燕青得了要领,白天便不再来寻我讨论。

  早晨我们练完了功夫,沿着山麓的曲折,信步的走着,边走边聊。

  一个人的成功不光是个人的努力,还要有环境的支持。所谓“时势造英雄。”机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年,大汉中兴之主光武帝刘秀平在定天下以后有一次和两个功臣闲聊,这两个功臣一个是邓禹,一个马武,一文一武,都是开国元勋,属于刘秀的左膀右臂。刘秀很有兴趣地给邓马二人谈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天下大乱,在太平世界里,两个人会做什么。”邓马二人请刘秀给下评语,刘秀说:“邓禹确实才华出众,在太平年代,估计可以做到功曹(副市长)没有问题,马武呢,在太平年代,不做强盗就很不错了,要求官职的话,最高也就做个亭长(乡长)。”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机遇,那么空有一身本事也是要老死乡间的。

  不过机会不只是可以等的。机会也可以造。天地间的“机”有时候是闭合的,有时候却可以张开。一个人通过伸展自己的德和力就可以使天地之机对自己张开,这就是造势,势一旦造成,就可以水到渠成地享受成功了。我特意在地上画了一个三角给燕青看。

  所以,一个人如果做事情不顺利,就抱怨机会不够,这是不对的。只要德和力达到了一定的和谐、保持一定的张力,机就自然会张开。英雄善于造势指的就是这一点。

  对燕青而言,目前名誉资源、关系资源、形象资源都需要进一步积累,但这些都是慢功夫,非一日两日之功。要想尽快见效,就需要考虑眼前已经有的机会如何来利用。最关键的人物当然是宋大哥,如果抓住机会拉近与他的距离,尽快获得他的认可,那么以宋大哥的威信和说服力,自然别人的认可也不成问题。这样一来,燕青在梁山的位置自然就会稳固。再加上广交朋友、树立口碑、经营形象、展示实力等一系列的跟进措施,在不久的将来,燕小乙必定可以身列36员正将之内。

  “但不知这急切之间,如何才能与宋大哥尽快拉近距离,又不失自然、不显做作呢?”

  燕青确实是个灵巧之人,拉关系最忌不自然,一旦亲密的行为显得“假”了,那么一切努力都只能让人感到反感。

  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其实很简单,和领导快速沟通的最简单而直接的办法就是和领导一起出差。出差不但能和领导一起工作,还能也领导一起进行业余活动,不但能进行正式沟通,也完全有条件进行非正式沟通,不但能关心领导的工作,也完全可以关心领导的生活,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之间发生。没有比这个更有效的手段了。

  “哦!”燕青点头喜道,“那正好,听说最近宋大哥要去东京汴梁……”

  我摇摇手,示意他不要再往下边说了,我们两个人相视一笑。

与卢员外谈用人四策

上午事情不多,卢员外派人请我到他房间里闲话。一进门就看见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也没有直接问员外。小厮上了茶,我们就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山寨的事情。员外一个不小心,竟把茶杯碰翻在桌子上,茶水溅湿了我半只衣袖。卢员外一边问我烫到没有,一边连忙叫人上干毛巾。我摆摆说,冲他说:“没事没事,员外不必担心。”把送毛巾的小喽罗打发走了,重新坐下,我边挽衣袖边对员外说:“古人说翻杯堕箸必有暗事啊,员外可是有什么心事在怀,不妨讲出来,朱某帮您分分忧也好。”

  员外苦笑了一下,这才讲出了自己的烦恼。

  前时燕青为自己的事情烦躁,找员外倾诉,卢员外不好意思向宋头领直接提安排燕青的事情,只好拿好言语来安慰燕青。

  昨夜燕青来请员外帮忙,安排他和宋公明哥哥一起前往东京汴梁,员外自己思量着,不说吧,对不起燕青,说吧,恐怕不合适,正在为此事烦恼。

  我笑了,“安排去个东京,员外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员外摇摇头,“此次前往东京是要见那道君皇帝,关系山寨前途,此等大事,宋头领一定早安排好随员,我不好卤莽,让宋头领难堪啊。”

  我却说:“正是山寨大事,才可以进言啊。卢员外是山寨二当家,此等大事件下一言不发可使不得,不但宋大哥不安心,山寨众弟兄也一样地不安心啊。想来,对随员的安排提一个建议,应当是最稳当的,既不干扰宋大哥主张,又可让众家兄弟安心。”

  员外听得呵呵地笑了,“经朱贤弟一说,我这心里倒亮堂多了。”

  我早成竹在胸,就把自己考虑好的人选给卢员外讲了出来。

  第一个要随去的不是别人,乃是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贵胄之后,对官场事务十分了解,加之风度华贵,适合大场合。况且赵宋的江山全是陈桥兵变后,柴进祖上让出来的。所以柴进纵使见了皇帝,也有些面子在。

  第二个要去的是神行太保戴宗,戴宗来去如飞,有他在,一旦有些风吹草动也好给山寨送报消息。

  第三要考虑的是四个人,这四个乃是梁山步军头领中武艺最强的四个,史进、穆弘、武松、鲁达,这四个人正可以保护宋头领的安全。

  还有一个人,也是非去不可的,这个人就是李逵。李逵听说上东京,还可以看灯,分派头领的时候,一定闹起来要去。除了宋大哥,梁山在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压服住这个黑煞星了。宋大哥爱惜李逵,见他要闹,也一定左右为难。

  这个当口可以给宋大哥进言,让李逵自己找个伴当,伴当找的可靠,就准了他去。燕青和李逵厮混得很好,可以提前就安排一顿酒肉,教李逵些言语,让他指燕青做伴去东京。

  这样一来,李逵去得东京、宋大哥有台阶下、燕青的事情也解决了,岂不是三全齐美。另外再央柴大官人一路照应,言语之间帮着燕青一些,就可以保万无一失了。

  卢员外听得哈哈大笑,一脸的阴云全散了。

  中午员外单独备了酒菜,安排了下午的事务,关起门来专心要和我喝上几杯。我这几日也很乏,正想着好好松快一下,于是就欣然从命。

  和宋大哥不同,卢员外不喜欢江南的花雕,专喜欢河北的烈酒,这烈酒就象一个性格耿直的汉子,一开始就率性而为、直来直去,忍他片刻,便觉有些妙处了,逐渐以来,越交越厚,到后来真是肝胆相照,痛快淋漓。

  喝到耳热面红的时候,卢员外把着杯子忽然长叹了口气。

  我问到:“员外因何叹息?”

  卢员外给我斟上酒,“朱贤弟满饮了这杯,容哥哥细细讲来。”

  看我把一大杯酒都喝干了,他才道出了心事。

  梁山是个重义气的地方,但也有着复杂的人事。卢员外半路上山,在众好汉中,交游不广,义气不深,直接就做到了二把手。这个位置让他自己觉得十分尴尬——二把手本是个辅佐的位置,做事的时候,一言一行都要顾及着宋大哥,事无大小,需要先问后做,言无大小,需要先想后说。遇有裁决之事,往往要揣摩上级心理,不敢越雷池半步。下边头领有事来请教,也往往是先搁置一边,明明有主见,也要弄清楚上级的意思,才好拍板。尤其是一班老资格的头领,和宋大哥有过命的交情,遇事之时,很难说是不是先知道宋大哥的心思,先有了宋大哥的授权。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否定或者肯定他的主张。不过,又不能直接去问宋大哥这是不是他本人的意思,只能透过吴军师或者公孙先生得一些消息,然后再行决定。卢员外是何等人,当年也是河北首富,家大业大,凡是全凭自己一句话,率性而为,没有人敢说个不字,从来只想自家心思,不看别人脸色。自上梁山后,这样的瞻前顾后实在他如坐针毡、度日如年。

我十分理解员外这个二把手的苦衷之处。我问道:“卢员外可知古今用人四策?”

  员外摇摇头问:“但不知是哪四策?”

  我故意卖个关子给他,说:“这四策中的第一策正是解决员外今日难题的妙计所在。”

  卢员外立时大感兴趣,“快请讲来,卢某洗耳恭听啊。”

  我见他急切,就把这四策讲来,“员外,我以前养了两匹好马,本来是个高兴事,但是自从有了这两匹马我就有了烦恼。”

  “哦?那能是什么烦恼呢?”卢员外盯着我问。

  其实,养过马的人都知道,马通人性,马养得久了,真的觉得它就和自己的朋友一样的。有道是“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我为了这两匹马戒了自己懒惰的毛病,每晚起来给他们添膘。不过我很快发现一个问题,两个马没有长膘反而掉膘了。原因何在呢?是因为他们不好好吃东西。每次吃东西的时候两匹马又踢又挤,你争我抢,即使把它们隔开,也是互相防备着,不能安心吃草料。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再喂马时,就准备了两个食槽,让他们分开吃。这样他们就能专心吃草料了,很快就养得膘肥体壮。

  这叫做分槽喂马。

  两个实力相当的头领就好比这两匹马,在一起的时候即使不互相争抢,也难免互相顾及,难以专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象现在的卢员外和宋大哥一样。其实卢员外这边难受,宋大哥那边也好受不到哪去。

  这个时候就需要分槽了。两个头领要有个分工,平时划定各自负责的领域,各抓一摊。每逢开兵见仗,就分开来领兵,这样能充分拥有行动的自主和自由,从而减少后顾之忧,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有人主张正副手不要分工,副手主要协助正手做工作,这正是犯了一槽喂二马的忌讳,一定会产生不良后果的。

  卢员外听后连连点头。

  日后,梁山每逢出兵皆由宋、卢两位头领各自带领的战略模式就是在这次谈话中确定下来的。

  我见员外听得投入,便把话锋一转,“员外可知这分槽也有其不可之处?”

  卢员外追问到:“恩,快说说。”

  我就把另一番道理说给他。我以前有个邻居养猪,这猪是预备年终祭祀祖先用的,为了把猪养好,他很是下了一番工夫,专门垒了两个猪圈,每个圈里养一头,各自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吃东西的时候也充足供应,一猪一槽,不用担心争抢。可是,令他困惑的是小猪吃东西越来越挑食,而且不上膘。于是他请教一个长者,长者来看了一下,跟他说,办法很简单,把两个猪圈和成一个,让小猪一个槽里吃东西就可以了。我的邻居一试,果然灵验,自从一个槽里吃东西,小猪不挑食了,而且吃得很多,很快膘肥体壮。

  这个奥妙在哪里呢?就在于一个槽吃的时候,有了争抢,争着吃就会吃得更香。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分槽长膘,合槽也长膘,到底是分好还是合好呢?

  这个问题正是智者需要考虑的。独当一面的千里马需要分槽喂养,而处在成长中尚未成熟的小猪却需要合槽。这就是用人四策之一的“分槽合槽”之策。

  卢员外果然是意犹未尽,紧跟着就追问我另外三策是什么。我说:“员外,不如我来说故事你来喝酒吧,一杯酒换一个,如何?”

  没有想到卢员外想和没想,大酒杯一举,连续干了三杯,然后笑吟吟地看着我说:“开始吧,贤弟!”

  我就把其他三策也讲给他听。

  第二策:高屋低屋。

  梁山水泊外围的王家庄上有一个王老汉,老人家养了一群牛。由于今年春短,嫩草迟迟的没有发芽,过了节气了,还只能用隔年的干草喂牛,牛吃得很少,眼见着要掉膘,王老汉很着急,就请来庄上的养牛高手询问办法。请吃了一顿酒肉送了红包以后,人家给出了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以后喂牛的时候不把草直接放在食槽里,而是要放在屋顶上,让牛伸着脖子才能吃到。王老汉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自从把草放到屋顶上,牛吃草积极了,吃得更香了。

这就是高屋喂草的计策。在给下属提供的回报很有限,一时又无法改善的时候,可以把门槛设得稍高一些,让大家付出的努力更多一些,使得这份获得更有挑战性。这样的话,即使是不怎么丰厚的回报,也能吸引众人了。

  卢员外若有所思的点着头。我趁热打铁,跟着又说出了后边的内容。

  王老汉很得意,不过没过几天他就犯了一个错误。天气转暖了,张老汉打了些嫩草回来,这次他也把草放在屋顶上等着牛来吃,结果牛见到了嫩草,不但不吃,而且躁动不安,都纷纷想挤出围栏去。

  这时,张老汉猛然明白了,牛知道有嫩草了,都想到围栏外边去吃个痛快。于是他决定放牛去吃草,不过有些奶牛和小牛不能放的,还是要围在围栏里边,这样他又打了很多的嫩草放在很低的牛棚上边,任他们自取。

  牛一下子安静下来了,而且每天都吃得很好,黄牛出力奶牛出奶小牛长个,一派可喜景象。

  这是高屋喂草策略的相反情况,当资源很丰富的时候,要允许下属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更多的回报,不要故意的人为设置障碍,同时对于能力不足或面临困难不能和其他人去争的下属,则要按照平均的水平,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方便得取得回报。这个时候,高屋喂草就不对了,要改为开栏放牛、低屋喂草。

  这就是用人四策的第二策,“高屋低屋”之策。

  卢员外听得入神,楞楞地把筷子抓在手里,半天也没想起来夹菜。

  我继续给他讲第三策:分饼画饼。

  有一个大户人家,养了一班门客。有一年,庄稼歉收,大户人家觉得供养这么多人有了难处,于是就跟大家说,新的一年每月供奉要减少,不过等来年收成好了,可以双倍补上,消息一出结果门客当中不少人不满意;于是,大户为了让大家留下,就采取了第二个策略,他决定向别人借一些银子,保持大家的供奉不变,但是来年还银子的时候,利息要大家分担,从供奉中适当扣除。消息一出,还是有很多人不满意。这下老员外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就找了一个老学究请教。学究跟他说,你回去看一看,对第一方案不满意的一定是年纪很大的门客,而对第二方案不满意的一定是年纪很轻的人,还有一些人不表态,这些人一定是一些中等年纪有些资历的人。老员外回去一看,果然是这样,他就纳闷的问老学究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老学究回答他说,上了岁数的人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说不定明天身体一不好就要辞职不干了,所以这些人更在乎眼前的所得,而且他们曾经为主人出过力留过汗,现在老了没有能力了,他们更希望主人不要把他们的眼前利益拿走。因此他们是反对第一个方法的。

  而对于那些年轻人,他们刚来,一切才刚刚开始,他们满怀雄心壮志,更在乎将来的发展,眼前有点困难不算什么,只要将来有加倍的补偿他们就肯接受,所以他们一定是反对第二方案的。

  还有一些人,他们是庄子上的中坚力量,人到中年,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度过难关肯定要靠这些人,所以他们更在乎的是主人是不是会和自己一道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所以他们对两个方案都不表态,只想看主人今后的行动。

  所以给这些人分利益,就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模式肯定要出问题。就好比要给众人分一个饼,对于岁数大的老员工,最好是保证他们眼前的利益,直接给他们分饼效果最好;对于年轻的员工,则需要给他们指明将来的前途,给他们画一张更大的饼他们才开心;而对于那些正在埋头苦干挑大梁的中坚力量,最有力的办法是和他们同甘共苦,和他们一起吃饼,他们吃什么,主人就吃什么,他们吃多少,主人就吃多少。

  老员外按照学究的计策回去一试,果然效果奇好,自己的庄子顺利的度过难过,而且各方面都很满意。

  学究给老员外出的这一策就是用人四策的第三策:“分饼画饼”。

桌子上正好有山东的特产煎饼,卢员外亲手卷了两个,一个递给我,一个自己拿起来,笑呵呵的说,“来,贤弟,哥哥和你一起吃。”我也不由一笑。

  第四策:厚赏惜赏。

  当年燕昭王下定决心要复兴燕国,可是苦于没有人才,于是他就向手下的大臣郭隗问计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富人特别喜欢千里马,决定用重金购买。他派了一个可靠的仆人带着黄金出去寻找千里马。过来很久,那个仆人回来了,背上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富人就问仆人,我要的千里马你买到了吗,仆人说买到了,而且是花了大笔的黄金以高价买到的。富人纳闷,就问那马在哪里呢?仆人把麻袋往地上一倒,哗啦出来一堆马骨头,仆人说,这是一个死去的千里马的骨头,我买的就是这个。富人见重金买了一堆骨头不由大怒,就要处罚仆人。仆人却说,马骨头自有大用。主人你想,你因为喜欢千里马,不惜花钱买一堆千里马的骨头,这个消息传扬出去,全天下人都知道你喜欢千里马了,那些拥有千里马的人一定会络绎不绝前来的。您用这一堆骨头一定会换来更多的千里马。这是一个有名又有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富人一听,豁然开朗,重赏仆人。果然不久,富人得到了好几匹千里马。讲完这个故事,郭隗对燕昭王说,现在燕国正是缺少千里马,我郭隗不才,愿意给燕国做这堆马骨头。燕昭王大喜,就筑起了黄金台摆郭隗为相。没多久,乐毅等人才果然络绎不绝来到了燕国,燕国很快强盛起来。

  这就是厚赏之策。领导者奖励手下人往往不光为了激励他,还为了做一个榜样出来给别人看,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是看重人才的,从而吸引人才来辅佐自己。这种办法要比费尽力气到各处去寻访人才有效得多。

  厚赏经常是领导着一个标志性的行为。不过这个行为也要有些规矩的。

  话说春秋战国时代的另一位君主韩昭侯,有一次下人帮韩昭侯整理衣服,清理出一条旧裤子,不准备再穿了,昭侯左右有个人就想让昭侯把裤子赏给自己,但是昭侯不肯。有人给昭侯建议说,君主就是要善于奖赏的,何必要吝惜这小小的一条旧裤子呢。

  韩昭侯却不这么认为。他告诉左右的人,君主虽然需要善于奖赏,但是任何的奖赏都要有依据,一定要把奖赏给那些有可奖赏的业绩的人。所以,明智的的君主在奖赏上从来不随便。虽然是一条小小的裤子,但是,随便的赏下去,就会给无功的人造成一种印象——原来不用努力也有机会获得,同时也会给有功的人一种印象——君王赏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的,再努力也是白费,这样,投机取巧的人就会变本加厉,阿谀奉承的人就会有机可乘,埋头苦干的人就会心生失望,天长日久一定会造成大患的。

  惜赏的道理在于虽然领导者手中握有很多资源,可以游刃有余地安排下属的奖赏,但是也决不可以随随便便,一定要做到事出有因,赏罚得当,大功大赏,小功小赏,无功不赏,从而造就一种积极健康的行为导向,来引导众人的行为。

  “这就是第四策!”我顿住了话头,把眼前的半盏残酒一饮而尽。

  “兄弟大才,卢某佩服!”卢员外又把酒给我斟上。我说:“员外,就这么多了,不能再喝了。”

  员外把手一挥,“好,就这么多。”顺着手势他指点着桌下的几瓶没有开封的酒说,“这几个回头你拿回去,让你头门上的人都尝尝,大名府的贡品呢!”

  听他说完了,我故意把眼睛一番,看着我的表情,瞬间他忽然孩子一样的笑了,“看看,看看,我又犯错误了!”

  我接过他的话头,拿筷子故意敲着桌子轻声说:“惜赏啊......”

  “对!对!惜赏,惜赏!”员外拿手拍着额头说,“这几瓶酒留起来,等后半夜巡哨的时候,赏给水洼对面风口上的军校去!!”

  很快燕青就从东京汴梁回来了。宋大哥对他的信任也日渐深厚。

特别是宋大哥安排他去了一趟泰安,在神州擂上打败了擎天柱。燕小乙真是一战扬名,声动江湖。我心理揣摩着,这个小兄弟算是在梁山站稳脚跟独立门户了。

  (后话:燕小乙真是胆略过人,那次去东京汴梁,不但是办事勤快,沟通顺畅,而且创造性地对我的计策进行了发挥,日后我才知道,他居然带领宋大哥去了一趟李师师家。这样的技巧权变之人也实在是难得。不过,后来我得到过确切的消息,在和宋大哥建立了莫逆交情之后的某一天,宋大哥和燕青提起了这一段成长的曲折,燕青当时多饮了几杯,乘着酒性,就把我当初给他的进身四策合盘托给了宋大哥。苦也!!当初忘记嘱咐小乙了,怎好把这些事情讲出来呢。说不准宋大哥连去李师师家的主意也一股脑算在了我朱某的头上。

  到了最后梁山排座次的时候,燕小乙是三十六名,我是三十七,他正好比我高一位,挤身天罡之列。呵呵,我也算是帮人帮到底了。聪明人常常是这样,给别人出主意,出着出着就把自己装了进去。还是宋大哥高明啊。)

  燕青在神州擂上大出风头,回来后特意邀请我和卢员酒席吃酒。说实在的,这段时间山寨无战事,兄弟之间你请我我请你,吃酒吃得实在头晕脑涨。不过,人情所在,又不得不去。只好提前给卢员外讲好,算是他父子请我的家宴,不请别人,不劝酒。

  这日,风和日丽,我们三个人在院子里边吃边聊,正在开心之际,忽然听见前堂一阵大乱,隐约听见有人在大声的叫卢员外和我的名字。我二人对视了一下,知道出事情了,忙起身去看,还没走到前堂,就听一个人在那里嘶哑着嗓子在大喊:“快救人呐,要出大事了!!”

  循着声音迎面看去,只见那人一阵风似的闯进来,扑面就带着浓烈的烟火气,来人长瘦身材,一张长方面孔,半蓝半青,头发让火燎去了一块,脸上还抹着几道炭黑,身上的衣服也烧了好几个洞。仔细一看,来的不是旁人,原来是梁山好汉人称鬼脸儿的杜兴!

  杜兴一见卢员外,跟见了救星似的,嘴里喊着:“员外,出事了,快去救人呐!!”要知杜兴为何人求救,且看下回《裴宣铁面》。

安排宋清

山寨虽然控制宴会饮酒,可是我还是有把握拿到那难得的令牌。

  因为我与山寨掌管接待事务的这位头领有特殊的交情。这位负责批令牌给大家安排酒宴的头领不是别人,正是宋大哥的弟弟宋清。

  当初,宋清护送宋太公刚到梁山是,在如何给他安排职务上,樊瑞找我问了好几次。我

问他为何这般着急,樊瑞说自己是负责人事安排的,万一哪天宋大哥来问,自己要是答不出,岂不是很尴尬。

  我奉劝他,其实这个事情的最佳处理方法正是“不知道”。古人说“疏不间亲,卑不谋尊”。宋清的事情,宋大哥自己必定有自己的主张,作为下属,对于这种敏感话题还是不要牵扯为好。你说没考虑成熟,人家也不会怪罪你。不过你要是贸然提看法,一旦现在、甚至将来出了问题,人家可是要怪你了。更何况在人前显示出对这种问题早有考虑,对于自己的个人形象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确实给宋清安排职务实在是个技巧很高的工作。安排低了宋清不高兴,宋大哥没有面子;安排高了,威信不够,大家会觉得你趋炎附势,宋大哥一样会觉得没有面子。

  在一次会议快要结束之前,宋大哥和樊瑞说起了宋清的工作安排,樊瑞真的按照我的建议,很憨厚的说自己还没有考虑成熟,希望安排个机会听听宋清自己的意见再做计较。散会前,宋大哥看了看吴军师说:“军师费心安排一下此事吧。”一个烫手的山芋交到了吴军师手里。

  吴军师给宋清安排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朱富手下做事。朱富主管的是山寨内部的宴会酒食,宋清也就成了一个端茶上菜的伙头军。

  大家对吴军师的这个安排都颇觉惊讶。我担心的是吴军师的良苦用心未必宋清能理解。事情果然按照我担心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有一天,朱富突然来访。朱富是个大胖子,一年四季脸都红红的,腰里别着雪白的毛巾,说话的时候随时会拿出来擦汗。我知道他来肯定是为了宋清的事,果然不出我所料。朱富一落座就打开了话匣子,“真不搞不明白,军师安的什么心思,把堂堂宋大哥的兄弟安排到我那里当跑堂的。这可给我出了难题,跑堂的活计哪里是他这样的人物干的啊。”

  原来,宋清两天前撂挑子不干了。朱富先是担心宋清怨自己,又担心宋大哥为此怪罪自己,进而又担心吴军师那里自己没有办法交代。辗转反侧,煎熬了两天,心里实在没底,在亲兄弟朱贵的建议下就跑来找我问计。

  朱富皱着胖脸,嘬着嘴唇,委屈的说:“这哪能怨我啊。军师叫给安排脏活累活,我已经打了许多折扣了。这不,人家还是受不了走掉了。也难怪,堂堂宋大哥的亲兄弟,整天给别人端茶倒水,换了我我也不愿意呢。能干这么些日子已经很不错了。真不知道吴军师安的什么心,这不明白着难为我吗?”

  我斟酌了半天,在考虑要不要把军师的巧妙安排告诉朱富。仔细一想,军师自己都没有说给朱富,我还是不说为妙。

  我笑呵呵的对朱富说:“朱家大哥不要着急,宋大哥和吴军师都关照过的,此事你没有任何过错。你只管回去,我把宋清给你找回来就是。”

  朱富连连摆手,“我可不想在请这尊神了,太难安排了。走了就走了吧。”

  我摇摇头,“此话差矣。满山寨大小头领上百号,为何宋大哥和军师不把宋清往别处安排,偏偏安排在你这里,这本身就说明他们对你的信任和看中。你要是推托不就,那可是真的要让宋大哥、吴军师不高兴了啊。”

  见到宋清是在萧让的小寨里。萧让、宣赞、蒋敬和宋清正在品评一幅书法作品。铁扇子宋清着一身团花的白袍,手执大扇,颇有少年才俊的风范。说实在的,他比宋大哥长得好看许多。见是我来,萧让先笑了,“正说要找位字画高手,朱大哥就来了,那这篇字就劳朱大哥法眼评断吧。”

  我推脱不过,只好先应付几句。

字写得确实不错,是上品,却算不得出类拔萃的神品。神品就是要心字合一,能把自己的心神气质写到字里行间中去,象王右军的《兰亭序》,颜鲁公的《祭侄文稿》都是此类。眼前的字还没有达到心神入字的境界。各位看王右军的《兰亭序》开篇写的是“永和九年”,一个永字,八种笔法,统领了全篇气韵风骨。第一字乃是全篇之帅,帅之精神就是全军精神。眼前这字,发端在“天”字,全字结构严谨,用笔仔细,锋芒收敛,此字为帅,则全文应以和气为主。不料后文却逐渐豪气挥洒,锋芒放纵。这完全是帅不领兵、上下失和的气象。

  一番话吸引了宋清,“朱大哥高见,小弟还有几幅字,可否改日讨教。”

  我对他一笑,“宋兄弟有求,朱某敢不从命。”接着我把话锋一转,“不过今日朱某不为字画而来,却专为宋清兄弟个人前途而来。吴军师有要事想请宋兄弟过去说话。”

  听说军师有请,宋清一脸不高兴,“前时安排了那般不堪的活计给我,不找他理论也就罢了。这番又来找我,不知又当如何害我。”

  发牢骚归发牢骚,可是宋请还是很麻利的和大家告别,跟着我出了门。我故意把他引向了水边荒凉处。走了一会儿,宋清纳闷的问道:“朱大哥这是要带在下去哪里寻吴军师?”

  我一挥手,笑道:“非是吴军师要见贤弟,是小兄有话和贤弟说。刚才托词军师有请,只为掩众人耳目。”

  宋清一脸迷惑,“不知大哥有什么话非要在这等荒僻处说。”

  我神秘地说:“这些话关系兄弟前途,也关系宋公明哥哥威望,所以必须要在秘密处说。”

  宋清和我都下了马,寻了江边小草亭坐下,我这才开口问他:“贤弟可愿意回朱富处继续公干啊?”

  宋清扑哧乐了,“大哥神神秘秘的,我还以为是什么要紧事,原来是劝我回朱富那里,实话说吧,我可不肯再回去了。”

  我问宋清:“贤弟可知军师安排你在那里的深意?”

  一句话把宋清问楞了,他眨着眼睛思量了半天,迟疑着问我:“每日里就是锅前灶后端茶倒酒,能有什么深意?”

  见火候已到,我才把里边的来龙去脉告诉宋清。

  吴军师安排宋清在朱富手下干的,确实是脏累的活计,而且面子上也不沾光彩。不过这其实是在帮宋清。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第一,宋清刚来梁山,人头不熟,威望不够,名气不响,仅靠着一把手弟弟的名分,在这个靠名气和本事吃饭的地方,难以有什么大发展。所以,吴军师要先给宋清一个扬名的机会。这么一个脏累的下等活计,小喽罗干了,没有人会理会。偏偏宋清做了,情况就大不一样。宋清是谁,是梁山一把手的弟弟。身居这样的地位,又有本领,却能兢兢业业的从基层作起,去端盘子倒酒水,这一定会让众家兄弟刮目相看、大加佩服。短时间之内,威望和美名就会广泛传扬。这就有了进身的底子。

  第二,宋清久在家中养尊处优,对于梁山的风物人情全无概念,对于梁山的为人处世风格也全不了解。从基层作起,正可以开阔眼界、磨练心性,弥补欠缺。吴军师安排的这个岗位,下接底层小喽罗,上通各位大头领,是一个增长见识的好机会,而且在下层人物中做脏累活计本身,也正以磨去宋清的公子哥气派,让宋清多几分梁山气,不但为头领们欣赏,也能让小喽罗们喜欢。这对以后事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宋清久在郓城家中,和江湖上好汉缺少结交,这一点完全不能和宋江哥哥比。没有人脉就根本不可能在梁山有发展。吴军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要给宋清一个补功课的机会。朱富是管酒席的,每天里各位头领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山寨里不管是谁,不管做什么职务,个个都离不开吃饭喝酒,所以宋清处的位置正好可以和各色人等有广泛接触。众人见宋大哥亲兄弟少年才俊,如此肯干,谁不愿意结交。这样短时间里,宋清就可以认识很多人,创造很多机会,并且可以和众人混得十分熟悉。

所以吴军师安排的这个职位,实在是一个传美名、交朋友、树形象、打基础的绝妙位置。这等良苦用心,实在令人感动。偏偏这里边的奥妙,不适为外人知道,有不便于和宋清本人讲明,完全需要宋清自己去领悟。

  “所以,”我看着宋清沉声道,“你若是任性不回去,真的就辜负了吴军师的一片美意了!”

  宋清眨巴着眼睛,被我一番话说得心悦诚服,当即倒身就拜,“小弟愚钝,险些辜负了吴军师苦心。朱大哥恩情,小弟没齿难忘!请受我一拜!”

  我扶宋清起身,嘱咐他道:“今日言语万不能较外人知道,我已和朱富讲过,明日你就按时去吧,旁人问起,只说是自己连日风寒发热即可。”

  宋清点头答应,我们在草亭拱手作别。

  两个月后,宋清人气飚升,好评一片,获得了好几个个人荣誉,被正式提拔为朱富副手。三个月后,山寨另调朱富公干,宋清以副代正主持工作。半年后,山寨在原有编制的基础上,成立了负责内外接待工作的专门机构,宋清被正式任命为水泊梁山掌管一切内外招待事宜的中军头领。此时他的位置已在朱富之上。

  宋清自从做了招待负责人,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我和他见面的机会也少了。

  不料这天下午,我正在批公文,忽然有小喽罗来报,说宋清头领亲自来访。

  我忙迎了出去。一见面,宋清就抓着我的手说:“朱大哥,想想办法,帮小弟解除这心头的烦恼吧!”

  要知宋清到底有何烦恼,且看下回《宋江提亲》。

吴军师喜欢喝茶

宋大哥一脸烦恼的样子,看得出也正在为这个事情头疼呢。樊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的做了汇报。“铁牛好让人寒心!”宋江大哥言语之间透着失意和无奈。

  吴军师见此情景,走到宋大哥身边,耳语了几句,宋大哥脸色稍解,点点头,然后宣布明早“聚义堂”处理此事,众家头领先各自回寨。

  我实际上并未把此事很放在心上。回到自己的小寨,处理了几件白天遗留的事情,然后一个人在窗下小酌。

  酒才下了几杯,老军前来通报,吴用军师来访。我很诧异,问随行的都是谁,老军说没有别人,只有一个小书童。我心里就是吃了一惊,军师如此举动,恐怕是有要紧事情了。

  落了座,吴军师倒和我论起了吃茶。我笑道:“军师雅好,朱武俗人,不解此道,还请军师多多指教。”——既然军师不直接说明白来意,我也就只好和着他的节拍进行。

  “哈哈,”军师爽朗一笑,“朱武贤弟可记得唐代卢仝所写的饮茶要诀?”

  我只做不知,军师就兴味盎然地背诵起来:

  一杯喉吻润

  两杯清孤闷

  三杯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行

  四杯发清汗,人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杯肌骨轻,六杯通神灵

  七杯不得饮,引罢两腋习习生清风

  时明月在天,星河灿烂,军师清音朗朗,举止飘洒,一派仙人风骨,令人神往。

  “和军师相处,真让人心旷神怡,胸中一番俗事浊气冰销雪散。朱武有幸啊!”

  军师笑吟吟地问我:“朱武贤弟来我梁山,为的是吃酒、吃茶还是吃饭?”

  我一下被问住了,沉吟了半天无言以对。喝酒喝的是感情,吃饭解决的是温饱问题,而喝茶喝的却是精神体验。好厉害的吴军师,他这是在追问我上梁山的动机啊。我依然是采取自己在领导面前一贯的言语风格——多谈感受,少用分析;只说眼前,不追过去;具体问题,具体回答。

  于是我说,“我是好酒的,图的是个热闹,吃茶是雅事,怕自己没这份风流。不过我看军师这问题问得似乎别有深意啊。”

  军师点点头,道出了自己的一番道理。

  一个人加入集体必然有其基本动机。

  有的人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或者图的是钱财物质,这个可以比做为了“吃饭”;

  有的人则是因为这个集体很温暖,有情感因素,大家在一起很开心,这个正好比为了“吃酒”;

  还有的人则是有更大的抱负要在这里实现,这些人目标远大、心志专注,有更丰富的精神境界,这个就好比为了“吃茶”。

  对待这三类不同的下属,需要使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军师的高论我深有同感。

  对吃饭的人要展示能力,使用利益手段最有效果。

  对要吃酒的人要联络感情,使用情义手段。

  对要吃茶的人就要有精神上的引导和激发,多使用道义。

  李逵是宋大哥的铁杆兄弟,平时最受宋大哥信任,感情深厚,何以这样的一个兄弟关键时刻却造起反来呢?这其中是另有深层次的奥妙。

  一个领导留住下属的最有效手段莫过于满意度和忠诚度。满意度往往和物质获得有关,而忠诚度则和精神体验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一个领导可以给下属丰厚的物质收获,让他很满意,但满意了未必忠诚,特别是当下属的物质欲望被刺激起来以后,他更容易被利益所驱使,作出不忠诚的事情。所以,在给予物质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让下属感觉到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保持精神上的自我肯定,一个人只有在精神上投入一种事业当中,心底才会焕发出无限的忠诚。这种忠诚会超越物质利益的得失和个人的荣辱。

  领导的关键技巧就是对下属进行忠诚度管理。靠利益造就的忠诚是脆弱的忠诚,靠感情造就的忠诚是不稳定的忠诚,只有靠道义造就的忠诚才是可靠的忠诚。

而连接忠诚度和满意度的最佳桥梁是信任——利益上信任、情感上信任,这都是低级的信任,成本高、维护频繁、可靠性差,道义上信任是高级的信任,成本低、维护简单、可靠性好。

  宋江大哥在对李逵的态度上,就犯了一个小错误,过分强调利益和情感的手段,很少使用道义手段。李逵虽然对宋大哥的实力有充分的信心,对宋大哥的感情也有充分的信心,但是惟独对宋大哥的人品缺乏信心,于是别人一有谣言,他就信了,这才闹出了要跟宋大哥动武的事情。

  激动人心的事业和崇高的人格从来都是领导者用来维护下属忠诚度的最佳手段。这方面的事情,宋大哥在李逵的身上作得太少了。或许是宋大哥把李逵看作为贴身长随、可靠保镖一类的角色,并没有把他当作大将来定位。对一个随身的长随,当然没有必要使用道义手段,天天跟他讲天下大事黎民苍生,但是至少要让他相信自己的人格修养,这是很基本的事情。否则就等于在身边留了一个隐患,万一有一天这个贴身的亲近之人忠诚度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威胁领导的安全。

  古往今来,很多领导人物对身边的人都是采取半拉半防的策略,不过这并不高明,高明的领袖除此之外还要尽心尽力地在贴身人物中进行自我印象的管理,获得人格信任。这一层显然宋大哥并没有重视。

  不过限于自己的角色和职位,我不便把一切都说破,只能在吴军师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简单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军师是何等聪明之人,显然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了,这次一个人前来,很明显就是要听听我的意见,“朱武贤弟,梁山上似铁牛这般莽撞之人不在少数,如何管束这些人,我还想听听贤弟高见?”

  我有一个习惯,跟重要人士交谈的时候,手边一定要有一个茶杯,我习惯于把手放在茶杯的把手上,这样对方说道复杂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在他结束话题开始提问前,顺势拿起茶杯喝上一口,不为了润喉咙,只为了给自己争取一个清理思路的时间。这个习惯保持了很久了。

  靠智慧吃饭的人最危险,因为智慧让人不安,这就好比卖一把锋利的宝剑给别人,人家一边喜欢你的剑,一边会担心你的杀伤力。对你的宝剑越是喜欢,那么对你的担心也就越强烈。所以作为一个卖剑人,需要谨慎出剑,适可而止。甚至有的时候,出剑要出得笨拙粗糙。这一点不可不慎啊。

  我边听军师的问题,边习惯性地把水杯端起来,在唇边沾了沾,脑子里早有了思路,放下水杯,认真的说:“此事小弟也有想过,不过限于浅陋,只能约略地有些见识。说出来请军师指教。”

  我说的是春秋时代楚国的一段逸事。

  当年有一个名士叫做陈子,他在楚国求发展,结果一直不被重用。终于有一天,君发现了他这个人才,发布命令任命陈子做相。陈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进门就跟妻子说,这下可好了,君任命我当相国,咱家的日子可是要好起来啦,今后吃饭可以大排酒席,出门也可以坐华丽的马车了。妻子不说话,回到里屋就收拾东西。陈子纳闷,就问,你为什么不高兴反而开始收拾东西呢。妻子说,做一个大国的相,需要上承君主,下理国家,使四方英才甘心效命,各路豪杰心服口服。而你上任想到的却只是吃吃喝喝改善自己的待遇,我看这个相国你还是不要做了,否则会有祸事的。于是陈子一家人回到老家去种菜了。

  领导者的最大挑战就是,在衣食之外,在个人待遇之外,你能不能给众人一更远大的目标,以及更高的个人形象。如果没有,那么位置越高就越危险。陈子是明智的,他最后放弃了自己无法承担的任务,从而保全了自己。

  统驭下属,一定要拿出可以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种。没有道,只有情和利是不够的。所以梁山的干部管理工作,还要在收心上多下工夫啊。

  听完我的想法,吴军师赞许地点着头,“朱兄弟对梁山赤胆忠心,尽心尽力,宋大哥和我都深为赞许,还望兄弟今后对山寨大事多多出谋划策。”

让聪明下属安心的简单办法就是在下属提出一个超值建议的时候,首先肯定下属的忠诚,然后再赞赏下属的智慧和眼光。这样大家都会比较舒服。

对付李逵的技巧

李逵是个卤莽汉子,发起性子来,除了宋大哥,没人能禁得住。偏偏这次又是对着宋大哥来的,只是担心他闹出大事情来。我把这层担心说给吴军师,军师笑了,“朱贤弟不必担心,宋大哥自由良策对付这个黑铁牛。”

  宋大哥原来总修炼成了对付这蛮牛之法,实在是令人佩服。

  第一招是避牛:

  大凡卤莽下属,使起性子来,往往有过激举动。所以最开始的时候,要紧的是先行避让,不与他交锋。有道是“打人无好手,骂人无好口。”一旦交锋,互相造成伤害,即使误会解除了,日后也就不好相见了。而且,当着众人的面与他口角冲突,有损领导形象。因此这第一招就是“避牛”,他来顶你时,暂避一时,不与他正面交锋,留些时间让双方都冷静下来,同时注意收集信息,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作到胸有成竹。这一招正是要领所在,难怪李逵砍旗,宋大哥只叫卢员外出头处理呢。高明!

  第二招是圈牛:

  为防止事态扩大,一定要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内,把肇事的“蛮牛”控制起来,使他不能肆无忌惮的继续破坏,一定要当着众人的面,公布这种破坏行为本身对组织的危害,强调制度的威信,以坚决大态度和强硬的言辞表示出处理“蛮牛”的决心和信心。这是立威,震慑“蛮牛”也震慑众人。

  李逵被收监的当日,山寨就召开了头领大会,会上宋公明哥哥措辞严厉的指出了李逵闹事对梁山制度和威名造成的危害,裴宣宣读了决定给李逵以最严厉惩罚的意见。山寨内各个小寨都召开了会议进行了讨论。从小喽罗到中层干部都深受教育,对李逵的卤莽行为切齿痛恨。这些情况都由戴宗传达给了被监禁的李逵,山寨上下对李逵的声讨浪潮让李逵自己诚惶诚恐起来,为促进他思想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招观牛:

  有了前边工作的基础以后,就可以把肇事的“蛮牛”拉出来当面对质了。此时,情况已明、舆论已成、人心已定、威信已立,蛮牛的蛮力也已消退,正是当面对质的好时机。

  在李逵闹事的第三天,宋头领在聚义厅大聚头领,亲自当面对质。言来语去只几个回合,就把李逵问得哑口无言,垂头丧气。

  第四招牵牛:

  对付蛮牛的目的不是为了杀牛,而是为了促进牛的转化,同时也教育众人。所以在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之后,要转变工作方式,把雷霆暴雨式的打击变成和风细雨式的教导,真正抓住最佳时机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这一招正是宋大哥最擅长的。为了让李逵心服口服,宋大哥亲自与李逵签了生死状,承诺若是自己真的抢了人家女儿,甘愿受李逵板斧。而且当堂释放李逵,和他一起下山去弄清楚事情真相。经过刘太公和庄上庄客的辨认,宋大哥确实不是作案凶手。辩白了自己的冤屈之后,宋大哥当场没有任何激烈言行,反和颜悦色安抚众人。让李逵自己考虑处理结果,然后就回山寨了。这种高姿态让李逵十分惭愧和悔恨。

  第五招栓牛:

  在真相大白之后,要让“蛮牛”当众承认错误,自己做检讨,根据其表现,决定处罚的轻重,罚要罚在明处,让大家心服口服。如果确有立功悔过表现,可以从轻发落,不过也要讲清楚来由,告知众人下不为例。还要当众立起规矩,今后谁有类似行为,决不留情。把这些都做完了,领导还要进行一次沟通,表白自己的思想,坦诚地与大家交心,告诉大家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再次证明自己的公正、严谨和无私,以增强信任感。

  宋大哥先罚后赏,在李逵把王江、董海两个真凶处决之后,不失时机的宽恕了李逵的死罪,当众强调了李逵的立功表现。李逵自己也表白了痛改前非的决心。会后,宋大哥安排了酒宴,为李逵和燕青合力捉拿真凶庆功。酒席间,宋大哥一番表白,从梁山道义讲到个人理想,从兄弟情感讲到对李逵的爱惜,真是情真意切,听者无不感动。尤其李逵自己,悔恨得孩子一样呜呜大哭,当场发誓以后再也不闯祸了。

 就这样,宋大哥靠着高超的统驭技巧,三招五式就成功地把危机转化成了机会。

花荣没当上五虎将

离公布座次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大家都好期待。

  在这种期待中,山寨迎来了第一轮评选,选的是五虎上将。

  那天下午投票之后,杨春和陈达这两个不约而同的来到我的小寨。

  我知道他们是来议论五虎将人选的,没等二人开口,我就扯了三张纸,在每个人桌前放了一张,然后说:“大家各自把自己的人选写上,然后凑齐了看看是不是一样。”

  陈达杨春齐声说好。

  陈达写的是:第一:河北玉麒麟卢俊义

  第二:豹子头林冲

  第三:大刀关胜

  第四:小李广花荣

  第五:霹雳火秦明

  再看杨春写的,与陈达有所不同:

  第一:玉麒麟卢俊义

  第二:豹子头林冲

  第三:小李广花荣

  第四:大刀关胜

  第五:双鞭呼延灼

  杨、陈二人亮出了自己的底细,然后都来看我手上的白纸。我展开给他们看,那其实是一张白纸,我什么也没有写。

  两人纳闷的看着我,我就把其中的来由说给他们。

  这五虎大将选的不光是本领,还有名望、资历、身份。

  梁山有七绝,就是“卢员外的枪、吴军师的谋、花荣的箭、公孙先生的法、戴宗的腿、萧让的字、石迁的偷”。其中涉及武艺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卢员外,一个是小李广,可偏偏就是这两个人不能进五虎将。

  卢员外不能进,是因为他身居二头领之位,身份名望实际上已在五虎将名头之上,选卢员外是典型的屈尊。这好比天下打下来了,大将个个要封赏,惟独一个人不必封赏,那就是皇帝自己,因为全天下都是他的,所有功劳也都是他的,他不需要别人的肯定,而是要肯定别人。所以,智慧的领导从来不和部下争荣誉。和下属争荣誉是自轻。这是卢员外不能封的道理。

  “那还有花荣呢?为什么他不能当五虎将?”陈达追问道。

  花荣当然是够资格当五虎将的,资历足够、名望也够,可问题就出在他的本事上。

  杨春笑了,“军师难道小看花将军的箭法不成?”

  我摇摇头。我当然不怀疑花荣的神箭。为什么说花荣的问题出在本事上呢,原因在于梁山泊好习射箭的人太少,擅长射箭的人更少,只有燕青和花荣,燕青还是步下将。一种本事,只有普及了,那佼佼者才能真正被认可。

  试想,大家会不会认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人所擅长的东西其他人一无所知完全不懂。答案当然是否定。因为人们对这个人的认可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否定,认可越多否定越大。一群对自己前途充满期待的人怎么可能否定自己呢,因此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去认可这样的一个人呢?

  林冲枪法大家推崇,因为林冲是教头,上了梁山后也天天在教人学枪练枪,于是林家枪广泛传播,人人会一点。这时候他们当然要选林冲,林冲当了五虎将,稍微会一点林家枪的人都自豪,都以此为荣。

  花荣就缺这个,他太不善于传播自己的特长。一个有特殊本事的人,要想获得自己应该有的位置,一定要善于推广自己的特长,让人人都会、人人都感兴趣、人人又达不到。这样的人才能凭借自己的独特才华走上事业的颠峰。

  花荣优秀,优秀得太孤独了,没有追随者,所以大家不会选他。

  试想一群家鸭选冠军,一定要看游泳的本事,谁会在乎哪个鸭子会飞,即使它真的会飞也一样被淘汰。

  选五虎将,选的是社会的公众认可,本领是门槛,是必要条件,威名和声望是关键成功因素。

  选关胜,是因为关胜是威镇华夏的关老爷后人,武圣之后,五虎将排名能把他排在前边无疑增加了这份排名的分量和名头。

  选林冲一方面因为大家认可,同时还因为他对梁山有贡献。

  选呼延灼,是因为呼延将军是王爵,世代忠良、地位尊贵。

在关、林、呼延之后,要选的是霹雳火、双枪将或者金枪手三个人。

  梁山最传统、最普及的武艺就是枪和棒。所以,大家选出的领军人物一定是枪棒中人,这是大家的必然选择。正符合了前边讲到的人人都要肯定自己,给自己出路的原理。

  从这三个人的情况看,在以上条件的基础上,秦明名气最大,当然当选。徐董二人,本事不相上下。董平结交更广,名气稍大些,所以胜面也稍大。

  因此五虎将一定是这样排列的——

  关胜:

  名气 五星 ★★★★★

  武艺 四星半★★★★☆

  人望 四星半★★★★☆

  林冲:

  名气 四星半★★★★☆

  武艺 四星半★★★★☆

  人望 四星半★★★★☆

  呼延灼:

  名气:四星半★★★★☆

  武艺:四星 ★★★★

  人望:四星 ★★★★

  秦明:名气:四星 ★★★★

  武艺:四星 ★★★★

  人望:四星 ★★★☆

  董平:名气 四星 ★★★★

  武艺 四星 ★★★★

  人望 四星 ★★★☆

  陈达问:“既然大哥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写出来告诉宋头领,反倒要弃权呢?”

  我笑呵呵的说:“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来,喝酒!”

  他们哪里明白,这五虎将是梁山的招牌,一定是决策层最终拍板来定的。在领导没形成方案或意见之前就提主张,这叫做干扰决策;在领导形成意见之后提主张,这才叫出谋划策。

  酒喝得很尽兴,散席的时候陈达、杨春两个人都有了醉意,我亲自把二人送到门口,夜已经深了,满天的星斗,远处是巡逻小船的点点灯火,脚边草丛里高一声低一声全是小虫子的叫声,我目送陈杨二人走远,夜风中传来杨春带着醉意的一句话:“陈大哥,我要是花荣,一定开个射箭学校。”

  我在黑暗中笑了。

萧让上任

由于宿太尉的推荐,加上有关方面特别是太师蔡京的赏识,萧让得以进入枢密院成了一个三级部门的临时主管,手下管着百十好人呢。这个锻炼机会对他可是十分的难得。

  上任之前,萧让特意到宿太尉府上来拜谢,竟吃了宿太尉的闭门羹,隔日宿太尉却在官署衙门接见了萧让,让萧让很是纳闷。

  会见的场所是书房,宿太尉日常办公就在这里,几个随身小吏不时进进出出的忙活着。宿太尉对着萧让一笑,因太尉穿的是正式的官服,又是在衙门之内,萧让就按照官场正式礼节行了参拜,宿太尉坦然受了,然后让萧让落座。

  由于前几次的接触都是在很随便的场合,一旦到了这样正式的场合,萧让反而觉得浑身的不自在起来。宿太尉早把一切看在眼里了,他不紧不慢地问道:“此处谈话,总觉得过于死板,心里不十分自在。但是萧贤弟可知老夫安排你我在此会面的深意呢?”

  萧让摇摇头。于是,宿太尉就借体发挥,引出几条新官上任的口诀出来。

  新官上任,万事开头,是各方面情况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度时期,往往由于一时的疏忽就会出现纰漏;而这个时期也是领导者在众人心中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时期,一旦真的有了纰漏,就会直接影响领导者本人在众人心中的印象,对今后的工作形成障碍。所以新官上任不可不慎。主要的注意事项就是把握好六个字:

  一是把握好“显”与“藏”。显是展现,藏是隐匿。领导者初来乍到,一定要把握好显与藏的尺度。基本的口诀就是“慎私访,双亮相;藏行止,敛偏好;立言论,隐私情。”

  ——慎私访指的是在接到任命以后到要谨慎处理私人的拜访活动,如果十分必要,那么也要尽量使用公开的正式的拜访方式。有的人接到任命后,就离开在领导间或者亲朋好友间开始穿梭拜访,这样做是十分不妥当的。先说拜访领导和同事,如果只拜访个别人,无异于告诉其他的人,你对这个人另眼相看心存感激,其他人中一旦有心眼小的、脾气大的,他们即使不发作,也难免会心生不满,个别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还会产生怨恨;如果所有上级逐个拜访,一来浪费时间,二来容易显得过分圆滑,有人会说“看看,工作还没到任就开始拉关系了。”新工作刚开始就在领导和下属当中形成这种印象是十分不利的。再看拜访亲友,有的人就接到任命就马上在亲朋好友间频繁活动,既显得过分张扬,有得意买弄之嫌,也给人一种不良印象——这个人爱搞小团体活动,今后恐怕是要任人唯亲了。这中印象对于上任后正常开展工作当然也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得到任命后谨慎处理私人访问是十分必要的,应尽量使用正式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以联系感情,避免嫌疑。与亲友来往方面,在走前做一个告别宴会也就足够了,与领导和同事来往方面,关系不错的也可以搞个告别宴会,个别确实要单独面谈的,也尽量选在公署,以工作名义相见,兼及感情,这样比较妥当。

  ——双亮相指的是担任后在众人面前要有两次亮相的机会。一次是在管理团队之前亮相,一次是在广大员工面前亮相。这两次缺一不可。见管理团队适合采用直接见面的方式,这是一次理性的会面,内容应以探讨工作为主,分析前途,指明利害,共商大计;与员工见面在员工很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间接见面的方式(见一部分人,然后把见面的场面在其他人中广泛传播),这是一次感性的会面,内容应以关心生活为主,问寒问暖,指明前景,展示信心和希望。通过这两次恰到好处的亮相,才能在下属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为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藏行止指的是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的场所和路线要保密,控制知晓的范围。一来为了避免被打扰,确保时间和精力集中与安排好的日程上;二来防止突发事件,比如一旦大家都能很容易的找到你,难免可能有个别态度激烈的人前来反映问题,甚至有可能是聚众前来,这样的场面难以控制,仓促之间,应对稍有差池就可能发生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发生。

——敛偏好指的是要尽量收敛自己的偏好不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偏好是理性的盲点、情感的弱点、毅力的空白点,把自己的偏好展示给别人,就等于是告诉别人自己的软肋所在。这样,天长日久,难免有人处于各种目的,处心积虑的迎合你的偏好,人家是百般设计、精心布置,你一旦动心,后患无穷。所以,新到一地,在万事开头、面孔生疏、根基不牢的情况下,最好是收敛自己的偏好,尽量不让别人知晓。

  ——立言论指的是要广泛传播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取得众人的认同,在人们心中树立自己的形象。有了形象才有忠诚度,有了忠诚度才有号召力。立言有三个点:一是对于大家公认的问题要尽早、尽快地进行表态,给出解决办法;二是要传扬正确的做事风格和价值观,有破有利,针对现实,态度鲜明;三是深入浅出地讲明白自己的施政纲领,既给大家一个美好未来,也给大家一个达到这个未来的清晰道路。

  ——隐私情指的是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对人对事的私人感受等等内容藏得深一些。个人生活深藏不露可以防止各方面的人对你进行算计,实际上就是稳住了一条战线,堵塞了若干漏洞,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把对人对事的私人感受隐藏起来,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远离流言蜚语;另一方面可以展示一个领导者的公心——领导者待人接物一视同仁,决不会因为个人因素而厚此薄彼,这样可以获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保持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把握好“宽”与“严”。基本的策略是“先严后宽,制严语宽,近严远宽,上严下宽。”

  ——先严后宽指的是刚开始的时候要求要严格,措施要严厉,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适当有所缓和,个别条款可以有所放宽。人性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由坏入好易,由好入坏难。比如穷人富了比较容易承受;富人穷了却很难承受。管理也是一样,一开始严厉些,以后慢慢变得宽和了,正好比由穷入富,人人会称赞领导的仁德。如果相反,一开始宽厚,以后越来越严厉,正好比由富入穷,必然会导致人人怨恨。

  ——制言语宽指的是制度要求上很严格,但是领导者本人在执行严格制度的过程中,表现出人性的一面。诸葛亮在失街亭之后处斩马谡,不少人为马谡求情,均遭拒绝,出师未捷先杀大将,是为了维护军威,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严酷的事件。但是在杀马谡的时候,诸葛亮却是泪留满面,情真意切,还主动承诺会象照顾自己亲人一样照顾马谡的家人。这是一种高超的领导境界,取得了壮军威和收民心的双重作用。

  ——近严远宽指的是对身边的人在日常管理中要严格,而对隔层乃至更远的下属,则保持宽厚。身边的人是直接被指挥的,和他们的交往主要是工作关系,往往要亲自进行直接的考核与奖励;而远处的人则是没有工作关系的,不需要亲自进行考核和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对身边的人当然要全面细致的提出要求,而且要求要具体,赏罚要分明。而对远处的人,只要提出原则上的要求就可以了,要求都是粗线条的,给他们的直接上级留出行动空间。另外,身边的人日常工作和私人接触都很多,容易确立的是感情,不容易确立的是权威;而远处的人日常和私人的接触都很少,容易确立的是权威,不容易确立的是感情。为了保持平衡,防止偏于一端,也需要采取近严远宽的策略。

  ——上严下宽指的是对上等才智、责任重、位置高、有发展前途的下属要求严,对其他的下属宽。这个道理何在呢?

  墨子有个学生叫做耕柱,这个学生就发现自己的老师对别的同学都很宽和,偏偏对自己很严厉。大家都出问题,老师往往之批他一个人。他很不服气,有一次在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以后,就跟墨子抱怨说:老师,你偏心,对别人那么宽容,惟独对我这么严厉,难道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老师?

  墨子就问他:如果我们一起上太行山去,随行的有马也有羊,你把东西给马驮还是给羊驮?

耕柱说:当然给马驮。

  墨子又问:山路陡峭,面临着掉下山涧的危险的时候,你用鞭子打马还是打羊?

  耕柱说:我打马,因为它驮着东西呢。

  墨子笑了,说:你就是那匹马,所以我才严格要求你而不要求其他人。耕柱感激地对着墨子下拜。

  上严下宽就是这个道理,上等才智的人最有前途,最容易被塑造成栋梁,对他们的一分教导会产生十分的收获,而且他们本身往往是已经身担要职,属于中流砥柱,容不得半点差池,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一定要严格、具体、明确。而对一般的人,特别是那些没有什么发展,无足轻重的人,则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关注。这就好比要给小树剪枝而不必管旁边的小草一样。

  三是把握好“急”与“缓”。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初到任上,很容易急功近利,急于想作出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急与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要诀是“事未发可忍、人不尽识可忍;急于知事,缓于近人;到位而不越位,用权而不争权。”

  ——事未发可忍指的是事情还没有尽显端倪之前,一定要保持忍耐,密切关注矛盾变化的趋势,一直等到时机成熟了方才下手解决。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就使用过这个计策。庄公的母亲不喜欢庄公而宠爱庄公的弟弟段。后来庄公登掌握了大权,段很不服气,态度很傲慢。这个时候庄公没有因为段的这点态度问题就对他下手,而是静观事情的变化,而且进封段为“京城太叔”。段日益骄纵,行为越来越出阁,搞得大臣不满、国人愤怒,这时候庄公抓住时机一举灭了段。补锅的人往往都带着锤子,锤子的作用是敲锅,把本来细小的裂隙放大,然后再补。这样既修补所有的漏洞,也可以在补好后让大家看见自己补的这些裂缝个个都很危险,从而说明补的价值和效果。

  人不尽识可忍指的是在没有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全面情况之前,一定要保持忍耐,不要轻易的把关系搞僵,防止失去朋友和冤枉好人。有历为证,孔子在陈绝粮,危难中终于找到了一点米,他就派自己的学生颜回去煮饭。颜回是孔子学生中道德修养公认最高的。过了一会儿,孔子去看饭是否熟了,隔着门缝发现颜回揭开锅正在那用手抓饭往自己的嘴里填。孔子很失望,但是给颜回留了余地,没有贸然进门,而是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儿,颜回来向孔子报告可以吃饭了,孔子就说:先祭了祖先再吃吧。颜回一听就跪下了,说:饭我已经用手抓食过了,恐怕不能祭祖。孔子心中不免一喜,觉得颜回至少还是诚实的。不料颜回接下来的言语却出乎老夫子意料。颜回说:房子久已无人,梁上全是灰尘,饭揭锅的时候,灰尘被热气扑下来,落到锅里,污染了表面的饭。为防止浪费粮食,我就先把最表层被灰土污染的饭吃了。于是孔子感叹:知道一个人太难了,而在了解一个人之前轻易下错误结论太容易了。圣明如孔子,还险些错怪好人,何况我辈。因此无论是耳朵听见的,还是眼睛看见的,都要三思,要再拿出些时间来考察,决不可轻易的下结论,以防犯察人之误。

  ——急于知事,缓于近人。“知事”就是掌握工作情况,在对待工作上,首先要做的是仔细了解情况,努力作到基本情况烂熟于心,其他情况有据可查。知事的要点有四个:1、过去的情况如何,2、我们是怎么做的,3、现在的情况如何,4、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对这四点的掌握要象说自己名字一样熟练准确,而且是越快越好。“近人”就是和人建立密切关系,在与人相处上,要谨慎从事,不要操之过急,人是善于伪装的高级动物,有些人表面上很好,但未必是真朋友。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操之过急往往会受人蒙蔽、被人利用,特别是如果交友不慎,稀里糊涂和一个公认的不良分子拉近了距离,那么正人君子、有识之士就会大失所望,领导者在个人形象在受损的同时,也会失去发展事业所需的人才。

——到位不越位,用权不争权。一个人努力把事情作好的愿望是对的,化成行动的时候就要注意适可而止,因为做什么都是有限度的,做好事也是一样。有史为证,战国时代,田单打败了燕国军队,恢复了齐国失去的72座城池,全国上下无不崇敬。有一次,田单和齐王出行,路上看见一个老汉过河冻得浑身发抖,田单忙上去把自己的衣服给老汉披上了。齐王看见了这个事情后心里很不痛快。田单做的虽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他越位了,做了本该由齐王做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田单比较到位而不越位的做法是向齐王进言,提醒齐王做这件事。如果齐王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就真诚地给他陈明厉害关系帮他下决心。什么都不说,上去直接就帮人,显然有越位的嫌疑。

  一个尽职而不越位的下属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和领导“争事不争名。”作为一个下属,积极完成某项任务,主动承担责任,在工作上和上级有所争执,这都是很正常的,是尽职尽责的现象,属于“争事”的范围;下属不该做的是和领导争功,自己的风头盖过领导,在传扬美名、展示道德、收拢人心的事情上抢先占位,不给领导留空间,这就是典型的“争名”行为。越是高层的领导者越是厌恶下属的“争名”,所以只有到位而不越位地作好本职工作,职业生涯才能一帆风顺越走越高。

  用权不争权说的是一个有心计的领导者在上任以后,要把握好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的尺度。职位权力来自上级的任命和制度的认可,它决定了可以管多大范围、管多少人、多少事、可以调动什么资源以及进行怎样的赏罚。在职位权力之外还有一种权力叫做个人权力,它不必上级任命,而是来自周围人的认可和接受。这种拥护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直接相关。人格魅力强、专业水平高,大家自然就愿意一心一意跟你走。

  新官上任,在用权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单纯使用职位权力,要学会运用个人权力;其次要注意不要总是开口更上级要权力,或者和周围的人争什么任命。要学会兢兢业业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力。个人权力的树立方法就是积极帮助别人、属于做大家的专业教练和精神导师,而且在重大事件中能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只要朝这个方向努力,那么领导者的个人权力一定会蒸蒸日上。

  用权不争权的实质就是用好现有的权力资源,不伸手要职务要权力,而是在行使享有职权的过程中,扩大影响力,增加自己的个人权力,这样虽然不去争,最终却可以得到。这绝对是一种高级的权力智慧。

  萧让后来对我说,当时听完宿太尉一番教导之后,自己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对担任领导职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笑谈英雄

第二天,宋大哥再次把我请了过去,这次地点换在了聚义厅。人物除了宋大哥还有卢员外、吴军师。

  我见领导齐聚,知道这一次是最后商定人事安排了。

  吴军师先开了话头。

  原来山寨在众家兄弟的安排上,准备采取三条线的方式:

  一是座次——级别代表着地位高低,座次安排主要看贡献、名望、资历,但是座次不决定权力,座次只是荣誉,受尊重不管事情。

  二是职务——职务是权力,安排职务主要看能力倾向和态度表现,拥有了某个职务就可以掌握有关方面的决策权,要负责任,管人管事。

  三是待遇——待遇是利益,对于一些历史上有贡献,工作态度认真,但是能力有限或者不适合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待遇。

  我连连点头,这实在是一个好的方案。在现场我提了两个人。

  一个是裴宣,从资历和名望上看,裴宣是小字辈,不会排很靠前的座次。但是从能力和工作态度上看,梁山找不出第二个人可以代替他主管赏罚了。所以,考核赏罚的中军大权还是要放在裴宣这里。这就是古人说的“用而不崇、重而不尊”。有权力,地位不高。

  我提的另一个是鼓上蚤时迁。时迁技艺是一绝。不过,这个技艺是偷。沾了偷字,肯定山寨不能把他排在前边,无论他资历如何贡献怎样,因为座次是山寨的门面。我们不能把偷盗作为门面。所以时迁的座次肯定要靠后,而且他没有统领之才,职位上也会安排专门的权力给他。不过,他确实是专家,确实对山寨有过大功,而且今后还需要继续发挥他的作用。在座次和权力上亏着他了,不能在待遇上亏了。山寨对时迁这样的人物,一定是待遇优厚,爱护有加的,决不会低于36位天罡星。

  卢员外听我讲完,抚掌道:“朱贤弟讲得透彻,就是这般道理。”

  宋大哥当即传令请另外两位头领前来,他们是入云龙公孙胜和大刀关胜。时间不大,两位到齐。宋大哥正襟危坐,宣布现场讨论各位头领的座次和职位安排,形成决议,三天后召开英雄大会。

  我打量了一下现场的几位,除了宋大哥、卢员外这一二把手,其他的几位在安排上确实颇具匠心。

  吴军师、公孙先生、关胜和我,我们四个人都属于核心决策班子成员。不过,在角色安排上却各有不同。

  公孙先生属于有丞相之职,无丞相之权,位置放在那里了,但是凡事都是吴军师主持,他居于军师之后,很少参与,这个叫做“重而不用”。

  我属于有丞相之权,无丞相之尊,凡事都能参与,甚至也能主持,但是位置很特别,只是参赞,没有正式名分,这个叫做“用而不尊”。

  关胜属于有丞相之尊,无丞相之职,只是位置在那里,却没有赋予相关的职权。这个却叫做“尊而不重”

  只有吴用是个全面的。既用又重且尊。这就是宋大哥高明的用人四策吧。

  会议一直开到东方天空晨曦微露才结束。众家兄弟都个有安排,而且都是精细调整的。为的是求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散会以后,宋大哥专门又留下了公孙先生。我知道里边的奥妙。

  人事不如天意,宋大哥为了增加这份安排的权威性,需要借助公孙先生的法力了。果然,后边就导演了开天门降天书的好戏。

  终于完成了梁山的一件大事,心中不由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虽然熬了夜,但是还是很兴奋,没有什么困意。卢员外看来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出了聚义厅,他非要拉我去他那里说话。我推辞不过,就依了他的主意。

  清晨时分,水泊上弥漫着薄薄的雾气,太阳光从东边照过来,给这些雾气涂上了淡淡的胭脂红,很是好看。

  一艘小舟载着卢员外、燕青和我在清晨的水面上轻快的滑行。

  卢员外深深吸了一口合着水雾的空气,然后又重重的吐了出来,一脸轻松的笑容,“这次总算大功告成,把排位这个最头疼的事情解决了。”

我接茬说到:“虽然是大功告成,但是,后边却还少不了下文的。”

  “哦?”员外不解的问,“此话怎讲?”

  我就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

  成功者就是在胜利之后还有下文。目前梁山虽然顺利的解决了108位干部的排位难题,不过后续的工作依然很紧要。梁山是一个能人团队,好汉辈出。对这些人,既要管住他们的人,还要收住他们的心。这是一个比排位还要难做的大文章啊。

  燕小乙轻快的一笑,“军师高见,不知该如何来管呢?”

  其实,管住能人的要领就四个:

  一是能力强的人要破格任用,至少要给一个未来的前途。他能力强,你要让他发挥作用,承认他的本领和贡献。能人都需要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别人承认的。该提拔的要提拔,可以按照前边座次与职权分开的思路,对于资历比较浅的人士,可以先不必给予那么高的地位,但是一定要给他职权,让他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如果暂时无法正式任命,至少要承诺给他一个稳定可靠的未来安排。

  二是能力强的人要满负荷工作,至少口头上要压担子。能人不能闲着,闲则生怨,闲则生事。能人闹事一定都是大事。要避免出现类似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能人有事情多,忙起来动起来。如果实在眼前没有合适的事情可以让他做,那么至少要口头上压担子给他,让他感觉自己是有事情可做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期望是殷切的。

  三是能力强的人要带紧箍,至少要抓一个辫子在手里。能人本事大、脾气大、能量大,一旦出了问题,会造严重后果。所以要防患于未然。管理就是要首先防止最坏,其次才追求最好。对于能人,一方面要给机会压担子,另一方面也要进行制度约束,仅有道德信任显然是不够的。既然管就要管到位。

  四是能力强的人要指教他做善事,授权他做能事。从古到今,能人下属有三忌:功高震主、才大压主、权大欺主。作为领导,要始终把能人置于自己的管辖之内。要主动的指导和命令能人多做善事、好事,多奉献,在他有了一些成绩之后,要及时表扬,亲自出面给予嘉奖。这样,大家都会说他是在领导的安排下做的好事。能人有才华,要让他做事情做贡献,不过要把握好尺度,在授权的过程中又收又放,临时授权多于长期任命,授权的过程中也是“画圈、画叉”结合进行。就可以防备出现功高盖主、权大欺主的现象

  卢员外听的兴起,追问到:“管住了人,那如何收住心呢?”

  我把脸转向燕青,“这个,我想听听小乙兄弟的高见。”

  燕青把眼前酒杯里的酒吱的一口干了下去,抹抹嘴,“军师抬爱,我就讲一个。不过在下不懂谋略,就只好从俗人俗事上讲起了。”

  燕青再次表现了自己的机敏,他的观点把卢员外和我全逗笑了,“留住核心成员象锁定女朋友”——

  第一是要超脱物质,注重精神。超越了才能超脱,首先要保证平均水平以上的物质待遇;有了物质待遇,同时要注重精神满足,激发对这份事业的喜欢,在这中喜欢中能找到实现自我的快乐。还有有感情投入,物质能力是有限的,但关心可以是无限的,所以面对对方的困难,要给予有限的解决和无限的关心。

  第二是要分享体验,同甘共苦。所谓有感情就是有回忆,所以感情可以创造,只要有共同的回忆,就一定会慢慢培养出感情;对于核心员工,要让他们对团队有依恋,就一定要把团队成长中的苦辣酸甜和他们分享,大家一起克服艰难,一起体验成功,让他们的生活与团队的成长融合在一起。

  第三是要描绘未来,指明方向。期待是一种力量。没有了对未来的期待,那么现在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眼前越是困难,越是要描绘出共同的美好未来。不但要描绘未来,还要讲明他的努力对于实现美好未来的重要意义。

  第四是激发投入,鼓励创造。养一个共同的孩子对于双方感情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核心员工,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创造自己的事业成果,这样,当终于一个组织和终于一份事业连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忠诚度就会大大提高。物质条件千差万别,有的人满意,也有的人不满意。高忠诚可以让不满意变成前进的动力,低忠诚则让不满意变成离开的动力。所以,拥有高超的领导者一定要十分善于维护和发展下属的忠诚,能否有效进行忠诚度管理是检验一个领导驾驭下属能力的标志。

卢员外赞许地看着燕青,不停地点头。自从得到了提拔以后,燕青的成长确实让人钦佩。卢员外对他的信任与依仗也与日俱增。

  回来的路上,卢家父子情绪很高,显得很兴奋。而我的心中却高兴不起来。我在担忧着另外一件事情。

水上烹鱼

排座次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因为一直在等正式的任命,我基本上处于闲居的状态。每天就是读读闲书种种花,而且还培养了一个新的爱好——作菜。偶尔樊瑞过来,我们两个就下下棋,凑凑对联解闷。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起当时的对子。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花深浅;高塔楼,低塔楼,高低塔楼塔高低。

  琴棋书画诗酒花,人间雅趣;柴米油盐酱醋茶,世道真情。

  山青水白风乍起;道远马迟路难行。

  樊瑞开始喜欢吃我做的鱼了。我们发明了新的做法,就是在泊里打鱼,然后在船上现做现吃,味道鲜美非常。

  樊瑞几次拉公孙先生一起去尝鲜,这天公孙先生终于答应了。我们找了一个大点的船趁亮就出发了。公孙先生问我习惯不习惯这样的闲居,我点点头。樊瑞搭腔道:“就这么闲着闲着,好人也闷出毛病了,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

  先生见樊瑞替我发牢骚,微微一笑,“智者要能待时,可知道什么是‘待时’?”

  我摇摇头,“愿听先生高见。”

  公孙先生就讲起来。

  当年甘罗一十二岁拜相,姜子牙八十一岁受封,人生发达各有早晚,这都是机缘造化的结果。所以孔夫子说:“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一个人的才华,开始形成的时候往往是偶然因素促成的,后来的发展壮大全靠个人努力,至于最后是不是有所成,则要看有没有机会。

  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要学会“待时”。鬼谷子所说的“抵隙”之策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天下万事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不足。当不足是很微小的时候,事物就会很平稳,很少发生变化,但是随着缝隙的逐渐扩大,变化就发生了。一旦有变化,就会有新的机会到来。所以抵隙之策对人来说,就是要把握所学,关注变化,任何一个问题点、矛盾点都可能变成自己的机会。等待时机的过程不能着急。

  “那要是没有人来发现可怎么办?”樊瑞说。

  先生摇摇头,“德不孤,必有邻;才不隐,必有传。”

  有修养的人一定会遇到同样的人,彼此互相欣赏;有才华的人一定会遇到钦佩的人,广泛为他传名。人要有这份自信才行。这个就叫做智者不忧!

  说话之间太阳已经完全沉落下去,苍茫的暮色在水上铺散开,慢慢包围了小船。小喽罗忙着在处理刚打的两尾大鱼。我则绾袖管扎围裙开始上灶掌勺。公孙先生见我的样子不住点头,我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现在就是练习练习。”樊瑞提议,三个人每人对“治大国若烹小鲜”做一个解释。

  樊瑞的解释是,作菜调和五味,掌握先后,安排次序,正好和治理国家过程中的用人和做事的道理一样。

  我的解释是,作菜是小事,治理国家是大事,但是大小同理,做大事就是要有一份做小事的心情,举重若轻,保持自信、从容镇定。

  公孙先生却又道出了新的道理,管理智慧的积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只要有心,身边的小事中一样有治国大道。用心揣摩,细心领会,就能不断进步。过人的智慧往往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练就的。

  边说边做,不一会鱼就好了。我为公孙先生斟满了第一杯酒,先生催促我和樊瑞也斟满,然后才说:“来!先喝了这杯酒,我还有话说。”

  我和樊瑞举杯一饮而进,公孙先生便又讲出新的道理来。

  ——有才华的人往往面临两个考验,一个是要“待时”,需要的是“智者不忧”的自信和从容;另一个是要“守位”,就是要选择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找准位置,需要的是“智者在侧”的敏锐与灵活。

  “智者在侧”就是说一个智者要能隐蔽锋芒,学会做幕后工作。这个的谋略来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己不如张良。可见,张良的过人才智是受到广泛肯定的。但是张良很聪明,从来不买弄。他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犯口、不犯手”。张良帮助刘邦出谋划策,想了很多好点子,但是他从来不说这是自己的开创,而是托于黄石公的传授,告诉大家自己的点子是老神仙传的,而且专门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在里边。这样,既增加了说服力,又减少了猜忌。大封功臣的时候,他主动放弃了特殊待遇,只要一个小小的留地,做了留候,后来,刘邦要废太子而立赵王,吕后来求张良,张良授意太子去请商山四皓,借助他们四位说服了刘邦,而自己依然居于幕后没有出面。这样做既帮助了太子,也降低了政治风险。这些足以说明他的高明之处,值得后来人细细揣摩。有人说张良是多此一举,这就正如老子说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公孙先生的分析让我深深佩服,樊瑞和我一同举杯朝他敬酒。

  先生也谈的很有兴致,酒落肚就继续讲出了第三个问题。

  ——在处理日常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保持“显”与“隐”的平衡。

  古语说“智者无功”。为什么智慧的人反而不易立功呢?

  春秋名医扁鹊有两位兄长,扁鹊经常给人说自己的两位哥哥医术比自己高明许多。可是众人都不相信,因为大家从来不知道扁鹊这两个哥哥的名声,只知道扁鹊。于是,扁鹊就给大家解释说,两位哥哥医术高超,一位能在疾病刚有倾向的时候就把疾病消于无形,一位在疾病刚刚有苗头的时候,就能把疾病根除于萌芽。而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只能在疾病严重的时候救死扶伤。

  正因为这样,两位哥哥医治的人外表看起来很正常,大家都没有想到问题的严重,也不觉得他俩的高明;而扁鹊自己,由于每次医治的都是病情严重的人,所以人们就认为他的作用更大,从而让他名扬天下。

  这就是智者无功的道理所在。连孙子也说:“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

  不过,我们生活在一个靠印象决定一切的现实中。如果一味的都是大智慧大技巧,把问题消于无形,那么你肯定是一个扁鹊哥哥型的无名者,不会被大家认同的。所以,要把握好火候,有些问题是属于形象树立的,可以采取“不到火候不揭锅”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了再解决问题。这就是把握显与隐的平衡。

  一番话说得樊瑞和我再次恍然大悟。

  正在这时,遥见三只船飞驶过来,离近了才看清那三条小船上分别坐了六位头领,依次是燕青萧让、裴宣吕方、孔明孔亮。相请不如偶遇,大家都很兴奋。

  四条小舟靠在一起,大家上了一条大些的船,重新摆酒隔船举杯,开怀畅饮。

  我注意到,这六位头领原是英雄大会筹备组的主事头领,今天他们聚在一起一定是在谈论英雄大会的事情。一问,果然不出我所料。英雄大会本想求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料后来就出了乐和唱歌,李逵骂座的事情。最后搞了个不欢而散。乐和的歌词是萧让写的,便有二龙山施恩、曹正等人向萧让发难。虽然后来在宋头领直接出面下,事情平息了,不过一股指责英雄大会筹备工作的潮流却暗自形成。先后有险道神郁保四指责旗帜安排有错误,有八面旗帜字体不统一要求重新再做;神算子蒋敬指责财务支出手续不完整,有漏洞,拒绝报帐;菜园子张青和操刀鬼曹正指责宴席管理不严,浪费严重;白日鼠白胜提出怀疑有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分宴席专用御酒。所有相关问题都已经写成了报告上报宋大哥和吴军师,要求查处筹备组主事头领的失职渎职的责任。

  燕青等六个人感觉压力很大,几个人聚在一起正在商议应对之策。

  裴宣叹道:“要让百人说好,需防一人着恼啊。这英雄会真的是厨师作菜,众口难调。”

  孔明委屈的说:“没想到没日没夜费了许多心血,最后落了这样一个结局。”

  孔亮气道:“我等日夜辛劳,一般鸟人坐享其成还专要挑刺,真没有天理。”

  吕方叹道:“在短短十天内,把这么个大一个聚会筹备完毕,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吧。最后落得这样个结果,让人寒心啊。”

  惟独燕青没有发牢骚,而是拿眼睛看着公孙先生问道:“先生德高望重,山寨中人人景仰,我等正想请教先生,眼下该如何是好?”

  公孙先生微微一笑,问到:“贤弟,先请把你们几个的打算说来听听吧。”

  燕青说:“我等商量着要写一个节略,对牵连的问题一一申辩,上报给宋大哥。”

  先生摇摇头,“这个不是要紧的。”

  “那请先生指教,要紧处在哪里呢?”萧让急切的问。

  公孙先生微笑不语,却拿眼神看我。燕青领会,立即说到:“还请朱大哥指教在下。”

我心想,这个就是公孙先生的高明,“不犯口、不犯手”的策略信手拈来,使得不露痕迹、恰倒好处。在宋大哥卢员外没有表态前,作为新任山寨四当家,在这个场合对于头领的纠纷确实不宜多介入,否则只会起反作用。

  于是,我接过话头,对着燕青等人把事情的要领讲了出来。

  眼下,向宋大哥申辩确实不是最要紧的。应该说,在短短十天内,把英雄大会办到这样的规模和场面,六位头领功不可没,英雄大会的成功有目共睹。宋大哥吴军师也是完却肯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郁宝四等人来挑毛病,相信宋大哥对六位头领的功劳也会有一个完全公正的评价。所以,根本要紧的事情不是向宋大哥申辩,而是向挑毛病的人,以及不明情况的山寨众兄弟说明情况。

  因为,宋大哥站在那个位置上,即使心里对大会工作完全肯定,也不可能在有人挑毛病的时候,当即就亲自出面为六位头领申辩。这样反倒有偏袒嫌疑了。

  宋大哥既然把报告批给各位,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各位充分准备一下,把有关情况向众家兄弟做出充分的说明。想来,各位今天的聚会也应该是宋大哥授意的吧。

  孔明点头,“是宋清兄长亲自安排的。”

  萧让点头到:“兄长透彻,确实是这个道理。”

  我见他们明白了,就进一步说,因此时下的要紧事情,是针对大会筹备,写出若干专门的报告,通报给山寨各家兄弟,让大家充分了解真相。这样也就足够了。

  吕方踌躇了一下,“可是对方的指责也并非全无道理,比如旗帜一事,就确实是我的安排失误啊。”

  见吕方这么说,我就进一步开道他。

  先贤有云:“做大事不求全功,求则必乱。”意思是说,做大事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百分之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滴水不漏,这是不可能的。总要出些小问题,这个都没有关系,天下没有完美无缺。做大事,只要把关键的问题解决了,把主要的目的答到了就可以了。能打八十分就是成功。反观英雄大会,程序严谨,安排得体,周转顺畅,准备充足,完全达到了预期,可以打九十分没问题。这就是大成功了。在个别无关紧要的小节上出问题,也在所难免。所以大家要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拘泥于个别纰漏,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而且,从做事情本身的技巧来看,需要的也是有主有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味追求处处完美,那样就做会没了重点、乱了章法,最后反而把事情搞糟。

  这就是“做大事不求全功,求全则乱”的道理所在。

  一番话让众人面露喜色,燕青说:“听朱大哥这么一说,我等心里就敞亮了。”

  我点点头,嘱咐他们,晚上回去就分头动手,把大会的相关事项做一个总结,再针对具体问题出几个简报,要写明因果,澄清数据,肯定成绩,把如何克服困难完成工作都展示出来。对于确实存在的个别疏漏,要坦然承认,不做推脱。这样一定能够获得众家兄弟的认可和敬佩。到那个时候,宋大哥吴军师再一出面为大家说话,也是顺理成章了。

  相信这样一来,各位不但不会受罚,反而一定会得到褒奖的。

  听我说完了话,本来沉闷的六个头领一下字振奋起来,各自举了酒杯朝我敬酒。公孙先生和樊瑞也在那里频频点头。

  干了杯中酒,孔亮说:“对!回去以后,萧大哥要好好写写,把我们受的辛苦都写出来。这十天,大家谁都没谁过囫囵觉,裴宣大哥砸伤了手、吕方大哥抱病工作,燕青大哥拿出自己的银子给小喽罗买酒肉。这些都要写上!”

  听孔亮这么一说,我放下酒杯说:“不可,不可!”

  为什么这些不能写上呢?因为这些虽然是个人付出,却都是家长里短的枝节小事。有道是“做小事不求全名,求则必辱。”在小事上付出,虽然也是值得表扬的事情,但是如果过分张扬,把这些琐碎都写进正式的简报,一来冲淡了大事,二来显得局促小气,倒会被别人嘲笑,这就适得其反了。

解开了众人心中的疙瘩之后,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因为公孙先生平日不喜应酬,和大家喝酒的机会很少。所以大家纷纷向他敬酒。公孙先生吃了大家敬的酒,徐徐的说:“各位都是青年才俊,前途无量。我这里有几句话,说出来供各位日后参考。”众人点头。

  公孙先生果然大家风范,信口说来,句句锦绣——

  青年人意气风发,遇事张扬外露是常有的。于是就有人劝道,青年人凡事要多收敛,隐去锋芒。其实,人生如春秋交替,春生夏长秋藏冬养,各有主题。少年得意,正是春生夏长,应当奋力求进,张扬锐气,只要不越礼即可,不必过分内敛谦和。否则,在春生夏长之时,做秋藏冬养的表现,就是春行秋令,夏行冬令,反为不祥。各位要谨记!

  众人听了这番话,无不赞叹,当即都记在心里。

  公孙先生最后说:“众位身居要职,今后要为人表率,统驭众人,个人修养也是大事。我尚有一言望各位细细思量。”

  场面安静下来,只见公孙先生扬手指向浩淼的水泊,“万物之中都藏有大道。诸位看这梁山水泊,老子云:上善若水,水有五德,值得我辈效仿。”

  我只在小时读书知道鸡有五德,今天听先生说水也有五德感到很新鲜。原来,“水五德”是修道的人通过观察水的特性,而引申出来的五种人生态度。

  “水五德” :

  ——总保持前进的态势

  ——推动自己也推动别人

  ——流动中清洁自己

  ——遇到困难激起百倍勇气

  ——胸中澄澈映照万物

  那夜,酒喝得很畅快!后来萧让吹萧,我操琴,孔明孔亮击水而歌。月亮已经挂上了中天,浩淼的水泊上一片银光,宛如仙境。

  再后来,大家都乏了,我让艄公寻空旷处停船靠岸,弃了小船,沿山路来送公孙先生。我二人在山前分手,等我一个人登上山顶时,山下众人也已散尽,八百里水泊又恢复了宁静。

  只有一条空荡的小船悠悠的飘在草厅边。

  正是:曲终人散,一轮明月水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