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什么 真谛是“懂”“会”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42:03
语文教什么 真谛是“懂”“会”            关于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的问题,大多数语文教师似乎并不关注——他们关注的较多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即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翻阅一下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就可以很轻易地得出结论。这是否已经说明“怎么教的问题”已经掩盖了“教什么的问题”呢?众所周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应该落实到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但是,怎么培养呢?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显然,这些都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当然,就确定的具体文本对象而言,谈怎么教也必然会渗透教什么的内容。但是,这只是在论述个案,而非阐述共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让学生“懂”与“会”两个层面上。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懂”。“懂”属于认知范畴,应将着力点放在知识积累、能力增强、技能提高等层面上。学习新课时,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十分重要。为此,教师既要让学生弄懂词义,又要让学生弄懂用法,还要让学生理解语言环境对确定词义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分析品味重要的字词,辨清其色彩,掂量其重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分析句子。因为,阅读教学只有着手于语句,着眼于关联,才能抵达文本深处。文本中的重要句子往往是起提纲挈领作用的句子,或表意含蓄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只有细嚼慢品才能品出真味。不仅如此,这些句子往往还是教师备课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教学重点的切入口。比如,复句与句群要弄懂各语句间的语义联系、逻辑事理联系与语法联系,以及它们在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于文段和篇章,则要掌握“连贯”“一致”“过渡”“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语文课不分析字、词、句与篇章结构,不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就不是语文课,或者说至少不是好语文课。
  课文的文体不同,语文课需“懂”的内容也不同。比如,叙事记人的文章要掌握人物、时间、地点,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弄懂课文通过对某事或某人的记述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或什么样的人格品质,以及作者对其所持的情感与态度。散文则要抓“线”捕“神”。散文形式上虽散,一般情况下却有一条或明或暗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比如,有抒发作者喜怒哀乐情感的;有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有描述行为过程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整理课文的线索,即可弄懂课文的主旨,即课文的“神”。教学小说,要通过分析语言,再现人物形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形象是构成小说的要素。学完一篇小说,学生不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明白小说反映的主题,这样的学习简直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教学议论文,要抓“论据”推“论点”,即要弄懂论据是什么,论据要证明什么论点,以及论据怎样证明论点。教学说明文,要弄懂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使用的说明方法。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必须读“懂”的东西,更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抓手。
  再说第二个层面的“会”。“会”属于实践的范畴,应将着力点放在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层面上。
  首先,是教会学生审美。美景能产生愉悦,美情能震撼心灵,美文能塑造人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恬适;“花前月下,树影婆娑”是幽静;“轻歌曼舞,秋波流盼,两情依依”是柔美;“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更是可以使人在多层次的情感涟漪中荡漾;泰山的巍峨,“大江东去”的雄壮,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悲壮,“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壮美,都让人肃然起敬。凡此种种,唯语文课方可尽其能。
  其次,是教会学生“为文”,即教会学生写文章。语文能力的强弱不仅表现在是否能读懂文章与理解文意方面,还体现在写作方面是否能写出表情达意真切深刻的文从字顺的文章。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考核其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语文课不管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也不管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果学生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学习还是不能写出一篇象样的作文,就只能说明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黄厚江老师说:“教语文就是教学生学会运用民族的语言。”此话真是一语中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77篇文质兼美的阅读鉴赏类课文和22个写作专题,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紧紧抓住它们不放,强化训练,教会学生“为文”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再次,是教会学生“为人”。古语云:“立事先立人,立人先立德。”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语文课的教育功能分不开。这首先体现在人格塑造上。比如,“精忠报国”是岳飞的人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人格;“浩气长存”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人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张思德、焦裕禄等人的人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白求恩、雷锋等人的人格……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人格魅力已经超越时空,影响过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当然也会影响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不仅如此,语文教学还非常有利于学生儒雅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同人相处要谦虚谨慎,和人交往要和蔼礼貌,言行要得体适宜,要关心与尊重他人……所有这些,语文教材中都有典范的文本对其进行关照。再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语文课塑造学生个性人格的育人功能自然是其他学科不能比的。
  总之,如果说“懂”是吸纳与厚积,那“会”就是释放与薄发;如果说“懂”是前提与基础,那“会”就是目的与升华;如果说“懂”是“量”的积累,那“会”就是“能”的聚变;如果说“懂”是指“听”与“读”,那“会”就是指“说”与“写”。为此,教师面对一篇篇经典课文,只有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到“教懂”与“教会”上,才能不让语文课变味,才能不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大打折扣,才能不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架空。
  (作者单位:安徽六安市孙岗中学)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