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人不可无诤臣诤友诤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1:28:19
《人不可无诤臣诤友诤子:……》???!!!

孔子说 天子要有诤臣七人 诸侯要有诤臣五人 大夫要有诤臣三人

  尚贤篇: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能听取臣下意见的明君都能善始善终,而那些只喜欢臣下对自己阿谀奉承的昏君均不得善终。

  秦二世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一听到民间有人造反就不高兴,如果有人说:“那只是普通盗贼,地方官吏全力追捕,已将盗贼全部抓获,这些小贼小盗不足为忧”,他就很高兴。结果“遍地皆反者,内有叛臣”,秦二世还不知道。秦二世被叛臣所逼,临自杀前问身边唯一的宦者:“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宦者回答说:“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君子要纳谏,在用人方面不可不用敢提意见的诤臣。孔子认为,诤臣的有无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曾子全书·仲尼闲居篇》记载了孔子论述诤臣、诤友、诤子的一段话:

  曾子曰:“敢问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矣!是何言矣!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弗诤于父,臣不可以弗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不向父提意见不算孝子

  孔子论述诤臣、诤友、诤子的观点是从曾子问孝道的问题引申出来的,曾子的问题是:当儿子的不管什么都听从父亲,算不算孝呢?孔子的回答很明确,如果父亲的指令符合正义之道,做儿子的当然要听从,但当父亲有不义的言行时,做儿子的一定要直言劝告,据理力争,使父亲改正错误。不管对不对都听父亲话的儿子,不能算是孝子。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孔子列举了古人必须有诤臣、诤友、诤子的事例。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认为,一个人地位越高,管辖的范围越大,所需要的诤臣就越多。身为天子必须要有诤臣七人,才能在治天下无道时“不失其天下”;身为诸侯必须有诤臣五人,才能在治国无方时“不失其国”,身为大夫必须有诤臣三人,才能在治家无道时“不失其家”。另外,身为士人必须有诤友,才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声誉;做父亲的有诤子,才能避免做出不义的事情。

  明君身边诤臣多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明君身边都有一批诤臣。刘邦有樊哙、张良、周昌、叔孙通等敢提意见的大臣。刘邦占领咸阳(今西安)后,曾想住在秦始皇的皇宫里面,把秦朝的财宝妇女据为己有。樊哙及时制止了他,樊哙说:“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张良也说:“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开明的刘邦接受了樊哙和张良的意见,马上还军霸上。

  刘邦晚年宠爱戚姬,戚姬生赵王如意。刘邦觉得太子仁弱,而赵王很像自己,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周昌、叔孙通、张良等大臣先后多次进谏,后来张良又建议吕后请出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老先生出山辅佐太子,才使刘邦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魏征“善回人主意”

  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诤臣也不少。如魏征、虞世南、马周等,尤其是魏征,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诤臣。《资治通鉴》记载:“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

  李世民曾经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自古明君不仅纳谏,而且鼓励大臣进谏。如汉文帝曾多次下诏命诸侯公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重用诤臣张释之、申屠嘉等人。

  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为鼓励臣下进谏,曾立下誓言不因臣下与自己意见相左而置人于死地,并将此誓言纳于太庙,传及子孙。

  启示

  既要多提意见 又要全身而退

  进谏是一门很高的艺术,要讲究方法。

  《汉书》的作者班固认为进谏的方法主要有五种,他在《白虎通德论》中指出:“谏有五,其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讽谏者,智也,知祸患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焉。顺谏者,仁也,出辞逊顺,不逆君心。窥谏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则复前,以礼进退。指谏者,信也,指者,质也,质相其事而谏。陷谏者,义也,恻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身。”“讽谏”就是在祸患尚在萌芽状态时就提醒君主,“顺谏”就是以谦逊的态度提意见;“窥谏”就是看君主的脸色见机进谏;“指谏”就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醒君主;“陷谏”是直言极谏,即使触怒君主遭杀身之祸也不顾。历史上大多数臣下向君主提意见采用“顺谏”和“窥谏”,智慧高的大臣则采用“讽谏”,而以“指谏”或“陷谏”方式进谏的人也不少。

  孔子最欣赏“讽谏”,《说苑·正谏》记载:孔子曰:“吾其从讽谏矣乎!”夫不谏则君危,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

  通过“讽谏”既提了意见,又保住了君主的面子,从而得以自全,可谓两全其美的进谏方式。

知人三要?

汉高祖刘邦像。

  行为知人?

  范增分析刘邦:

  不好财色 其志不小

  汉高祖刘邦,字季,沛县丰邑(今江苏沛县东)人。排行老三,大哥刘伯早死,二哥刘仲勤于农耕。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喜欢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好酒及色”,终日游手好闲,常被他父亲骂作“无赖”。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今西安),推翻秦朝统治。进入咸阳后,刘邦见秦朝的皇宫“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被樊哙和张良劝阻,才“还军霸上”。

  这件事被项羽的军师范增知道了,他对项羽说:“沛公(即刘邦)居山东时,贪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显然,范增察觉刘邦的行为与过去大不一样,劝项羽攻击刘邦,但项羽没听他的意见,第二天虽设下鸿门宴,但被刘邦借口“如厕”逃跑了。

  性格知人

  张良分析刘邦:

  从善如流 天授其才

  《资治通鉴》记载,刘邦为人“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又称刘邦“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

  张良与刘邦初相识时,就对刘邦“好谋,能听”的特点加以肯定。《史记》记载:“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刘沛“爱人喜施”的性格特征在当时更是人所共知,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是刘邦取得天下的最主要原因。正如高起和王陵回答刘邦问题时所说的:“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相貌知人

  吕公一眼看中未来女婿:

  相人多矣 无如季相

  《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隆准”是指鼻梁高,鼻头大。“龙

  颜”是指相貌像龙。另外,刘邦还是美髯公,左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

  对刘邦的相貌,单父县人吕公一见便知刘邦并非常人。《史记》记载,单父县人吕公与沛县令是老朋友,吕公为了避仇家,客居沛县令家,后来在沛县落户。沛县的豪杰官吏听说县令家有贵客,都前往道贺。当时萧何是县令的副手,主持宴会,他对县里的官吏说:“凡礼金不够一千钱的,请坐在堂下。”汉高祖当时为泗水亭长,他平时很看不起县衙中这些官吏,于是写了一张礼帖,上面写着:“礼金一万!”实际上一分钱也没带。礼帖送进去后,吕公以为是贵客,便起身出门相迎。吕公平时经常给人看相,他看见刘邦相貌不凡,因而特别敬重,引刘邦入座。萧何见此情形便知刘邦有诈,他对吕公说:“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但吕公不以为然。刘邦见吕公对自己十分敬重,更加得意忘形,当着所有客人的面大摇大摆地坐在上座,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

  宴会快要结束时,吕公频频以目示意刘邦留下,于是刘邦便留下来。吕公对刘邦说:“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宴会结束后,吕公的夫人吕媪对吕公的决定非常生气,她说:“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说:“此非儿女子所知也。”最终还是把女儿嫁给刘邦。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她嫁给刘邦后生下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孔子认为通过言辞可以判断人的心态!

  智鉴篇:

  《易经》包括本文和解说两部分。本文的部分称作“经”,解说的部分称作“传”。“传”共十篇,称作“十翼”。“翼”的意思是辅助,“十翼”就是辅助阐明“经”的含义的十篇文章,分别是《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

  “十翼”被认为是孔子的著作,《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在《系辞下传》中,有几句话谈论到人的言辞和内心世界的关系,十分精辟,原文如下: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想背叛的人,说话会表现出惭愧的语气;心中有疑惑的人,说话支支吾吾;吉利的人,说话少;浮躁的人说话多;诬蔑善良的人,说话游移不定;有失操守的人因心中有愧,说话的语气不敢强硬。

  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孔子认为,由一个人的说话,就可以判断他当时的心态,反过来说,人的心态不同,不仅所发出的言辞不同,其语气和态度也不同,这是判断人的一个重要经验。

从仪容去认识人:

 鉴人名著:

  原文: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夫仪动成容,各有态度。直动之容,矫矫行行;休动之容,业业跄跄;德动之容,颙颙卬卬。

  刘邵《人物志·第一章·第六、七节》

  翻译:所以心性忠诚正直的人,就会表现出刚正挺拔的仪态;心性善良有决断力的人,就会表现出进取严谨的仪态;心性平和有条理的人,就会表现出泰然自若的仪态。

  仪态的表现构成人的容貌举止,人的容貌举止也因心性不同而表现不同。正直的人容貌端庄挺拔、威武不屈;善良的人容貌小心谨慎、进退有礼;有德的人容貌严肃认真、气势高昂。

  点评:一个人的内在本性与外在的容貌仪态有密切关系,刘邵在这里列举了亮直、休决、平理三种“心质”的人所表现的仪态和直动、休动、德动时所表现的容貌,提醒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容貌去了解其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