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研究札记 -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4:10:12
洋班主任的管理魔法
日期:2010-11-05 作者:王柏玲 来源:文汇报
走进上海市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就像进了小小联合国。1200多名学生中,约50%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学校针对国内外学生和家长的不同需求,开设了A、B、C、D四种不同的课程班制,其中C班显得最为特别。
在C班就读的,一部分是金发碧眼的外籍学生,也有不少父母是海归或在外企工作的华裔或亚裔学生。C班的课程中英文各半,除了使用本地通用教材,学校还专门引进美国原版英语、地理、科学教材,并由资深外籍教师执教。而C班与其他班级最大的不同,则是班主任清一色由外籍教师担任。
“外籍学生+外籍教师”模式,注定了C班会有诸多“不一样”。
给学生找到“恰当”的位子
初到万科实验,就会发现C班的教室布置与众不同——教室通常有上课区、阅读区、游戏区和办公区几大块组成,区域划分非常清晰。墙面大多采用鲜艳的大色块,显得热情而有序。教室后面也有我们经常见到的板报,但内容更新很快,常常一周一换,都是根据学科进度及时调整。图书区的图书多得简直称得上是个图书馆了,学习气氛的营造亲切自然,各处细节均体现出对学生的包容与关怀。
在外籍教师眼里,教室并不只是上课的地方,而是一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场所,因而非常看重教室小天地的布置与设计。在他们眼里,一个安定、合适的环境会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
C班是典型的小班化管理,人数不超过二十人,因此外籍教师在座次安排上有更多调适空间。学生的身材、视力、听力、性格特征、人际关系、知识水平等,都是影响座位安排的因素。同时,如何维持班级秩序,减少混乱,尽量使爱吵爱闹的学生分开,并且使其坐到一个“恰当”的地方,细心的老师也都会有所顾及。在他们看来,给学生找到“恰当”的座位,也就意味着对他们行为规范的约束走上了“恰当”的轨道。
在座位问题上,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C班学生是没有固定位子的,座位常因课程或活动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英语老师刘庆华负责外籍教师的日常管理,与“老外”们接触较多。她曾到C班听课,只见课上到一半要进行小组讨论时,老师还没发话,学生已经赶紧把座位排成了小组形。“座位的变化都是为课堂活动服务的,”刘庆华说,“全班讨论就围成圆形,小组合作就排成蝶形,相当自由,却又井然有序。”
行为规范“严”字当头
在通常人们的印象中,西方教育理念常与“自由化”相关联,而很多人又将这个“自由化”解读为纪律松散、不拘小节等。“这种印象大多来自于国外的影视作品,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学校,你能身临其境地看到西方教育真实的面貌。”刘庆华说。
外籍教师做班主任,在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上与中国老师并非完全不同。相反,他们在教育的原则性上与传统的中国教师一样,也是“严”字当头。这不免有点出人意料。
这个“严”,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可见一斑。C班的学生走在走廊上永远都是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但在教室里,只要不是上课或阅读时间,却尽显活泼本性,嬉笑吵闹声甚至可以把屋顶掀翻。刘庆华有时在洗手间遇到C班的小女孩,她们之间交谈的声音也都是压得低低的。因为学生们知道,走廊、厕所都是公共空间,大声喧哗是不礼貌的。每次学校开运动会,C班学生比赛成绩并不突出,但他们的有序、安静给人印象深刻。他们坐过的地方都能保持干净,物品整理也很整齐,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的教育。
在外籍教师看来,民主与严格并不对立。在严格指导学生行为规范这一点上,并无国界区分,但理念、细节及措施上,却会体现出中外差异。比如:中国教师对学生行为规范上的要求常体现出对制度的尊重与遵守;而外籍教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则体现出对文明习惯的尊重与遵守;中国教师可能更注重学生整体行为的规范性,而外籍教师则对学生个体行为规范给出更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