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随感]《周作人晚年书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3:50:43
『夜读知堂』[读周随感]《周作人晚年书信》
发帖人:岭南沈胜衣  发表时间:2004-02-04 17:27
评价:J   人气:1421   回复:7
新年在港购得——
《周作人晚年书信》鲍耀明编。香港真文化出版公司。一九九七年十月一版。封面仿古籍线装书设计,蓝底白字,简单中有淳雅之美(HIDEMI设计)。正文前有周氏照片、手拓砖文、书信原迹各一二。
知堂晚年与鲍耀明的一段南北鸿雁良缘,带给老人零落晚境的精神慰籍、困顿生涯的物质帮助,也留下了大批颇有资料价值的信札,香港、内地先后选入几种知堂书信集中,但均只为小部分。到鲍也来到晚年,编出此书,不惟收录二人尺牍,且收入相关的知堂日记,喜出望外,甚感珍贵和便利——知堂晚年日记,一些研究者能见到,但普通读者尚无缘得睹;这些通信更属私人珍藏,检张菊香、张铁荣编著《周作人年谱》(二ΟΟΟ年四月出版的增订本),就虽有采用日记而仍未及见此书。——故偶然邂逅,得之极欢。
鲍耀明一九九六年五月所撰《编者前言》,略记与知堂通信的缘起;云于知堂逝世后,得其子周丰一将他的去信寄还、并借给他知堂日记(一九六Ο年至一九六六年),编成是书,纪念神交;并引钱理群《周作人传》片段和梁容若给鲍的一封信,作为对知堂的正面评说。
全书依时间顺序,编列两人通信和相关的知堂日记。计为:知堂来信三百九十四封(中另有附给鲍看的武者小路实笃致知堂信一封),起于一九六Ο年六月三日,止于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四日;鲍耀明去信三百四十六封(部分去信知堂收阅后在上面有批注,亦录入),起于一九六Ο年六月十三日,止于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知堂日记八百四十八篇,起于一九六Ο年六月三日,止于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全书没有编目,以上是我逐一点算所得。《编者前言》中鲍谓:“知堂老人给我的信,自一九六Ο年三月算起,到一九六六年五月廿一日止,共四Ο二封。”首先这“止”的日期当系鲍氏手误,因有日记可参照的;其次他“自一九六Ο年三月算起”,但书中首封就是一九六Ο年六月三日的,不知何故三、四、五月的知堂来信没有收入,即他说的四Ο二封与我计得的三百九十四封之差当在此。
当然,我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数目一定准确,因为书里的内容太丰富吸引,点算过程中不免有时忍不住分心旁窥。如翻到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十三日日记时,一个熟悉的名字就跳入眼中:“……晚得……劳祖德十二日信……”然而翻看此前此后数篇日记,却再无两人通信的记录。这是因为鲍耀明只将载有与他通信记录的当天日记收入,日期并不连贯。但可能为存念起见,对他们因邮路断绝再无通信后(知堂后来有几封信,鲍耀明并未收到)的一些日记,包括知堂“绝笔”的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日记,鲍耀明也收在书中了。
本欲多购一册送给谷林,无奈是仓底旧书,店中只得一本。憾不能与“老友”分享之余,更感私获之窃喜。
回复人:江湖  回复时间:2004-02-05 11:53
得前人行迹心迹,其喜不足与外人道也。
回复人:史帷  回复时间:2004-02-05 13:04
谢沈兄美文。^_^
董桥有段文字谈到这本书:
(一)爱莲
鲍耀明先生寄来他写的《﹤周作人晚年书信﹥编者前言》的影印本,正本登在《鲁迅研究》月刊上。我不知道内地有这样一种月刊;研究鲁迅的人真多。我对鲁迅兴趣不很大;周作人的片纸只字我倒喜欢看看。鲍先生从一九六○年三月到一九六六年五月跟周作人不断通信,总共收集知堂老人的信四○二封。这部《晚年书信》当然是研究周作人的大好史料。周作人的字我也喜欢,可惜无缘收藏。他真是典型的中国旧时代读书人,那一手字已经够娟秀了,书斋起名「苦雨」,虽是写实,也大有书香。他抗战时期落水当「教育督学」,事后坐了牢,却好像「没有半点忏悔之意」,同时也拒绝将自己崇高化、英雄化。老先生脾气是僵的。梁容若教授说知堂老人「乃圣贤类型人,如托尔斯泰、甘地一流人」,我不这样觉得。周作人学问好,那倒毋庸置疑了。读他的散文是读他的学问,连抄书都抄得有深意。他说藕说莲,说是「莲花则自宋朝以来归了湖南周家所有,但看那篇《爱莲说》,说的全是空话,是道家譬喻的一套,看来他老先生的爱也是有点靠不住的了。」。宋远《棔柿楼读书记》认为知堂这段话「真是为莲花吐了一口气,而将她从『理性主义』的『爱』之下解救了出来。」。
回复人:史帷  回复时间:2004-02-05 13:07
兄不像董那样下判断,只是谈事情,而深有情味在其中。
回复人:岭南沈胜衣  回复时间:2004-02-05 14:48
董桥此文中的“‘没有半点忏悔之意’,同时也拒绝将自己崇高化、英雄化”,“梁容若教授说知堂老人‘乃圣贤类型人,如托尔斯泰、甘地一流人’”,分别就是鲍耀明《编者前言》中所引钱理群《周作人传》片段和梁容若给鲍的一封信。梁说,知堂的心迹,今人殊难理解。
回复人:史帷  回复时间:2004-02-06 14:19
董文所引是加了引号的;我可惜没有此书,所以不知其言来自钱、鲍。谈知堂,人多理盛情浮;好像知堂是个枯燥的话题,乏味的议论没个完。梁虽说,“知堂的心迹,今人殊难理解”,但说“乃圣贤类型人,如托尔斯泰、甘地一流人”,亦是仁者见仁?当然,所谓后现代不独上帝死了,人也死了,人们不能同感“圣贤”用心,也难怪。
回复人:近知堂  回复时间:2004-06-25 13:53
哪位仁兄帮忙:很想得着一册《鹤西文集》。
回复人:金人  回复时间:2004-09-18 23:24
鹤西文集 [专著] / 鹤西著
出版项 昆明 :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3
——
恭喜近知堂兄,你所想要的书出版了。:)
贴图    外网图片
附件 (单个附件请不要大于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