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官员密集吹风中投二号 个股淘金路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08:43:50
央企重组提速

  国资委官员密集吹风“中投二号” 央企重组提速(本页)

  资金“押注”重组预期 多家ST公司核查股价异动

  “中投二号”启航在即 央企整合再下“征兵令” 个股关注

  煤矿业重组步伐加快 “煤老板”另寻舞台

  央企重组将在“保质提效”基础上“减量”

  个股机会

  “掘金”央企整合潮 4条线索挖掘潜力股

  洪都航空重组“被”落空 今年最牛基金身陷其中

  产业重组:钢铁、煤炭应以水泥“为师”

  重组股时代已经来临 本周军工概念或领跑大盘

  水电建设高峰至 央企整合预期大

  重组造就牛股集散地 军工板块投资攻略(附股)

  种业整合有望获得政策扶持 涉及七家上市公司

  机构:关注重组行情(荐股)

  国资委官员密集吹风“中投二号” 央企重组提速

  □ 本报记者 包兴安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日前表示,“央企重组到今年年底实现80-100家的工作目标没有变,仍然在努力进一步的整合,能否最后实现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但数量仅仅是我们奋斗的一个目标,现在最重要的是讲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李保民强调,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也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的一种形式之一,工作进程都是在往前赶,我们也是想在年底以前挂牌,工作目标都不变。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也透露,国新公司有望在年内挂牌。他还表示,下一步改革重点是鼓励国企整体上市,最终把大型国企打造成单一上市公司,依照资本市场要求运营。

  实际上,关于“中投二号”年内挂牌的消息早已流传开来。刚刚卸任的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7月份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就透露,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近期将要公开亮相,并预计首批将装入10家央企。

  所谓“中投二号”,是业内人士对国资委正在筹建的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称呼。相对于中投公司下属被称为“金融国资委”的汇金公司,国资委倾力打造的这家新公司,被参与组建的人士称作是一个主要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业中投”。

  与之前外界猜测有所不同的是,邵宁表示,国新公司主要是帮助劣势企业退出,而不是把所有大的、好的企业都放进国新公司,国新公司和其他央企都是平行的。

  据邵宁介绍,将被装进国新公司的央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经营比较困难,手上又没有足够资源,有好的业务板块但缺乏资金做强做大,不好的业务板块也没钱支付退出所需要的改革成本。国新公司的作用就在于给这些公司好的板块集中提供资源,帮助其做大做强;帮助其支付改革成本尽快从不好的板块退出。

  关于央企重组的讨论,早在2006年,国资委就明确提出中央企业必须做到行业前三名,达不到要求的就要强制重组,2007年12月5日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央企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的序幕。

  据国资委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央企重组在具体操作时,实力与业绩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实力较弱,业绩排名靠后的央企被重组的可能性最大。虽然目前尚无法弄清具体的企业名单,但是可以大致确定的是,有些央企将不在此次“淘汰”范畴。

  有业内人士认为,首先,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53家大型骨干央企将可能直接晋级,进入整合后的100家以内中央企业行列,这些企业不仅实力雄厚,而且很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军工、石油石化、电信、电力、钢铁类企业。其次,有些央企虽然资产规模没有超过千亿,但是实力也比较强,业绩也很不错,如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中国中材集团以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也可能将直接晋级。

  另外,权威国资专家分析,像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中国林业集团公司这样的央企,整个行业就一家,被重组的可能性不大。国资委内部人士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虽然业绩排名靠后,但性质特殊,也可能暂时保留。(证券日报) 资金“押注”重组预期 多家ST公司核查股价异动

  ⊙中国证券网记者 吴正懿 吴芳兰 ○编辑 裘海亮

  年关降至,含有资产重组预期的ST公司股价纷纷见涨。今日,ST天龙等4家公司因股价异常波动发布核查公告,声明并无应披露而未披露事项。

  11月10日,ST天龙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以6.80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5514.7万股,募集3.75亿元用于偿还逾期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及投资TFT-LCD(LED)光学薄膜项目。今日,公司发布的核查公告称,截至目前及未来3个月内,公司没有应予披露而未披露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ST唐陶11月11 日、12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5%。公司今日表示,与冀东发展集团的重大资产置换重组方案已经上报,证监会正在审核之中。另外,公司表示,因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不足,预计公司2010年度将出现亏损。11月3日,ST唐陶曾公告,董事会同意延长公司与冀东发展集团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决议有效期1年。

  股价连续3日涨停的*ST偏转,也澄清并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事项。针对拟注入的黄龙铺辉钼矿中伴生的铼金属价值巨大的传闻,公告表示,陕西炼石矿业已委托地质单位进行勘探,具体含量待地质报告正式报批后方可明确,目前尚无铼的生产、销售。公司还称,鉴于重组方陕西炼石主导产品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拟置入资产的评估值发生变化,确定将以2010年12月31日作为基准日,对双方的资产进行重新审计、评估,调整后的资产重组方案整体框架不变。

  *ST玉源8月末发布资产重组预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68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预计为5.07亿元,用于收购、增资西昌市菜子地联营金矿及下属公司九个金矿多金属矿矿权的勘探、普查等,变身为黄金股,公司股票已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公司今日表示,此次收购各矿的评估审计工作目前正抓紧进行中,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展招聘专业人员等工作,做好接收管理相关矿权的准备工作。目前,该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

  从公告看,上述“ST族”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虽然未有实质性进展,但资金明显是冲着重组预期而去。此外,*ST中服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异常,公司今日公告将于11月15日起停牌核查。资料显示,*ST中服并无明确的资产重组信息,但此前,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恒天集团。 “中投二号”启航在即 央企整合再下“征兵令”

  每经记者 李智

  一直以来,央企整合都是A股市场上最令投资者心动的字眼之一。因为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只只牛股的横空出世。

  本周多家媒体报道称,被喻为“中投二号”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将于年内成立。而它的破茧,则被广泛解读为是央企重整加速的一大信号。面对国资委当初定下的“2010年央企将调整重组至80~100家”的目标,掀起一股整合风潮已是势在必行。对于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其中蕴含的投资机遇则不言自明。如何挖掘出央企重组“黑马”?有哪些上市公司值得关注?请听《每日经济新闻》为你细细道来。

  被各界关注已久的“中投二号”有望于年内挂牌成立。在本周接受媒体采访时,国资委副主任邵宁透露的这一信息无疑成为了A股市场上令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投二号”成立在即的消息,无异于是为年底央企重组发出了一道“征兵令”。被“点兵”的上市公司则将成为市场新的宠儿。

  “中投二号”即将破茧

  所谓“中投二号”,是业内人士对国资委正在筹建的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称呼。相对于中投公司下属被称为“金融国资委”的汇金公司,国资委倾力打造的这家新公司,被参与组建的人士称作是一个主要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业中投”。

  对于“中投二号”的主要职责,邵宁对媒体表示是帮助劣势企业退出,而不是把所有大的、好的企业都放进国新公司。据邵宁介绍,将被装进国新公司的央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经营比较困难,手上又没有足够资源,有好的业务板块但缺乏资金做强做大,不好的业务板块也没钱支付退出所需要的改革成本。因此,国新公司的作用就在于给这些公司往好的板块集中提供资源,帮助其做大做强;帮助其支付改革成本,以尽快从不好的板块退出。

  实际上,关于“中投二号”年内挂牌的消息早已流传开来。刚刚卸任的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7月份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就透露,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近期将要公开亮相,并预计首批将装入10家央企。

  央企整合或迎高潮

  根据2007年国资委发布 《关于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通过资产重组,2010年央企数量将调整至80~100家。截至目前,我国央企数量仍有约123家。

  东方证券策略团队认为,“中投二号”的成立将成为整合加速的标志性事件,而专业的资产运营公司对于央企整合的进程将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

  按照国资委之前制定的整合目标,在今年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尚有约23家央企将会被圈入重组整合的浪潮之中,提速势在必行。而“中投二号”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挂牌成立,必将成为国资委整合棋局中的一张新的王牌。

  那么,到底哪一些央企会被卷入这一场重组大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多方采访后获悉,在目前约123家央企当中,排名靠后的将被首先纳入重组的备选名单当中。经过各项考核指标分析,这部分央企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型。

  第一类是科研院所与咨询顾问公司,科研院所包括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

  第二类则是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中商企业集团、中国华星集团等一批商贸流通性企业。

  第三类为主业边缘化的央企,如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彩虹集团、中国乐凯胶片集团、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等。第四类为产业链的相关配套性企业,如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中国航空油料集团、中国中纺集团等。

  第五类为经营业绩困难的央企,如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等。

  整合潮酝酿“投资盛宴”

  “中投二号”成立在即的消息,无异于是为年底央企重组发出了一道 “征兵令”。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的眼中,央企整合大潮中蕴含的投资机会又将是一个巨大的金矿。2007年中国船舶上演的那一场由资产重组引发的暴涨神话,就是央企整合机遇的一个典型例子。

  2007年1月29日,沪东重机一则公告引发了整个A股市场的轰动。根据当时沪东重机的公告,其计划发行总量不超过4亿股的股份,收购控股股东中船集团所持有的外高桥造船公司66.66%股权,中船澄西船舶修造公司100%股权等一系列资产,标的资产总评估值达到了90亿元。

  就在资产注入方案推出以后,沪东重机便开始了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的疯狂之旅。不过,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资产注入由方案变为现实,沪东重机在2007年7月31日正式更名为中国船舶时,公司股价已由方案推出之时的30元左右大涨至130元一线。随着2007年那一轮大牛市的延续,中国船舶的股价更是直接冲到了300元的关口,一代“股王”横空出世。

  近日来,由中航精机、中航重机、中航动控等组成的“中航军团”绝对是令人瞩目的。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一系列资本运作行动之后,上述上市公司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以中航精机为例,自9月份以来公司股价最大涨幅已经超过了170%。

  渤海证券宏观策略部负责人周喜告诉记者,即使是在市场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央企整合对于相关上市公司的刺激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经过大股东资产注入或是其他方面的资产置换后,公司基本面将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在牛市当中,重组整合利好对于公司股价的刺激则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下页:个股关注)

  个股关注

  许继电气(000400,收盘价30.40元)

  作为许继集团旗下重要的资产整合平台,许继电气担负起了集团整体上市的艰巨任务。在今年8月,公司曾公布申报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的重大事项,但是最终并未成功。许继电气在复牌公告中表示,在对许继集团原有资产和新注入资产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后,择机启动相关工作,以实现许继集团的整体上市。

  而对于这一次策划重大事宜停牌,各方显得并不悲观。瑞银证券表示,方案终止或为酝酿更大的计划以减少关联交易。预计许继集团和国家电网可能会一次性注入核心资产 (与输配电有关),尽管具体时间尚不清晰,但是仍然看好公司的发展。

  宏源证券近期公布研究报告指出,国网以及许继集团的资产注入预期依然明确,整合时点也随着国网对国电南瑞、平高电气等的统一筹划逐步推进而渐行渐近。

  中国嘉陵(600877,收盘价12.47元)

  中国南方工业集团的中国嘉陵是我国最大的摩托车企业之一,而公司在巩固和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依托大股东雄厚的科研实力,投入巨资建设重庆和成都两个光电科研制造基地,搭建光学光电一体化产业平台,提高在光电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分析师指出,依托大股东的军工背景,公司在发展光学和光电产业方面事半功倍,计划在三至五年内通过投资、重组、协作等多种形式搭建公司的光电产业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平台,为公司更长远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工业集团摩托车产业拥有嘉陵、建设、大阳、轻骑等知名品牌。市场预期,南方集团要整合旗下摩托车产业,以消除同业竞争问题。而从旗下公司的情况分析,中国嘉陵无疑是目前最有可能成为资产整合平台的企业。

  贵航股份(600523,收盘价26.12元)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010年8月,由于公司发行股份所购资产之一的贵州天义电器业绩连续下滑,公司决定中止已经公告的资产重组工作。表面看来终止资产重组的原因是天义电器的业绩连续下滑,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公司撤回定向增发方案有深层次原因。

  中银国际认为,公司控股股东贵航集团原业务包括航空零部件、汽车、教练机、歼击机、发动机等航空及民用的众多领域。而按照中航工业专业化整合的要求,贵航集团的业务将被分拆至各个业务子公司,而原贵航股份作为贵航集团上市平台的格局将发生变化。贵航股份未来有望成为中航通飞公司的主要上市平台。中银国际预计,随着贵航集团和中航通飞公司的资产整合完成,公司将再次启动资产注入,届时将有更大规模、更完整、盈利更好的资产注入。

  丰原生化(000930,收盘价9.25元)

  公司是中粮集团控股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收入占比最大的产品是燃料乙醇,公司是国家指定的4家生产燃料乙醇的企业之一。公司目前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产能44万吨,但因玉米乙醇引发的粮食安全担忧,公司产能暂无扩张计划,未来主要看点集中在大股东中粮集团对其能源业务的整合。

  民生证券指出,中粮集团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中粮控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前与中粮集团签订了不竞争协议,协议规定为避免同业竞争,中粮控股将适时收购中粮集团持有丰原生化的20.74%的股权,若2011年4月3日还未确定要收购股权,则中粮集团需将其持有的丰原生化股权转让给非关联第三方。一旦交易成功后,中粮集团很可能将丰原生化作为其能源类业务的整合平台,将中粮控股旗下的能源类业务注入到丰原生化中。

  中国卫星(600118,收盘价26.84元)

  公司的大股东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的卫星研制和生产的总体研究院,在卫星制造行业拥有绝对的地位。公司依托五院的技术优势,成为了五院唯一的资产上市平台。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公司还有进一步资产注入的可能,原503所85%以上的资产均已注入航天恒星,未来还会继续注入后续资产。另外,公司卫星研发和制造的相关资产主要是五院旗下的小卫星平台,其他的卫星研发平台和航天器研发平台均没有注入上市公司。

  另外,银河证券认为,未来5年将是我国卫星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到2015年,我国的在轨运行卫星可能达到150颗左右,如果按1/3是小卫星计算,则公司未来3年卫星研制数量将保持15%左右的复合增长,基本面看好。(每日经济新闻) “掘金”央企整合潮 4条线索挖掘潜力股

  每经记者 张雨 李智

  “中航系”“中兵系”“中邮系”,一大批上市公司已经用实际行动引爆央企重组股行情。而当“中投二号”的成立将央企整合带入快车道时,随之而来的机遇也在不断地靠近当中。

  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已经推出整合计划的公司来说,一些具有相对确定性的“准”重组央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在具体挑选之时,可以从行业、实际控制人、公司状况以及股改承诺4个方面来甄别。

  线索1:3行业或成整合“温床”

  哪些行业是央企重组最密集的发生地?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2007年以来完成的央企重组成功案例中,军工和机械企业成功整合的案例占到了30%左右。而其中,军工行业绝对是央企重组最火热的一个战场。

  近期,受益于控股股东中航工业集团注资的中航精机,就以两个月超过170%的区间涨幅。中原证券分析师路永光告诉记者,从近期中航系上市公司整合一事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军工集团资产注入与整合的步伐有加速的趋势,考虑到国内最主要的几大军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资产证券化率都不足20%,未来整合的需求非常强烈。

  与军工行业类似,机械行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在多年连续实现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机械行业仍然难掩一些“硬伤”。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核心配套部件的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从目前透露的“十二五”规划细节来看,通过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与重组,打造出能够与国际巨头抗衡的超大型机械“航母”已经是箭在弦上。

  值得一提的是,受国家政策助推,央企重组的大潮还蔓延到近期表现抢眼的煤炭板块。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之后,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又在本月9日表示,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并提出了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的目标。

  “在国家政策的强烈刺激下,煤炭行业重组整合的进度有望加速推进。”一位长期研究煤炭板块重组的分析师告诉记者。他还表示,尽管近期煤炭板块的整体涨幅已较大,但中期来看,鉴于天气、节能限产等因素,煤炭行业估值仍有很大吸引力。可关注如中国神华(601088,收盘价27.30元)、平庄能源(000780,收盘价16.35元)等。(下页——线索2:ST央企年末升温)

  线索2:ST央企年末升温

  一方面是扭亏保壳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国资委加快推动央企整合的决心。在这两大因素的共振下,一些不幸被贴上“ST”标签的央企自然而然就被寄予更多的期待。屡屡上演的麻雀变凤凰的好戏,更为这些颇有背景的ST公司凝聚了充足的人气。

  以王亚伟的独门重仓股ST昌河为例。从2009年4月停牌重组历时1年半后,经过对中航工业集团、中航科工集团等多方的协调与配合,成功实现中航工业所属航空电子业务的经营性资产及产品业务上市。公司股价在复牌当日暴涨近170%之后,自然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9月20日复牌后的区间涨幅已经超过了3倍。

  上海证券最新披露研报称,历史遗留问题相对较少、资产相对干净、有国资背景,特别是有大型央企背景的公司,因为有庞大的集团靠山,外加控股股东丰富的资产,所以最后成功重组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公司。

  因此,大股东为央企的ST股,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ST洛玻 (600876,收盘价7.67元)、新疆建设兵团下的ST百花(600721,收盘价14.84元)、中房开发的ST中房(600890,收盘价6.29元)以及大股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ST轻骑(600698,收盘价6.69元)等,都值得密切跟踪。一旦央企对这些公司注入资产,其含金量将成倍提高。与此类似,那些大股东手中有较多优质资产的ST合金(000633,收盘价10.12元)、ST珠峰(600338,收盘价16.15元)、*ST传媒(000504,收盘价8.93元)、*ST金杯(600609,收盘价5.43元)等也可适度关注。

  “严格控制风险与仓位是参与ST重组股的要点。这类公司毕竟没有太多的业绩支撑,股价仅体现人们一个良好的预期,所以要谨慎参与。”一位长期从事ST类股票研究的人士提示。 (下页——线索3:股改承诺箭在弦上)

  线索3:股改承诺箭在弦上

  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一大批上市公司大股东就已承诺,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或者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以推动公司发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不少承诺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履行。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证监会对于大股东不履行承诺义务有着明确的惩罚规定;另一方面,即使出于做大做强上市公司、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考虑,上市公司和其控股股东也存在完成承诺的内在动力。在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央企重组的背景下,这些迟迟没有实施的承诺,便可能突然演变成股价大涨的契机。

  方正证券研究所认为,在所有成功的整合重组样本中,以资产注入的形式来完成重组的比例达57%,其中以定向增发完成注资的方式尤为突出。众多的成功重组案例显示,拥有大股东资产注入承诺的上市公司往往能有很高的重组成功概率,其中有明确股改承诺的上市公司如中国卫星 (600118,收盘价26.84元),中化国际 (600500,收盘价12.31元),江钻股份(000852,收盘价11.98元),桂冠电力(600236,收盘价5.05元)等。而在具体操作策略上,可以从股改承诺实现进行把握,优先关注那些时限将至的公司。 (下页——线索4:“学院派”成整合黑马)

  线索4:“学院派”成整合黑马

  近期以来,一个群体成为了央企整合大潮中一个新的关注焦点——它们就是一些科研院所旗下的上市公司,也被市场人士戏称为“学院派”公司。因为在国资委透露的信息当中,科研院所并入生产性企业,是实施央企整合的一条重要思路。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是科研院所,如果能够利用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既符合国资委的思路,又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与技术竞争力,同时也可以用市场的激励机制对科研院所实现资本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把科技知识的力量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把知识充分地转化为生产力。

  华泰联合证券的研报提到,在所有余下的120余家央企单位中,科研院所和“小央企”将是优先被其他大型央企单位整合的对象。对于这些优先被整合的央企来讲,其旗下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目前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下面所辖上市公司尚未实现重组整合。而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有研硅股(600206,收盘价16.53元)、北矿磁材(600980,前收盘价35.21元)、大唐电信(600198,收盘价21.93元)、烽火通信(600498,收盘价33.40元)等。(每日经济新闻) 洪都航空重组“被”落空 今年最牛基金身陷其中

  洪都航空(600316.SH)近日披露的一纸公告,让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演一字跌停,令今年风生水起的孙建波所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身陷其中,同样与之在三季度大举建仓该股的还有华夏平稳增长。

  绝情公告导致连续跌停

  11月11日,洪都航空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从未考虑过将所属防务资产注入公司,未来也不会考虑将防务资产注入公司。中航工业并未对所属防务资产进行任何形式与上市重组相关的准备工作。另外,公告还指中航工业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将防务资产注入现有的由中航工业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

  洪都航空的这则公告语气可谓决绝,完全封杀了大股东注资的可能以及对公司未来的想象空间,连三个月内无打算这种公告以后都省了,这也必然引得资金恐慌出逃,一字跌停似乎在公告出炉之时已在冥冥中注定。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次公告出炉之前,各大机构都对洪都航空即将注入的中航工业资产极度看好,纷纷给予“买入”评级。洪都航空在三季度股价累计上涨87.30%,四季度更是创下每股67.09元的高点。公告一出无疑令诸多机构大跌眼镜。

  “这种决绝的公告出来之后,资金必然是恐慌性抛盘的。”沪上某券商军工板块分析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在于资产注入预期落空之后,依靠现有的业绩很难支撑目前高股价。”

  资料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下降11.37%;营业利润3034万元,同比下降64.33%;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773万元,同比下降61.63%。而更要命的是,洪都航空上半年的主要利润来源竟然是投资收益。为此,不少机构投资者认为,两个跌停是难以抵消其重组落空的预期。

  最牛基金身陷其中

  洪都航空的注入资产计划泡汤,最痛的可能不是公司本身,而是对其注入资产极度看好的投资者,而这其中就有今年以来最牛基金经理孙建波。

  孙建波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三季度大举买入洪都航空216.10万股,进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之中。或许,三季度进场之后,孙建波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毕竟三季度洪都航空股价涨幅超过80%,但始料未及的是,市场普遍预期的资产注入会以这种方式“无疾而终”。

  好在尽管进入了洪都航空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但是在孙建波所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基金中,洪都航空并未进入前十大重仓股。而由于截至记者发稿都未能联系上孙建波本人,对于他手中的洪都航空该何去何从也不得而知。不过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孙建波会选择离场,只是市场似乎并没有给他机会。

  不过,上周五的市场暴跌或许是孙建波“不幸中的万幸”。毕竟当天的暴跌让大多数基金的重仓股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而洪都航空的跌停对其净值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被市场所忽略。但是,如果市场接下来出现反弹,洪都航空则继续下跌,对于孙建波而言或许将极为尴尬。

  另外,华夏平稳增长的基金经理严鸿宴就没有孙建波那般幸运。资料显示,同样是三季度大举买入洪都航空,但是严鸿宴的手笔则要大很多,300.20万股让洪都航空成为了华夏平稳增长的第十大重仓股,占其净值比例达到2.42%。仅上周五,该基金净值下跌幅度就达到5.81%。 (第一财经日报) 产业重组:钢铁、煤炭应以水泥“为师”

  杜庆申终于打算参与河北钢铁集团的重组了,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生存现状,作为民营企业河北永洋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将和河北省几家民营钢铁企业一起与河北钢铁集团签约重组。

  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钢铁行业掀起的兼并重组浪潮,主要发生在省内及国有企业之间。在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势力版图基本划定之后,这些资本实力进一步壮大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开始向民营钢铁企业“下手”。

  事实上,不只是钢铁行业,国家重点推动的煤炭、水泥两大行业的兼并重组,在重组规模和方式上,也在进一步升级。

  “煤老板”沉浮

  从2008年开始,煤炭大省山西率先掀起了煤炭兼并重组浪潮。兼并重组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民营中小煤矿。山西煤炭资源重组整合前,全省2840座煤矿中,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占70%以上,其中15万吨及以下的小矿近60%。

  截至目前,山西省煤矿矿井数已减少到1053座,压减比例60%,3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淘汰;煤矿企业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左右,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

  由于此次整合浪潮主要是行政手段推动,所以重组过程中,发生了多起不和谐的事件。去年10月12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杨家山村民赵淑斌等人手提木棍、砍刀到三兴煤焦有限公司与照看煤矿的白家峁村民发生冲突。双方的冲突终导致4人死亡、14人受伤。

  与此同时,一大批民营资本在此次重组浪潮中退出。2009年年底,山西银监局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最终退出煤炭行业的资金预计在1400亿元左右。

  然而重组浪潮推进过程中,有关部门却并未提供良好的资金退出通道。山西当地官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国家三令五申严控房地产市场的背景下,倘若数千亿资金投入某个房地产市场,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事实上,这些缺乏“安全感”的“煤老板”也没有想好资金的投资方向,于是诸如房地产等投资回报率很高的行业,成为其短期内最大的投资去处。

  此外,国家掀起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浪潮,其初衷是减少甚至杜绝矿难的发生,其中针对的是民营中小煤矿。然而经过多次整合后,山西依然有大型国有煤矿发生矿难。今年10月16日,河南中平能化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采面,在施工防突钻孔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多名矿工遇难。两年前,2008年8月1日,这一矿井的同一个作业面,也曾出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时造成23人死亡。

  这意味着矿难并非只发生在民营中小煤矿当中。事实上,当前中国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煤矿企业对安全保障的投资和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民营企业对安全足够重视,绝大部分安全事故也都能够避免。

  行政力量“撮合”钢企

  钢铁是煤炭行业的下游产业。煤炭的矿权全部掌握在政府手中,相对容易整合;而钢铁与煤炭不同,没有所谓的采矿权之分,所以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中国钢铁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分别属于中央、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等所有,地方钢铁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而地方政府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徐力告诉本报,企业一旦被兼并,将涉及到地方政府多方面利益:一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企业的税收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使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被兼并后,地方政府的税收可能受到影响。例如中央企业兼并地方企业,被兼并企业的税收将随中央企业上交到财政部;地方政府干预企业重组的另一个重要动机,在于现有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使得政府官员有很强的动力推进本地的经济增长,而所属企业被并购后,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绩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徐力认为,地方政府是跨地区兼并重组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重组过程中地方政府更趋向区域内的整合,如近期的本钢和北台钢铁的重组,这也使得近年来钢铁行业的区域内重组成为主流,前期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组建河北钢铁集团,济钢集团与莱钢集团组建山东钢铁集团,在这些企业重组的背后,都可以见到地方政府的身影。

  即便是省内企业的重组,阻力也很大,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都历经多年才最终重组到一起。

  这是因为中国钢铁企业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形成了一种融合政府、地方主管部门、国资委、股东、企业经理和职工利益的“被改造”的混合型国有制,这种“被改造”的国有企业不会像上世纪60年代“纯洁”的国有企业那样,轻易听从政府的指挥和“招呼”成立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总公司了。

  徐力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授权经营的基本轨迹在允许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为各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企业经理及职工分享的同时,也造成企业经营活性对经理、职工和某些政府部门的高度依赖,并构成了一种刚性的利益格局,如果重组触动到这个利益格局,就会遇到分享者(如钢铁大省)的强大抵制。

  他看来,只有地方政府无法通过内部力量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的情况下,企业才倾向于从外部引入战略投资者。今年7月16日首钢跨区域重组通钢,收购通钢77.59%股权。

  河北钢铁集团一位高层告诉本报,现阶段的国有钢铁企业整合主要还是通过行政主导的方式进行重组,否则很难开展下去。

  “深层次原因是,在我国目前转轨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效果在钢铁行业并不明显,市场化的自发性重组有可能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因此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力量来引导企业的重组。”徐力说。

  相比于国内钢铁行业重组,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并购重组,基本上是依靠换股方式来实现的。国外上市公司进行的收购,80%以上都是用股权作为基本支付工具。

  水泥:市场化重组的范本

  与钢铁一样,水泥也是煤炭的下游行业,且钢铁、水泥被国家定义为产能过剩的行业,集中度非常分散。

  但是中国水泥行业近几年开展的兼并重组,又与煤炭、钢铁有本质上的区别。由于水泥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集中度更低、民营资本比较多,加上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许多民营水泥企业希望撤离这个传统的行业。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水泥行业掀起了兼并重组的浪潮。2007年年初,竞争最激烈的浙江地区的水泥企业纷纷在寻找出路,部分企业甚至与国际资本进行了深入的接触。

  浙江三狮集团同样如此,该公司董事长姚季鑫告诉本报:“当时许多公司来找我谈,包括JP摩根、高盛,国内也有其他几家大型水泥公司来找我谈。”

  后来,姚季鑫选择了与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建材联合重组。姚季鑫认同中国建材提出的“联合创造价值”的重组理念。

  经过短短的三年时间,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没有大的行政干预下,从“一两水泥”都没有,截至目前已经重组了146家水泥公司,产能超过1亿吨,不仅创造了中国水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同时也创造了各个行业兼并重组的奇迹。

  重组后,姚季鑫现在任职南方水泥副总裁。他告诉本报,无论是资金、技术、原料,还是市场,中国水泥行业各方面条件都是具备的,但是中小水泥企业普遍缺乏的是资金,大型水泥企业可以帮助小企业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中国水泥行业太分散,必须进行联合重组才能有出路。 (第一财经日报) 煤矿业重组步伐加快 “煤老板”另寻舞台

  “煤老板”山西联盛能源投资公司(下称“联盛能源”)董事长邢利斌重新找到了一个目标,他要打造“全国核桃第一村”。

  联盛能源在此次煤炭资源重组中,与许多民营企业一样,成为了国有企业的“小股东”。山西吕梁市柳林县此次保留的24个比较大的煤矿中,联盛能源控制了三分之一;另外,联盛能源和华润集团合资,成立了华润联盛集团,邢利斌持股42%。华润联盛斥资70亿元在吕梁兴县、石楼等新兴资源区展开煤矿大吞并。

  邢利斌投入100亿以上接收了52个自然村。他计划在这些土地上,种植8万亩核桃林,把原来当地的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他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扶贫,“一亩种30棵核桃树,8万亩就是240万棵核桃树,这无论是对于当地的环境,还是农民的收入,都有好处。”

  选择入股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煤老板”并不多,更多的“煤老板”选择了从煤炭行业退出。这些老板退出后,其掌握的巨额资本不乏流入楼市。

  不仅是山西的“煤老板”逐渐地淡出舞台,河南、内蒙古等全国主要产煤省区也正在和即将开展煤炭整合浪潮。

  10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要求通过兼并重组,使全国形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这是对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落实。

  事实上,在8月25日获得中央的明确信号后,贵州与陕西已经相继并提前宣布了整合目标:9月13日,贵州省能源局宣布,两三年后贵州煤矿将从目前的1800个减少到约200个;9月27日,陕西省政府宣称,到2011年6月底,全省煤炭开采主体企业要由现在的520多家减少到120家左右。

  决策部门大力推动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导火索是,频繁发生的矿难和煤炭产能过剩。2006年年初,当时整个煤炭市场也充斥着“煤炭产能过剩”的言论,在随后的4~6月份,中央各部委连续出台3份文件,内容分别是“应对产能过剩”、“规范资源整合”、“三年关闭一万个小煤矿”。

  虽然矿难在此后几年依然时有发生,但是产能过剩并没有出现。广发证券研究员陈亮认为,正是这些前瞻性的措施,2007年和2008年根本看不到任何产能过剩的迹象。这增加了决策部门加大对煤炭兼并重组的推进力度。整合率先在中国最大的产煤大省山西进行试点。2008年年底,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煤价面临巨大压力之际,山西掀起一轮前所未有的“资源整合”、“国进民退”,成功地将煤价稳住。

  在山西整合经验得到决策部门肯定后,这些经验迅速推广到全国其他产煤大省,并且很快展开新一轮兼并重组浪潮。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一位官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在经过了第一轮的重组之后,剩下的都是一些规模较大的煤炭企业或者整合主体,需要靠市场去推动。国家今后出台的政策,应该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推动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跨行业和跨所有制重组,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煤炭集团或者能源集团。

  与第一轮整合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公布的《意见》强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的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鼓励在被兼并煤矿企业注册地设立子公司。

  此前决策层认为,发生矿难的主要是民营中小煤矿。所以,此次民营企业被上升到可以成为兼并重组的主体后,民营企业应提高对煤矿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安全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大环保、资源力度等方面投入。

  事实上,国家进行煤矿整合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陈亮认为,很难想象,在较低的能源价格环境下,新能源产业和节能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传统的高耗能行业会主动退出。因此,对中央而言,必须将煤价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并且推动其平稳上涨。

  在陈亮看来,由于能源价格上涨符合当前中国“调结构”、“节能减排”的战略发展方向,所以,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提前预防煤炭产能过剩、煤价下跌的情况发生。

  “对地方而言,高煤价意味着较高的财税收入,以及巨大的寻租空间。因此,地方也有动力维护煤炭供给不出现过剩的局面。”陈亮说。(第一财经日报) 重组股时代已经来临 本周军工概念或领跑大盘

  市场在海外的政策咆哮中,出现了很多戏剧性变化的无常震荡,这样的波动了使得大家开始怀疑行情的持续程度并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套牢在高高的山岗上。其实,在全球新一轮的资金重新泛滥的局面下,我想热钱会抵住很多的下跌空间,即便是国内和国外的因素错综复杂,但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即不管从资金的动向如何,只要市场活跃起来了,整体将保持结构化的推进方式,这样,我们就可自信地认为,把握市场的节奏在于个股和热点板块的选取上,而不是紧盯大盘指数,分析大盘点位。那么,什么样的热点又将成为新一轮的机会呢?

  可以明确的说,下一个热点是重组,毫无疑问,重组股的时代在此刻已经来临。那我们首先从央企的例子入手,来深入挖掘新一轮的重组机会。央企整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两个主营业务相同或类似的央企之间进行重组,二是央企内部进行重组。央企整合与重组跟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相关重点行业也成为央企整合的重中之重,我们看到目前的央企整合也以央企间重组为主。

  而在整体的央企重组中,我们更加愿意去分析和研究军工,因为虽然看起来军工板块像雾像雨又像风,但央企旗下上市公司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而其中尤以军工行业的重组确定性最高。

  为了更好的验证这个问题,我们也在近期汇总了关于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的分析报告,其中将22家上市公司属于航空制造业的13家A股公司的资产整合状况进行了细分,中航动控(000738)和西飞国际(000768)已经基本完成了专业化整合,包括航空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成飞集成(002190)、ST昌河、中航精机(002013)和中航重机(600765)6家公司正在进行资本运作,剩余5家公司中哈飞股份(600038)和上市已满3年的中航光电(002179)尚未进行专业化整合,另3家洪都航空(600316)、东安黑豹(600760)和贵航股份(600523)则有条件启动下一步资本运作。

  可见,近期的机会很大都集中在了央企重组上,而在所有央企重组中我们有十分看好军工,具体是因为军工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在央企加速整合大潮中军工行业重组确定性最高。而由于军工行业对保密性存在特殊要求,军工央企难以实现主业的完全整体上市,未来将集团旗下民品资产及部分军工部件生产企业打包注入上市公司将成为主要模式。目前九大军工集团旗下都有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3家。九大军工集团总资产规模在1.5万亿左右,而相关上市资产只有2000亿元左右,未来存在巨大的资产证券化空间。(国元证券 康洪涛) 水电建设高峰至 央企整合预期大

  水电十二五主攻大项目:据报道,从能源局处获悉,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已形成初稿,并初步与科技部、海洋局等部门交换了意见。规划将提出"十大可再生能源重点工程","十二五"期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将重点围绕十大工程展开。入选十大可再生能源重点工程的包括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等。其中,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将推动金沙江、怒江流域的水电开发。

  水电重点工程开工:1)10月20日雅砻江上的官地水电站(装机240万千瓦)和桐子林水电站(装机60万千瓦)开工,投资额160亿元、63亿元,分别于2013、2016年竣工。金沙江金安桥(240万千瓦、投资147亿元)、西藏藏木水电站都在早些时候正式获批。2)7月23日,鲁地拉和龙开口水电站环评通过,获得《关于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关于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水电装机预测:截至2009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87407万kw,其中,水电19679万kw,占22.51%;火电65205万kw,占74.60%,核电908万kw,占1.04%;风电并网总容量1613万kw,占1.85%。根据有关预测,2020年我国总的能源消费将达到45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需达到3.3亿~3.5亿kw,曾有报道称十二五规划可能达3.8亿kw装机容量,无论哪个数据,我们都认为,近五年,尤其是近三年是水电站建设的高峰,因为水电站的建设周期为5-10年。目前的水电装机容量是2亿千瓦,如果每千瓦造价为8000元,则市场规模为1.2万亿(3.5kw)。

  水利工程:1)南水北调:1-9月份完成投资273.7亿元,1-9月累计下达投资额378.8亿元,是09年整年的2.56倍。2)地方水利建设:广西今冬明春水利建设总投资将达67亿元。江西筹资120亿元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水利水电央企整合预期:根据我们水利水电深度报告与葛洲坝深度研究,以及公开信息,我们认为年底是一个水利水电央企进行整合的第一个可能时间窗口。非上市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公司08年收入99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与葛洲坝相当。中国水电顾问集团09年收入规模88亿元、利润总额12亿元,是葛洲坝当年的70%。中国水利水电公司正在筹划上市。

  公司推荐:葛洲坝作为水利水电施工行业的寡头之一,在大型水电项目上具有突出经验与技术优势,市场份额25%左右。推荐逻辑:1)灾后水利项目必然大规模开展;2)水电项目触底回升,增幅大;3)央企重组预期,水利水电同质公司多,必然存在行业整合的可能性。公司估值相对低,增持评级,目标价14元。(.国.泰.君.安 .韩.其.成) 重组造就牛股集散地 军工板块投资攻略(附股)

  成飞集成(002190.SZ),3个多月股价翻5倍;洪都航空(600316.SH),3个月股价翻2倍;中航精机(002013.SZ),18天涨2倍。

  三家公司的共同点是什么?答案是它们均是军工概念股。其中,中航精机以连续九个涨停成就了近期市场上当之无愧的“涨停王”。

  “中国要发展,要和平崛起,军事方面的充分准备是少不了的,因此对军工类的公司而言,长期来看,其投资价值并不亚于任何一个其他板块。但同时,这一板块的操作难度相当大。” 11月11日,成都鼎陶朱辉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段焰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

  国都证券分析师杨仲宁则认为:“军工板块重组的预期依旧存在,资产注入应该成为投资主线,投资者可以选择未进行资产注入以及可能进行二次资产注入的公司作为投资标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中短线来看,军工板块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或许仍旧在于大股东的注资,而这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从长线来看,选择符合国家“富国强军”政策主线,发展前景向好的上市公司才是上选。

  军工资产证券化深化带来投资机会

  “对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军工板块的确有很大的魅力,但同时它操作难度很大,因为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段焰伟在谈到军工板块的投资机会的时候态度相当谨慎。

  事实上,从过去的几年时间来看,以航空工业为先锋,军工资产证券化不断深化扩大,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过去5年已经累计有400多亿军工资产实现了证券化,通过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值实现飞跃,分别同比增长了5倍和8倍。

  数据显示,2010年1~9月,军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近40%。

  东方证券军工行业高级分析师王天一表示看好军工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他认为,未来10年将是中国军工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方面行业将处于高度景气的长周期,另一方面将通过不断重组实现绝大部分军工资产的证券化,中国将最终出现类似波音、空客、洛马的整体上市大型军工集团。

  “军工板块最大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这个板块之中的不少公司都是独一无二的。”杨仲宁认为,与钢铁、旅游等板块中大多数公司盈利模式类似不同,军工板块中的不少公司由于产品特殊,往往具有独特的盈利模式。

  “比如,生产导弹、卫星的公司就很难找到第二家。也正因为很少具有可比性,军工板块相关公司受到的估值约束较小,可以享受到相当高的估值水平。”杨仲宁表示。

  资产注入还看两大集团

  “资产重组看央企,央企重组看军工”——对于军工板块,一直存在着这一说法。而从以往的市场表现来看,资产注入无疑是军工板块成为“牛股集散地”的最直接动力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军工企业的整合可谓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有明确扩张潜力的公司是市场给予高估值的主要对象,军工整合是央企整合的典型代表,也是最值得期待的板块。

  东方证券建议投资者按照“买资产”的原则,选择未来资产重组定位于核心业务的企业,同时结合整合进度和现有业务提供的安全边际,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资产注入仍旧可以作为投资主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军工集团未上市资产的比例依然较大,可注入资源丰富。”杨仲宁表示,从预期来看,“中航系”(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及“中兵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属于资产注入预期较为明显的两大集团。

  据了解,中航集团2008年成立的时候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集团80%的业务和资产上市,按照该计划,集团的资产注入和整合将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实现。

  事实上,“中航系”旗下的ST昌河(600372.SH)、中航精机、中航重机(600765.SH)之前的停牌重组可谓风生水起、一马当先。

  中原证券认为,未来除了已经完成部分重组的上市公司外,贵航股份(600523.SH)、哈飞股份(600038.SH)等也都有强烈的资产注入预期。

  除了中航系之外,“中兵系”重组也值得关注。齐鲁证券分析师张巍认为,“中兵系”的资产质量较好,如果也能像“中航系”那样向二级市场注入高质量资产,该板块的空间同样不可限量。

  据了解,“中兵系”旗下的中兵光电(600435.SH)、凌云股份(600480.SH)、晋西车轴(600495.SH)、利达光电(002189.SZ)、中国嘉陵(600877.SH)等公司值得关注。

  选股可循五大主线

  “可以说,这次央企重组并不像之前重组那样只是概念,而是具有实打实的业绩做支撑。”杨仲宁认为。

  他表示,原来大家都觉得军工板块上市公司的业绩一般,但是随着大股东大量优质资产的注入,相关的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事实上,从长线角度入手,挑选好行业中的好公司或许更加具有投资价值。而对于这一投资方向,我们不妨从五条线路来把握。

  从北斗卫星主线来看,中国卫星(600118.SH)和国腾电子(300101.SZ)是最具备北斗概念的标的。中国卫星产品线比较全面,覆盖北斗设备制造的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设备。国腾电子在用户终端领域具备芯片—终端—系统的研制能力。

  从大飞机主线来看,该项目将全面提升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其中西飞国际(000768.SZ)、哈飞股份(600038.SH)、航空动力(600893.SH)等公司值得关注。

  从通用航空和低空空域开发投资主线来看,贵航股份、哈飞股份、洪都航空三家公司均有机会受益。

  从航空发动机投资主线来看,航空动力(600893.SH)是首选标的,当资产整合最终完成后,该公司发动机产品的覆盖型号将相当多。

  另外,从航空母舰投资主线来看,中国重工(601989.SH)的军船零部件业务将直接受益于航母舰队的建造,可谓航母概念中最具代表性的标的。(第一财经日报) 央企重组将在“保质提效”基础上“减量”

  在央企近年来拼命追赶80-100家的目标与“保质量”之间,国资委近日的表态似乎凸显出理念的转变。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透露,王勇到任后主持重组工作专题会议时指出,央企重组的方向和目标不变,但具体进度“要服从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企业重组经验交流与培训班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就曾强调,中央企业调整重组绝不是减少企业户数的概念,而要注重企业重组的质量,遵循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力和影响力。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国资委正在筹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运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支持中央企业重组。

  按照国资委此前公布的央企重组时间表,截至今年年底,央企将减少至100家以内。截至目前,央企数量已由最初的196家缩减到了目前的123家,在剩下屈指可数的日子里,一面是23家需要重组的央企,一面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一面又要保证重组的质量和效果。难度可见一斑。

  实际上,央企重组所面临的困境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之困如出一辙。在讨论“保增长”还是“调结构”之时,业界专家表示,“经济发展不能只重数量,更要重质量。国家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提升经济数字,而是让国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和技能等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提升,实现国民的人生幸福。”

  “十二五规划建议最大的亮点不是增长指标,而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提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把质量工作放在首位,才能保证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目标的实现。”

  同理,在国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方向下,央企重组,不应该将目光集中在央企数量表面上的变化,央企隶属关系的变更,更不能将数量上的变化当作判断重组成绩的依据。最本质的是,国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没有得到调整,有没有促进市场竞争环境改善,其经营和约束机制是否得到了优化。

  其次,完善治理应该成为央企重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近几年,由于央企创造了巨额利润,治理结构问题逐渐被社会忽视。央企利润被内部人侵蚀的现象较为普遍,资产被侵吞也未得到杜绝。从早期国电公司的高严出逃,到中石化陈同海的腐败案,再到最新的中移动张春江腐败案,一系列的事件正提醒着问题的严重性,改善治理结构仍然任重道远。

  此外,在加快央企重组、适度减少央企数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收缩当前的垄断经营范围,逐步将垄断经营范围限制在少数自然垄断与关涉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应破除其它领域垄断经营格局,培育与形成充分市场竞争,如此才能根本减少国有企业成本高企、效益低下现象,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并让民营资本与企业获得平等竞争与做大、做强机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藏富于民”。(证券日报) 种业整合有望获得政策扶持 涉及七家上市公司

  11月8日,沪深两市继续强势上行,农林牧渔板块也再度获得市场青睐。Wind统计显示,申万农林牧渔行业指数8日上涨4.34%,涨幅位居23个行业首位。

  种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农林牧渔板块中,尤以种业板块表现最为不俗,丰乐种业(000713)涨停,敦煌种业(600354)、登海种业(002041)、隆平高科(000998)、万向德农(600371)等种业个股涨幅也达到或超过8%。

  业内指出,以种子为代表的农林牧渔板块近期的良好走势主要是由于全球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对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的拉动,以及国家惠农政策出台预期和通胀预期的带动。对种子行业而言,粮食价格的上涨将增加对种子,尤其是优质种子的需求,有利于种业上市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经营业绩。

  目前种子行业共涉及7家上市公司,其中,丰乐种业、登海种业、大北农均预计今年全年业绩将出现增长。

  丰乐种业预计全年净利润为11,358.18万元-14,698.82万元,同比增长70%-120%。其中,公司主要产品种子销售收入与毛利较上年同期增加是重要原因。登海种业也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为50%-100%,公司称,随着公司玉米新品种推广加速,销售市场扩大,拉动了业绩提升。

  东方证券施建刚指出,国内种子行业将步入高盈利时代,行业整体的利润率水平将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种业市场中种子价格的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种子品质的提升,种子价格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而制种成本可控,涨幅远低于种子价格涨幅。

  同时,随着良种补贴的深入,高价种子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将推动作为生产资料的种子价格上行,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提高。此外,四季度进入种子销售旺季,加上相关种业公司可推广品种的进一步丰富,将使得种业公司估值水平获得系统性提升。

  行业整合有望获政策扶持

  业内指出,我国是种子需求大国,每年约有125亿公斤的种子需求量,但国内种业公司仅仅能满足45亿公斤的需求,每年需进口约80亿公斤种子。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已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50亿元左右,未来随着种子商品化率的提高,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900亿元。

  尽管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种子行业却一直存在着行业门槛低、集中度低的情况,大量小企业的存在导致行业整体竞争力低下,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

  近年来,由于看到我国种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国外种业巨头以及其它外资也纷纷抢滩我国种业市场。比如全球最大的制种公司杜邦先锋已分别与登海种业、敦煌种业设立合资公司从事制种,逐步与内资种子企业展开竞争。

  施建刚表示,在景气度逐步提升的同时,种子行业的整合也蓄势待发,国家未来可能会出台一些促进种业发展的实质性政策,通过提高进入门槛以达到淘汰小企业、促进大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未来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要发展七大新兴产业,而在生物产业发展中,促进生物农业发展的着力点便是生物育种。

  业内认为,未来关于种子的更多扶持政策也会陆续出台,可能包括种业发展规划的出台、对种子企业商业育种和研发的资金支持、推动种业的兼并重组、提高行业进入门槛等等,对种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在政策扶持下,种子行业最终将会出现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子品牌以及可与国外企业相竞争的大型种子集团,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将获得大幅提高。(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