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第13期-大家一起来写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6:02:10

论语心得第13期-大家一起来写书

《述而》篇第七·一。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老夫子说,“我只记录古代的东西而不进行创作,对于古时候的东西我真是又相信又喜爱。在私下里呀,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老彭是彭祖,商周时期一名活了八百岁的老妖怪。正因为寿命比乌龟长,所以记得好多古时候的东西,便成了孔老爷子的偶像。
 孔夫子讲这句话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他老人家没办法,忙着保存周朝典籍。那个没有复印机,没有扫描仪的可怜时代,怎么保存呢?那就只有抄了。
 一听抄,大家一定很痛苦,因为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作业就是把今儿个的课文抄10遍。我们都以为那是天下最苦的差事。其实,老爷子比我们苦多了。那个时候还没有钢笔铅笔圆珠笔,也没有毛笔——因为蒙恬大将军还没有发明毛笔呢——所以他只能拿着刀,在青青的竹片上刻字。
 那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啊!孔夫子夏天也刻,冬天也刻,累得慌呀!就算心中有很多的话想说,但他不能,在他看来,古人写的比他的重要。所以他放弃了。面对出版商开出的天价稿费,面对成为文化名人、麻辣作家之后的功名利禄,他毅然的拿起了刀!
 刀子刻进竹片的时候,被破坏的细胞质里面,会有水分渗出,流淌过青色的竹片,呈现出一种青色。因为竹片渗水有点像出汗,所以当时的书籍,就被叫做汗青。后来汗青成了史书的专用称呼。
 在作雕刻工的这些年里,老爷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四书集注》),一个人一把刀奠定了“六艺”基础,形成了中国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灿烂学术文化。所以说,牛人就是牛人啊,孔子很多弟子说自己师傅的学问真是高山仰止,而对于我们这些几千年后的后生晚学来说,更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本来想说是大师,可惜现在的“大师”太多了,连郭敬明都能成“最好的作家”了,所以就别拿这个词寒碜他老人家了。
 朱熹说孔夫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虽然只是记录,但功劳超过创作好多倍)但是人家一点也不骄傲自满,谦虚地说“我只是像老彭那样而已”。
 当然,我们不能拿孔老夫子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人,尤其是今天的学者们。今天的很多所谓“学者”们,做的是作而不述的勾当。引用了人家的观点和材料,连个脚注也不写,就放在自己的论文里了。东拼西凑、胡思乱想、神经兮兮、大言不惭整了本书,就敢拿去出版。不仅学生这么干,大名鼎鼎的老师和教授们也娘西皮的这么干!搞得今天貌似知识爆炸,但所有同一题材的书籍,内容却几乎是雷同的。
 抄了人家的东西,不仅没有任何忏悔之意,反而一副嚣张至极的态度,其无耻程度,基本和孔夫子的牛叉程度差不多。
 当然,一味的信而好古,既有其好处,也有其失败处。好处就是我们能够一如既往、千古流传的保留祖先的文明,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文字记载史。李敖曾经说,中国的古书,本来有15万种;其中5万种,被秦始皇呀,乾隆帝呀等等之类的大人物通过焚书、文字狱给搞丢了,剩下来10万种。但这10万种,就够我们折腾得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祖先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仰望和继承,我们对过往也有着其他民族无法体会的尊敬与沉浸。这是一种生长在我们基因里的生命,几千年来一呼一吸,声声不绝。
 坏处呢,就是搞得中国最优秀的脑袋们,不大敢于去创作、去发出不同于他人的声音了。让我们觉得仿佛自己要说的,古人都已经替我们讲完了。我们记住他们保存他们的就够了。这就是为什么千年的科举,竟然反反复复都在考四书。
 当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分寸,是非常难以把握的。一味的述而不作,就导致文化的僵化与文明的停滞,而一味的作而不述,就会有如今社会上那如火如荼的写书运动。你写《日子》,我就写《月子》,他就写《伺候月子》。写出来的书,垃圾到只能拿到茅厕里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