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第10期-你是个好人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0:42:10

论语心得第10期-你是个好人吗?

 雍也篇第六·二十六。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是论语中很出彩的一名孔门弟子和提问者,原因倒并不是因为他在学问上有多么牛,反而是因为他的“调皮捣蛋”。他的表现,活脱脱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白天睡大觉,清醒之后就给老师出难题。所以孔老夫子拿他也没办法,还送了一句千古闻名的骂人话给宰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公治长篇·十)此话一出,孔夫子的骂人功力就完全可以和鲁迅并列了。而宰我,这个可怜的叛逆者,背着骂名,成了最出名的反面典型。
 在这里,闲不住的宰我又给孔先生出难题了。宰我问,“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有个人掉井里了,他会直接跳下去救吗?”孔老夫子回答说,“不会这么笨吧?君子呢,会过去看看,找出救人的办法,但不会直接跳起,翻身旋转三周半跳入井里头。君子可能会被欺骗,但一定不会被愚弄。”
 孔夫子的回答很经典,明白告诉读书读得两眼冒金星的学生们,好人可以做,但不能做老好人;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这根本不是君子,而是傻子。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得更加直白,“这么明白的道理,是个人都知道。虽然君子为了救人可以舍弃小我,但不能这么蠢蛋。”(此理甚明,人所易晓,仁者虽切于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应如此之愚也。)
 虽然孔老夫子几千年前就教导了不能做老好人,但我们仍然时时处处都发现,“你是个好人”以及“他真是个老实人”已经成了“傻蛋”的婉转说法。被欺负被愚弄的人,也总是用“好人”与“老实人”作为自己伤口的创可贴,把自己放到更高的道德立场上,以便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且不说这样的道德高地根本就是虚幻的,道德或者说孔子所说的“仁”,本身就都含有“智”的因素。一个成天被人糊弄被人忽悠的人,是不能成为“仁者”的。
 那么西方人是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呢?圣经中的《马太福音》里头有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这句话初看上去,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没有任何一个基督徒这么英勇的实践过。试想一下,如果左脸也被打了,那接下去该怎么办呢?继续换回右脸吗?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把神都印到钞票上的国家,被人家用飞机撞了楼,死了几千个人,这下好了,也没见转过左脸来,而是直接转来了巡航导弹和美国大兵,硬生生杀了人家成千上万的平民。所以说,这句话并不是建立在现实逻辑上的教导,而是纯粹属于宗教性的话语。
 宗教的东西,就可以脱离现实逻辑,具有表面上的荒谬性和内在上的合理性。被人打不要紧啊,甚至被人打死也不要紧,都是小case。为什么呢?因为耶稣先生被钉死三天之后就复活过来了。西方人的文明和思想之中,充满了神的存在。而神是什么东西呢?神是超越了人类认知范围的存在,是站立在红尘俗世头顶上的精神。
 孔夫子在教导人做人做事的时候,则是从符合理性精神的现实逻辑出发的,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不能傻乎乎的被别人糊弄。这清楚地有别于西方的宗教体验。在儒家思想中,一切的根由是“现在”,是“现世”,是“当下”;而基督教文明的根由,则是“天国”,是“天堂”,是“后世”。上帝会在某一天来一次末日审判,解决所有的冤假错案。但儒家没有这样一个系统,孔老夫子也不打算作“教主”。他只是很诚恳地告诉他的弟子们,不要做冤大头,要分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蛋谁是骗子,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去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