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国务院要求4季度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5:32:23

国务院要求4季度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作者: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2010-10-27 17:00:58
页面导读:

国务院要求4季度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国务院重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温家宝要求提高居民收入

国务院要求严格财政管理 防止年底突击花钱

国务院要求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

瞭望:做大财富蛋糕 中国经济唯有向"上"一条路

人民日报: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

【贷款增速】

央行:前三季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增速大幅回落

央行:前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央行:前三季度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前升后降

【楼市新况】

14座城市出台限购令 观望退房降价潮在各地涌现

加息打破开发商幻想 楼市面临深度调整

房地产“二次调控”细则出台 楼市普遍降温

现金流状况堪忧 56家房企经营性现金流降200%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期货价普涨3月 获资本流动与市场共识助推

农产品价格高歌猛进 挖掘农业板块17金股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中央储备油充足 市场价格可控

  国务院要求4季度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工作。

  温家宝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全面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外部挑战明显增加,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会议强调,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对“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今后几个月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抓好秋粮收购和秋冬种工作。认真组织秋粮收购,依法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落实好秋冬种各项部署,引导农民稳定冬小麦、冬油菜播种面积。合理调控化肥等农资市场,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抓紧防控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二)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按照节能减排督察整改要求做好工作,既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也要防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三)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加强产运销衔接服务。做好棉花储备吞吐和新疆棉外运工作。加强市场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各项调控措施,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要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五)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确保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的供电、供气、供暖,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提前做好春运准备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继续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加强金融调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七)努力解决好涉及民生的问题。保证年底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重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工作。

  温家宝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全面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外部挑战明显增加,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会议强调,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对“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今后几个月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抓好秋粮收购和秋冬种工作。认真组织秋粮收购,依法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落实好秋冬种各项部署,引导农民稳定冬小麦、冬油菜播种面积。合理调控化肥等农资市场,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抓紧防控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二)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按照节能减排督察整改要求做好工作,既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也要防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三)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加强产运销衔接服务。做好棉花储备吞吐和新疆棉外运工作。加强市场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各项调控措施,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要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五)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确保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的供电、供气、供暖,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提前做好春运准备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继续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加强金融调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七)努力解决好涉及民生的问题。保证年底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温家宝要求提高居民收入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工作。

  温家宝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全面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外部挑战明显增加,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会议强调,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对“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今后几个月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抓好秋粮收购和秋冬种工作。认真组织秋粮收购,依法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落实好秋冬种各项部署,引导农民稳定冬小麦、冬油菜播种面积。合理调控化肥等农资市场,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抓紧防控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二)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按照节能减排督察整改要求做好工作,既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也要防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三)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加强产运销衔接服务。做好棉花储备吞吐和新疆棉外运工作。加强市场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各项调控措施,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要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五)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确保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的供电、供气、供暖,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提前做好春运准备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继续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加强金融调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七)努力解决好涉及民生的问题。保证年底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要求严格财政管理 防止年底突击花钱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工作。

  温家宝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全面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外部挑战明显增加,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会议强调,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对“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今后几个月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抓好秋粮收购和秋冬种工作。认真组织秋粮收购,依法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落实好秋冬种各项部署,引导农民稳定冬小麦、冬油菜播种面积。合理调控化肥等农资市场,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抓紧防控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二)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按照节能减排督察整改要求做好工作,既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也要防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三)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加强产运销衔接服务。做好棉花储备吞吐和新疆棉外运工作。加强市场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各项调控措施,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要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五)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确保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的供电、供气、供暖,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提前做好春运准备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继续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加强金融调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七)努力解决好涉及民生的问题。保证年底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要求狠抓节能减排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工作。

  温家宝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全面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外部挑战明显增加,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会议强调,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对“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今后几个月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抓好秋粮收购和秋冬种工作。认真组织秋粮收购,依法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落实好秋冬种各项部署,引导农民稳定冬小麦、冬油菜播种面积。合理调控化肥等农资市场,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抓紧防控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二)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按照节能减排督察整改要求做好工作,既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也要防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三)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加强产运销衔接服务。做好棉花储备吞吐和新疆棉外运工作。加强市场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各项调控措施,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要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五)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确保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的供电、供气、供暖,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提前做好春运准备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继续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加强金融调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七)努力解决好涉及民生的问题。保证年底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瞭望:做大财富蛋糕 中国经济唯有向"上"一条路
  资源能源价格上涨、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差距扩大,看似无关联的种种现象,最终出路,都取决于经济结构向"上"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快速发展了近30年的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内部资源、环境约束,外部条件恶化压力,长期以来依赖的"低端扩张"模式门槛高抬。
  不仅如此,长期处于产业低端造成高端就业不足、缺少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赢利能力弱、产业发展空间不足、收入分配失衡、完善公共服务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是迎头赶上发达国家,还是如拉美诸国一般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十二五",中国经济唯有向"上"一条路:向产业高端要财富,向产业高端要就业,向产业高端要区域均衡,向产业高端要竞争力,向产业高端迈进,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
  如果说在过去,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中国的良好期望,在资源能源约束和财富增长迫切需求的今天,产业结构调整,则是中国经济保持健康成长的唯一途径。
  "最大成功故事":从封闭到对外依赖
  在很多人眼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演绎了"全球化时代最大的成功故事"。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的缘起。改革开放前30年,为了奠定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在国际上赢得平等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资格,中国加大了对非农产业的投入。然而,由于非农产业增长跟不上教育普及和医疗社会保障推广,很多非农产业的有文化的劳动力增长比非农产业本身增长更快,造成了就业压力沉重。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正源于此。
  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形势严峻,中国经济的外向度偏低,无法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和市场,且工业结构偏重,而这种偏重的工业结构又降低了工业吸收新中国建国后高速增长的新增劳动力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1972年,随着对华全面贸易禁运的取消,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以平等互利身份进入到主流国际市场。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的外向度大幅度提高。
  到今天,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宋泓看来,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解决了工业生产上的"能不能",产品"有没有"的问题,紧接其后的上世纪90年代末解决了产品"够不够",即能否满足需要的问题;那么本世纪以来,解决的则是"好不好"的问题。
  从量上看,中国大量产品的生产规模已在世界位居前列。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所作的统计,在约占一半的工业产品生产规模上,中国处于第一位。中国不仅克服了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短缺问题,还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然而,对照改革开放前后30年,在看到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成绩的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梅新育指出,其中最明显的,即对外需的过度依赖。
  外贸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国际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外贸就会作出相应反应。受访专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对外贸易量的普遍萎缩,即是明证。以中国为例,2009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即负向拉动作用。
  以当前个别国家力压中国人民币升值为例,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向本刊记者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20%~40%,就会出现大批的出口加工贸易倒闭或者外迁。由此造成的是,大量产业工人失业。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话说,可能会使中国的快速增长期、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
  尤为重要的是,郑新立分析,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这意味着,如果作为世界经济最大发动机的中国经济熄火,其引发的将是世界性的经济灾难。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功的基础正在被削弱。梅新育分析认为,当前其他的一些后发发展中国家因此具备了更大的潜力,中国"被赶超"的压力显著放大。
  而且,梅新育认为,由于中国已是第一大出口国,加之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实绩不如中国,继续走如同以前那样高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的老路,已不太现实。
  他指出,中国亟需适度降低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
  居民收入即是内需市场
  在建议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同时,梅新育表达了对中国国内市场的看好预期,"中国国内市场已非常庞大,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大市场。"
  事实上,关于提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建议早已有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此种声音更大幅放大。关于此,相关决策部门亦频繁祭旗,比如通过消费金融公司为消费贷款,对节能产品进行消费补贴等。但是,内需提升依然难彰。
  经济学家、中央党校原教育长李兴山教授向本刊记者表示,所谓市场需求,不仅包括购买需要,更包括购买力。当前,中国并不缺乏购买需要,真正缺乏的是购买力。而要提升购买力,则需要切实增加居民收入。
  郑新立对此观点颇为认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甚至将其列为中国当前数个需调整的经济结构中的第一个。他认为,通过提高工资,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来增加消费,是比较好的思路。它不仅将提高内需,而且有助于实现外贸收支的平衡,并弱化中国因外贸顺差较大而带来的通胀风险。
  "根据经济学公式,外贸顺差等于总储蓄减去总投资,因此,随着消费的增加,消费和投资与储蓄的缺口就小了。同时,增强中国经济对进口的容量,可使中国更好地诠释"世界经济发动机"的角色",郑新立表示。
  事实上,随着2008年12月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国内有关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和福利水平的呼声就一直没有停止。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迟福林在这个计划中建议城乡人均收入在"十二五"翻一番,年均增长不低于15%;同时,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约60%提高到70%左右,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39.7%提高到50%左右。
  对比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这一指标是60%~70%,个别发达国家甚至达到70%以上,如美国就达到了74%左右。
  梅新育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让全体居民合理分享发展果实的任务比以前更加迫切了。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总体趋势是劳动收入占收入分配份额下降,资本过度强势,这需要大力扭转。在他看来,毕竟普通居民收入增量中较大的份额会投向国内消费,这对本国产业发展拉动作用更大。
  但是,对于收入分配改革,李兴山并不乐观。"首先在于认识上不统一,有关'国富''民富'孰先孰后一直存有争议;另一方面,各个经济主体均站在既得利益上看问题。"
  事实上,"民穷"不仅影响到内需的提振,它同时加剧了中国诸多结构性问题。2009年,因4万亿投资带动,中国投资率上升至46%,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而消费率则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郑新立担心,"投资和消费的严重失衡,意味着大量投资实现的生产能力会出现过剩,投资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投资也难以回收,会形成不良资产。"
  这会否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业内人士大多对此表示了忧虑。原因在于,中国产能过剩的现象本已明显。不仅是一些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即便在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现象也已出现在多个领域。比如,一位权威部门官员曾向本刊记者透露,据调研发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所到之处不少地方都在做风力发电设备。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
  "微笑曲线"两端风景独好
  采访中,受访专家认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结构问题,亦为当前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某种程度上,它关系到中国能否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在分析中美经济实力差距时,郑新立结合三大产业的结构问题,为本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他表示,在三大产业之中,当前,中国第三产业为GDP只贡献了43%,其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只有34%,分别和世界平均水平差十多个百分点,和美国的77%、78%相比,则差距更远。仅从当前已突出显现的就业矛盾来看,中国就需改变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局面,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而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仍然和美国相比,2009年,中国一二产业和美国已不相上下。郑新立表示,中国第一产业比美国多产出了两千亿美元,第二产业比其少了三四千亿美元,综合二者,中国一二产业产出约比美国少一千亿美元。他同时预计,今年,中国一二产业的增加值有可能接近美国,2011年,则可能超越美国。但是,美国GDP总量约1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只有约5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和美国在GDP总量上的9万亿美元差距,就差在了第三产业上。
  "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后,下个目标就是美国,"郑新立分析,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在第三产业上做出9万亿美元的增加值。在此方面,中国市场潜力极大,以金融产业为例,美国是2万多亿美元,而中国才只有800多亿美元。另外,在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审计、法律、咨询等方面,中国也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经济学的"微笑曲线"理论形象地说明了上述差距。按照这一理论,在生产领域,由于环节比较少,利润相对较小;但是,两端的研发和营销领域,其利润和增加值在总利润中的比例非常大。如果大多停留在中间的生产环节,不仅缺乏技术的支撑,也会缺乏市场销路,从而制约实体产业的发展。
  中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情况即如此。长期以来,产业大多停留在中间的实体产业。比如,广东、温州的一些工厂,本质上只能称之为"生产车间",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因此有评论认为,某种程度上,中国制造业等于在为发达国家打工。
  《瞭望》新闻周刊日前从权威部门了解到,2010年,中国进口最大的单一产品,并非石油,而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约耗资1200亿美元。其原因就在于,中国虽然是电信产品最大的生产国,但是,诸如CPU处理芯片之类的高技术含量产品,中国的研发能力极度欠缺。
  另外,仅就三大产业中的第二产业来看,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已到了必要关口。据本刊调研数据,2008年,中国多晶硅的产能达2万吨,但是优质产能只有4000吨,在国内大量新增落后产能大量开工的同时,大量优质的多晶硅产品仍然需要依靠进口。
  关于中国多晶硅落后产能的总量,有权威人士分析表示,"如果考虑到在建的和没建的,大概在2010年或2011年,多晶硅的产能将超过10万吨。"这一数字,比当前全球多晶硅产能还要大。
  郑新立表示,当前,必须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品,改变以往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局面。
  在此之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自主创新,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被突出地提了出来。如将其放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加以考量,这一战略更显紧迫。
  受访专家认为,通过在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自主创新,东部可以在产业上走向更高的层次,其淘汰的一些相对落后的生产能力,则可转移至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从而改变当前"东富西贫"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东中西部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产业升级,还可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当前,由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不足,一些地方出现大学生和农民工争职位的现象,大学生很难用知识换取应有的收入。而收入无法提升,又加剧了内需提振乏力的现实,从而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进入恶性循环。
  另外,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亦是中国打造完整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之必需。一般而言,产业链越是完整,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经济的增长点就越广。
  郑新立认为,通过引进技术的资金占整个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的比重可以看出,当前,中国技术对外依赖程度高达50%。权威专家表示,技术上的高度依赖,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还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冲破"中等收入陷阱"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郑新立表示,当前,中国正处于冲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如何做好功课,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20~30年的发展趋势。
  他指出,一般来说,人均收入在3000到10000美元之间,总的来讲叫中等收入。现在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在收入向10000美元突破时,往往受困于内外压力而无法最终突围。典型的有拉美陷阱,也有东南亚国家陷阱。
  他表示,2010年,中国人均GDP可能要达到4000美元,正处于应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宋泓表示,一些国家之所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在于,整个经济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阶段转入的过程中,它的技术储备、企业的储备,还有人才等与政策相配套的一系列方面,储备(资源)不够。突出的表现在于在低端发展过程里面没有更多地支持国内企业和产业发展。
  以引进外资为例,宋泓指出,一些国家在引进外资时,对技术引进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外资一旦撤走,原先高端的生产基地又不具备生产高端产品的技术条件,这就仿佛处在一种"陷阱"中。"高端上不去,下也下不了多少,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状态。"
  历史上,拉美国家之所以无法冲破"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因为没有更多的支持国内本地的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东南亚也存在外资主导上的情况。宋泓认为,在产业发展的低端阶段,要通过引进外资对外开放,使国内产业逐渐成长积累起来以后,向下一步走的时候才有一个依靠。而当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技术能力达到了较高阶段,就需要进行海外扩张、建立自主品牌。
  另外,内外环境也对冲破"中等收入陷阱"形成较大压力。就国内而言,宋泓认为,劳动者工资的上涨,国际低碳要求大环境下中国环保门槛的提高,均给原本就已受金融危机较大压力的中国企业再度加压。
  基于此,宋泓表示,当前,为了提升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在扩内需上,需要大力构建国内社会发展保障体系,其中万不能忽视的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与此同时,国民的收入如何随GDP而增长,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如何构建,农村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需求需要进一步满足,均须有所谋划。"否则,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不确定性。"
  国际上来看,宋泓指出,中国以往大规模、快速扩张的对外贸易,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包括个别国家"认定"中国为发达国家,本质上,均是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例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进口资源品时,却承受着和发达国家一样甚至高于发达国家的价格。
  不仅如此,正处变局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也为中国发展带来诸多变数。受访专家认为,我们既"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又要通过结构调整,加强内功,保持在一定区域范围的经济影响力。(瞭望)

  人民日报: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
  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
  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孕育新的希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成功走过两步,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赛程过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等不起、慢不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峻切。
  现实的压力让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对于我国而言,要成功应对挑战,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就必须把握全局、抓住机遇,使发展方式的转变,由市场的自发走向改革的自觉。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敏锐洞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马克思在谈到农业领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曾经说过,那些新近开垦、以前从未耕种过、相对地说比较不肥沃的土地,无须施用肥料、甚至只要进行粗放耕作,也能长期获得收成。因此人们就会出于历史惯性和眼前利益,选择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倘若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体制机制不改,倘若"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变,倘若价格形成机制依然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代价,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久推难转"、"转而不快",重速度轻效益、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财富增长轻民生投入的现象,就难以得到根本扭转。这也恰恰可以充分说明,为什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伴随着对生产关系的新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只有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才能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性作用,发挥政绩"导向之手"的引领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其动力都来自于生产力的进步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从我们的发展经历,还是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来看,能不能抓住机遇,推动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不断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就国家发展新引擎,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
  机遇稍纵即逝,转变刻不容缓。(人民日报)

  央行:前三季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增速大幅回落
  人民银行初步统计,2010年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新增6.5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6.30万亿元。贷款结构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票据融资减少。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新增5.22万亿元,同比少增2431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9.8%,连续5个月回落;人民币短期贷款新增1.78万亿元,同比少增339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098亿元。

  二、第二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缓降,第一特别是第三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较快。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第二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缓降,9月末余额6.05万亿元,同比增长18.1%,比上年末下降6.3个百分点;第一特别是第三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较快,9月末余额分别为1449亿元、13.32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1%、27.9%,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1.8、26.1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较快(注1)。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基础设施行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新增1.41万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1.2%,比上年末下降21.8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上年末下降60.9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7%,比上年末下降11.4个百分点;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比上年末下降8.0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房地产人民币贷款新增1.72万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32.9%,比上年末低5.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地产开发贷款(注2)新增1602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36.0%,比上年末低68.2个百分点;房产开发贷款(注3)新增3990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1.5%,比上年末高5.7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注4)新增1.16万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37.5%,比上年末低5.5个百分点。

  五、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前升后降(注5)。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新增1.50万亿元,同比多增2510亿元;从期限结构看,新增个人消费贷款中,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033亿元和1.30万亿元。从余额增速看,前三季度前升后降,3月末同比增长57.2%,比上年末高8.5个百分点;6月末同比增长53.6%,比3月末低3.6个百分点;9月末同比增长42.8%,比6月末低10.8个百分点。

  六、中小企业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大型企业贷款。9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大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中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9.8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高3.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7.12万亿元,同比增长27.7%,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高15.2个百分点。结构上继续改善。

  七、农村、农业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农户贷款增速低于同期住户贷款。9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和财务公司农村贷款本外币余额9.3万亿元,同比增长30.3%,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1.6个百分点;农户贷款本外币余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29.8%,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比同期住户贷款增速低12.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贷款本外币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4%,比上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0.7个百分点。

  八、中、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高于东部地区。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分别新增3.98万亿元、1.17万亿元和1.32万亿元。9月末东、中、西部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8.5%、19.7%和22.4%,中、西部贷款增速分别比东部高1.2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

  九、外汇贷款增速连续6个月回落。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新增432亿美元;余额同比增长23.1%,连续6个月回落,比去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下降32.9个百分点。

  注1:基础设施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电气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注2:指金融机构发放的专门用于地产开发、且在地产开发完成后计划收回的贷款。

  注3:指金融机构发放的房屋建设贷款,包括住房开发贷款、商业用房开发贷款、其它房产开发贷款。

  注4:包括个人商业用房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

  注5: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旅游贷款及其他贷款。(央行网站)

  央行:前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王宇、姚均芳)中国人民银行26日发布的《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披露,相比上年,前三季度我国中长期贷款、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较快。

  央行初步统计,2010年前三季度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票据融资减少。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新增5.22万亿元,同比少增2431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9.8%,连续5个月回落;人民币短期贷款新增1.78万亿元,同比少增339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098亿元。

  房地产贷款增速也出现回落。前9个月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房地产人民币贷款新增1.72万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32.9%,比上年末低5.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地产开发贷款新增1602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36.0%,比上年末低68.2个百分点;房产开发贷款新增3990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1.5%,比上年末高5.7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新增1.16万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37.5%,比上年末低5.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较快。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基础设施行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新增1.41万亿元;9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1.2%,比上年末下降21.8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上年末下降逾6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7%,比上年末下降11.4个百分点;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比上年末下降8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前三季度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前升后降;中小企业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大型企业贷款;农村、农业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农户贷款增速低于同期住户贷款;中、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高于东部地区。(新华网)

  央行:前三季度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前升后降
  中新网10月26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人民银行初步统计,2010年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从余额增速看,前三季度前升后降,3月末同比增长57.2%,比上年末高8.5个百分点;6月末同比增长53.6%,比3月末低3.6个百分点;9月末同比增长42.8%,比6月末低10.8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新增1.50万亿元,同比多增2510亿元;从期限结构看,新增个人消费贷款中,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033亿元和1.30万亿元。从余额增速看,前三季度前升后降,3月末同比增长57.2%,比上年末高8.5个百分点;6月末同比增长53.6%,比3月末低3.6个百分点;9月末同比增长42.8%,比6月末低10.8个百分点。(中国新闻网)

  14座城市出台限购令 观望退房降价潮在各地涌现
  "'限购'打压投资性购房需求,加息则遏制自住型需求的释放;可以预见,未来三个月,各地楼市的成交量将迅速萎缩,房价也将随之松动。"中国指数研究院院长莫天全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座城市出台了楼市"限购令"。虽然各城市限购措施的宽严程度不一,但是观望、退房、降价的声浪在各地涌现。正在限购潮的影响逐步扩散之际,加息突如其来。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坦言,如果加息至4%,楼市将"窒息"。
  退房隐现
  限购无法过户、购房成本提高,限购和加息准确地扼住了炒房客的咽喉。10月以来,深圳、北京、广州等城市住建部门的商品房过户大厅门庭冷落。
  在深圳,由于限购令直接禁止了已拥有2套住房的居民家庭再购房,退房现象开始出现。"套数限购政策让一部分有能力购房的人群也无法再购置新房;而加息以及按揭贷款门槛提高,迫使不少购房者因为资金压力而不得不退房。"中原地产分析人士指出。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原、美联、世华、中联等多家中介机构了解到,限购政策出台以来,这些中介门店的二手住宅实际成交量锐减了六成,挂牌价也有所下滑。不仅投资客炒房难度加大,一些改善型需求也陷入观望。原本已经"下订"的房子也只能退掉。
  根据深圳中原市场部推算,因限购令而被困的房产大约占总成交量的两成,9月深圳二手房成交15000套,9月最后一周的新房成交量约为2000套,按两成计算,深圳一、二手被限房产总量将超过3000套,约占年度成交总量的十分之一。如果考虑加息因素,成交量萎缩将更为明显。
  世华地产一门店的负责人透露,"以前没有出现过这么大幅度的成交下滑。即使在4月份新政出台后,我们6至9月份的每月销售额都在5000万至6000万元,但10月份到现在成交额只有1000多万元。"中原地产四季花城分行业务员小陈也表示,很多业务员半个月没有成交了,现在业务开始转向租房市场了。
  在上海,"沪十二条"出台加上央行加息,上海楼市成交量急剧下滑。据佑威统计,上周,上海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23%,终结了周成交量连续8周反弹的态势。另从美联物业市场部发来的报告显示,上周二手房共成交3973套,跌破了4000套的关卡。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数据,上周(10月18日-24日),35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商品房成交量环比下跌。其中,15个城市跌幅超过10%。10大重点城市中,广州位居跌幅之首,跌幅达69.61%,南京、武汉和北京紧随其后,跌幅分别为36.85%、32.11%和27.24%。
  报价松动
  "近来收到中介打来的电话,很多二手房的挂牌价开始下调了。"深圳市民江小姐表示,之前看过的黄埔雅苑130平方米户型,最高时开价470万元,如今跌至420万元左右。
  同是豪宅的金地香蜜山价格也有所下调,以前单价3.3万元/平方米左右的户型,而今出现3万元/平方米的报价。美联物业一份报告显示,投资客集中的半岛城邦9月份的成交价在38532元/平方米,限购令之后的成交价已陡然降至35087元/平方米。
  由于不少客户因限购被挡在门外,深圳一些开发商心态开始发生改变,开盘价较预期有明显下调,即便如此销售情况也不理想。10月23日,深圳市龙岗区的御府名筑和世纪新城开卖,这也是限购之后该区域首度入市的楼盘。
  御府名筑均价1.4万元/平方米,以大户型的三居、四居为主,开盘享受9.8折优惠,会员还可享受额外9.8折,而此前开发商曾对外称售价预计要一万七八。世纪新城以90平方米以下的两居、三居为主,均价1.1万元/平方米,还推出了"交3万抵5万"活动和签约9.8折的优惠,开发商表示,这个价格比预期开盘价便宜了每平方米两三千元。
  虽然以低于预期的价格开盘,但仍未达到理想成交结果。御府名筑推出了500多套大户型,23日只成交了50套。世纪新城销售情况较好,推出163套,成交112套,仍有很多潜在客户由于"限购"而放弃购买。
  在北京,打折浪潮又开始风行。据不完全统计,10月一线房企在京楼盘中有45%的楼盘降价。半数房企打折促销。近半年以来,据了解,万科、保利、绿城、龙湖等一线房产企业在北京市场存在打折优惠的企业约占50%,包括送装修、定期推出特价房源等其他优惠方式的约占10%,而无优惠的企业占40%。
  在北京23个典型楼盘中,除6个楼盘房价有小幅上涨外,其他楼盘均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调和打折优惠。万科旗下5个项目,中粮万科长阳半岛项目低开入市,其他项目如万科蓝山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打折优惠。
  资金转战
  "限购令"下,部分多次置业者从一线城市转战到二三线城市看房,从住宅向商业地产转移。
  在北京望京拥有住房的沈先生,近期回浙江湖州老家看房。经过筛选后,他决定在当地购买一套三居室住宅,投资、自住兼顾。"目前,当地房价在8000元/平米左右,100多平米的房子总价100万元左右,买了可以让父母住。而近年来,当地经济发展很快,好地段的物业还有升值机会。"沈先生坦言。
  在广州,很多投资客看好周边城市的"机遇"。近期,距离广州四五十公里的清远,某些大型的楼盘开盘,吸引了大批广州当地居民前去看房。一位去清远看楼的女士表示,武广高铁开通了,从广州到清远大概就1个小时,如果价钱合适就会考虑添置一套房。
  而在调控之下,炒房资金"钻空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限购之前,深圳有些银行已有类似"接力贷"的贷款品种。这种房贷方式是以老人的名字申请按揭,一般是年龄较大且具有稳定的收入,或预计有稳定的退休收入。这种房贷仅体现在合同人(即父母)名下,而不增加其子女购房及贷款记录。
  不仅如此,也有投资客花钱买"指标",投资客找到名下无房产的亲戚或朋友,以其名义购房,拿到更低利率和更少首付,两者私下签订协议和进行房产公证。不过有律师表示,这种买指标的方式风险很大,容易引发纠纷。(中国证券报)

  加息打破开发商幻想 楼市面临深度调整
  限购、加息,两项重要举措正在显示威力,以成交量下跌为标志的楼市深度调整正在拉开序幕。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上周被监测的35 个城市中,20 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其中,15 个城市跌幅超过10%,而广州、南京、武汉、北京等重点城市跌幅分别达到69.61%、36.85%、32.11%和27.24%。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加息不仅对购房者,更对开发商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面对逐渐趋紧的资金链,开发商必须打破房价持续上涨的幻想,早做打算。
  量跌先行价跌有望紧随其后
  受到楼市"二次调控"、加息等楼市调控组合拳的影响,全国楼市以"跌"为主。根据以往量价互动的关联性,预计房价跟随下跌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统计,上周被监测的35 个城市中,20 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其中,15 个城市跌幅超过10%。而10 个重点城市中,广州位居跌幅之首,跌幅达69.61%,南京、武汉和北京紧随其后,跌幅分别为36.85%、32.11%和27.24%;仅重庆、深圳、杭州和成都成交量上涨。
  "虽然有个别城市成交量数据仍表现为上涨,但这主要是前期成交基数较低,以及出台政策略微滞后所致。"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师说,从全国来看,受调控政策影响,成交量普跌是大势所趋。
  对此,一位开发商老总向记者直言,"如果没有成交量,开发商就没有回笼资金,只能坐吃山空,在这种情况下房价下调是肯定的。"
  他私下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开发商资金链仍显宽松,但面对加息、融资渠道收窄、限购、以及预售资金监管强化等多重调控措施的作用,开发商的资金链也日益趋紧,如果政府不松动,开发商必然降价促销。
  "目前房价与前期持平,还没有明显地下调,其主要阻力还在于对调控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而且对调控的持续性心存侥幸。"北京中原地产张大伟说。
  他向记者直言,经过多次调控,市场各方对此轮调控必然有一个认识过程。但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观望和僵持后,楼市迎来明显调整的可能性非常大。他预计10月、11月一线城市成交量下跌幅度可能加快,整个第四季度房价下跌可能性越来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调控引发"退房"、"提前还贷"的猜测,目前在北京等主要城市并没有出现,这无疑为调控政策的稳定形成支撑。
  土地市场被触动流拍或再现
  加息还将对土地市场形成深远影响,开发商拿地将更趋谨慎和保守。在2005年和2007年,加息之后,土地市场都相应出现了较为集中的土地流拍或流标现象。
  "从供给端来看,本次加息将使土地储备成本提高。"国土系统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本次加息采取短期对称、长期不对称的方式,也就是说,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增幅相同,而两年期及以上贷款利率的增幅低于存款利率增幅。
  "目前不少地方土地储备机构自有资金不足,对银行贷款依赖性较大,其中,又以一到两年的中短期贷款为主,因此,利率的提升将加大土地储备的融资成本。"该专家说。
  对此,湘财证券分析师也指出,开发商将根据加息以及加息预期重新调整对土地价值判断,土地市场将可能形成趋冷的态势,但这将有助于资金充沛型企业和中型企业获取扩张机会。
  或将进入加息通道钝刀子割肉更疼
  然而,一次小幅加息的打击终究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对房地产市场更为大的却是加息周期的到来。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本次加息相当于打开了加息的窗口,就此进入加息通道。也就是说,钝刀子割肉更疼,资产价格将在中长期受到压制。
  广发证券一份分析报告指出,由于中长期贷款利率增加不多,此次加息对开发商资金成本影响不是太大;对月供而言,加息 25 个基点大约相当于月供支出增加 2%,幅度并不算大,关键问题在于未来是否会持续、有规律地加息。
  对此,湘财证券分析师则认为,加息对于市场的影响不在于影响消费者的预期,而在于影响开发商的预期。即,加息将加重开发商对于信贷政策会持续收紧的预期,改变以拖延为主的应对策略,迫使开发商开始实质性降价。
  另外,业内人士表示,中短期内,15个城市的限贷及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将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加之冬季是房地产行业的传统淡季,这些因素使得今年四季度楼市的交易量还将进一步回调,"交易量的回调将削弱房价的上涨势头,从而将有助于减轻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调控压力。"上述人士说。(上证)

  现金流状况堪忧 56家房企经营性现金流降200%

  据中国证券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10月27日,沪深两市共有1251家公司披露三季报。截至记者发稿时止,统计的1181家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400.46亿元,同比增长34.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6.96亿元,同比增长48%,业绩增长的脚步仍未放缓。不过,上市公司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剔除金融类公司后,1172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198.39亿元,同比下降49%,这无疑使业绩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现金流同比下滑环比缓升

  行情危险!散户应该尽快离场? 哪些股票值得满仓买入?
  某些股很可能还要涨50%! 机构资金目前已发生大变化
  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企业现金流同比下滑,但自一季度开始逐步回升。

  从现金流入项目看,在截至10月26日披露三季报的981家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类公司后,972家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共计2.25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35%。尽管销售现金流入同比有所上升,不过由于现金流出项目数额大幅增长,使得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出现了同比下滑。

  统计显示,在现金流出部分,上述972家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80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53.34%,增幅超过该项目流入部分20.99个百分点。就此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煤炭、有色金属、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致使广大下游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对企业现金流造成了直接影响。在972家上市公司中,576家公司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同比出现了下滑。

  业内人士指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体现了企业期末所能支配的现金量。经营性现金流较大,意味着企业更具“自我造血”功能,支付能力更有保障。如果现金流小于零,则意味着经营中存在“入不敷出”的问题,那时企业必须通过再融资或占用本应投资的长期资金来维持流动资金需求,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三季度企业现金流与去年同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过从年内各个季度的变化来看,自一季度开始,企业现金流正逐步回升。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述972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仅为-230.34亿元,第二季度则回升到316.78亿元,第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达到704.10亿元。从趋势上看,上述企业现金流自2009年二季度达到高峰后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直到今年一季度达到谷底并开始触底发弹。今年三季度,已有503家公司的现金流较二季度出现了回升,占比超过50%。

  业内人士表示,现金流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支付能力,更反映出企业业绩的含金量。由于现金流是时点数据,因此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性。不过,从今年各季度的现金净值变化看,上市公司的现金状况正出现环比改善。

  房企现金流状况堪忧

  在上述972家公司中,最低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为-5.71元,最高的则达到每股4.82元。不同公司业绩含金量差别较大,也反映出行业的冷暖变化。

  房地产无疑是三季度现金流最不足的行业之一。目前已经公布三季报的56家房企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为-521.83亿元,而去年同期达到392.93亿元,大幅下滑233%。其中,37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负,而反映在净利润上,仅有10家公司三季度亏损。在实现盈利的公司中,有10家房企每股经营现金流低于-1元,经营性现金流严重不足。其中,“万保招金”四大地产龙头的现金流同比下滑情况十分严重。这四家公司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净值均低于-10亿元,保利地产更是达到-261.08亿元,而去年同期这四家公司的现金流均为正值。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企业自有资金、国内贷款和预售款。在信贷调控、直接融资受阻、预售款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房企需要依靠大量自有资金维持运转,资金链压力与日俱增。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业内就普遍预计,房企资金链压力将在四季度显现。万科就在三季报中明确表示,开发企业资金面趋紧仍是主要趋势。

  相比之下,在目前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食品饮料、公共事业和餐饮旅游等行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黔源电力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达到4.82元,成为已披露三季报中最“有钱”的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经营性现金流实现增长甚至远超过净利润增幅,说明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较好。不过如果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偏高,也说明企业再投资的意愿不强。

  不过,从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投资热情看,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共计-2395.23亿元,同比增长了13.62%,表明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力度有所增加,企业信心及投资力度同比回升。此外,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到3399.54亿元,同比大增2.56倍,主要由于今年以来新上市和增发融资的家数同比大幅增加,从而带动了上市公司的筹资活动现金流。(中国证券报)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页 (共13页)  下一页

1027国务院要求4季度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国务院16项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国务院16项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人民日报(国务院16项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4月17日 国务院发文要求遏制房价 称住房影响稳定_ 矿业巨头要求三季度铁矿石继续涨价 国务院要求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促进社会稳定 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图) 国务院要求促进股市稳定发展 调控房地产走势 国务院办公室连夜出台30条意见 要求稳定股市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要求维护社会稳定 国务院要求促进股市稳定发展 调控房地产走势 中国国务院:将采取措施稳定物价 加强市场价格监管 确保市场供应稳定 国务院部署第四季度八项工作 要求做好油品供应 薄熙来:继续采取措施扩大进口减少出口 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 马克思主义评论论坛 - www.reviewin... 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 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聂振邦:保持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的难度加大 南宁房产市场价格继续飙升 土地推量掀高潮 切实把握好价格调控监管的原则要求 ——二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四季度宏观调控重点 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 国务院要求做好油价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