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不要忘记一位历史老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9:32:16


请您不要忘记一位历史老人
——在李书田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暨“传记”首发式上的发言
张立先
在互联网上、故纸堆里苦苦寻觅,在一个世纪遥远的办学路上仔细辩认,我终于发现了一个行迹匆忙的身影、一个落魄孤寂的老人。
这个人,为教育而生,离开了办学便不可活。
这个人,为办学而忙,忙得有目的和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讲:重质不重量。
找寻他,是因为这个时代少了他那种恪守办学真谛、严把教育质量关的坚毅与执着。
发现他,是由于这个世界少了他那种秉承传统、却又不断自觉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走近他,是为了力求客观地揭示其半个多世纪的求学经历、教学理念和职业操守。
介绍他,是为了表达一个后学对一个在黑暗里孜孜以求艰难探路的前辈的虔诚与恭敬。
这个人,生不逢时,被许多不该忘记他的人忘却了。
这个人,命运多舛,被不少懂他的人惦念,也使不少不太懂他的人想要了解他并与之为伍。
说了半天,这个人到底是谁呀?
——他姓李,名书田,字耕砚。
纵观中国近代教育史,以教育作为终身事业者唯张伯苓、梅怡琦和李书田。
寓美学者中流传:“旅美老一辈学者中论学问唯清华的梅贻琦,北洋的李书田”。
1930年,他挂帅铁道部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只有30岁,是中国最年轻的独立学院院长;两年后执掌院系合并时期的北洋工学院;继尔担任过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筹委会主任、西北工学院院长;接着又创办西康农技专科学校(今西昌学院);筹建了贵州农工学院(今贵州大学)、北洋大学西京分院;他同时又是中国水利学会和土木工程学会的发起者、组织者,被选为第一届至第五届副主席,解放前夕任主席;他还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工试验所的缔造者(北洋工学院和六个水利委员会合办)。
他与上个世纪同龄,生于河北卢龙。1917年考入北洋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1927年回国任教并从事水利拓荒实践,1948年离开大陆赴台后辗转寓美,长期从事教学和水利、桥梁工程设计,暮年又创办世界开明大学,1988年在美逝世。
他集三科博士于一身,堪称时代传奇。
作为教授,他辛勤耕耘于高等教育园圃,孜孜不倦地教导培养了无数科技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是一位享誉中外的教育家。
作为科学家,他勤奋、严谨,努力拼搏、呕心沥血,为世界工程事业之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工程学家。
在国内多年办学路上,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经历了无数苦难,品偿了无数艰辛。
在国内多年办学实践中,他严于律已,规矩待人:优胜劣汰考教授,只以分数认学生,由是便遭人忌恨,亦被人暗算。曾经的三次“驱李事件”,可见一斑。
李书田留给时代和后人的逸事传闻,本书记录甚多,这里不再赘述。但他最精彩的语录应在这儿推崇,因为这是他做人的“章程”。
李书田说:“一个工程学者最低限度应当:一、办一两桩工程学术事业,以继往开来,或办一两桩工程建设事业,以厚生利用;二、著述一两本工程书籍,以流传现代工程学术至于将来,方不负前贤之昔日工程学术由著述而传之现辈;三、贡献一两篇关于工程学术之创作论文,以增益人类之知识;四、完成一两件关于工程技术之创作发明,以裨人类之福利;五、促进人类相互之道德,以期光大人之所以为人。斯五者果能兼善,则一个工程学者之立德、立言、立功备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李书田为人处事,多有霸气鲜有柔肠,甚至不惜多方树敌而恪守“本份”,乃秉性使然。
诞生于一个世纪前的李书田,作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水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其至伟功绩,谁也不可以忘却。
追寻李书田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并为之作传,对本书作者而言,着实是份“苦差事”:国内资料零散且褒少贬多,国外资料鲜有查处,尤其是他寓美期间的几十年的详细履历,无从考证。更有甚者,抗战期间诸多学校东移西挪,档案缺失,许多校园或毁于战火或因岁月更迭不复存在,校址图片原貌难寻……本书之所以能配置数百幅珍贵图片,张某实可谓“千呼万唤”亦“千辛万苦”也!花很长时间从网上搜出哪怕是一张很小很模糊的有用图片,我会高兴好几天;从某院校或档案馆查出一点与李书田相关信息,我同样会兴奋好一阵子。就这样,自遵天大北京校友会会长袁国林先生嘱应承写《李书田传》以来,经一年多时间持续努力,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完成这样的“任务”,窃以为,是一次精神炼狱,是受到了一次灵魂洗礼。在高教大面积学术腐败的今天,我为敢立潮头的李书田作传,虽是难事,却也算是幸事。
实话实说,把这样一本书称作《李书田传》,是不恰当的。因为他半世漂泊海外,其资料搜集非常困难,目前只可以偷懒的做法作些简略描述了,这是作者的大遗憾。倘若在美北洋校友或亲友能再提供一些史料或线索,将来本书再版时可作补充,那时,《李书田传》作为一本传书,我不会再觉得脸红。
好在百年之后,总算有一本关于李书田生平的读物了。这要感谢天大校友会和袁国林先生的美好动意。现在,北洋大学的莘莘学子们有幸看到昔日的恩师风尘仆仆的身影了。
但愿,《李书田传》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念想。
----------------------------------------------------------------------------------------------------------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李书田校长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暨“传记”首发式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0-10-18


(图片记者 王建泽)
本站讯(记者 宋雪峰)10月17日,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和教育家、天津大学(北洋大学)老校长李书田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暨“传记”首发式在北京中核宾馆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校友,原全国人大常委、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原二炮副司令员杨桓校友,水利部办公厅原主任、中国水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顾浩,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校友总会会长刘建平,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杨渝钦,天津大学副校长、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亚青,中国三峡集团原副总经理、北京校友会会长袁国林等出席大会。李书田故乡河北省卢龙县领导及其生前创办的四川西昌学院领导、李书田传记作者张立先等100余人参加了纪念大会。李书田次女、北洋校友李淑贞特地为纪念大会发来贺电。



(图片记者 王建泽)
刘建平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李书田校长不平凡的一生,高度评价了他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及他在中国水利建设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刘建平强调,李书田校长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践行“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踏实做事,不贪名,不鹜远,有切实的目标和标准。在治校方针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学以致用,从严务实”的办学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李书田先生一生不懈地学习与追求,献身教育事业,为世人树立了典范,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位拓荒者、奠基者”。
蒋心雄回忆起抗日战争时期,李书田校长在日寇侵占华北、北洋大学处于危难之际,率校南迁至陕西,绵延维系北洋之教学,使“北洋之光”重现西北,为建设和发展北洋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表示,李书田校长执掌北洋时期,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形成了北洋的光荣传统。自己在母校优良传统的熏陶下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为祖国核工业的创建和参与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尽了绵薄之力。
杨振怀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李书田先生的敬仰之情。作为水利专家,李书田执掌的北洋大学为新中国水利部培养了许多领导和专家。另外,李书田先生等老一辈水利工作者在80多年前就提出了把长江水引入太湖、永定河治本规划纲要等前瞻性的设想,对于我们后代水利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和有益的参考。
顾浩表示,李书田校长是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水利学会的前身——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回顾了李书田一生对中国水利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参加创建中国水利学会的功绩,表示在新时期的治水实践中,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水利工作者和中国水利学会的优良传统,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广泛联系水利各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促进水利科技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卢龙县人民政府县长孙国胜,四川西昌学院院长夏明忠、天津大学教育思想研究室教授贾晓慧、李书田传记作者张立先等纷纷发言,从不同侧面向与会人员生动地展示出一位水利专家、教育先驱、知名校长的博大胸襟和卓越贡献。纪念会有30多位李书田校长执掌北洋时期的学生,他们在座谈上踊跃发言,范子昌、崔广涛、洪涛、安永溪、袁耕等北洋老学子生动形象地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李书田校长在治学、育人、兴国等各方面的感人事迹。
杨渝钦在总结发言中号召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校友和师生学习李书田校长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执着追求、艰苦创业、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崇高的事业心、责任感,继承李书田校长的办学精神,努力拼搏、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把天津大学早日建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他提出要认真学习、系统研究李书田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学习他尊重人才、爱校荣校的精神。


李淑贞在给纪念大会的来电中表示:“首先我感谢母校在父亲离世多年,一直给予父亲高度评价并以不同方式纪念。母校一直关怀我们一家,令我们倍感温暖。同时感谢《李书田传》作者的工作,为学校和我们家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是给我们全家的精神慰藉。”
李书田生平:
李书田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和教育家,1917年考入国立北洋大学预科,1919年升入本科。1923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荣膺“中国斐陶斐励学会会员”,并考取了官费赴美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深造,攻读土木工程专业,并于1926年获得博士学位。
1927年,李书田应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之邀返校任教,讲授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开始了他长达近60年的教育生涯。期间,李书田曾任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制定了《国立北洋大学筹备缘起及分期完成计划》,提出了将北洋大学建设成为工理文法医相结合的综合性一流大学的目标。1937年天津沦陷,李书田带领北洋师生赴西安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院校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后改称西北联大),任该大学工学院院长,后任国立西北工学院院长,并相继执掌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贵阳农工学院、贵州大学、北洋西京分院等院校。抗战胜利,1946年春率学生回天津复校,李书田被任命为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1949年赴美,当过工程师、教授,他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会员。在美国开办世界开明大学十余载,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起被誉为中国“最有真才实学的两位教育家”。
李书田是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今中国水利学会)创始人之一,华北水利委员(今海河水利委员会)原秘书长,参与筹划华北水利建设;1933年与李仪祉、张含英等水利前辈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个水工实验室;在北洋工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水利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质矿物实验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制造了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个高等学校校歌——《北洋校歌》(至今仍成为天津大学校歌)。
1988年,李书田在美国病逝。临终前将一生几百万美元积蓄全部捐给世界开明大学,设立“李书田基金”,专门奖励学有成绩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