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抗癌日记:半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10:55
荣筱箐 2010-10-14 18:55:31
核心提示:不过依我们半年的经验,在那些意识清醒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最终能够见到成效的似乎都并不是在戴盔披甲的挑战病魔,而是在独孤求败中挑战自己。
十年规划,五年计划,三年两载,一年到头,中国人的习惯中,到了这儿似乎已经就到了受得住检视和总结,担得起回顾和前瞻的最小时间单位。因为再往小处看,日子就会显得琐碎单调一成不变,生活这座浮雕就风化成了漫天尘沙,微不足道乏善可陈。
不过这只是对于手里有大把大把的日子可以挥霍的人们,对妈妈和她的病友们,每一天都值得仔细端详、大书特书,何况自妈妈确诊到今天刚好是半年。在这段时间前面,你可以加上一个介词,说是“已经半年”或“只有半年”,但无论你怎么看它的长度,癌症患者在半年时间里的经历却可以抵得上一个世纪,这可能是进三退二的缓慢恢复,日夜不休的难捱病痛,甚至,很多人已经结束了人间的苦难,驾鹤西归,留给至爱亲朋冰冷的一抔黄土。
妈妈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她的情况仍然很稳定,基本上属于能吃能睡能玩儿,除了偶尔袭来的间歇式的疼痛和趁家里没人想逞逞能,帮着洗衣服做饭时多少感到的体力不支,她差不多已经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这当然首先得谢天,就像周星驰在《大话西游》里说的,人大不过天。如果上天不给你机会,所有的信心和希望都可能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再多的心血和奔忙都可能是徒劳无功。不过,这部无厘头之所以能在90年代末大学校园里备受追捧,大概还因为在前世今生因缘际会已经注定的轨迹中,它也让人看到了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血肉之躯能够伸展的空间。
对于癌症病患和家人,这个空间里到处都是选择题。比如最开始的确诊,你可以哭泣、慌乱、心如刀割,也可以趁着大家还在惊愕之中,信念还没来得及完全坍塌的时候接受和适应新的角色。比如之后的治疗,你可以让每天的所思所想都以此为焦点,也可以绕开这个话题,多聊些菜市行情或中美关系。比如在病情恢复的时候,你可以褪下紧箍咒松一口气,恢复到生病前对生活的计较苛求、三心二意,也可以坚守生病后许下的诺言,把每一天都当成一个意外的礼物,一样的谨慎、感激、用心去过。
在这几组选择中,前者是顺流而下,随性而为,而后者却要逆流而上,违背常规,所以很多人都顺理成章的选了前者。
不过依我们半年的经验,在那些意识清醒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最终能够见到成效的似乎都并不是在戴盔披甲的挑战病魔,而是在独孤求败中挑战自己;是在每一轮重新发牌之后,在上天给定的有限选项中挑选最艰难的那一张;是选准了就不再回头的果断和自信,和逼自己每一天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严格自律。
看看那些实现了自己梦想的人们和他们光环背后的故事你就会发现,这其实也是在人生的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秘诀。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4/3NMDAwMDIwMTA3Nw.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