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祖父 周福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0:43:30
读史札记(十二)
鲁迅的祖父 周福清
作者:潘小平
2010-10-10     天津网-数字报刊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字震生,号介孚,家人一般称之为介孚公,而读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却发现他通常写作“介夫”或“介甫”。这李慈铭我回头还要说。旧时文人,三十以后以字行,也有的以号行。介孚公对鲁迅的一生影响极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造就了鲁迅。
他是同治辛未科的翰林,在周作人《鲁迅的故家》中,却误记为光绪辛未,而光绪是没有辛未年的,辛未是同治十年。翰林又称庶吉士,是皇帝亲自从新中的士子中挑选出的佼佼者,所以才说“钦点翰林”。这些人进翰林院庶常馆学习三年以后,还有一场考试,称作“三年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下来,授职为编修、检讨;不能留馆的,任用为各部司员、知县,就此逐出翰林院。这就不行了,俗称“半个翰林”。周作人说“介孚公光绪辛未由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来改放外官”,或是记错了,或是一种虚荣。他是外放的,外放的县是四川荣昌,并不坏,但他嫌远不去,后来又选了江西金溪县。翰林改放知县,俗称“老虎班”,正式说法叫做“即选知县”,也就是说只要有职位出来,得由他们先选。
他的同乡李慈铭和他同科应试,却名落孙山。李慈铭比他大9岁,此时名气已经很大了,也可以说是名动公卿,因此对周福清的点翰林,很不以为然。后来周福清科场案发,身为御史的李慈铭一再搏击,揪住不放,即是当年结下的妒恨。在晚清文人中,李慈铭是出了名的气量狭小,什么人都骂,什么人都不入他眼。
光绪十九年,慈禧太后59岁,下一年六十整寿,要开恩科,所以于这一年秋天举行乡试。恩科是在正科之外,临时增设的科考,逢国有大庆,万寿、凯旋等等,每开恩科。这一年浙江乡试的正考官是殷如璋,这个人和周福清是同年。“同年”是同一年中式的意思。清朝官场很看重同年关系,由此结成关系网。周福清看到有机可乘,就备了一张一万两银子的期票,去给自己的儿子和亲友五人通关节。其时殷如璋的船,才刚刚走到苏州。为了防止作弊,各省的主考不能早放,早放就留下了钻营关节、行贿受贿的空隙。而周福清能让他的听差持银票拦截殷如璋于苏州,可见他们私下里早有联络。但不巧的是,其时副主考周锡恩、苏州府知府王仁堪也在坐。王仁堪是光绪三年状元,人比较正直。本来是没有事的,出事出在听差徐福有些二五眼子,递上银票之后,见没有动静,就在船下高喊:“收了银子,怎么也不给回条,让我回去怎么和主人交代!”西洋镜就此戳穿,殷如璋知道瞒不过,干脆连人带信交于苏州府,周福清被捕入狱。
事后,有人集句“殷鉴不远,周德既衰”,作为对主考殷如璋、副主考周锡恩的嘲讽,很是天然配合。又有人拿正副主考的姓名,作了一副拆字联:“殷礼不足征,业已如聩如聋,哪有文章操玉尺;周人有言曰,难得恩科恩榜,好凭交易赚金钱。”可见他们实在是要通关节的,只是事出意外,掩不住罢了。
这一年,鲁迅13岁,绍兴家中顷刻天塌地陷。鲁迅兄弟不得不走避于城外皇甫庄外婆家中,过早地感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而这对于周家来说,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因此鲁迅有生之年从不提起。这个案子发生后,光绪皇帝一反惯例,将刑部拟呈的“杖一百,流三千里”,改为“斩监候”,也就是等待斩首,周福清因此系狱长达七年之久,每年“秋决”,都在生死之间挣扎,给亲人带来极深刻的煎熬和创痛。鲁迅作为长子长孙,感受最为深切,以至他成为作家以后,把人间的虚伪、残酷、不平、黑暗,往往以愤激沉痛的笔墨写出。张承志说,他读鲁迅,能够触摸到“先生思想的漆黑、激烈的深处”。“漆黑”二字,石破天惊,它是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的精神品质。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清朝的衙门有“封印”之制,自腊月下旬至次年正月中旬,为时约一个月。但宫中的新年假期,只10天。定制,凡年内须了结的案子,截至十二月二十五日,所以这一天须皇帝批示的奏章,常达两三百件之多。鲁迅的祖父周福清,由“杖一百,流三千里”而御批“斩监候”,一反拟罪较重,朱笔减轻,以示“恩出自上”的惯例,一时刑名老吏,亦为之错愕不解,即是因为此案结于十二月二十五日,等待批复的奏折过多,影响情绪,以致有此近乎于迁怒的处置。历史的偶然,往往改变事物的方向,对中国文学来说,则造就了伟大的鲁迅先生。
潘小平的系列文章“读史札记”至本期刊发完毕,下期开始刊发章用秀的系列文章“李叔同津门墨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