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说缫车 Powered By phpArticle Versio...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52:09

说缫车

 

蔡伟胜

 

《文史知识》2009年第2期

 

 

    前些时候在学校听课,学的是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枣花》一词。翻阅教材时,发现教材中的相关插图似乎有些问题。插图本来描绘的是词中“村南村北响缲车”、“敲门试问野人家”的情景(如图)。但遗憾的是,在这幅插图中,作者把“缫车”画错了。图中妇女前面的工具是不可能完成缫丝工作的。了解一下中国绘画史,就不难看出,中学课本中的“村妇缫丝”形象显然是照搬了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现存故宫博物院)中的人物及纺车。无独有偶,清代著名画家金农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他的作品《茅舍缫车图》(上海鉴古斋藏,史树清跋)同样把纺车纺线当作缫车缫丝处理了。金农先生必定是不事稼穑的士大夫阶层.对缫车和纺车没有太多的研究,搞出错来也不会降低其在士林的影响。至于教材中出现的错误,也不能简单埋怨画家朋友及编审先生粗心,因为在今天,即使是在江南丝绸之乡生活的人恐怕也很不清楚缫车的样子了,如今的缫丝工作大都是由缫丝厂来完成,蚕农自己缫丝的情形已经不多了。不过,如果普及性极强的学生教材出现这样的错误,其影响毕竟是消极的。作为丝绸文明最早发端并且创造了最为辉煌成就的国家。让自己的国民对这段历史有一个起码的了解是必要的。

 

 

 

    缫车就是用来缫丝的工具,缫车缫丝是怎样一种工作呢?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缫丝的过程:“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自见。提绪入手,引入竹针眼,先绕星丁头(以竹棍做成,如香筒样),然后由送丝竿勾挂,以登大关车。断绝之时,寻绪丢上,不必绕接。其丝排匀不堆积者,全在送丝竿与磨木之上。”

    这样看来,缫丝就是把蚕茧先用热水煮后再抽出丝来并缠好的过程。教材中所谓“缫车”的车具根本没有地方煮茧.也没有地方缠绕蚕丝,显然是错误的。

    面对着色彩华美艳丽、质感细腻高贵的丝绸,我们很难想象,早在五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开始了丝绸的生产,而缫丝就是其一系列工序中的第一步。

    我国先民在采集食物的时候,发现蚕茧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物,在反复咀嚼之后,口中剩下一团细细的丝线,这恐怕就是最早的“缫丝”过程了。1926年,山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半个蚕茧(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载于《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李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这半个蚕茧是用锋利的器具切开的,这似乎也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先民最先目标是蚕茧里面的蚕蛹,而缫丝则是在吃完蚕茧以后的事情。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在水边看到经过浸泡的蚕茧能够很容易抽出丝来,从而开始缫丝的。但这确乎是不能考证的。

    考诸古籍,发现对丝绸的记载颇为丰富。据史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史记·五帝本纪》),“西陵氏始蚕”(宋罗泌《路史》)。西陵氏即黄帝的妻子,民间将其称为嫘祖,并认为是她开始养蚕、治丝、织锦的。到了北周时期,人们开始将其奉为“先蚕”(《隋书·礼仪志》),如今北京的北海幼儿园解放前即为先蚕坛。当然,西陵氏始蚕的说法毕竟属于传说。先秦时期,我国典籍中有大量关于蚕桑丝织的记录。《尚书·尧典》“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帛即是丝织品。《尚书·禹贡》有“桑土既蚕”以及兖州、徐州等六州献贡不同的丝织品的“厥贡漆丝”、“厥篚玄纤缟”等文字,这应该是关于桑蚕丝织最早的文字记录了。《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可以想见当时丝绸(帛)的生产与使用何其广泛。如果我们相信这些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就可以明确:最晚在夏之前,我们的先民已经开始养蚕缫丝,并且丝织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诗经》中相关诗句则更多,如我们熟知的《卫风·氓》中“氓之嗤嗤,抱布贸丝”;《豳风·七月》中“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曹风·鸬鸠》篇中“鸬鸠执在桑,其带伊丝”等。《左传·隐公四年》载,卫国的州吁弑桓公而立时,众仲曾认为“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众仲是以治丝(即缫丝)比喻治国。从这些资料中不难得出结论:最迟在西周时期,当时的贵族中已经普遍使用丝绸.治丝织锦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礼记·祭仪》对缫丝工艺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官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缫。”这说明最迟到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已经总结出一套缫丝的操作规程:为使茧子渗透均匀,采取多次浸渍,并握住大把聚束振动出绪。

    考古发掘则给我们判断丝绸生产的发端提供了更准确更直接的依据。“蚕、丝、帛”等字已经出现在殷墟的甲骨文中,按照胡厚宣先生的统计,约有260处(《殷代蚕桑和纺织》,《文物》1972年第11期),说明商代人们就已经生产使用丝绸了。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人们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属良渚文化类型),其中出土了许多丝线、丝带、平纹绢残片等物,且大部分存放在一个竹筐里。经浙江纺织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初步鉴定:该丝织物为家蚕丝织物。从该遗址出土的其他遗物(稻谷壳、木杵、竹绳)经C14测定和树轮校正的年代结果来看,这些丝织物大约产于公元前2750±100年(汪济英、牟永抗《关于吴兴钱三漾遗址的发掘》,《考古》1980年第4期)。这样看来,我国先民开始生产并使用丝绸距今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了,这比《尚书》中的记载还要早几百年。

 

 

    那么,最初的缫车是什么样子?考古发掘工作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依据,我们现在尚无法确知其具体形制。而从当时的文字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其面目。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一个较为常见的*字(如现存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的“五年碉生簋”,即图左二行第一字,毛公鼎、番生簋等均有此字或由其组成的字,该字在诅楚文中为*,即乱),《说文解字》中也收有此字,释为:“治也。读若乱同。”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认为:“余谓字当从爪从手,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此字上下为两手之象形,中间即糸字之甲骨文,而中间的“H”形框则是缠绕蚕丝用的丝框的象形,可以说这个框子就是最早的缫车了。整个字的含义就是将纷乱的蚕丝抽出再缠绕在丝框上,这正蕴含了由亂而治的过程。《荀子·蚕赋》亦云:“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这一情境在汉代画像石上有生动的描绘(见《纺织史话》,上海纺织出版社,1978)。

    唐代,缫车是常见的诗中意象。王建《田家行》有“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缫车鸣”之句,陆龟蒙《奉和夏处袭美见纺题小斋次韵》诗中也有“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缫车”的句子,李贺的《感讽》诗中也有“会待春日旻,丝车方掷掉”的描述。从“掉缫车”的意思分析,这应该是一种用手摇动的缫车。

 

 

    五代时期的画家郭忠恕曾画《缫车图》,苏东坡《书宗少文一笔画》诗云:“宛转回纹锦,萦盈连理花。何须郭忠恕,匹素画缫车。”(陈师曾《中国绘画史》,《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吉林美术出版社)不过苏轼描述的缫车图早就遗失不见了。而秦观在《蚕书》(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中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缫车的样子。按照他的说法,宋代缫车出现脚踏式缫车,共分五部分,即传动、机架、集绪、捻鞘、卷绕。稍后的南宋时期画家楼踌所绘的《蚕织图》(该画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参看《文物》1984年第10期林桂英、刘锋彤《宋<蚕织图>卷初探》),即为脚踏缫车,缫车一侧直竖木竿上横挑一杆子,上装有两个锁星(鼓轮)。其上脚踏传动装置,与一曲杆连杆机构连接。脚踏缫车比手摇缫车先进,可以腾出手来进行理绪和添绪动作,这样就提高了缫丝的产量和质量。元朝,缫车分为南缫车和北缫车两大类,两种车的原理相同,唯北缫车的机架较低,丝片导程较短,常几绪同缫。

    《天工开物》则绘有更为详细的脚踏缫车图样,我们可以直观清楚地了解缫车的样子(见图,书中另有几种缫车图,结构大都相仿),该图示与秦观的记载很一致,基本保持宋代脚踏式缫车的结构。比较《天工开物》中的缫车图与我们课本的插图,会很容易发现插图中画的是纺车而非缫车。

    现今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其中收藏有清代缫车实物,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传统缫车的样子。该缫车与《天工开物》中描绘的缫车结构形状几乎完全一致。

 

 

    到了近代,陈启源先生创办工厂,也是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的缫丝企业——继昌隆缫丝厂,陈先生发明了新式缫丝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国外的缫丝机械也涌入我国,传统的缫车

和缫丝方法逐渐退出缫丝业。茅盾先生的小说《春蚕》描写的就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养蚕丝织业破产的故事。那种蚕农自己缫丝,“村南村北响缲车”的情景是再也见不到了。

今天,我国自动缫丝机技术已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据《中国纺织报》(2006年10月17日)报道,2004年,以周期无级可调、缩短传动路线和车头自动化更高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自动缫丝机研制成功,这使得我国自动缲丝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说缫车 Powered By phpArticle Versio...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摒弃中国古文明研究中的两种误解 Powered By phpAr...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方法 Powered By phpAr...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馴養動物——《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三)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中国智慧拯救世界环境危机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世界对毛泽东的评价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街:城市社会的舞台 未来的粮食危机并非因为粮食不够吃-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周易》成语与中华民族精神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中国古代粮食政策及其现代启示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蚕神和嫘神及马头娘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论经学与汉代“受命”论的诠释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1)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孙中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考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张謇与民国初年的农业现代化 我国60年抗干旱经验教训-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印度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比较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一评《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2005年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著作·经济、社会、思想、文化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清明节洛阳人民深切缅怀毛泽东主席及革命先烈大会现场照片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气候和衣、食、住*:《天道与人文·一天道与人文》9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阶段性变动及效果评价 青海湖流域的人文生态—吐谷浑人对青海湖流域的经营-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