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军官跳水救人牺牲 数万人握菊花相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09:18
第 123 页
',1)">
来源:齐鲁电视台

金华3万军民自发参加孟祥斌追悼会

盲人爷爷说,我想摸摸这孩子

12月4日,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11月30日,解放军驻浙江金华某部机要参谋孟祥斌中尉为了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从10多米高的桥上毫不犹豫地跃入冰冷的江水中营救,跳江女子获救,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华社记者谢云挺 摄
午后的阳光和煦明媚,在孟祥斌的家乡,德州市齐河县刘桥乡刘桥村,空气中却隐隐弥漫着一些哀伤的气氛。除了孟祥斌的父母,在这个一千多口人的村子里,几乎人人都知道了孟祥斌的“离去”。就在数万金华人悼念着孟祥斌的同时,他的父母却还在千里之外的老家,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只是,或许是出于心灵感应,两老这几天总是有些心神不定,总是说睡不好。
来慰问的人被悄悄拦住了
昨天,齐河县委宣传部、齐河县武装部、齐河县民政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到刘桥村,想慰问孟祥斌的家人,却被刘桥乡党委副书记杨孟斌悄悄拦住了:“现在可不能见啊……”。杨孟斌说,两位老人都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怕发生意外,到现在,全村一千多口人都善意地欺骗着他们。
刘桥中学教师孙振华双目红肿,作为孟祥斌交往十几年的挚友,他这些天晚上总是睡不踏实。“有时,我真的会在梦里见到祥斌,有一种揪心的痛。”孙振华说。
孟祥斌的妻子曾经给他打来电话,拜托他多去看望老人。所以,他这些天都24小时开机,生怕有什么事情要帮忙时,电话打不通。
这个善意的谎言能维持多久呢
“两老都有严重的心脏病,所以祥斌的哥哥、姐姐、嫂子等人商量了很久,决定暂时不把这件事告诉老人。村里人大都知道消息了,我们一家家去通知,大家都很理解,约定不让老人知道这个坏消息。”
大家偷偷掐断了电话线和有线电视线,乡政府也把已经做好的牌匾、锦旗暂时收了起来。孟家父母出门闲逛时,街坊邻居也都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以免被他们看出什么不对劲。12月3日这天,孟祥斌的嫂子为了安抚老人,还说,祥斌刚给家里汇来了1000块钱,让你们去医院看病呢!两位老人没有疑心,当天去了县城看病。或许是有心灵感应,他俩当天下午就匆匆地赶了回来,守在家中。
大家都默契地守护着这个早已公开的“秘密”,但这个“善意的谎言”能维持多久呢?
孟祥斌是怎样的一个人?
用三个字形容:勇,孝,倔
28岁的孟祥斌,把生留给别人,用死铸就军魂。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昨天,山东商报记者前往英雄的家乡德州齐河,追寻他的人生足迹。
“勇”祥斌:
10米高处跳入冰冷江水
顺着乡间小道,昨天下午1点钟,记者驱车来到齐河县刘桥乡刘桥村。
孙振华是孟祥斌的挚友,两个人从12岁相识,一直跟亲兄弟一样要好。小时候,两个孩子常约了一起去村外小河边游泳,孟祥斌水性不错。
“水性再好,在这样冷的天气,敢从10米高处跳进冰冷的江水中救人,我从心底里钦佩他的勇气。”
“孝”祥斌:
暑假打小工给父母攒钱治病
孟祥斌的家境不好,父母心脏病都很严重,这对于靠操持农活维生的普通农家来说,负担更为沉重。昨天,记者在刘桥村也看到,孟家父母住的房子仍旧是土坯房。孙振华说,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孟祥斌从高中开始,每年暑假都跑到县城找建筑队,去给人家当小工。
孙振华说,记得当年高一暑假结束刚开学时,他看见孟祥斌的手上全是一道道血口子,还有好几个血泡。但孟祥斌很高兴,说这一个暑假,挣了好几百块钱,父母的医药费有着落了。“祥斌当时脸上挂的笑,很纯真,很让人感动。”
“倔”祥斌:
为省学费就是不去读大学
1997年,孟祥斌参加了高考,被一所高校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狂喜过去,孟祥斌看到的是父母脸上的愁容。苦苦想了好几天,他对父母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不读大学了,入伍进军营。
“孟祥斌的倔、耿直是出了名的,认准的事就不回头,几乎所有人都劝他读大学,但没有人能改变他的主意。”孙振华说,当年12月份,他到齐河县城送孟祥斌入伍,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天,天特别冷,孟祥斌穿着刚发下的新军服,回头对我们说,去哪里都一样,我会努力!”
可以说,孟祥斌是个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入伍后的第二年,他考入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兰州分院。大专毕业入伍后,又凭借自己的努力,被部队再次送进高校深造。

12月4日,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新华社记者 谢云挺 摄

12月4日,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