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推进区域性贯彻《纲要》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0:06:25

加强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推进区域性贯彻《纲要》

申 毅  王纬虹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重庆市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在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一日保教常规的修订和实施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重庆城乡幼儿园的贯彻和实施。步入崭新的2007年,如何进一步加强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纲要》精神,我们有这样一些思考,与同行们分享。

 

一、重庆市园本教研的回眸与反思

 1.研究起步早,八年三大步

 1998年,我们承担了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面向21世纪幼儿园教研管理改革与发展研究”。全市11个区县的52所幼儿园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教研工作的内涵、特点、主要任务和活动方式;研制了《重庆市幼儿园教研工作规程》(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渝教基[2001]43号);“幼儿园教研管理评价标准”、“园本教研活动评价标准”等工具;研究了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引导性提问法、实践训练法、对话讨论法、案例引导法、探索发现法等园本教研方法;创新了幼儿园教研工作方式;多角度地探索和积累了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经验;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幼儿园教研工作。

    2002年,根据区域性推进《纲要》的需要,我们重点抓了对幼儿园教师最基础、最现实的专业引领――园本教研。我们提出要让园本教研“活”起来,着重抓了园本教研活动的质量问题;关注教师需要,创新园本教研活动方式;强调教研工作中要将理论学习与问题研究相结合、问题研究与教育行动相结合;强化问题意识,突显“解决幼儿园保教实际工作具体问题的主要任务”,经历了“给问题——选问题——找问题——生成问题”的研究过程。

2006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正式启动了。该项目研究预计历时五年,全国有700多所幼儿园和103个区县成建制进入该项目。重庆市渝中区、沙坪坝区、北碚区、万州区、壁山县等五个区县参与了该项目研究。

2.重庆市园本教研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园本教研发展极不平衡,水平差距显著。地域间、城乡间、不同类型幼儿园之间的差异极大,园本教研水平参差不齐,相当部分的三级园、私立园、农村园尚未起步。

教研队伍师资不足。幼教行政管理机构、教研机构、幼儿园教研人员人力不足,学前教研管理和指导力度不足,力量整合不足,专业的信息储备不足;工作动力不足等困难。                   

区县学前教研与园本教研脱节,专家指导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脱节,研究的问题与幼儿园的实际脱节,教研形式与教研目的脱节,等等。

总而言之,园本教研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制约了重庆市保教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区域性推进《纲要》工作。

 

二、加强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工作任务

“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是为了真正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建设幼儿园教研新文化,促进幼儿园和教师自主发展而启动的项目;是前一阶段实施《纲要》工作的延续,是当前继续全面而深入地贯彻《纲要》精神的需要和举措;是一项有着浓厚行政色彩和迫切专业需求的举措,需要行政领导、专业引领、基地研究和网络支持,形成一个研究的共同体。

我们要抓住项目契机,使园本教研基地与全市学前教研形成互动;使项目的研究与《纲要》的实施形成互动;加大区域性贯彻《纲要》的推进力度,促进全市学前教研与幼儿园教育再上新台阶。要从制度的层面上,积极探索调整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以及幼儿园在教育发展和教学研究方面的关系,调整幼儿园内部教学研究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园本教研理念等精神活动物化为科学的管理、运作模式和技术路线。

 

三、加强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总目标:

创新教研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形成研究常规,涵育教研文化。营造民主的、开放的、合作的共同生活方式的园本教研对话文化;建构政策导向、制度支撑、专业支持的园本教研保障系统;建立行政、教研、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创新园本教研制度,形成教研制度的多样化发展态势,丰富教研形态,创新教研方式,建立长效——可持续、常规——可操作、真实——可检验的能不断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本土化园本教研机制。

促进全市园本教研行动和研究的纵深发展;实现园本教研的常态与普及,大面积推动幼儿园向着学习型组织的方向发展,缩小园本教研的地域差异,促进区域性园本教研均衡发展。开拓各地域幼儿教师和谐成长之路,促进城乡教师专业成长,扎扎实实推进《纲要》的贯彻与实施,大面积提高我市城乡幼儿园教育质量。

 

四、加强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具体目标与行动计划

1.建立对话文化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园本教研的基本追求,是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重要使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其本质是一种文化的变革。也就是要努力形成一种民主的、开放的、合作的、对话的、共同生活方式的园本教研文化。建立不同特征的园本教研组织,培育自觉与持续性的自我对话、真诚的互助性同伴对话、平等的引领性专业对话的开放的对话氛围。使园本教研文化成为幼儿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保障体系

努力构建“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专业支持、政策及相关条件保障构建园本教研的支持体系。园本教研地位确立和质量的提高,政策的导向和制度支撑是关键。提供政策导向、制度支撑、专业支持的园本教研保障系统,建立行政、教研、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创设有利于园本教研推进的外部条件。

(1)建立行政部门支持体系,制定保障园本教研正常开展的系列制度。出台一批推进“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支持文件。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园本教研管理制度、过程监控制度、评估考核制度、教研成效奖励制度。修订重庆市《幼儿园教研工作规程》,重建幼儿园层面的本土化、多样化的园本教研制度。

(2)建立园本教研的专业支持体系。探究“研训一体”、 “合作教研”的指导与服务策略,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作用。探索项目合作式、专业培训式、即时服务式、追踪交流式等专业支持形式,建立专业人员和一线教师稳定的长效合作机制。

3.建立区域教研网络

加强园本教研网络建设,探索多元多样、动态开放、合作互补的网络组织结构形态,建设不同组织特征的专业学习对话团队,充分发挥网络逐级辐射作用,以弥补公共教师专业支持资源的配置不足与不均衡的现实问题,使更多的教师享有得到专业支持的权利,得到有效的专业发展支持。

(1)加强园本教研网络组织建设,建构正式与非正式、常年式与项目式、地区自立与区际联合相结合的多样式并存的园本教研组织网络,形成市、区、镇乡、园四级间的纵向互动;区际、园级间的同层平行联动、不同层次差异促动的多方交叉整合的园本教研工作团队。

完善健全现有的正式教研网络。利用现有的行政、教研力量,形成市、区、镇乡、园区域隶属关系的四级教研网络。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强各级行政排出机构的学前管理与教研人员的配置,保证市区有专职、镇乡有兼职、园级有专人。切实加强市、区、乡镇、园四级间的纵向带动、不同层次地区横向联动的多向互动。

创建多元化、多样式的非正式的教研网络。根据实际,利用各种专业人力资源组建专题式、帮扶式、联合式、协作式、项目式等动态性的区内或区际间的教研网络。

探索多形式的园级教研组织形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采用同质与异质组建策略,组建不同性质的园内教研组或园际教研组。如按专题分组、水平层次分组、工作职责分组、联园组等;

(2)完善网络工作制度,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健全相应保障制度,确保网络运行。如:联片教研制度;城乡园交流合作制度; 园际挂钩结对制度、骨干教师挂职锻炼、支教、带教、跟岗学习制度、优秀教师到定点园指导制度;示范园、镇中心园的带动互助制度,项目加盟或联盟的课题研究协作制度,等等。

(3)创新园本教研网络活动形式和方法,探索丰富多样的园本教研的实践形态。尝试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的园本教研活动方式。如:活动现场研讨、教师论坛、教师反思论坛、活动案例分析、观点辩论、同课异构、叙事研究等。

4.规范各类等级幼儿园园本教研实践,指导园本教研工作走向常态与普及。

在园本教研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规范体系,使园本教研活动成为一种可检查、可评价的幼儿园常规工作,成为能保障教师发展的恒定的专业学习活动。采用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分层培育的策略,努力打造一批国家级或市级园本教研示范基地园与示范区县;面向各级各类型幼儿园,关注边远地区和薄弱园所,尽力带动‘三园’(民办园、农村中心园、小学办园)。力争60%左右的二、三级幼儿园能规范幼儿园教研管理,保证定期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一级幼儿园要在规范园本教研活动的基础上,保证园本教研活动质量,形成长期绩效的园本教研局面,为教师提供有效帮助。示范幼儿园要努力创新园本教研工作方式,为推进我市园本教研建设积累新鲜经验,争创市级园本教研示范基地。

5.培养和锤炼园本教研领军人物。

加强对园本教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打造教研队伍,加快教研机构职能的转变和学术水准的提升;培育“园内专家”,发展幼儿园业务管理人员、青年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园本教研工作能力;组建专业人员、教研员、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园本教研“讲师团”;建立较为稳定的园本教研专业支持队伍,努力实现专业引领力量的本地化。

               原载:《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07年1月下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