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谯城“全程代理制”转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34:21

    本刊记者调研中发现,“皇粮国税”的免除和一系列惠农政策实施后,新问题也浮出水面。对农民而言,施展才能 的舞台扩大,想干的事儿陡然增多,但“办事难”成了新时期“农村第一难”;对县乡两级农村干部而言,其主要精力从过去收钱催粮的“枷锁”变为如何从“管理型政府”过渡到“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最现实的考验。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以解决群众办事难为突破口,创建了一套科学的“为民全程代理”模式,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抓手,引起多方关注。他们经过两年多摸索实践,将农民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列成211项,分门别类之后,由基层政府及村级组织以无偿代理、全程服务、“事事有果”的形式,通过内部协调运作,依法为群众提供代理服务。以此为核心,建立了一套“有岗必有事、岗岗受监督、服务促运转、联动出效率”的政府工作新架构。

    农村问题专家、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奇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谯城新政”意义有三:一是这项改革以满足农民的211项需求为目标,把干部与农民之间长期颠倒的“主仆关系”理顺了;二是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的新机制;三是堵住了农村基层政府“权力寻租”的空间。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谯城区对全程代理制进行了较科学的制度设计。区政府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抽调专人办公,保障必要的办公经费;镇乡、街道在党政办公室内设“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从该办公室人员中明确3~4人为代理员,轮流值班;村级在村委会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接收点”,所有村干部为兼职代理员,工作日期间坚持“朝九晚五”值班制;计生、公安、民政、劳动等34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区直部门和各镇乡、街道的职能部门,都设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受理室”。

    各级代理机构实行AB岗制度,岗不离人,值班人员佩戴统一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徽章,建成了区、乡、村三级代理服务“树状”网络结构:区、乡两级代理机构是主干,区直、乡直职能部门受理室是枝干,村全程代理接收点是根基,形成了接收、代理、受理、回复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高效运转的封闭办事系统。镇、村两级都确定专人,每周按规定时间到上一级代理机构报送一次材料,既保证规范运转,又降低了行政成本。全区共配有2000名专兼职代理员和1100名专兼职受理员。

    “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把事情办成”。这是制度设计的目标。据本刊记者多次私访,许多农民觉得“此目标确实不虚,群众比较满意。”魏岗镇前芮村村民孟召杰的儿子在苏州打工,按照当地劳动部门的要求,急需办理一张“劳动就业服务卡”,儿子打来电话,让父亲帮他办理好寄过去。孟召杰把身份证、婚育证明等相关证件送到村委会。仅过了两天,他就从村书记手中领到了办好的就业服务卡。

    记者随意“抽检”了十多个村的近百农户,他们反映全程代理制对“解决农民办事难”、“对促进农村干群关系的和谐”来说,是一个好的制度安排。群众把需要办理的事项交到代理接受点,一切程序让干部负责。变过去的“干部动嘴、群众跑腿”,为现在的“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变过去的“暗箱操作”,为现在的“阳光作业”。

    魏岗镇干部跟本刊记者座谈时说,过去干部给农民办事,靠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的指导和“道德的自我约束”,靠的是“天地良心”,并没有什么刚性的制约。干多少事、干得怎么样、农民满意度如何,都没有个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干部的积极性确实强不到哪里去。而“全程代理制”是制度来“逼”着干部为农民服务,这是刚性的考核,不尽责尽力,随便蒙混是“绝对过不了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