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情》走近鱼河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22:43:08
光】走近鱼河谷 32/75 分享标签: 鱼河谷 纳米比亚 非洲 旅游

 

    这是一个周的长假,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五月四日是纳米比亚的公共节日。后者是卡辛加大屠杀(Cassinga Massacre)的纪念日。那是在一九七八年的五月四日,南非殖民政府袭击了SWAPO党(the South West African People’s Organization,现纳米比亚执政党 )在安哥拉南部的一个基地,有7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300多名儿童),600多人受伤,200多人被俘。但事实上,这是纳米比亚历史上有争议的悬案。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指控SWAPO党,因为据说当时他们已经被告知这个营地要受袭击,而且营地居民大多是没有战斗能力的普通民众,但SWAPO党并没有及时地转移这些民众。对此,SWAPO党人一直保持缄默。牺牲局部的利益换取大局、全局的成功,这是各国政府惯用的伎俩。也许这个钦定的纪念日就有愧疚和自责的成分吧!

    漫长的假期对我来说是种折磨,因为所有店铺都会停业,大部分朋友都在享受外出游玩,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我。如何打发整整一周的日日夜夜?国外的生活真是很无奈!恰好有朋友计划去南部的鱼河谷(fish river canyon)游玩出去玩,我很幸运搭他们的便车了。

    开车沿着B1公路南行,一直开到基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这里有两处景点:箭筒树(quiver tree)和巨人游乐场(Giant Playground)。   

    箭筒树属于芦荟属植物,是我们这个星球上非常稀有而珍贵的植物。千万年来,他们已经适应这里干旱炙热的沙漠气候,长有粗壮的枝干,树干里面是轻软的海绵样组织,可以储存大量水分。土著人Bushman常取一段树干,掏空后封住一段,用做盛放毒箭的筒子,因此这种芦荟被人们叫做“箭筒树”, “quiver”是“箭筒”的意思。   

    巨人游乐场是个天然的、巨大的石阵。方方正正、大大小小的石块,有如经过人为的加工,重重叠叠、千姿百态地堆砌在一起,搭起一个个石块的方阵。无数的方阵连接起来,不见边际,形成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只有传说中的巨人才会拥有这样气势宏伟的场地。

    开过拜罗伊特Grunau三五十公里,车子右拐进入C10,这是一段有74公里左右的土路。荒凉空荡的原野上,枯黄低矮的野草摇曳着白色松软舒展的穗子,向四周扩散开去;草丛间有瘦弱的小花或紫或黄,点缀其间;

    这里的树木很少,剑筒树显得鹤立鸡群,光滑挺拔的树干顶着几片尖刀状的叶子,他们三三两两,或近或远,悄悄地走进,又静静地远去。

    土路弯弯曲曲,钻进了一片丘陵地,我们就被一群红褐色的小山头都包围了。山头不高,大约十多米,数量却很多,前一排的缝隙很开就背后一排的山头挡住。路边散落的石片,形状规则,菱角锐利,仿佛就打碎的瓦片。

    太阳快落山了,光线不再炙热烁人,却依然光芒刺眼。我们在山里绕行寻找今晚的住宿地,一路上不见别的行人。就像是走进了迷宫了,我们记不清后面已经进来了多深,也不知道前方还有多远是出口,心里茫茫然的。突然,路边出现了一群玩耍的黑人小孩子,有的还骑着自行车兜风,有的还追逐、嬉笑,看到我们的车子开来,都友好地挥挥手。我们也松了一口气,今晚的食宿总算有了着落。

    我们入住的营地坐落山谷间的平地上,左右都是绵延开去的山脉,左侧还有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这个地方叫Ai-Ais,在当地Nama的土语里的意思是“炙热”(scalding hot)。这里有纳米比亚有名的温泉,它来自地下,温度可达60多摄氏度,富含多种矿物质,对风湿性和精神紧张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许多疲倦的游客可以在这里泡走一身的劳累,泡得一个全身心的放松和享受,第二天又可以精神抖擞的游览这里的风光。

    真是奇怪!在温得和克,晚上穿足了衣服,走出房间还会冻得打哆嗦,这里的温度却温暖宜人。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客房后面打开就是一个游泳池一对白人夫妇正在悠闲地泡澡。晚饭后,我们也穿着内裤,裹着浴巾,走进水中,躺在池中的斜台上,眯着眼睛,准备好好地享受一番。心想可惜没有美女作陪,否则,我们可比当年的唐明皇还要舒服。幸福总是短暂的,泡在水中,不一会儿我们就觉得迷迷糊糊地睡意渐起渐浓。有些不情愿,却又实在打不起精神,只好一步深一步浅地回到房间。洗刷完毕,刚挨着枕头,睡眠就当头罩下,人一下子沉浸在深沉纯粹的睡梦中。

    早饭后,我们离开Ai-Ais,直奔鱼河谷。Fish River Canyon可是纳米比亚大名鼎鼎的景观。资料介绍说它名列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全长349公里, 最大深度约1 800米)之后,名列直接第二大。它起于 南非Seeheim附近,止于Ai-Ais,全长161公里,最深地方达550米。在这里有一项有趣的活动——徒步旅行。在谷底徒步行走,行程86公里,需要5天时间,只能在冬季(五月到九月)进行。峡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史前世界,也许几万年来它就这样静静躺着,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保持着远古纯朴的风格。里面没有水,没有旅馆,连通讯信号也无法接受。旅行者需要随身携带所需要的任何东西,还要有纳米比亚旅游局签发的许可证和医生开出的健康证明。这种花钱找罪的活动,让我们这些懒惰的游客很难理解,本来是出来玩,享受一下大自然,何苦要跟自己过不去?但白人自有他的道理,这样做可以锻炼意志,培养吃苦精神,更亲近大自然,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慨。昨天晚上,就有一群白人,背着大包小包,拎着棍子,疲惫不堪地走进Ai-Ais,连打招呼的力气都不太有了。我们猜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勇士们”。   

    半小时后,一道堤坝样的山脉就横在我们的前方,山脉的表层看上去饱经沧桑、纵横交错、凹凸不平。山脉前方有一条又宽又长的空缺,这就应该是峡谷,资料上说峡谷是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突然、垂直跌落下去,没有任何预兆。终于到了!我们都高兴起来了,路却改向了,沿着与峡谷平行的方向向前延伸去。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路望下去不见尽头,峡谷不露声色地跟我们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也许这就是最美妙的境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后人评诗经里的《蒹葭》说,美人既不在触手可及的此岸,又不在遥不可及的对岸,达又不达,既给人梦想,又不让你轻易得到,这就是妙不可言的距离美,挖空心思来挑逗你的想象力。   

   车子在Hobas营地停了下来,一个白人检查了我们的门票,提醒我们说:“路况很糟糕!开车小心!”从这里去观景台还有10公里的路程,游客明显多了起来。路况真是糟透了,弯曲、起伏、坑洼不说,那铺满一地的小石子又尖又多。车子开得很慢,我们还是提心吊胆,真担心一下子又爆胎,可就前功尽弃了。游客们有的骑车,有的步行,有的开着四乘四的大车,去的自去,回的自回,各忙各的。   

    这里是最理想的观景点,凉亭就建在一块平整的大岩石上,半圆形的栏杆提醒和保护着游客。

    站着岩边上,峡谷鬼斧神工的奇异景观就出现在我们前下方的视野里,跟照片上一样,沟壑岩石千奇百怪,犬牙交错,高下相映。红褐色岩石表面覆着一层薄薄的绿意,谷底有一条干涸的弯弯曲曲的铁锈色的小河。

    更奇怪的是有一条条平行的细线样的结构从峡壁、岩石的表面穿过,把它分割成一个个的层面。这样就可以理解峡谷的成因不仅是风化水蚀的作用,也有地壳运动中表层结构下陷的功劳。低头向下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不见岩壁,只现谷底,想象得出我正站在突出的、悬空的岩石一角。料峭的寒风迎面吹来,不时还飞过几只苍鹰,身后是无边无际的荒野,不由得感叹自然造化的浩大和自身的渺小,思想却仿佛展翅逆风飞去,在远方翱翔。眼前的所见就像是科幻片里宇宙飞行器返回地球时的景象,以前我也总是认为鱼河谷的照片是在飞机上拍摄。 

    161公里的峡谷我们却只能看到眼前不过2千米的一段,有些于心不甘。我们跳下凉台,沿着岩石向前走,走过两个山头,却发现有更多的山头在等着我们,只好返回。

    凉亭结构简单,木梁草顶,就地取材,石块砌成的的凳子。顶上落着一群乌鸦,乌黑的羽毛,金黄的眼睛,样子很可爱,一点也不怵人,对峡谷和游客视若罔闻,只管放松地享受冬天里的暖阳,不停地移来移去,挤来挤去;也会不时嚷上几嗓子,更让人感受到这里的空旷和荒凉。

    纳米比亚的景观往往这样:原始、自然,却单调呆板、一览无余,不像国内的名山大川或名胜古迹,或有庙宇亭台,或有题记传说,可以慢慢欣赏、细细品味,总能让人流连忘返,深陷其中。我们看了一会儿,就欣赏不出新的意味了,只好怏怏离去,感慨跑了750公里,却只看到这么短时间。回Hobas的路上,来往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居然有个白人蹬着残疾人车向峡谷的方向前进,看来大峡谷的魅力还是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