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富美国制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8:00:17
施正荣总结他的成功,除了要有天时地利人和,对创业者来讲,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宽大的胸怀,宽容的心态和坚实的体魄。他深有感触地说,“光有毅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宽大的胸怀、宽容的心态和坚实的体魄。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你很难在一个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没有好的身体,你也不可能夜以继日地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工作。”(chinesenewsnet.com)
2005年12月13日的傍晚,纽约华尔街金融区的街道上寒风凛冽,行人匆匆,随处可见的圣诞树和圣诞彩灯闪烁着人们对节日的期待,位于金融区中心地带水街上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仍然灯火辉煌,人影憧动。记者应邀进入纽交所交易大厅参加一个特别的私人聚会,主人是来自中国无锡的一名中国民营企业家,即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老总施正荣。 (chinesenewsnet.com)
记者见到他时,他手里正端着一杯香槟酒在人群中走动,热情地招呼着来宾,接受人们的祝福。在交易大厅一侧,美国着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交易台面对的墙壁上,挂着无锡尚德的大旗,在人们的仰视中展示着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步入世界级企业殿堂的骄傲。(chinesenewsnet.com)
到美国来实现我的中国梦(chinesenewsnet.com)
施正荣是个学者型的企业家,看起来精明干练,但又不失苏北人的敦厚和直率,给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觉。那天他很兴奋地穿梭于宾客中,一会儿用流利的英语讲几句,一会儿用带着浓重江苏口音的普通话讲几句,不时来点幽默,让大家会心一笑。在他邀请的宾客中,除了参与上市的银行家、基金经理及远道而来的无锡市政府的领导,都是尚德的员工和在他创业过程中给过他支持的亲朋好友,没有社会名流、影视明星。低调朴实的个性可见一斑。 (chinesenewsnet.com)

尚德电力总经理施正荣博士同其孪生胞弟陈??龙博士的合影。
无锡尚德的上市过程,对施正荣来讲,真象是做梦一样。施正荣的一位好友告诉记者说,在上市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施正荣因为应付紧锣密鼓的路演已经疲劳得双眼都睁不开了,仍然强撑着同朋友们分享他的感受。他发自肺腑地说:“别人都说到美国来实现美国梦,但我今天到美国来实现我的中国梦!” (chinesenewsnet.com)
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以STP代号挂牌上市,开盘时股价就从每股$15美元跃升致$20.35美元,最后报$20.45美元收市,使无锡尚德市值暴涨为32亿美元,造就了施正荣至少在纸面上一夜成为亿万富翁的神话,使他一举成为海归华人实现中国梦的最具有戏剧性的典范。 (chinesenewsnet.com)
这一切,如果没有施正荣回国创业的壮举,也许不会发生,他可能仍然是澳洲一个科学实验室里的优秀研究员,在遥远的他乡享受着中产阶级的优裕生活。施正荣在中国创业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他的经历对仍然在海外生活和工作的华人有什么启示?他对海外华人回国创业有何建议和提示?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他。(chinesenewsnet.com)
无锡政府邀请当老板(chinesenewsnet.com)
施正荣出生在江苏省扬中县农民家庭。四面临江的扬中县,原由长江冲积而成的三个沙洲组成,其中最大的叫太平洲上。历史上,这里曾是江南江北民众逃战祸、过往船只避风浪的太平之地,故得名太平洲。这片迷人的江中绿洲,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是江苏有名的鱼米之乡,也曾是南北商贾的必经之地。施正荣从小就是在这样一个天灵地杰的地方长大。 (chinesenewsnet.com)
施正荣说,他一岁半时得过脑膜炎,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很差,12个得脑膜炎的小孩中只活了他一个。施正荣还有一个孪生兄弟,兄弟俩都非常聪明,学业优异。1979年,施正荣16岁时就考入吉林大学,因为成绩优秀,2年级时就想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他考入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从师王之江院士,学习激光物理。王之江院士是中国着名的光学专家,曾领导研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 (chinesenewsnet.com)
研究生毕业后,施正荣在导师的推荐下申请公派出国,在8个申请人中考了第二名,阴差阳错要求去了澳洲,于1988年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根据有关规定,施正荣必须回国。对回国还是留在澳洲继续深造,施正荣内心陷入巨大的矛盾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施正荣找到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教授。马丁教授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光学专家,施正荣在光学方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研究经验得到了马丁教授的欣赏,被马丁教授接收加入他的研究小组,后来又转为马丁教授的博士生。施正荣说从师马丁教授是他人生中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折点。 (chinesenewsnet.com)
马丁教授在太阳能方面的研究很出名,尤其是在高效电池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世界领先。马丁教授研究小组下面的其中一个课题是研究如何提高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施正荣原来是学激光物理专业的,对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比较外行。但他主动要求进入这个课题,虽然半路出家,由于他的聪明和勤奋,很快入门,课题研究进展很快。 (chinesenewsnet.com)
马丁教授的这个课题研究经费约一百万美元,在施正荣加入前雇了三个博士后和两个博士,经过两年的研究但进展不大。施正荣接手后日夜加班,用了两个月的研究时间,所做出的多晶硅薄膜的光电转换效率超过了过去两年的结果。 (chinesenewsnet.com)
后来施正荣转为马丁教授的博士生,他只用了两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1991年2月拿到博士学位,成为新南威尔士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攻读博士学位时间最短、成绩最卓着的博士生。学业完成后,施正荣决定留下来继续学术研究并办了绿卡,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担任研究员,主攻材料科学,并在硅材料的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 (chinesenewsnet.com)
1995年,马丁教授融资五千万美元,成立了Pacific Solar公司,目的是把他的学术专利商业化。而他的研究小组也进入公司,施正荣作为研究骨干被任命为付研究总监(Deputy research director),负责公司的产品研究和发展工作。经过1995-1998年三年的研究,公司开始商业化的综试,并于是2000年完成大规模产业化。完成产业化转型后,作为公司产品研发部的负责人,施正荣在公司里的负责的大部分都是按部就班的日常工作,很少学术研究中经历的那种挑战,拿着20万美元的年薪,过着优裕的生活。
2000年全球太阳能市场起飞,施正荣在同国内同行的来往中,看到了回国发展的机会。2001年,施正荣辞去了在澳洲的工作,带着全家大小乘坐同一班飞机一起回到祖国。在考察创业环境的过程中,通过朋友介绍,施正荣写了商业计划给江苏省无锡市经贸委的朋友。无锡市经贸委主任看到施正荣的商业计划觉得很不错,便邀请他到无锡作了3个小时的报告。施正荣作完报告后,无锡市经贸委领导对他说:“我代表无锡市政府邀请你到无锡当老板!” (chinesenewsnet.com)

尚德电力总经理施正荣博士同无锡市副市长谈学明在纽交所交易大厅合影留念。
施正荣说他听到这句话感觉非常时心里温暖,这句话也成为后来他选择在无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chinesenewsnet.com)
国有股退出成功重组(chinesenewsnet.com)
施正荣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地方政府的邀请,但对无锡的投资环境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感觉最好,于是决定到无锡发展。2001年,由无锡市政府牵线,施正荣自投资金50万美元,加上150万美元的技术资产和风险投资公司的150万美元,七凑八凑,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从尚德成立起,施正荣暗下决心要好好做,一定要干出名堂!在创业过程中,他卧薪尝胆,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但只拿1/4的工资,就这样一直苦干了四年。 (chinesenewsnet.com)
2002年起无锡尚德建设第一条多晶硅电池生产线,8月开始综试。这期间施正荣每天早上8点上班到晚上12点,一天站到脚后跟疼,仅2个月就使生产线上马,2002年10月生产出第一片多晶硅电池。这一年公司的财政状况很糟糕,资金象流水一样花出去,产品出来了却没有人卖。 (chinesenewsnet.com)
“那时真得很苦呀!”施正荣现在谈起创业初期的经历还是感慨万分。由于公司财务困难,他从国外带回来一起创业的同事因为不愿同施正荣一起承担风险而离开了他,一家承建工程公司的员工甚至冲进他的办公室催款,扬言要搬走设备抵债。施正荣第一次品尝到人生中“众叛亲离”的那种最难过的感觉。 (chinesenewsnet.com)
为了解决公司的财务危机,2002年11月到2003年4月,施正荣亲自出带队出国推销产品,将产品全部销出。2002年12月,施正荣向董事会提出扩产,从国外进口二手设备,2003年投产,使公司产能扩大到25兆瓦。2004年初再次扩大产能到60兆瓦。2004年9月施正荣再次向董事会提出扩产计划,2005年无锡尚德多晶硅电池产能进入世界前列。从2004年到2005年,无锡尚德40%以上的订单为大客户。 (chinesenewsnet.com)
创业初期的历程虽然艰难,但施正荣最大的感慨却是创业者共苦容易共甘难。04年到05年上半年,他没有想到,当公司发展出现曙光的时候,反而是他人生中最艰难、压力最大的时期。公司的巨大赢利让一些人眼红,无锡市政府部门的一些人出来指手画脚,不让施正荣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一些重要决策也瞒着他,他在公司领导地位被架空了。谈到这段经历,施正荣语气非常沉重。 (chinesenewsnet.com)
幸运的是,为了保护无锡尚德的正常发展,无锡市领导人毅然决定国有股退出尚德。2005年上半年,无锡尚德进行股东结构的重组,以其海外公司向高盛、英联、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国际着名投资基金共私募了8000万美元的资金,完成了对无锡尚德所有国内股东的股权收购,使尚德成为一个海外公司百分之百控股的外资企业。而这次私募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迈出了无锡尚德海外上市的关键一步。而在这次重组中,退出尚德的国资股东也相应地获得了10~20倍的投资回报。 (chinesenewsnet.com)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施正荣感慨万千地说:“没有无锡市政府的支持,没有政府旗下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带头退出,就不可能实现我们成功的重组,没有成功的重组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上市……当然这是高价退出,是10倍到20多倍价格来退出。(国有股东)他们都得到了高额回报。我作为尚德总经理,感到很欣慰,我对得起股东们给予尚德的第一桶金。” (chinesenewsnet.com)
除了政府的支持外,施正荣认为自己的的成功还在于他正好选择了一个被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称为“热得发烫”的行业。2004年中到2005年4月,太阳能行业销售收入增长33%,税前利润增长85%,全球太阳能公司股票价格平均上涨133%。2005年7月,法国里昂证券(亚洲)预计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量将增长4倍、销售收入增长3倍、利润增长3倍。优势太阳能公司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时间至少会持续到2008年,甚至可能会到2010年。 (chinesenewsnet.com)
施正荣介绍说,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其实早就出现了,但因为成本太高,几十年来一直未能产业化。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人们对石油等非再生能源资源耗尽的担忧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德国等政府通过立法资助民间企业将太阳能发电产业化的努力,使太阳能发电成本大幅降低。就在尚德成立之时,太阳能行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逐步爆发的卖方市场,这一点是施正荣当初也始料未及。“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是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情,产能的扩充使公司赶上2001年来全球太阳能产业的飞跃发展。”施正荣庆幸地说。(chinesenewsnet.com)
海归成功后的启示(chinesenewsnet.com)

尚德电力总经理施正荣博士在纽交所上市招待会上同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在一起谈话。
施正荣总结他的成功,除了要有天时地利人和,对创业者来讲,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宽大的胸怀,宽容的心态和坚实的体魄。他深有感触地说,“光有毅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宽大的胸怀、宽容的心态和坚实的体魄。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你很难在一个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没有好的身体,你也不可能夜以继日地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工作。” (chinesenewsnet.com)
作为海归创业成功的典范,施正荣也谈到他对海外学成后是否回国创业看法。他认为,回国还是留在海外,应该因人而异,客观分析。如果是自发回国,要对市场有充分认识,市场、技术、资金、人才,四个要素缺一不可。要是你在国外有走到头、很压抑的感觉,可选择回来。但身体健康很重要,回国要有宽大胸怀,不要事事斤斤计较,要溶入中国的文化,不能有假洋鬼子的心态,要平易近人。他觉得社会上对海归的种种看法虽有偏颇但也很正常,“关键是要看你自己怎么做人。”他说。
海归博士施正荣通过在中国艰苦创业实现了他的中国梦。但人们在看见他一夜之间成为中国首富的神话时,往往忽略了神话后面诸多偶然和必然的现实。不管财富的光环是多么的绚丽和夸张,施正荣还是那个朴实、诚恳、宽厚的施正荣。他只希望他的故事能唤起更多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追求,同时也给海外留学生和华人中准备回国发展的准海归们一些小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