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典悼谢韬:淡淡的一面之交,浓浓的关切之情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20:01:04
淡淡的一面之交,浓浓的关切之情
为思想先导谢韬老辞世寄托的哀思
王家典
谢老长我八岁,我尊为前辈。我们之间,虽只有淡淡的一面之交,却有着多重偶然的不期机缘。我们同是金陵大学校友,他1944年毕业领导过学生运动,我 1947年入读物理系刚开始参与民主斗争。不幸的是,在建国后,我们竟同罹“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灾难,他被戴上了“胡风反革命分子”帽子在共产党监狱里蹲了漫长的岁月,我在部队受到一个亲戚涉案胡风的株连被囚禁审查了十个月,虽未戴上帽子,却遭到剥夺八年军龄、军籍、军职、军衔、葬送政治生涯和遣送农村的惩罚。然而,我又引以为幸的是,恰恰是他那篇闻名于世的钜作—《炎黄春秋》2007年第二期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引发了我们之间一面之交的机缘。虽是淡淡的一面之交,我却感到浓浓的关切之情。
那年, 我从美国探亲回来。第二天晨,还没有完全从时差的不适中恢复过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到书报亭上买到了那本《炎黄春秋》。我选读这本杂志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谢老的这篇大作。读后好久时间,心情激动不已,久久不能平静。我是学历史的,乘1956年向科学进军之风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就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产生了浓厚兴趣,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和往来书信可以说是大多都浏览了,对有些重大理论问题还曾进行过深入思考,发表过专题论文。文化大革命林彪事件之后,重新思考一切问题就开始在头脑中弥漫开来,我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实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了反思,在头脑里产生了一大堆一个又一个令人迷惘的问题。离休以后,有了充裕时间,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又到欧、美、台湾旅游考察,还买了电脑、学会了使用电脑和上网技术,眼界突然大开。经过近二十年的反思,终于摆脱了党长期灌输的传统正统观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观点。但专制体制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人们心有余悸,不敢说,不敢写,只能把自己的独立观点隱藏心底。读了谢老这篇文章,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顿觉开朗。我把这篇文章拿给我老伴去看。她是谢老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56级毕业生,读了深为感动,在同班同学回忆录《风雨同窗》中著文《忆往事,有所思》,记下了她的读后感:“我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打开了眼界,感觉到它给人们提示了一条政治改革可行的思路。人们在呼唤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呼唤着民主宪政的到来。”她的这段文字,正是谢老的这篇宏文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留下的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一个足迹。
谢文有一个观点,说民主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这个观点,不是他的文章论证的主题,但对遵奉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个排除通往思想解放之路严重路障的一个重大突破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的正统语境系统中,在党所灌输的一切文献、教科书、政治宣传品中,一直隐瞒了恩格斯晚年走向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领导第二国际、与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和思想家们遵循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并肩战斗的史实,把他们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和斗争妖魔化、诬陷为反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正是这个“正统”的传统观念,使那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顽拒民主社会主义于千里之外,堵死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之路。谢文强调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对促进人们从党长期灌输的传统正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是非常必要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是伯恩斯坦。但是,根据我多年研究恩格斯晚年的著作和书信,我确信:恩格斯才是真正的第二国际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民主社会主义名符其实、真正的开山鼻祖。如果这一观点能够得到充分论证和确认,那么,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正统的观点,也就能够被接受和承认。于是,在我的头脑里,便构思了一篇论文:《恩格斯是第二国际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我这篇文章的构思,虽然已经成熟,却迟迟不能出炉。在我思想深处,仍有余悸,对会不会因此而遭到政治压力和政治迫害仍怀有隐隐的恐惧之心。正当我犹疑不决的时候,抗日战时中学的一位学长丁弘兄给我寄来了他的政论小册子,我大受鼓舞,坚定了决心。我立即把我的这篇文章写就的电子文稿发给他,请予斧正。他是此文的第一位读者,给了我很大鼓励,帮我作了些编辑工作,写了一篇小序,并定名《家典文稿》。我又把这篇文章投给了北京大学天益网站,很快就在首页上看到这篇文章作为首发被挂了上去。但是,不到一周时间,这篇文章就从天益网上撤了下来。总编向我表示歉意,说是奉命从事,无可奈何。我也算是领教了这种权力的淫威。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代化网络传布具有的强大威力是不可战胜的,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之间,这篇文章就被许多学术网站转载,如《哲学在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中国选举与治理》等;《中国经济网》还以秦晖和我的这篇文章为依据开辟了一个专题:《揭秘:还人们一个真实的恩格斯》;还有很多网站的个人博客把此文贴到了他们的博客网页上。
特别让我引以自慰的,这篇文章的观点和论据很快为人们接纳,帮助了人们从传统正统观念中解脱出来。有一位曾出任人民出版社总编的老同志,看了这篇文章后,就立即给他的朋友写了一封信道:“要特别感谢你寄来了王家典同志这篇《恩格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宏文,此文继谢韬同志之后,更有说服力地证明了民主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正统的道理,为多年来国际共运史上被颠倒的历史公案平了反。………这些长期从事马列主义理论研究的老同志,都不是“老左式”的人物,但对传统理论的观点根深蒂固,转不过这个弯来。我自己当时虽很赞赏谢韬同志的气魄和勇气,但要完全肯定这个命题还找不到有力的根据,后来报刊上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有人甚至提出什么当年苏联所以倒台是戈尔巴乔夫推行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缘故,也有同志阐明了恩格斯晚年思想的转变,说明第二国际实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正是完全遵照恩格斯的遗愿,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衣钵。而看了王家典的文章,我才感到他全面客观地提出了无可辩驳的证明,十分可贵。”近年来最受人们敬重的杜光同志作《2007年:喜见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对此文作了这样的评论:
“继谢韬的文章之后,南京的一位离休干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王家典10月上旬在天益网上发表了有两万多字的长文,《恩格斯——第二国际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文章对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和理论家作出了积极的评价,并分析了恩格斯的《遗嘱》,说明他同伯恩斯坦等的亲密关系和思想一致。他指出:德国社会民主党从事议会合法斗争,争取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转变,正是恩格斯逝世前专心致志的事业。文章着重从恩格斯的四篇文章,分析他对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特别是《卡马克思〈1848年到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序言》,王家典认为,这是“恩格斯的政治遗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转变的纲领性文献”。在这篇文章里,恩格斯“反思他们对以前主张的法国大革命模式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历史教训”,“总结和论证了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选举,争取掌握民主立宪政体人民代议机构权力中心,以实现和平过渡的利益和优势”,并且分析了武装夺取政权的不利条件,“进一步论证了和平过渡路线的理由和根据。”王家典的文章,加强了人们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关切。”
接着,他说:“谢韬和王家典代表了老一辈理论工作者对社会发展途径的关注。”
我特别感到庆幸的是,正是在谢老的引导下,在丁弘学长的帮助下,在杜光等老同志的鼓励下,我从此踏上了为国家民族争取民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平台。
但当权者却拒绝了民主社会主义,人民日报以一篇短文向人们宣告了它坚决拒绝的态度。它宣告: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它的基本思想是怎样的?它的基本纲领又是什么?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中有怎样的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这一代人,正是刚刚从那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走出来,我们都是它的历史见证人,我们对它最最具有发言权。这些问题恰恰也正是近二十年来我朝思暮想地进行反思的问题。
于是,在我的头脑里紧锣密鼓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构思了一篇论文《原教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失败探源》。文章的开场白,作了这样的表述:
“谢涛先生发表了一篇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文章,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论争。人民日报作出回应,发表了一篇短文为官方表态说:他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科学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理论?它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是什么?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实践又是怎样的?它失败的根源究竟在哪里?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接着又说:“18年前,人类历史上一个最野蛮、最暴虐的恐怖时代终于结束。这个历史时代,从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二战”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欧各国和中国相继建立,直至90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开始“改革”,其间经历大约70多年时间。生活于这个“阶级恐怖社会主义”时代,人们无不深深地陷入噩梦之中。”这就是我对“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基本评估。
这篇文章包括如下内容:
引言
原教旨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的兴盛与失败
科学社会主义在国际共运中的历史实践
结语:自由民主体制和阶级暴力专政体制,谁主沉浮?
这篇文章被《当代中国研究》编辑部选中,认为是当前中国大陆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最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一篇文章,便采用刊登于《当代中国研究》2008年第二期上。
我把这篇文章寄给了谢老,他立即回复我一封手笔信(另附手笔信的扫描件),这样写道:
家典同志
收到你寄来的文稿《原教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失败探源》二十册。我读了,写得非常好,很有说服力。我将分送有关友人,请你放心。“天涯何处无芳草”,我近年发现对历史进行反思的老同志不在少数,过去被闷住了,但在空气宽松一点,大家也愿谈一些,有的还谈得很深。希你保重。祝
安康
谢 韬 敬上  2008年7月30日
正是这封信,促成了我和谢老之间一面之交的契机。对于他的鼓励和帮助,我是衷心地想向他致以面谢,但我又顾虑会不会打扰了他,一直犹疑未决。
有一天,我在电子邮箱中突然发现一位名字非常生疏叫任小梅的女孩的邮件。她说,她从谢老那里获读了我的《家典文稿》,收获良多,对文稿思想的深邃表示敬意。我立即写了一封复函,向她并通过她向谢老表示我衷心的感谢,并拜托她代我向谢老致以殷切问候之意。她又很快地回复了我,表示她愿意为我约会并引路去谢家拜会谢老。就这样,遂成全了我拜访谢老的心愿。
这一天,在小梅的引荐下,我到时雨园10 号楼谢宅拜访了谢老。谢老身体还很硬朗,虽然有点消瘦,炯炯闪烁有神的双眼却显示了他精神和智慧的力量。我自报家门,作了简要自我介绍。谢老侃侃而谈,说了很多。这是一次非常愉快而又有教益的谈话,让我感到了谢老深情的关怀。没有一句话涉及胡风那场严重不幸的人生灾难。不多的有关校友的话题,倒让我感到了丝丝的温馨之情。更多的,是关于他的那篇钜作,他详详细细地向我介绍了这篇文章出炉的经过和出版后在全国引起的轰动反响以及发生了哪些要应对的情况和他本人的境况。他满怀信心。我的心情也非常愉快。最后告别时,他淳淳告我,要好好保重。他女儿也是一个很热情的人,把我送到了门外,很深沉地向我说了两句话:爸爸这一辈子吃了太多的苦,您要好好保护自己!
这次和谢老的一面之交,虽然是淡淡的,但关切之情却让我感觉到是浓浓的。此生此世,我将永志不会遗忘!
五柳村2010年9月2日收到
标签:思想   网友交流   人物纪念   .
分类:人生感悟
所属版块:情感
分享到和讯微博
[收藏到我的转帖][引用通告]
[推荐][评论][举报][打印]
本文章被推荐到了0个圈子
点击数: 37  评论数:0
1我 顶
英甘地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上一篇:解正中与李国文书:辜鸿铭傲岸什么
博客链
  
你是老股民吗?和讯在找你
跑赢大盘的王者:盘中抓涨停
中国经济的三座大山
我的生活
阿五姐
谢韬先生辞世 辛子陵致电吊唁
56cun
司马南:关于樊馨蔓力挺李一道长的一.
56cun
康心如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将在重庆.
56cun
萧默:笑谈《一叶一菩提》被禁(之一.
56cun
更多...
[微博]特殊车祸挑战法律“空白”
[微博]十个字让你抓住9月投资机遇
[微博]有好项目就一定要给国企?
惊!盖房子竟然用它做材料!
招行私人银行招聘经理
王家典悼谢韬:淡淡的一面之交,浓浓的关切之情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从钱氏家族的兴旺想到 - 求索天地间 - 56cun的博客 - 和讯博客 两本怀念受难者的图书在香港出版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胡渙:韓寒給理想主義者的啟示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张鸣:当法治也此路不通的时候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张鸣:官僚世袭化的阴影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许锡良:网络就是最大的思想市场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网络就是最大的思想市场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郑绪:中国人的信仰等于神医加巫术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许锡良:网络就是最大的思想市场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不要催生新的贱民阶级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杜光:不要催生新的贱民阶级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杜光:不要催生新的贱民阶级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王利平:中国已到了全面开放舆论的时候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刘华杰先生,话说出来是要负责任的!/五柳村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解正中: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秦伯益:呼唤大学精神的回归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吴敬琏:中国的极左极右都危险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有话就该说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农民的土地证是因改革开放而被拿走的吗?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这些关于宪法的讲话真的是毛泽东说的吗?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究竟有没有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 -求索天地间 - 56cun- 和讯博客 炼气功到吃蚂蚁再到喝尿:中国的养生大观园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 1966年8月18日:截然不同的记载与观感 - 求索天地间 - 56cun - 和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