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精密导弹,将使台湾反斩首行动难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09:49
美国华人约一百五十多万,他们组成各种社团来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反映他们的心声。「美东华人学术联谊会」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学术联谊会之一,每年均主办学术研讨会,探讨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面临的问题,现任会长为海外社区领袖、国民党中委童惠珍。今年八月二十五日,学联会举办第三十二届年会,邀请台湾东吴大学校长刘玄兆以「永续台湾」为题,发表专题演讲,并推出五个研讨会,笔者负责筹组「台湾总统大选与两岸关系研讨会」。作为一个海外无党无派的独立学人,笔者邀请具有代表性的国民党和民进党人士及资深媒体工作者参加。民进党本已接受邀请,并已提出人选,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出席。然而,出席人士在会中也分析及评论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的两岸政策。
马英九提出「五要」主张
国民党中央委员、台北市议员林奕华专程自台北前来参加。她强调,马英九具有深厚的台湾意识,但台湾意识并不等同台独意识;马英九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为其政见之主轴。
林奕华肯定马英九的「五要」主张:一、与对岸协商并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要求大陆撤除针对台湾的导弹,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二、与大陆改善经贸关系,开放三通及大陆游客来台,要求北京开放台湾金融业登陆。三、推动两岸共同市场。四、通过两岸谈判改善台湾的国际参与。五、扩大文教交流,承认大陆学历,开放大陆学生来台求学。
大选难以改变两岸关系
资深媒体工作者刘其筠认为马英九希望展现出不同於旧国民党的风格,期盼於二00八的总统大选后建构一个新的国民党。马英九也希望促使台湾内部蓝绿和解共生及两岸和平共存。至於谢长廷,刘其筠认为他身段柔软,比较理性务实,不知他是否会像李登辉一样,在取得大位前后说一套作一套。刘其筠指出,台湾的选举,最不花本钱的战术就是操弄族群,关注统独,甚少关注国民生计。他认为,一次台湾的总统大选,对两岸关系可能不会造成根本性的改变,他也赞同多数两岸问题专家的看法:不统不独的现状应该是两岸及国际社会所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
北京政治无为、军事准备
另一资深媒体人士何频,在其书面发言中指出,无论是谁当总统,台湾内部会继续撕裂,两岸关系难以走向和解。而在未来几年内,北京仍然只会从外交上反制台北,政治战略没有改变的迹象。在军事战略上,解放军现正筹划对威逼及攻打台湾作具体的准备;对美、日的可能干预,对台湾的境外决战,解放军都有了无数应对方案。在未来五年左右,两岸海空力量的对比将逆转,大陆强势难挡。而北京的精密导弹,将使台湾反斩首行动难为。何频认为,大陆对台是采行政治无为、军事准备的战略,它既不会损伤目前中国大陆的大局,而一旦真正需要时,军事上的强势将使政治有为有了后盾。
忧心台湾前途
周匀之在新闻界工作四十年,现已退休。他指出,目前分裂的中国和台湾及南北韩,暂时都看不到统一的迹象,而台湾与大陆统一的意愿也越来越低,但他希望台湾及西藏均留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台湾独立后恐会有更多困难。他特别提到余英时教授的看法:台湾太小无法对抗大陆,而台湾也无法改变对方,因此应致力於发展民主政治和改善民生经济。
周匀之认为,如今两岸的经济相互依存性不断提升,台湾在军备竞赛和外交对抗上,无法与大陆抗衡是不争的事实,而台湾也对大陆丝毫不会产生威胁,因此两岸在外交上应可休兵,让人民休养生息。他对台湾前途颇多忧虑。
两岸关系难以突破在分析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时,笔者指出,马英九虽坚持「四反」(反对「一国两制」、「反分裂法」、中共对台的武力威胁及在国际社会孤立台湾),但认同「九二共识」,主张两岸三通,扩大交流,维护台海和平。笔者也肯定萧万长的「两岸共同市场」主张,此一构想可促进两岸合作及台海和平。至於谢长廷,笔者认为,谢虽力主宪法一中、两岸三通及和解共生,并有意促进台湾海峡的和平,但在陈水扁、游锡_i及党内基本教义派的强大压力下,谢恐难坚持他的主张。至於北京,笔者认为,中共虽已放弃「文攻武吓」策略,积极争取台湾民心,但仍然坚持「一国两制」(台湾为地方政府)、「反分裂法」及对台的武力威胁与外交打压。因此,不论是马英九或谢长廷当选,两岸关系应有相当的改善,但两岸均不可能向对方退让,双方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两岸关系因而不可能出现重大的突破。
综如上述,参与研讨会的五位人士虽有相同或类似的看法,但也多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