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保守与冒险 风险条件下的个人行为(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0:46:28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全屏阅读
越南的全面军事卷入,开始了长达12年之久的残酷而血腥的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带给美国的是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极大地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并给美国人民造成了日后长时间内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
在美国卷入越战的整个过程中,其实美国完全可以在更早的某个时点选择理性地退出,但是,美国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更为激进的冒险政策,并最终导致了越战的悲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嘴边的美国政府,陷入了越战的恐怖泥潭呢?
人们面对损失和获得时,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险态度:当人们面对损失时,将表现出风险偏好;面对获得时,将会表现出风险规避。
由于风险偏好和风险规避的不同心理,让一个赢了钱的赌徒离开赌桌,要比让一个输了钱的赌徒离开赌桌容易得多。美国卷入越战的例子也是同样的道理,随着损失的一步步扩大,美国政府越来越趋向于冒险行动。也就是说,赌徒的倾家荡产也好,美国在越南的失败也好,都是损失厌恶心理在作怪。
针对人们面对损失和获得时的不同风险态度,行为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验证工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两个。
情景a:给每个实验者1000元,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肯定获得500元,而第二个选择则是先扔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就再获得1000元;如果反面朝上就不会继续得钱。
情景b:给每个实验者2000元,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肯定损失500元,而第二个选择则是先扔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就损失1000元;如果反面朝上就不会损失一分钱。
实验结果是,在情景a下,大部分实验者选择了“肯定获得500元”;而在情景b下,大部分实验者选择了“扔硬币”。这个实验结果显示,虽然预期的收益相同,但是,不同的情景 情景a的参照点是1000元,而且无论哪个选择的预期结果都是“获得”;情景b的参照点是2000元,而且无论哪个选择的预期结果都是“损失” 将引出人们对于风险完全不同的态度,在获得的情景下,人们倾向于确定性的收益,尽量规避风险;而在损失的情境下,人们倾向于冒风险赌一把,也就是说,损失之下,人人都是赌棍。
假设一场突然爆发的疾病能够杀死600人,你将被授权对这一事态做出针对性对策。情景a:如果采用A计划,则一定能救活200人;采用B计划,则有1/3的可能性救活所有人,2/3的可能性一个人也救不活。
情景b:如果采用C计划,则有400人一定会死去;采用D计划,则有1/3的可能性不死人,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会死掉。
实验结果是,在情景a下,大多数实验者选择了A计划;而在情景b下,大多数实验者选择了D计划。事实上,这个实验的设计思路与上面的实验没什么差别,只是将“钱”变成了“人”,而两个实验的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
以上两个实验不但跟风险偏好的不一致性有关,而且还跟前面介绍的“框架效应”原理有关:两个实验中,情景a都是获得框架,而情景b都是损失框架,所以,尽管最终的预期结果都一样,但是实验者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得而复失,甚于不得
《三国演义》记载,蜀汉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点起雄兵三十万,协同赵云、魏延等名将,挥师北伐曹魏。当时,曹魏内部刚刚完成了一次权力更迭,魏文帝曹丕刚刚去世,即位的魏明帝曹睿屁股都还没在龙椅上坐热乎。诸葛亮的讨伐,让魏国上下乱作一团。惊慌失措的魏国君臣竟然任命纸上谈兵、庸碌无能的驸马夏侯楙为大都督,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抵御诸葛亮。
驸马夏侯楙大人果然“不负众望”,刚一交战,就被老将赵云连斩五将,损失了很多兵马。接着,虽然在参军程武的建议下成功将赵云困在凤鸣山上,却又被蜀军摆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