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名篇精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8:04:55
班级网站精彩推荐

中学语文名篇精鉴
■ 熊 飞
《名作欣赏》2005年第2期  文学评论-语文讲堂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氵矣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解题】
《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秦风》。《诗经》一书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为周及邶、卫、郑、齐、魏、秦等十五国民歌;雅又分为大雅与小雅,颂又分周颂、鲁颂和商颂。雅、颂这两部分诗歌,多为祭祀、宴飨类乐歌,是中国礼乐文明的独有产物。
【赏析】
婚姻和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这个永恒的主题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有上佳的表现。《蒹葭》是一首优美的相思怀人恋歌,也是《诗经》中千古传唱,富有永恒魅力的一部爱情主题方面的佳作。
诗中描写主人公因思念心中的“所谓伊人”,长时间惆怅不已。在一个秋天的早晨,主人公从床上一爬起来,就走到河边,向着自己心中的“伊人”所在的方向凝望。他想逆流而上去寻她,但又清醒地知道,这寻她之路艰险又漫长;他想顺流而下去寻她,却又仿佛看到她或在这里,或在那里,似乎可望而不可即。再看看沿河那沾满露珠的苍苍芦苇,仿佛也和自己一样在痛苦,在惆怅,在流泪。
《蒹葭》一诗,从艺术结构上看,全诗用连章叠句形式来写,共由三个相似的段落构成。这种连章叠句的形式,也是《诗经》近乎千篇一律的结构形式。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应当是受乐律的限制和影响所致,因为诗经中的作品一般都可付之演唱。运用这种连章叠句的结构形式,造成一种反复吟唱,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对环境的渲染和人物心态的描写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蒹葭》一诗虽然采用连章叠句形式来写,但全诗又富于变化,首先,作者将时间的推移和景物的变化这二者联系起来,首写“蒹葭苍苍”,次写“蒹葭凄凄”,末写“蒹葭采采”,通过河边芦苇色彩的变化,说明时间是在不断向前推移。又把时间的推移与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联系到一起,“为霜”、“未晞”、“未已”,表面言白露,实则借景抒情,分别指三种不同的感情流露。
《蒹葭》这首诗从描写技巧上看,它熔写景、抒情与叙事于一炉,每段首两句为起兴,主人公因物起兴,触景生情。这种“兴”手法的使用,描摹主人公心态十分传神。同时,在叙事方面,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氵矣”,说得那样的真切确实;“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又是那样的仿佛迷离。亦实亦虚,亦真亦幻,把主人公当时因过度思念而造成的那种精神状态非常逼真地表现出来。
《蒹葭》这首诗从句式上看,全诗三段除每段有一个五字句外,其余全部为四字句。以四字句为主,是《诗经》的主要句式特征。《诗经》中绝大部分篇章,都为整齐的四字句构成。《诗经》中三字句(如“麟之趾”、“山有枢”)、五字句(如“胡为乎株株”、“乐子之无家”)、六字句(如“河水清且涟猗”)、七字句(“胡取禾三百囷兮”、“二之日凿水冲冲”)、甚至八字句(“胡瞻尔庭有悬特兮”)也都可见,但这些句式在《诗经》中属个别现象,极为少见。因此可以这样说,《诗经》是比较严格的四言诗时代。四言诗造成一种四方四正的整齐韵律感,与中国诗歌美学精神中“不偏不倚”的“中庸”之美非常契合。《蒹葭》一诗使用了三个五言句,这种情况,除本身具有与《诗经》纯四言诗不同的艺术效果外,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也是有重大意义的,它对中国诗歌突破四言的制约,由四言向五言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蒹葭》一诗,情景交融,感情深厚,神韵飘逸,实为《诗经》中恋情诗的代表作。
【讨论】
有人说,《蒹葭》这首诗“是我国最早的朦胧诗之一”,“在水一方的‘伊人’既可能是诗人的意中人,又可能是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象征。这首诗寓物象象征与氛围象征于一身,具有永恒的多层象征的魅力”(沈泽宜译注《诗经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12)。你对此有何看法?
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题】
本篇选自《乐府诗集》,原题《步出夏门行》。《步出夏门行》属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又称《陇西行》。全曲共分为五段,首段称为“艳”,当是本曲前奏。接下为《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即四段正文。“观沧海”为第一解。《步出夏门行》古辞多表现生命短促、人世沧桑的感伤或升仙得道的企望。曹操只是借乐府旧题写自己怀抱,与古辞内容无关。
【赏析】
东汉末年,当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正酣之时,北方的乌桓族乘虚而入,攻破幽州,“略有汉民十万户”。当时统治河北的军阀袁绍不敢抵抗也不抵抗,为了自己的利益,他采取“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的做法,与其势力最强的辽西部落塌顿单于结成联盟。这样做,无疑是让乌桓拓地坐大。曹操自建安五年起,用五年时间打垮了袁绍、袁术兄弟。袁绍死后,其子袁尚、袁熙逃到乌桓,勾结塌顿部落为患。当时曹操部南有盘据荆州的刘表、刘备的威胁,北有袁尚兄弟及乌桓的挑衅,背腹受敌,处境非常不利。曹操经过多方权衡,决定先平乌桓,再定荆州。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五月起兵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寨,东到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豪情满怀的诗篇,时曹操五十三岁。
本诗开头两句点明观大海的地点和位置。诗人告诉我们,他不是站立船头或岸边平视大海,而是置身碣石山巅,俯瞰大海。因为只有居高临下,才能将大海的壮美景色尽收眼底。接下两句一写水,一写山。前句写大海,因为人一见大海,便自然会被其茫无边际的万顷碧波所震撼。“水何澹澹”,描绘的就是一见大海的那种强烈感受。一个“何”字,便把自己那种出乎意外的惊喜之情和盘托出。“山岛竦峙”,是写惊叹大海的波涛如此汹涌之余,收眼脚下,只见脚下这个小小的山岛,也高高矗立在大海边,甚是神奇。“竦峙”二字,更把山岛峭立海边,不畏风吹浪打的精神风貌尽现眼前。
接下八句还是写大海和小岛。不过次序却是先写小岛,岛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一“丛”一“丰”,又把山岛无限的生机极力描画。再写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强劲的秋风,将大海的波浪高高掀起,波翻浪涌,滚滚向前。看到这个景象,曹操眼前不禁顿生幻象,他仿佛看到在这辽阔的大海之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幅多么雄奇壮伟的海天运行图画!
这个幻象的描写,是有其充分的心理依据的。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位胸怀远大抱负,才气横溢的政治家、军事家,面对这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辽阔大海,诗人仿佛觉得自己的胸怀又宽广了许多。他一生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正如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言:“倘若天下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征讨乌桓,就是他向着一统天下,实践自己政治主张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在出征途中,他来到秦始皇、汉武帝曾在此勒石纪功的碣石山,面对这吞吐日月,包孕群星,波翻浪卷,一往无前的辽阔大海,缅怀前人的丰功伟绩,诗人仿佛觉得自己勇力倍增。全诗力透纸背的是诗人那种一统天下的冲天豪气。
从结构上看,本诗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由水到山,又由山到水,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从艺术表现上看,本诗描写大海的壮阔景象,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写下了极富夸张色彩和表现力的四句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受到后人的高度称赞。清沈德潜就曾评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古诗源》)。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诗人在这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把自己的一腔豪情同笔下雄伟壮丽的海景联系在一起,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气象,实际就是诗人一统天下壮怀的艺术再现;大海波翻浪卷,一往无前的气势,就是诗人奋力削平外敌内乱,一统天下决心的展示。全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
曹操《观沧海》是一首完整的山水景物诗,在我国山水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名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说:“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主要是写意,摹写物象只占从属地位。就拿‘山水’来说……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观沧海》,中国诗歌史上才有了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讨论】
1.碣石山所在的乐亭县或吕黎县,今均距海很远,而曹操诗写此处可以“观沧海”,是地名不对还是别有原因?
2.曹操《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之时。有人说“七月出卢龙寨,东到碣石山,写了这首诗”(周振甫《赏析》)。又有人说“七月出卢龙寨,九月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时所写(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你认为应是如何所写?请从诗中找出证据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