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人物和事件的简介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59:4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人物和事件的简介2009-12-05 13:39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搜查停泊在黄埔的“亚罗号”走私船,拘捕了船上12名中国水手。这纯系中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可是英国公使包令却指使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蛮横要求送回拘捕的人,并捏造说中国士兵扯下了挂在船上的英国旗,并要向英国公开道歉。“亚罗号”的船主是中国人,该船为走私方便,曾向香港英国殖民当局领有一张船籍登记证,为期一年。事件发生时,登记证已经过期。就连事件的策划者包令在给英国政府的报告中也承认:船籍登记证已经无效,船当时不在英国庇护下,可是中国人不知道这一点,千万不要把这一点告诉他们。这不就很清楚地说明,所谓“亚罗号事件”只不过是英国侵略者为挑起战争而制造的借口吗?  

  马神甫事件

  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违约非法潜入我国广西省西林县传教,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当地土豪劣绅,无恶不作,激起民愤。1856年2月,西林知县张鸣凤逮捕马赖等26人,并依法处死马赖。法国政府以此事件为借口,同英国一起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额尔金

  额尔金(1811—1863),英国外交官。他出身于苏格兰贵族,姓名是詹姆斯·布鲁斯。1841年他继承“额尔金”伯爵的爵位,为英国第8代“额尔金”伯爵。他曾任牙买加、加拿大总督。1857年3月,英国政府派他为全权专使,率军队来华,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与法国侵华全权专使葛罗率领英法联军北犯,于1858年5月20日,攻占大沽口炮台,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额尔金与葛罗再度指挥英法联军侵华,于10月13日,攻入北京,18日下令烧毁圆明园,24日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同年11月,额尔金率舰队窜到南京,对太平天国进行挑衅。1862年,他调任印度总督,不久病死。  

  葛罗

  葛罗(1793—1870),法国外交官。1857年10月,法国政府任命他为全权专使,与英国全权专使一起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他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北京条约》签订以后,他立即同法国驻华公使布尔布隆策划援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862年,他调任法国驻英国大使。  

  叶名琛

  叶名琛(1807—1859),湖北汉阳人。进士出身,1852年由广东巡抚升任两广总督。是个昏庸虚骄的封建官僚。1856年“亚罗号事件”中,对英国采取妥协态度,释放了被捕人犯。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前夕,不作战守准备,每天只在衙门里“扶乩”(请神仙下界出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广州失陷后,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后死于囚禁中。时人讥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  

  柏贵

  柏贵(?—1859),蒙古族,额哲忒氏,字雨田,蒙古正黄旗人。1852年,他任广东巡抚。1857年12月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他派绅商伍崇曜、梁纶枢与侵略军议和。在英人巴夏礼、哈罗威和法人修莱组成的“联军委员会”严密控制下,他照任原职,为外国侵略者维持殖民秩序,压制人民反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奕訢

  奕訢(1833—1898),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咸丰元年)封为恭亲王。1860年9月,咸丰帝于英法联军攻陷通州八里桥后逃往热河,令奕留守北京,“督办和局”。10月24日、25日,奕訢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奕訢、桂良、文祥受命为总署大臣。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11月,奕訢与慈禧勾结,利用领有重兵驻扎北京一带的胜保,发动政变,搞掉了当权的以肃顺为核心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从此,慈禧垂帘听政,奕訢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奕訢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1865年,因受慈禧猜忌,被罢去议政王职务。1884年中法战争中,被免去一切职务。1894年,重新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后又受命督办军务。1898年戊戌变法之初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