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长平大战终结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9:24:43

秦赵长平大战终结分析

本人对古代战争颇感兴趣,业余喜欢探究历代战争之其然和所以然,2000多年前的秦赵长平大战就像一团迷雾中的海市蜃楼勾引着我的兴趣,让我总想找时间探寻求索。最近带着这个兴趣搜集了有关资料,本人喜欢分析研究,通常的评论和记述洋洋洒洒,网上都可以搜集到大段大段的资料,本文不再赘述。我这里所要阐述的是发前人之所未发、讲他人之所未悟的道理,起码是试图这样做。我发现历史学家考证历史的功力咱比不上,但懂军事的历史学家可能就不多了,起码我看到的资料中就感到几位研究考证长平之战的专家尽管把视角对准的是军事,但研究的方向还是历史文化。本人利用他们考证的研究成果,试图以真正军事斗争的视角解读一番,在真正军事家和军事专业人士面前班门弄斧一回。‘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凭?’长平之战,秦国何以战胜?而且是战略谋划、外交、军事斗争诸方面的全胜,主宰历史天平的砝码是如何转动的?让我们今天探究两千年前春秋时代双方黑白棋子的摆布,体验那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长平之战历史画卷:


一、 为什么秦赵长平大战的历史知名度淡如薄雾?

专家说一是长平之战后不到20年秦统一中国,焚毁了各国的大量历史文献,后来秦国的历史文献又大量被项羽焚毁,于是造成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能看到的长平之战的资料就很少了,以至于太史公记述这样决定两国命运的大决战也不过寥寥一段话,并且写错了战争起始的年代。其他的史书如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也都是只言片语。于是这样的一场大战具体的过程是个什么样子后人就都无从知晓了。现在的历史专家只好抛弃‘读万卷书’的途径,而改成‘走万里路’的方式,有几位专家踏遍上党地区有关长平之战古战场周围的山山水水,实地考证,终于揭开了这场旷古大战的基本面目。

我的观后感同意上述专家的论断,但我还有新想法,我认为秦赵长平之战被后世淡化还有原因,太史公是儒家思想,他崇尚的是以仁治天下,象秦国这样靠武力征服天下,并残忍的坑杀40万降卒的胜仗,无论如何儒家子弟是不愿意为其做历史的宣扬的,这样的残忍无情最好被后世彻底忘得一干二净才好。

长平之战坑杀遗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以我们今天的历史观来看,似乎虽然不能否定秦的残酷,但认识问题的高度似乎有了一个提升,历史无法否定秦国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政治文化具有历史先进性。但我感觉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先进性秦国则难说是完全的的超过六国,客观的说也有低于六国的地方,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落后的,没有跟上历史的车轮,但不能说完全的腐朽落后,也有先进性的方面。比如残酷问题,只有秦国能干出如此残暴的杀降事件,在长平之战前的齐燕之战,就是乐毅几乎灭了齐国的战争,就打的很仁义。接替乐毅的将军若不是刨人家齐国人的祖坟,基本上就差不多抚平的齐国人的抵抗意识,这一刨不要紧,齐国在亡国的边缘又被刨了回来。秦国长平之战也是,紧接着秦军长驱直入围困赵国首都邯郸,赵人不分男女老幼拼死抵抗,平原君韩国搬来救兵,这时的秦军不知为何失去了长平之战的坚韧战力,兵败而退,赵国得以保全。看来,古代令兵器战争,军队的士气和精神意志是个决定性的因素。

秦赵长平大战概况:

(长平之战时战国列国态势图)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军顺着中条山东进,攻占了韩国野王这个地方。如此一来韩国的上党地区就被秦国彻底的隔断了,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赵遂命廉颇率军赴援,与秦军相持于长平。第三年,秦使千金行反间于赵,七月,赵人换将,以赵括代廉颇出战,大败,赵卒被坑四十万。此战被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此后,诸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 《孟子•离娄》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纵观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270年战国历史,可知这番话并没有夸张的成分。当然,就战争规模之大,杀伤程度之烈而言,在当时的众多战争中,没有比秦、赵长平之战更为惊心动魄的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百度资料上接着有秦赵实力对比、战争起因、相持过程、成败得失等介绍,这里不再转述,在后面我的分析中会提及。


二、 上兵伐谋●秦VS赵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但全书却没有如何伐谋的具体阐述,这些决定国家兴亡的学问自己琢磨去,经不可轻传了。秦赵长平之战在谋略上对比一下,也可以管窥一斑,算是个伐谋案例了。

打蛇要打七寸

秦国的战略谋划可谓高明,有实力什么事都好办,心想就能事成,我想秦国不直接打上党,而是首先攻下野王这个地方,目的肯定就是觊觎上党地区,野王可谓当时逐步萎缩的韩国唯一通往黄河以北上党地区的咽喉,在秦国看来这里就是七寸了,一刀下去,韩国被一分为二,端的高明。历史记载野王这也是一场大战,可以视为长平之战的序曲,有资料说秦军出动40万大军打的野王。如果这个数字是真实的,那么历史专家推测的秦军进军长平的路线就值得商榷了,专家推测的是秦国兵分两路,一路走渭水入黄河,然后北上再西行直奔长平,一路过潼关、宜阳,攻击韩国的堠氏地区,用以防护上党的侧翼,我觉得这里可能有问题,如果野王有40万秦军,这个推测就全不对,攻击堠氏的秦军也不是防护上党侧翼的作用,而是牵制韩魏两国,并以兵势促进外交,迫使韩魏不敢援赵。后来看资料介绍认真点,发现我的猜测完全正确,因为秦国出兵是在公元前262年,在这一年兵分两路,路线记载清清楚楚,攻堠氏的南路军与上面叙述同,而攻上党的进军路线就是进攻野王的进军路线,并且明确记载公元前261年拿下野王,然后即发生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可见打野王的确是长平之战的序曲,秦国的最终目的是上党。那么真实的进军路线就是野王的40万秦军北上进军上党,而不是从秦国本土走渭水进军了。但不管从哪里起兵,秦国的这个兵分两路谋划,很是高明,伐谋、伐交、伐兵配合的珠联璧合。

历史学家不想研究军事,所以考证后的推测往往错的很离谱,须知野王不过一个渡口,意义完全在分割韩国,本身并不是秦国想吃的肥肉,秦打野王的目标是上党,历史专家不喜欢想到这层,很喜欢就长平之战考究长平之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个广为传播的秦军进军路线图,我判断是错的。)正确的进军路线应当是秦军和新秦军互调过来就对了。


上党是个意外软柿子

野王这个地方资料上介绍说是今天河南沁阳,其实我感觉主要应当是沁阳南的黄河渡口,这里一掐,韩国北渡黄河进入上党的最后一个通道就被卡了脖子。感觉这个渡口的对岸应当是汉代的虎牢关,没认真考证,总之位置看着差不多。韩国的决策真可谓胸怀博大,被人家打了,反过来以德报怨把上党地区给了人家。这在全人类的角度不知如何评说,从国家利益角度看,就是被打傻了,谈不上什么谋略了。秦国不费一兵一卒意外得到个软柿子。国王和大臣被打傻了,可下面的人不一定都傻,上党郡守冯亭就没傻,充分发扬民主征求上党上下民众的意见,大家都不愿意归秦,于是研究决定归赵,软柿子一瞬间变成了战争的导火索。

这里还有我个人的理解,秦国兵强马壮,当秦国人应当最安全,可为什么上党地区的民众官员都不愿意归秦呢?我想这可能就像地主资本家不愿意参加共产党是一个道理,秦国靠功勋授予官爵,韩国的士大夫阶层如果归了秦国就失去了士大夫世代的优越等级,民众呢?民众认为归了秦国就要更加辛苦的劳作,男人都要编辑起来一边种地一边操练准备打仗,哪有现在这样好,很可能有这样的因素,以至于不愿意归秦。

从高平市南北望长平古战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有便宜不占非君子

说完秦、韩的谋略,最后说赵,专家认为赵国接收上党,不是赵的统治者短视禁不住到嘴肥肉的诱惑,而是有更深的战略考虑,什么战略考虑呢?就是当时中原地区的地理战略地位,有得上党而可窥视中原之说,并且上党是赵邯郸西面的屏障,秦如得上党就等于获得了一块进取邯郸的平台。所以赵决定接下上党,不惜与强秦决战。这个战略决策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赵的统治者真是这样认识的吗?通过资料介绍我看未必,有如此高的战略认识何以后来没有实现之的接续战略决策?赵的统治者在上党问题上显得眼高手低,前面战略够高度,后面的行动和谋划很蹩脚。肆意我觉得赵的指导思想不见得有这么高,尽管当时赵国的大臣不乏这样精明的认识,即使跟统治者说了,赵的统治者似乎并没这么认识到位。如当时蔺相如还在,还有个,特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但我认为赵王没认识上去也有资料依据,最后还是平原君说到手的肥肉不吃白不吃,原话记不住了,大意是这个意思,所以我判断蔺相如等的高明认识不过成了赵王吃肥肉的理论借口而已,赵王眼睛只盯着肉了,完全没有再看看肉的四周还有什么。专家评说认为赵王对上党的战略地位认识是深刻的,并不是简单的见利就上、鼠目寸光,只是对顺手牵羊占有上党的后果估计不足,我则质疑如果赵王有如此高明战略认识,何以对后果不做估计呢?看来还是利令智昏了,所以太史公司马迁的这个评价我认为是对的,赵王就是利令智昏,尽管有大臣进献高明的战略认识,但他却没有到位的认识,认识不到位,决策谋划就会不到位。

《西风烈》表现的正是这段多澜壮阔的历史:


三、其次伐交 ●秦VS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首先看秦国,那年头没有‘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但却有这句话之实,秦国的外交太典型了,超级强国嘛,哪用得着什么外交技巧,一码的飞扬跋扈,以势压人。这也充分验证了2000多年后又一场发生在上党地区的战役,毛泽东对邓小平和刘伯承说:“你们在上党地区打的越好,我在重庆就越安全。”结果史泽波全军覆没,阎锡山被蒋介石奚落破坏和谈,两头不是人,毛泽东则潇洒出席重庆各种酒会,连陈果夫陈立夫也有暇去拜访拜访。

所以秦的外交就很简单,随便派个使者到齐、魏、韩等,有敢助赵者必没有好下场,列国战战兢兢都做了缩头乌龟。

再看赵的外交,战前的拉拢合纵不敌秦的威胁,统统无功而返,上兵伐谋时指导思想不够,伐交这基本上就大败而回。而且赵国在外交上还出了个昏招,这是王立群百家讲坛里讲的,战争进展到僵持阶段,赵国竟然派使者到秦国讲和,无果而返,这一讲和不要紧,其他国家一看你都想讲和了,还让我们出哪门子兵?伐交把自己伐了,显然是战略原则不明晰,首鼠两端。倾国之战就是两国命运的决战啊!这样的战争开弓是无法回头的,看来赵国的战略认识的确有问题。可见伐谋、伐交、伐兵配合的不如秦国好,关于赵国伐兵如何配合伐交在后面的伐兵里阐述,这里暂不提及。


四、伐兵对垒 ●秦VS赵


1、长平大战初期作战猜想

秦军从野王经晋城北上,走到长平这里遇到廉颇的防守军队,这是与廉颇僵持两年多的军队。这里有我个人的长平之战初期廉颇军事部署的个人见解,与历史专家研究发表的不同,专家说现高平市以西的防线,即光狼城、空仓岭防线是廉颇的第一道防线,我则认为是廉颇的右路防线,这样看来廉颇的第一道防线就成了左右夹击之势,战斗的过程与专家描述大体相同,但战略意义却有所不同,专家解说的是廉颇第一道防线(空仓岭一线)被突破,廉颇被迫退守沿丹河的布防。我则认为王龁是首先掰掉廉颇的钳型阵地的右半部分,这样就获得了稳定的与秦国本土后方联系的通道,然后集中兵力攻击廉颇的左半部分,这里就不同右路了,有丹河天然屏障,河的后面有大梁山、韩王山制高点,可俯瞰整个几十里战场,居高临下,秦军任何动向都了如指掌,赵军占尽了地理优势,有效制衡了秦军的勇猛和诸军种联合作战的威力。赵军野战不及秦军,秦军地利优势不如赵军,两下僵持住了,《吕氏春秋》记载这一僵持就是三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样的战争,完全成了旷日久战拼消耗,违背了军事战争的原则,但我看不能以此评价双方谁智与不智,有的专家评价说秦国劳师远袭,拼消耗不智。有说赵国国力弱于秦国,拼消耗不利,到底谁得利?弄不好就争持起来了。然而历史不是专家学术争论中的论据,历史就是历史,这时候你不耗着还能如何?都想着出奇兵战胜对方?事实上王龁的智谋胜不了廉颇,机关算尽智谋用尽都被廉颇识破挡住,历史上的僵持应当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僵持,反过来看廉颇呢,赵军野战不如秦军,出奇兵弄不好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所以在前期失利后廉颇及时调整战略,只守不攻,应当说能够僵持三年使秦军不能越雷池一步,证明廉颇的策略是正确的。


2、空仓岭和大粮山,双方各摆一个烟雾弹

空仓岭原名老马岭,专家实地考证发现一块明代的碑刻,记述了空仓岭名称的由来,碑刻说是长平之战时秦军粮草不足,在此建立了很多空粮仓,一来鼓舞士气,二来迷惑赵军。那么在赵军掌控之中的大粮山呢?说是廉颇在此屯粮而得名,纵观整个战场,以军事的角度我觉得这两个地方都是假的粮草囤积地,秦军的粮草必有另外秘密的地点,赵军也一样,廉颇不可能蠢到把粮草囤积在最前沿的地方。可能双方在这两个地方都建立了空粮仓,并且象征性的存放一点粮草,目的都是隐藏真实的粮草囤积地。历史没有记载,专家考证也没有发现征兆,双方真正粮草囤积地就成了历史谜团。

我想屯粮地点一定选择易守难攻、易于隐藏、交通便利的地方,客观点想想,几十里长的阵线,不可能就一个屯粮点。看事实尽管双方旷日持久的消耗,都国库空虚难以为继,但却都没有出现断粮的现象,所以空仓岭不能证明秦军缺粮,只能是迷惑对方的烟幕弹而已。

另一个问题我也有不同看法,就是专家说秦国劳师远袭,后勤粮草是千里运粮。我看不尽然,因为长平地区的西边,就是现今运城、临汾地区,当时称河东地区,已经被秦国占领并经营了30年。起码能解决一部分粮草供应,秦军千里运粮的压力并不大。还有赵国一度向齐国借粮,也并不能说明赵国没有粮了,因为赵国当时比较重视经商,囤积到各商人手中的粮食肯定不少,不到万不得已赵国是不愿意花高价收购这种粮食的。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就能解释为什么双方都耗尽资源,但都没有退兵的打算,还能苦撑下去,证明离坚持不下去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双方都认识到再不尽快解决长平之战后果就不妙了,于是双方都再也不能忍受这种不死不活的僵持,只不过采取的方法一个充满战略进攻精神,一个被动气急败坏选择了个昏招。

出土箭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为赵括正名且慢信口雌黄

有专家试图为赵括证明,说赵括并不是历史上说的纸上谈兵的蠢材,他实际上很勇敢很有统兵能力,只是年轻缺乏作战经验而已。赵括的纸上谈兵当然和书生的纸上谈兵有所不同,他毕竟成长在军事世家,对治军统军起码很在行,说赵括年轻缺乏实战经验,这就是在说他纸上谈兵,这个评价我看盖棺定论了,而且那年头还没有纸,可见是有了纸以后的后人的评价。第一赵括不能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战略调整,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击破秦军的战略战术,那么他的一些战略想法就可以形象的比喻为纸上谋略。再说治军统军,他一到前线,就不问实际情况,擅自更改军队的各项制度,擅自撤换不听他的仍然执行廉颇稳健有效的战略战术的将领,这样临阵打调动,等于自己把自己搞乱了。这能叫真知兵吗?只能说是纸上谈兵。现在的企业重组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几十万人的队伍不能有效的稳定下来,取乱之道。看来赵括的确缺乏经验,把几十万大活人当做了电子游戏。看来专家把纸上谈兵理解为一点都不懂兵,须知如果赵括一点都不知兵,可能结局比真实的要好些,通常都是懂一半懵懂一半最是害人,纸上谈兵说的是即懂又不懂的状态,理论上懂,实际上不懂,是为纸上谈兵。


4、赵括的最佳选择应当是什么?

也就是说如何做战略部署才能击破秦军?赵括选择的是集中优势兵力中央突破,然后全线跟进,这基本上是个鱼死网破的拼命打法,之所以敢这么干,在赵括看来是他带来的25万援军,历史记载白起先后坑杀赵卒45万,那么就证明原先廉颇对抗秦军的兵力在20万左右。而秦军是多少呢?如果打野王时是40万,那么北上攻上党的差不多应当30万左右,如此看来三年僵持中,赵军的总量再加上原来韩国上党地区冯亭的降赵韩军,双方兵力差不多旗鼓相当,赵括带来的这25万生力军就成了赵括的胆,兵力优势天平倾斜于赵国了,赵括理所当然的想‘我有何不敢和秦军决战’?我想这就是赵括选择中央突破,全线出击的原因。

那么比这个更佳的打法是什么样的呢?其实没有什么再高的高招,看看白起是怎么打的就知道了,以迂为直、后发先至,出奇兵,奇正相合是最佳的打法,白起就是这么打的。战场要有抓住战机的意识,白起鹰一样抓住了战机,赵括就不懂这个道理。正是赵括的全线出击,才给白起出奇兵越过丹河防线以可乘之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说原理没用,咱还是说具体的部署,赵括的最佳战略选择这里说还有一些情况没有交代清楚,就在后面的分析阐述中夹叙夹议吧,我相信凡是懂军事的一定能在我这个业余纸上谈兵的写的文字中梳理出赵括最佳。


5、白起的30万能围住赵括的45万吗?

历史学家也质疑这个问题,但他们不是用我这里推断的30万,而是用秦军最后投入长平之战的总兵力60多万来说事的。按照常理,就算60万也围不住45万,古代冷兵器战争,常识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秦国的兵力充其量最后是赵国的两倍,只能做到分之,如何能围之?看来这里不是有特殊的因素我们还没有知晓,就是历史记载错了。何况我判断赵括进击秦军时,白起的手里充其量30万兵,这才是最真实的历史数据,后来秦昭襄王听说白起围住了赵军,征全国15岁以上男子组成援军开赴长平,估计援军的数量在25-30万之间,与赵括带来的援军数量差不多。这时秦军的兵力优势才显现。

可历史明明记载着白起围住了赵军,然后秦王援军才到的。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没有传下来原因的记载,只能推断了,本人的推断尽量减少不切实际的主观想象,而用当时的现实条件为依托,做最符合现实的推测。

赵括的45万大军即使是全线出击,后方起码也会保留10万兵,并且出击的时间一定不能完全实现同一时刻出击,比如百万雄师过长江,就不可能同一天同一时刻出发,毕竟人太多了,这样判断赵括实际用于攻击的兵力最多35万,在几十里的战线上一定是赵括的中军做表率先出击,此时白起的30万如何抵挡赵括的35万?同理白起用于一线作战的军队充其量25万上下,所以实际上就是25对35,


看下图白起的用兵部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个图用来解说白起的战略部署还算能在大体上说明问题,但具体战术部署似乎不对,一是图中显示秦军在赵括出击前已经越过丹河占领赵军的大粮山和韩王山,赵括出击后主动撤退诱敌深入。可历史上没有这样的记载,赵军丹河防线在赵括出击之前固若金汤、无懈可击。不过这也说不定,没准白起决战前出奇兵越过丹河,目的不是突破而是诱敌也说不定。二是秦王的援军路线似乎有问题,地形我研究了,秦王援军从右侧突击断赵军后路似乎事倍功半,不是最佳路线,很可能在山谷地带打成胶着状态,这样就由断后路变成了加入战场,历史记载则不是这样的。


下面这张图个人感觉就更接近真实了(这里只说更接近真实,其中仍有一些有待研究的地方):


为什么说这个图更真实了呢?因为有了左路出击断赵军后路的进军路线,左路感觉是秦军最佳路线,只要秦军到了丹朱岭,赵军的地理优势就不再得天独厚了。但这里也有解说上的问题,图示上解说左右两路断后的军队就是白起发起的奇兵,但看左路兵的来源又不是从白起哪里出发,而是从秦本土方向远途奔袭而来,这里看着似乎很矛盾,所以我理解这是秦王援军,不是白起的两万五千奇兵。白起的两万五千奇兵如果做这样远距离战略包围,我看根本实现不了战略意图,至多是迷糊敌军和骚扰后方的作用,对正面战场一点帮助都没有。更何况正面战场赵军兵力占优势。

所以我断定第一张图中白起的奇兵路线是对的,即抓住赵军过了丹河后的防守空隙,做战术性穿插,绕到赵军后方,这样才能与正面主战场密切协同,发挥奇兵的作用。然后白起还出动5000骑兵的奇兵也绕到赵军后方,那根本断不了赵军后路,资料上说这5000兵是袭扰监视赵军后方阵地的,这就很对头了。所以结论是白起以当时的兵力无法包围赵军,而只是大胆穿插实现了战略性合围,而具体战斗的表象则仍是赵军攻击,白起的奇兵在赵军前后之间苦苦支撑,战场出现双方前后左右彼此胶着状态。如果没有援军,白起不见得赢,当然赵军也不见得胜。对双方来说都有取胜的机会,所以赵括死战不退,白起也是死战不休,赳赳老秦,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嘛,这是长平之战最为惨烈壮阔的时候。相信此时的赵括仍然在丹河西岸,但赵括被围的地点又确确实实在丹河的东岸,我猜想应当是秦王援军加入战场后,赵括退回东岸,这时才被优势兵力的秦军围住。应当说此时秦军才将战略合围演变成具体的战场合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场赵军被围前的大战,赵军兵力占优势,秦军虽人少但训练有素、纪律性强,协同作战能力高于赵军,战后白起汇报秦军伤亡过半,主要应当是在这个时候造成的,其他的时候赵军没有这个能力。伤亡过半就意味着白起领导的秦军剩下15万左右,赵军呢?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伤亡,或者我们有理由认为赵军伤亡更多。如此赵军也就剩下不到20万了。而秦王援军伤亡估计不会太大,到围住赵括前应当还有20万以上,如此秦军35万多大军围住精疲力竭的不到20万赵军还是有可能的,而且没有参战担任巩固后方任务的秦军应当还有5万左右,并且就整个战局来说这也是战略性合围,而具体的战场合围,估计是赵括的主力被分割包围,无法再组织有效的诸兵种联合攻击力,战力自然大大缩水,败象已现。猜想当时整个战场应当是这样的状态。秦军优势兵力围住赵括主力,然后派少部分奇兵抵抗袭扰其他赵军,并断绝赵军粮道,这就完全是可以办得到的了,赵军断粮应当是这个时候。派少数兵力就能断赵军粮道如何能够实现呢?有资料说完全是赵军的第二道防线被秦军援军占领造成的,这道防线是建立在赵军丹河防线后方的百里长城,山高耸立,少数兵力把住关口就可以了,这就解释了秦军为什么能够以二倍之兵合围赵军,而不是十则围之,十倍的军力才能围住敌军,那是指在平原上的情况。那么这时离赵括发起攻击已经过了多少天了呢?这完全取决于秦王援军到达的时间,猜想赵括发起攻击后,白起星夜快马回报秦王,马不停蹄一天一夜多一点时间应当能赶到咸阳,秦王再发布全国征兵令,兵力集结到出发最快也要7天,千里进兵大约又要20天左右,这就28天了,也就是说白起抵挡赵括攻击坚持了近1个月,援军赶到彻底改变战场格局,历史记载赵括被围46天,我想应当不算之前的30天左右的对抗,这之后又46天彻底击败赵括。

咱们事后诸葛亮,看秦军的出奇兵战略战术,其实赵括也完全可以这样打,下面我们用同情弱者的心态假设一下赵括也用与秦军相似的出奇兵打法,看看将是个什么结果?


6、赵括出奇兵的最可能结局

赵括的战略奇兵也不外左右两翼包抄,左翼出奇兵袭击野王,打通韩国与上党的联系,这一招对主战场虽有意义,但直接支援主战场的意义不大,但具有外交意义和战略意义,此举如成功无疑会增强韩魏出兵的决心,有资料记载秦赵僵持三年后,韩魏军队纷纷有了异动,战争的天平开始向赵国倾斜,可惜赵国没有抓住这样的机遇,关键就是没有把援军用到野王方向。

再说右翼奇兵,赵括的出兵路线应当和秦军的援军路线重叠,专家认为秦王援军是经野王方向北上的,我则认为不可能,先前历史专家判断王龁进军时走的渭水,经黄河北上入汾水,走临汾东进长平,何以后来秦王援军不走这条捷径?这是专家矛盾之处,事实上咱也武断一次,秦王援军必走这条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攻陷赵军丹河防线后面的第二道防线,从而切断赵军退路和粮道。见下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这个大胆设想没什么新意,完全是照搬秦军的打法于赵军,但也最实际管用,在战略上似乎双方都没有再高明的打法了,就是这个用兵方略最为管用。秦军用了事实证明完胜,如果赵军先用我看赵军必然也是完胜。这里所谓的先用是指廉颇王龁僵持之时,廉颇用上必胜,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当时的廉颇没有这样的战略奇想。而在白起接替王龁后再用,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什么景象呢?让我们推演一下:

因为白起可不是王龁,赵军左翼打野王,白起必分兵与野王的守军合击赵军左翼奇兵,在右翼秦王援军此时已然出兵,必和赵军撞上,长平的一个僵持战场就可能演化成绛县、长平、野王三个僵持的战场。胜负的确难料。最后还是拼消耗,如果秦外交胜,在后很可能是秦惨胜,如果赵国外交胜利,韩魏出兵,秦很可能失败。

这场大战我就解读完了,总之是自己自认为以军事角度做的推演,推演也可以灌之以别名,即纸上谈兵,和赵括比我这才是真正的不掺假的纸上谈兵。个人主观想象,也许历史真相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