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见义勇为(金台随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33:48
赵匡胤见义勇为(金台随感)

  (附图片)

  

  俞律

  中国自古就有“打抱不平”这项美德。千百年来,
留传于世的除暴安良的戏曲故事着实不少,赵匡胤“千
里送京娘”就是这类题材的著名的一出戏。

  赵匡胤此人,《水浒传》说他是天上霹雳大仙下凡
,诚属无稽,但对其性格与事业的形容却是逼真:“英
雄勇猛,智量宽洪。”“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
州都姓赵。”后来他扫清寰宇,黄袍加身,做了宋朝的
开国皇帝。在舞台上他涂大红脸,挂黑长髯,倒有几分
像关二爷。

  “千里送京娘”这出戏唱的是赵匡胤青年时代的义
举。那一日他路过一座和尚庙,听得庙里有女人哭声。
他打进去一看,竟是一位如花少女赵京娘,被盗匪劫夺
于此。赵匡胤本是打抱不平的专家,当然就见义勇为,
把京娘救出虎口,还本着救人要救彻,好事做到底的精
神,千里迢迢,护送京娘还家。他还主动和京娘结拜为
兄妹,以正视听。而京娘见他一表人才,又有救助的大
恩,不免生了爱慕之心。而这个赵匡胤胸中却只有一个
“义”字,并无其他杂念。“水中鸳鸯并翅儿游,岸边
兄妹并肩儿走,却缘何有缘邂逅,难偕凤鸾俦!”这就
是京娘的苦衷了。

  水远山长,赵匡胤终于将义妹京娘送到家。不料京
娘的父母却满腹的狐疑,以为女儿与赵匡胤必有私情,
不如把女儿许配于他,免招物议。这就触怒了赵匡胤,
一怒之下,拂袖便去。

  赵匡胤发怒是有道理的:为他见义勇为,做了大丈
夫应做的快事,却受到无端的猜疑,这岂不等于诬他救
护京娘乃是为了占有京娘么?一个正直无私的刚烈男子
当然是无法忍受的,他拂袖而去,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的
清白和对世俗的抗议。

  可怜的京娘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立刻想到了
死,于是一条白罗巾,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呜呼!她不
死于盗匪之手而死于亲人之口,真是天下第一等大悲剧
了!

  编戏的编到这里,想是意犹未尽,又加了京娘一缕
幽魂追送赵匡胤的情节,使这出悲剧的质量提高到艺术
升华的境界。

  一个见义勇为的故事本应得出正面的欢快的结局,
可这出戏却截然相反。其深刻就藏在这个令人深思的相
反中。如果结局是赵匡胤与盗匪格斗时壮烈牺牲,京娘
在盗匪的淫威下不屈而死,那么盗匪手中的刀是观众看
得见的,而京娘偏死于不用刀的世俗偏见,难怪观众看
到这里,个个唏嘘不已。

  好在赵匡胤并没有得出见义不可勇为的消极结论,
人间不平,他照样敢打。后来收拾残唐五代的混乱世界
,建立安定民生的一统江山,可算是他最大的见义勇为
了。

  《人民日报》(1 9 9 8 0 7 1 4 十二版)

  

千里送京娘

马 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