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六悲谁解? 入托难、上学贵、研究生念了可能白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45:00
中国孩子六悲谁解?入托难、上学贵、研究生念了可能白费!
[版主按]  一个中国孩子,大致要经历入托——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六个教育阶段,才算成为有资格正式步入社会的“半成品”,而这些孩子们的家长,有几个没为子女上学“操碎心、跑断腿”?!让我们用六句话总结下孩子们将要经历的人生,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或将显而易见,中国家长的甘苦也将一目了然。
【入托难,难于考公务员】
现在上个幼儿园简直就是在考验家长的能量和财力,年收费少则一两万元,多则三五万元,比上大学还贵。南京市一家知名公办幼儿园,只招80名孩子,却收到800多张“打招呼”的条子。对于许多没有背景的家长,只好交费提前把孩子送到公办园的亲子班去“占坑”,为的是能获得入园机会。这些幼儿园,每月每人收六七千学费很平常。 >>>难于考公务员 贵过大学收费!中央关注如何破解幼儿入园难
【入托难,难于考公务员
唱歌、跳舞啥的对小孩子来讲如今还算“特长”吗?看几组试题:“小鸡和小鸭一起在路上走,小鸭掉到坑里了,小鸡应该怎么把小鸭救上来?”;“猜谜语:一个小姑娘,穿着黄衣裳,你要欺负她,她就射一枪。”;“一组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填写完整:1、2、3、4、6、()、12”;“动手题:一张纸撕一次变成三张、一张纸撕一次撕出四个口、六根牙签摆出5个正方形、四根牙签摆出3个三角形……”>>>看完题目我无地自容!“幼升小”试题雷人难倒成人(图)
【进中学贵,掏光家底未必能顺遂】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有限的优质资源长期被几所学校垄断时,望子成龙的家长仍然不会甘心“被辖区”,于是千方百计“择校”,结果可能是“辖区房”暴涨,“择校”演变成“择房”。>>> 被劝涨的学区房租金,中介垄断房源成为幕后推手
 
【考高中时身体或将已“废”】
现在很多老师都在课外办学习班,提前讲后面的课。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实际上已经在课外班先学了一遍,课堂上,老师会讲得飞快,那些没上课外班的孩子根本听不懂。小学时,我没送我女儿上任何课外班,这在家长中是很少见的。但是到了中学就不行了,不送课外班的话,她和别人的差距太大。每天孩子奔波于各个课外班之间,家长跟着接送,也无比忙碌。>>>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 大学“末日”来临? 、幼童留学潮袭来!百万考生弃考留学 对中国教育失望? 论坛热词推荐:高考
【上大学,教学质量成忧心负累】
 大多数的亚洲的学校和欧洲大学一样,本科教育是专识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18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和一些一流的欧洲大学及美国大学不同的是,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详细 论坛热词推荐:根叔、一流大学 、高校去行政化
【考研究生,念了可能还是没“资格”混社会】
 “2008年毕业的我生不逢时,遇百年经济危机,在百般无奈生活无着之下破釜沉舟投入商界之中,时髦词谓之曰‘创业’!初始碰得自己头破血流,迷茫中不断沉沦,努力渐渐变成了挣扎。”——华科法学硕士卖臭豆腐,称就业不成被逼的。 论坛热词推荐:80后、大学生就业、白领返乡潮、蚁族
【入托难,难于考公务员】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近一段时间来,上幼儿园难的问题不仅让家长倍感焦心和苦恼,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幼儿园,咋成了稀缺资源?问题症结在哪?“新华视点”记者最近历时半个多月,深入部分城市调查发现,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等问题。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已成为许多家长的呼声。
————现象————
公办园俏 民办园贵 黑户园乱
抢名额 家长排队九天八夜
前一段时间,北京昌平区工业幼儿园门前的“壮观”场景,让许多家长记忆犹新。为给孩子争取一个宝贵的入园名额,一百多名家长,搬来了帐篷、行军床、躺椅、板凳,在门口排成长龙日夜坚守,来得最早的煎熬了九天八夜,但很多人却依然未能如愿。
家住北京宣武区的刘先生,准备在附近的一所普通公办幼儿园给孩子报名。他告诉记者,这所幼儿园亲子班和小班共招收130名孩子,家长手中的排号编到了600名之后,报名要过数道关,依次等待叫号,并接受众多老师查验户口簿及询问一些基本问题,最后“面试”孩子。
“我没有给孩子择园,上的也是离家近的一个普通公办幼儿园,怎么还这么难?”刘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进中学贵,掏光家底未必能顺遂】
“猜谜语:一个小姑娘,穿着黄衣裳,你要欺负她,她就射一枪。”
“一组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填写完整:1、2、3、4、6、()、12”
“动手题:一张纸撕一次变成三张、一张纸撕一次撕出四个口、六根牙签摆出5个正方形、四根牙签摆出3个三角形……”
前不久,一则名为《“幼升小”名校试题精选》的帖子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上,该帖收集了北京市各小学的“幼升小”入学试题。不少网友看后跟帖称,题目“很难”、“很雷人”。
在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竞争氛围中,家长们无奈地看着五六岁的孩子过早地担起了应试压力。
雷人试题吓坏家长
在这份试题后,网友“伊莎贝拉”回复道:“考个小学也这么难,搞得比高考还复杂。”
网友“乖乖”则留言:“研究了半天,只有几道题会做,还不确定答得对不对……看来以我现在的状态,知名小学肯定考不进!”
笔者发现,不仅是北京,在上海、武汉、成都等地,“幼升小”试题都成了令家长们头疼的难题。
在《上海重点小学的入学标准,这招的都是天才吧》、《在家模拟下“幼升小”考试》等帖子中,“小明不喜欢穿高跟鞋,小明换灯泡不用梯子,小朋友你们认为小明是谁?”“有1到9九个数,请问是按什么把它们分成1、3、7、8;5、9;2、4、6,三类呢?”等题目常常难倒家长和众多高学历网友。当楼主公布答案为“姚明”、“按同一声调分为一组”的时候,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对大人来说,这些题都很难一下子想到,更别说是对一个6岁的孩子了,“这明显严重超纲”。
目前“幼升小”入学考试的考察内容大致归纳为数学思维、语言能力及综合能力几个部分,其中语文和数学最为重要。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会重申《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但各地“幼升小”入学考试还是将不少适龄儿童堵在了“附近学校”的校门外。
“难道小孩子考不过这些就只能在家待着吗?我的孩子怎么办?”网友“弱小的我”发出疑问。
火爆的“幼小衔接班”
6月底7月初的一段时间,北京的刘女士特别忙,女儿彤彤马上要升小学成了家里的头号大事,而头号大事中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幼升小”入学考试。
其实,在彤彤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接触过拼音、写字、运算等知识,虽然现在已经拿到了小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为了能和小学教育更好地衔接,刘女士还是决定给彤彤报个暑期培训班。“咳,现在的小孩真不容易。”
对刘女士的安排,丈夫不同意,他觉得彤彤太累,这样学习生活就没了童趣,孩子对学习也不会感兴趣。可刘女士坚持:“周围的家长都让孩子提前学习,彤彤不去,跟不上小学进度,产生自卑心理怎么办?”
像刘女士一样的家长不少。笔者发现,在北京,幼小衔接暑期培训班报名火爆,尽管学费要两三千元,但不少培训班都已招满。
笔者向“聪明法宝幼小衔接班”的张老师咨询后了解到,该暑期班开设了《识字和阅读》、《想象和创造》、《逻辑和数学》、《注意和观察》等4门课程,分别教授语文、数学等知识。在语言方面,会教授300到400个汉字,并让孩子辨别偏旁部首,培养阅读习惯;在数学方面,教授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让孩子初步掌握比较简单的乘除法换算,加强对数字的巩固。
课程中,新开设的“同步模拟测试”环节最受家长热捧。暑期班为了保证孩子顺利通过名牌小学的考试,收集了各小学的入学试题,在每节课课间,由老师模拟小学入学考官,进行入学考试的模拟训练,并根据孩子的表现,指导其做出正确的回答。
某全国性知名教育机构开办的“全日制暑期学前双语快车班”不仅开设了语、数、外等衔接课程,还开设了专门针对小学入学考试的试题培训课。该负责人向笔者保证,课程结束后孩子能掌握200多个汉字、20以内的运算,并能顺利通过小学入学考试。
而笔者在小学义务教育大纲上发现,掌握45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已经是一年级下学期的教学要求了。
其实,早在2006年4月,北京市教委就出台了《关于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的通知》的文件,称将用4年、到2010年逐渐取消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当时,全市共有471所小学,举办了856个学前班。如今,学前班的身影逐渐消失,而一些培训机构开办的“幼小衔接班”、“潜能开发班”现身幼教市场,继续着学前班的“使命”,且每月收费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帖子附图:

【考高中时身体或将已“废”】
“我上个月和一个房主本来已经谈妥,月租金3500元,我先付了1000元定金,8月份孩子开学前搬过来入住,再正式签约交钱,可是昨天房主忽然打来电话,租金一下子涨到4500元了,说是‘随行就市’……”
“我看好了学校旁边的一个三居,刚装修好的,开价8000元一个月,突然房主说他还没拿定主意,明摆着待价而沽,谁加价就租给谁……”在一所重点小学的家长论坛里,抱怨帖子比比皆是。
每年六一过后,“学租族”家长们便纷纷着手在学校周边租房。然而,房产新政出台之后,全市租金普涨,学区房已经成为这轮领涨的急先锋。学区房提前暴涨的租金让家长们心中蒙上了一层阴霾,而且特别离奇的是,今年学区的房源格外少!记者调查发现,中介垄断学区房源,是租金暴涨的一个幕后推手。
眼下行情
学区房租金论天涨
在“学租族”家长们中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租房的故事,而今年租房的关键词是“先下手为强”,动作慢的家长们面对节节上涨的租金只能望洋兴叹,有先见之明的李女士因为下手早、签约长成为家长们羡慕的“榜样”。
李女士的儿子就读于实验二小,今年9月将从官园附近的低年级部迁到新文化街的本部上学。本部以路窄车多接送困难著称,很多二小家长都选择在附近买房或者租房。春节刚过,李女士就开始四处看房。“当时决定先下手就是想避开家长的‘大部队’,通常家长都是暑假期间才集中找房,到时候不但房源紧张,而且房租也会相对上涨,我提前了半年搬了过来。”3月份,李女士看中了长椿街地铁口的一套两居,70平方米左右,离学校走路大约10分钟,租金3000元,李女士很麻利地和房主签了约,并且租约一下子就签了4年半。时隔两个多月之后,行情完全不同了。5月中旬,当木木妈开始找房的时候,她发现长椿街以南、离学校更远的地方,50多平方米的一居也开价3800元了,而且房主绝不肯签约一年以上,要为明年涨价留出足够的余地。
虽然学校周边的房子无论是买是租一直都价格不低,但最近两个月来的涨势仍然令人惊异,价格以“周”甚至以“天”为单位不断刷新纪录,张女士刚为4000元的月租金租下一个70平方米的一居而心疼,半个月后同样的房子已经开价5000元,又令她找回了不少心理平衡……以至于不少家长都在抱怨:“房子买不起,现在连租都租不起了!”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国十条”出台后,从4月下旬至今,北京租赁市场依旧延续了春节后传统租赁旺季的火爆,并且即将迎来暑期的传统租赁高峰。现在距离9月份中小学开学还有3个月,来自中关村、东城、西城三个热点学区房区域多家门店的数据统计显示,重点中小学附近房屋租金已提前上涨。
房源少得离谱
令家长们更为焦急的是,校园周边的房子房源少得出奇,好不容易出来一套房源,等待多时的家长们立刻跑去争抢,这种局面也令学区房越炒越热。
曹女士的儿子也在实验二小就读,五一之后她也加入了找房大军。学校所在的西城区新文化街附近的几家中介跟商量好了似的:“现在暂时没房,一有房源我们会和您联系。”怎么会一套房子也没有呢?曹女士又到几家大的房地产网站去查找,这才发现根本找不到房主,几乎所有的房源信息都掌握在中介手里,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这套房已经租出去了,我们再帮您留意别的好吗?”曹女士向别的家长一打听,原来其他家长也有同样的遭遇,大家都在学校附近的这几家中介提前“排队”等房子。
等待令人越来越心焦。等了快半个月,曹女士终于接到电话,说是在国华商场后面有套房可以看。对于这个位置曹女士其实并不满意,因为距离学校大约有两站地,孩子最快也要走15分钟。但是中介说,这个房子也是好不容易才空出来的,离学校更近点的房子现在不可能有,要等到七八月份有孩子毕业退租才会空出来,如果想找近的就接着等吧!曹女士等怕了,决定先看看再说。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条件并不好的房子,一起去看的家长竟然有5家之多,那是很老的小两居,还不到70平方米,房东竟要价4500元,没任何商量余地。曹女士只好悄悄退出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为租房付出如此昂贵的代价。
帖子附图:

【上大学,教学质量成忧心负累】                               还早!斯坦福大学校长:中国要建成一流大学还需20年
2010年05月03日03:03扬子晚报
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在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顶尖大学校长的眼中,中国高校当前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解答“钱学森之问”,让高校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20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及121位国内大学校长济济一堂。记者专访了5位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校长,请他们为中国高校把脉、“挑刺”,多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20年。
专访大学校长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中国大学最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作为世界顶尖名校,理查德·莱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本科教育还缺两个内容
绝大多数的亚洲的学校和欧洲大学一样,本科教育是专识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18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和一些一流的欧洲大学及美国大学不同的是,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
美国通识教育模式可以借鉴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切?莱文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通识教育。美国的本科学生在头两年会尝试各种学科,然后会再选择一个主科。因为通过对多个学科的接触,会有不同的视角,使他们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设想一个政府的领导以前学过历史,又学过道德哲学,同时还学过经济、心理学的话,那么他胜任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目前中国有许多的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模式,北京大学在2001年推出了元培项目,选出一些优秀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他们生活在一起,同时在两年过程中学各种各样的学科。在复旦大学,所有学生第一年都接受公共学科的教育,之后再去选定一个主科。在南京大学,也开始按大类招生,学生在报考的时候不再需要去填报某一个专业,而且第一年会有60多门通识教育的课程供他们选择。
互动式讨论让学生学会挑战
具体到教学方式上,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系统,要求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进行辩论。而美国的模式就是一些互动式的讨论会,或者说是一种小班授课,他们会挑战彼此,而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现在美国的顶级大学的考试,一般来说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事实,而是让他们去解决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个观点的两个方面,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教学风格要改变起来更困难。因为进行小班授课成本会更高,而且即便进行了小班授课也不能够保证学生就一定会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因此教师就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挑战彼此,挑战教师。对于中国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中国大学的校长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不少,可见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相当重要。而那些在国外学习过的大学教授,他们改变起来可能更容易。另外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各个大学之间校际的交流,也会加快这一个过程。总之,莱文认为通识教育对中国来说好处大于坏处,而培养学生这样的评判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对中国来说也是好处大于坏处。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
中国需要敢挑战权威的学生
和耶鲁不同的是,牛津大学并未采取通识教育,他认为,各国应根据国情来采取自己的教育方式,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的能力,而中国最缺的就是敢挑战权威的学生。
是否敢挑战权威是中西方教育的最大不同
汉密尔顿说,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作为一个科学家,也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在我的博士生项目里面学习,他们非常优秀。因此从教育的结果来说,我觉得东西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差别。如果要说到差异,在我看来最大的差异,是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这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要鼓励中国的学生成为更加主动的研究者、挑战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不过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中国学生也在发生变化,3月份,我来到北京,在北大和清华做了一些讲座,一些非常年轻的中国学生问了一些非常难的问题,对我进行了挑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我们也希望这种变化能够持续下去,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考研究生,念了可能还是没“资格”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