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震荡:双底梦破灭 何处可寻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36:10
2007年06月29日02:42国际金融报 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
由于前两个交易日,大盘出现了持续反弹的走势,上证综指的日K线图一度形成了双底的形态,并摆出一副冲击前期高点的姿态。但想不到的是,昨日上证综指在午市后快速下行,急挫164.40点,收出一根长阳K线,从而使得上证综指的双底形态渐趋破灭。
消息?估值高企?
对于昨日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表面看来,是因为市场流传出种种不利于A股市场短线走势的信息,比如说关于利息税取消、大非们减持的信息等等。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前期已被媒体报道过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暂行管理办法》成为昨日后市急挫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说,部分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昨日的下跌是信息频发所致。
但笔者认为,昨日的下跌主要与当前市场的估值高企有关系。因为上文提及的诸多对证券市场有着影响的信息,在前期均经过媒体的公开报道,并非突如其来的信息。作为一个相对有效率的市场,不可能对已经明朗化的信息延迟至昨日午市后才正式反应。
大盘昨日急跌,信息充其量是一个催化剂,更重要的是在于市场参与资金对大盘目前的点位、估值感到没有信心,一旦反弹到一定程度,就会抛盘渐多,压力渐显,最终会抑制住大盘的反弹空间。
反观当前A股市场,估值不可谓不高,因为对比目前红筹股20余倍的动态市盈率,目前A股市场蓝筹股的40余倍市盈率就显得并无估值优势。而在目前QDII阵营全方位扩展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自然有所降低,也就有了各路资金对当前市场信心渐退的想法。
底部何处寻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大盘的急挫,究竟如何寻找底部呢?对此,笔者认为底部的寻找其实关键看两个因素,一是蓝筹股会否下跌。因为目前基金重仓股为核心的蓝筹股处于相对抗跌的状态。但诚如前述,目前蓝筹股的估值优势并不明显,既如此,只有基金重仓股的蓝筹股出现急跌,才有可能产生底部。而就目前信息显示,短期内蓝筹股可能难以出现下跌,道理很简单,基金发行节奏有望为蓝筹股带来极强的支撑。所以,短线内的确难言底部,自然也难以说底部在何处点位出现。
二是成交量。从以往经验来看,市场底部的形成往往会在成交量急促萎缩后一段时间就可能形成底部。但目前盘面显示,成交量虽然已经突然萎缩,即从前期的日均2000多亿元降至本周的1300多亿元。但考虑到当前上证综指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区域,如此的成交量萎缩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理论还有一个急促萎缩的过程,即沪市日均成交量低于500亿元左右时,方可能形成一个中期底部。
在目前背景下,笔者认为谈双底形态的可能性并不大,真正的底部是事后看出来的,但如果考虑到上述两个因素之后,看来,上证综指在3400点附近可能也难以形成一轮中级行情的坚实底部,故大盘的前景并不美妙。
尽量减少频繁操作
而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每一次大盘调整之际,任何频繁操作将会导致失误率增多,所以,在大盘调整之际,没有必要盲目预测底部在何方,更没有必要盲目乐观地做反弹,目前最佳的操作境界就是持有现金静候底部信号的来临。
当然,对于一些以投资为专职的投资者,自然难以忍受寂寞,在此笔者建议可以适当关注今后A股市场的新增资产,一是那些具有注资预期的个股,一旦盘面异动,可以适当关注。二是新股,近期不时有新股黑马跑出,实益达、中国远洋等,充分说明了在弱市炒新传统的旺盛生命力,建议投资者可以从招股说明书中寻找未来业绩有望大幅增长的新股。
重大利空迫使二次探底
■ 万隆
昨日大市在重大利空影响下,走出了单边大跌的走势。为何大跌?后市走势将会如何?
笔者初步的判断是,昨日大跌主要是重大利空导致的,是市场对利空的一种反映。从技术面看,它可能是对周二的3818点的二次探底。在探底完成后,如果再没有重大利空,大盘就有可能重返升幅。当然,如果继续有重大利空,又或者是这一利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我们的预期,那可能就很难说了。
财政部准备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买外汇,这意味着,将要抽走社会大量的资金。这对于资金推动型的大牛市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空。但是,昨日大盘早市却走得比较稳健,一时也迷惑了一些投资者。
我们再来分析当前的重大利空因素: 1.55万亿特别国债。数量特别大,是针对目前资金流动性过剩采取的措施,而资金流动性过剩是这一轮大牛市产生的基矗市场对这一个利空还是相当畏惧的。尽管,这一利空在前期就已经有所传闻,也已经有一定的消化了。但是,当它正式出台的时候,市场还是必须对它作出比较大的反映。
从证券市场对消息的反映方式来看,利空的一般规律是——利空出尽的时候往往就是利好。从这一角度看,后市就不一定很悲观。甚至是,在人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正是我们要大胆看好的时候。最近一波下跌,可能就可以理解为是对周二大盘3818点的二次探底。之后大盘就将会重返上升趋势了。
无论哪一种分析思路,无论哪一种走势,最终都要在市场上走出来。在对后市走势预测分歧特别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需更多地观察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