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报道:“收买性规则”背后的权力失范(07.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6:46:13
《民主与法制》报道:“收买性规则”背后的权力失范(07.3)
从表面上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而赋予外来客商特权,是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但是通过比较中外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背景,我们不难发现更为深层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社会的各个成员都将自己看作是市场经济关系中的平等一员,他们通过自由协商,实现权利义务的交换。不同阶层则通过各自的政治团体在立法机关讨价还价,并形成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法律是社会的共同契约,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不太可能出现政府部门擅自修改规则、赋予某些人特权的现象。
但在我国,市场经济最初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启动的一种经济机制,政府部门不但推行市场经济,而且制定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这就难怪,一些地方政府或官员为了发展本地经济、突出本地政绩,敢于贸然修改规则,以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外来投资者来说,如果能在与政府进行合同谈判的过程中,制定出对自己有利的规则或者修改对自己“不利”的规则,自然是一件“好事”。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作是投资者用金钱收买了地方政府制定规则的权力。既然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就不难断定,即使一些地方在中央监督和社会压力下废除了各种特权性的招商引资文件,仍然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投资者私下提供各种不合理的便利和特权。
要防止出现这种“收买性规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民来决定政府官员的政治命运。因此,在改变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应当让当地民众自主地选择政府官员,并且时刻监督政府官员的行为。如果只改变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将市场主体的权利交还给市场主体,而没有将选举政府官员的权力交还给选民,那么,投资者会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迫使政府官员修改规则,或者利用自己的经济影响,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规则。归根结底,如果没有有效约束政府权力、监控官员行为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可能遇到障碍。发生在沁阳的“超国民待遇”风波,就证明了这一点。
以往我们曾经批评“市场经济帝国主义”,其实市场经济的逻辑并不复杂,只要建立起市场主体主导的市场经济,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行使规则制定权,市场经济就能有序发展。相反,如果行政权力失范滥用,市场经济就有演变成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因此,今后我国立法的重点应当放在约束行政权力方面,防止政府及其官员随意修改规则,甚至藉此进行权钱交易。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置身于重大改革的非常时期,往往也是权力互相纠缠、权力界限模糊的时期,而权力边界不清,即意味着权力有可能非法膨胀、越界,摆脱国家法治的监督和约束,也意味着权力有可能获得更多腐败寻租的机会。因此,国家的改革举措必须与法治建设同行。用制度的力量为权力划定清晰的边界,可以更有力地约束权力的混乱交错,合理分配和行使权力,减少改革阵痛,并构筑起抗击权力腐败的坚固防线。
《民主与法制》报道:“收买性规则”背后的权力失范(07.3) 张培元:“三玩市长”的权力是谁给的?(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5-1) 阮占江:警惕“超女”民主娱乐化背后的商业陷阱(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民主与法制时报 实习记者“失实报道”牵出特大窝案(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2-20) 透明中国-神木书记“正常调动”背后的权力规则 09年十大牛B事件 (转载)-民主与法制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搜狐博客 “三玩市长”的“贵妃后勤部”(民主与法制) 简谈董必武民主与法制思想的相互关系 调查性报道采写的特殊规则 “魂断烂桥”背后的权力与钱力 追求权力与改写规则 “沈阳嫖娼疑案”的台前幕后(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4-24) 卫生局长的女人“武艺十八般”(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罗士圈:城市危改的民本模式(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王琳:如果被抢的不是钟南山(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洪巧俊:农民的生命为何如此脆弱(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6-26) 法学专家眼中的高莺莺之死(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7) 王昭耀:想做坦白从宽的典型(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12-11) 来自大巴山的血泪控诉(《民主与法制》 2007年第2期) 陶杨:律协选举不民主是社会的不幸(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8-6-30) “政府俘获”:权力寻租的高级形态//追求权力与改写规则 “潜规则”是什么?//追求权力与改写规则 解秘杨湘洪事件(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