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长的女人“武艺十八般”(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51:46
卫生局长的女人“武艺十八般”
“我不知不觉变成了一名贪婪的女人。由于贪婪,我丧失了廉耻感……我害的人太多了,有的甚至是下岗工人,他们为安排子女上班,卖掉房子给我送钱,我竟然心安理得地收下。贪婪就像魔鬼,人一旦中了魔法,啥事儿做不出来?我是个胆小如鼠的人,干的却都是胆大包天的事……”
——摘自武艺狱中悔过书
5月23日,笔者受安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派,跟随对武艺案件进行回访的安阳市检察院大要案指挥中心办案人员,驱车来到安阳市看守所,会见了一审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的武艺。
武艺曾任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兼安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卫生人才分市场主任。
今年1月12日,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安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控武艺涉嫌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处武艺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60万元。武艺案一审判决宣布下达后,武艺提出上诉,现此案正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复核。
该案在安阳曾引起广泛关注:涉案金额高达362万余元,是安阳市近三年来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案值数额最大的;共涉及县处级领导6人,副科级以上干部18人,其他人员30余人。
起家:调入市卫生局从事团委工作
提起武艺,在安阳市医疗卫生系统可谓大名鼎鼎,十几年来,她一直是个传奇人物。十年左右时间,武艺从一名卫校毕业的护士,先后担任安阳市卫生局团委书记、人事科长、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市卫生人才分市场主任,年仅35岁便擢升副县级职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武艺这颗“明星”骤然坠落了?
1963年7月15日,武艺出生在河南濮阳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干部家庭,父母均在当地政府部门就职。到了上学的年纪,家人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取意,为其起学名武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濮阳隶属安阳地区。1979年9月,年仅16岁的武艺考取了安阳卫校。武艺在安阳卫校不仅专业成绩优秀,而且学会了多种才艺,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1981年年底,19岁的武艺顺利毕业。
1982年3月,武艺被分配到安阳地区医院。1983年前后,濮阳从安阳地区分离撤县改市,武艺认为留在安阳发展的机会更多,便留了下来。
安阳地区医院医护人员分流时,武艺原本被重新安置到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恰巧当时市卫生局团委书记职位空缺,组织部门查看过武艺的人事档案后很满意,将武艺调入市卫生局从事团委工作。多才多艺的武艺如鱼得水,时间不长便将全市卫生系统的共青团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两年以后,良机再次垂青于她。
1985—1987年,武艺全脱产到郑州大学政治系学习深造,在郑州大学期间入党,时年23岁。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武艺获得过一系列的荣誉称号。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团干部、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
1988年5月,武艺结婚,丈夫任某系南方某著名大学哲学系高材生,是安阳市委某机关公务员。1990年他们的女儿降生。在此前后,两人还算相濡以沫。
贪婪:给夫洗脑想做“红顶商人”
关于武艺案,安阳市卫生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杨某是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杨某,男,59岁,武艺案发不久,杨某受贿案也东窗事发(现此案已审查起诉)。
相当长的时间内,两人之间保持暧昧关系。
做了母亲的武艺在呵护女儿的同时,她的内心深处不断激荡起层层涟漪,平静和睦的家庭开始出现裂痕。
一次回到家,武艺翻来覆去数着通过关系做生意挣来的一万多块钱钞票给丈夫洗脑:“啥时候你也能给家里多弄些钱,养活我们娘儿俩呢?依我看,发财的途径一是下海经商,二是当官升官,最好做个红顶商人。这样,一来免了因投资下本而犯愁,二来钱赚得也格外轻松容易……”
1994年3月,一心盼着升官发财的武艺,终于坐上了安阳市卫生局人事科长的宝座。当时卫生局上下正盛传杨局长跟武艺的种种绯闻。从此,武艺与丈夫的关系渐渐由紧张到恶化,后来发展到夫妻分居。案发前,两人曾数次商量协议离婚,由于多种原因未果。
1998年10月,杨局长带领武艺等人赴青岛市,学习考察该市卫生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先进经验。杨某看中的是武艺风韵犹存的姿色;而武艺除了千方百计把局长紧紧“套牢”以外,更感兴趣的则是如何挣大钱。两人各取所需,心领神会,共同把目光盯上了“青岛经验”,冥思苦想怎样通过搞人事改革代理发展经济实体进而捞取实惠。
青岛归来,两人明确分工,抓紧落实。杨局长使尽浑身解数向上请示,宣传鼓噪,大造声势;武艺更是跑前忙后,招兵买马。他们铆足了劲儿,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靠山:局长安排仕途一帆风顺
“我之所以走到今天,主要在于我心太贪,手伸得太长了……局里的人都知道我和杨局长之间的那些事,他给了我几乎想要的一切,我对他感激不尽。可后来逐渐发现他是个用情不专的人,我又千方百计摆脱他。”
婚后的武艺认为,男人没啥别没权,女人最要紧的是找个有权有势的男人作靠山。权柄在她眼里简直就是幸福和满足的代名词。
武艺在卫生局担任团委书记,大小也算个中层干部,丈夫在市委机关大院作公务员。在普通人看来,这本该是个幸福家庭。随着女儿的渐长,武艺对自己职务的原地踏步,尤其对丈夫仕途上的“不求上进”感到郁闷,免不了夫妻拌嘴吵架,哀叹自己“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她的这种郁闷随着杨局长的到来而改变。
1992年10月,杨某就任安阳市卫生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杨局长的到来,不仅搅乱了安阳卫生系统平静如水的状况,也为全局上下每个人改变命运带来了新机遇,特别是当杨局长在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振臂高呼“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口号时,更让包括武艺在内的所有人心绪难平,个个不禁摩拳擦掌。
武艺能说会道,善解人意。时间不长,杨局长便对她留下深刻印象,45岁的杨局长有了非分之想。
1993年春节前夕,武艺只身前往局长家拜年,不失时机提出个人进步的想法。杨局长先是连连夸奖武艺的工作做得如何出色,并紧盯着武艺经过刻意打扮的一身装束,意味深长地点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我预祝你心想事成……”
武艺绝没有想到,第二天,杨局长亲自登门回拜武艺一家。临别时,杨局长顺手掏出一个红包,放到武艺手中:“这是我给你女儿的压岁钱。”待局长走出家门,武艺打开红包清点,整1万元现金呈现眼前,她一面喜形于色啧啧赞叹:杨局长真有钱、好大方!一面又细细回味琢磨:他那双热辣辣的眼神中分明包含着什么……
在杨局长的极力举荐下,武艺从此平步青云,仕途一帆风顺。她1994年12月升任市卫生局人事科科长,1998年12月调市妇幼保健院任党委书记,1999年10月兼任市卫生人才分市场主任。
民谣:“局长不给办,武艺能搞掂。”
武艺、杨某案发之前,有关两人缠绵悱恻的传闻此起彼伏。最典型的莫过于当地流传杨某的“三怕”段子:一怕饭局酒桌上武艺失陪,假如没有她在身边,再精致的菜肴杨局长也吃不香;二怕舞会中别人翩然起舞抢过他与武艺的风头,为此,杨局长练就一身精湛的舞技;三怕年终评比下属不给武艺投票,为此,武艺年年成为局里先进模范的承包专业户。
翻开武艺案厚厚的卷宗,其中查实她收受贿赂的犯罪记录前后24笔,其中有为保位升官,有为解决干部职工子女就业,还有为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等三种情况。按常理,武艺先是在市卫生局当团委书记、人事科长,只是一般的中层干部,甚至1998年就调出了卫生局,任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兼市卫生人才分市场主任,似乎不该负那么大的责,当那么大的家。
事实恰好相反,多年来,武艺利用她与杨局长之间的特殊关系,可以呼风唤雨。当地坊间曾流传一时的民谣也印证了武艺的能耐权势:“想从医,找武艺”、“局长不给办,武艺能搞掂。”
杨某在上世纪90年代曾因搞腐败,遭举报受到纪检部门的查处。从此,他的招法手段更加隐蔽狡猾,他不便出面的事把武艺推向前台,自己担惊受怕又舍不得放弃的黑金让武艺曲线收下再共同瓜分。
另据了解,杨某在任局长的十多年间,除与武艺保持婚外情外,还与多名女性有染。时间一长,武艺看在眼里,气在心头,早在两年前,她便把自己及女儿的户口迁到上海。
一审法院最终判决:武艺贪污公款人民币95万余元,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40万元;受贿人民币55.5万元,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人民币212万余元、美元2250元,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上三罪并罚,决定对被告人武艺执行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60万元。
本版供图洹畔
特约撰稿 洹畔 发自河南安阳
卫生局长的女人“武艺十八般”(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罗士圈:城市危改的民本模式(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王琳:如果被抢的不是钟南山(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民主与法制时报 阮占江:警惕“超女”民主娱乐化背后的商业陷阱(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法学专家眼中的高莺莺之死(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7) 解秘杨湘洪事件(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8-11-3) 张培元:“三玩市长”的权力是谁给的?(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5-1) “沈阳嫖娼疑案”的台前幕后(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4-24) 洪巧俊:农民的生命为何如此脆弱(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6-26) 王昭耀:想做坦白从宽的典型(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12-11) 最高检挂牌督办力摧“护黑伞”(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0) 防范贪官洗黑钱必须财产公开(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0) 妇联副主席委身风水先生酿惨剧(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7) 审视中国官员出国培训热(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1) 高一飞:虐囚主犯被判死刑体现了法律尊严(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7) 陶杨:律协选举不民主是社会的不幸(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8-6-30) 武汉铁路分局副局长刘志祥贪污受贿数千万(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4-9) 沸腾:盗贼为何专门盗抢一把手(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6-26) 罚不了400 万,县领导没面子(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5-8) 吴应海:请卫生部长立个军令状(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5-15) 实习记者“失实报道”牵出特大窝案(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2-20) 承德外八庙风景区建豪宅(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9-4) 河南一官员买官被骗65万(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