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兮归来—《严凤英》首演观后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02:53


 
文/青卿

凤兮归来——《严凤英》首演观后记

“飘飘荡荡我又来……” 
只这一句词,我就泪如泉涌。 
恍惚了,眼前这个白色旗袍淡紫色缎带的她,真的是她?重回人间的她!我魂牵梦系的仙子,真的回来了! 
脑海里,一刹那,时空交错……

曾经我以为,我会淡忘;此时我确信,我没有。 
她回来了,我也回来了——二十二年前,那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只为一部电视剧就丢了魂儿的小女孩,又重新,变成了我,坐在这满满当当的剧场里,痴痴地凝望,傻傻地拭泪。 
自从那年春夏认识了她,小女孩就痴了醉了,努力想记住片中的歌词唱腔,却因不再重播而复习无门;四处找寻她的故事,却只在辞海里看见几行简约的字;于是捧着电视报,背诵关于她的一篇文章,藉此感觉离她更近;攒下零花钱,去买她的磁带,却只找到半部《女驸马》,一听数年;模仿她的唱腔,却天资愚钝,自惭形秽。 
小女孩长大了,可惜身边知音难觅。这是一个港台歌曲的时代,同龄人鲜有同好;纵有爱戏的长辈,爱的也是京剧。小女孩只把那仙子偷藏在心底,藏得自己都不去想,藏得自己以为自己已不再惦念……只是偶尔播过戏曲台,看着仙子的后辈们演绎着新旧剧目,才停下来,静静地听上一曲。 
直到某一天,在匆匆的地铁里匆匆一瞥,看到她的名字。

心里痒痒着,去查这出新戏的消息。 
都知道艺术家的人物传记最难拍,尤其是近现代人物:专讲艺术,怕外行观众没兴趣;描写感情,真了假了都有难处;何况还有历史、政治的许多顾忌……出名如《梅兰芳》者,在我看来,也不过是编造了几个掺假的骗骗外行的段子。《严凤英》的剧本又能怎样呢? 
看到某介绍说,该剧集中表现严凤英解放以后的艺术发展创新成就,不免担心,全是事业成就,剧情如何编纂?不会编出歌功颂德来吧?文革一段又怎么表现呢? 
好在,吴琼、黄新德,这些熟悉的名字,让我还是很放心。爱黄梅、遵循艺术规律,出来的作品就应该不会差。

第一轮演出有四场,我想等临近了,确认哪天有空再订票。谁知,真打电话订时,四天的票全部售罄!悔之晚矣!唉,也该为之欣慰:爱她的人多,票房才会这么好啊! 
不能放弃,决定去找黄牛碰运气。24日首场,一下班就坐地铁奔赴保利,刚出站口就遇到了两位贵人:“我不是黄牛!单位发的票,多余的,看着给吧!”380的票,我嗫嚅着不知如何开价,贵人大叔说:“给50吧!” 
哈!乐疯了!感谢给员工发福利戏票的单位!感谢其他不看戏的员工! 
赶紧冲进大堂,买了本儿简介,发现卖简介的正是网上看见的北京黄梅戏戏迷协会的,赶紧要了联系方式。 
检票,入座,开场,于是有了本文开始的一幕。

黑暗中,狂哭了整整一幕。旁边的贵人大叔频频侧目,看这位找黄牛买票的姑娘怎么入戏入这么快。 
真后悔,没有带手绢。 
直到“谢文秋”出场,我的情绪才慢慢平复。

还是在这里介绍一下剧中人物跟真实人物的对应关系:谢文秋,即甘律之;张浩然,即王兆乾;汪鸿友,即王冠亚。熟悉严凤英的观众一眼就可对上号。

舞台设计很巧妙,旋转的场景,加大了舞台进深,也使各幕情节的衔接更顺畅自然。简约的布景(尤其是第一幕),淡雅的色彩,恰到好处烘托氛围的灯光,整体视觉效果清新、爽利、大气、自然,不奢华不俗套,很符合人物及剧种的特色。

开场的严凤英是20岁的“小姑娘”,我坐在十九排,看不清演员妆容,但感觉上,那就是个青春少女。 
吴琼饰演终年38岁的严凤英,虽然在年龄上不占优势,但戏曲不像电视剧那样苛求外形的年龄感,只要表演到位,观众就认可。

与之前看到的介绍不同,剧情并非围绕严凤英的戏曲艺术发展,而是以情感波折为主线,几番离合,表现人物性格、“时代特色”和她对黄梅戏的痴情难舍。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有了足够多的情节起伏,且大体符合历史。 
不过,真实人物的真实情感,远比文艺作品“提炼”出的复杂得多。很难说,某次分别是为了追求事业、某次又全是被政治逼迫。而戏,只能以戏的规律走,夸张些、简单些,爱恨分明。所以,解放前的“谢文秋”简化为老师,纯洁而可爱;威武的“张浩然”则未免多了些负面刻画,即使该场结束后,女主角用画外音表达了“当时年轻不懂妥协忍让”的弥补之意。 
也因为感情戏的节奏太快,在严与张“一幕定情”时,旁边的贵人大叔暗语:“这么快,我有点儿接受不了。”而后,“汪鸿友”一派单相思的表白,紧接着就“组建家庭”,现场观众也出现了些许笑声。 
感情戏的中段,略显拖沓。如严和谢离婚,就换了三个场景吧?是否可压缩?

三位男演员,风格各异。黄新德老师的戏味儿最浓,举手投足,唱腔道白,处处是戏,无可挑剔。连最后穿涤卡褂戴套袖的样子都透着股子文人气质,让人迷恋。 
丁同老师饰演的师父筱彩楼,如母亲一般,演技纯熟,亲切感人。可惜嗓子……不过这角色刚好是坏了嗓子的前辈大师,从剧情上也说得通。 
另有几段班主(团长)、团员的群舞加说唱,作为过场交代剧情。我觉得那说唱的节奏控制还不够好,没在歌与戏之间找到平衡。 
交响乐伴奏是一大创新,效果当然比传统伴奏强烈许多。不过有几句唱腔,吴琼已婉转地减慢了速度,而伴奏依然没慢下来。这些都待磨合。 
剧中,吴琼还唱了一大段昆曲和一段京剧,像模像样,真让人耳目一新。可惜我不在行,听不出层次,只觉得美。昆曲那段,似乎低回处还可以再轻柔些,试试减低音量?

吴琼的唱功着实了得,近两个半小时的演出,数段长篇,情绪饱满,一气呵成,无可挑剔。 
最爱的还是偏重传统黄梅调的几段,清新婉转。而有的曲调感觉像歌剧,过于高亢,韵味不足,一时难以适应。 
安庆方言的道白,真是好听。黄老师的“小姑娘”三字,妙不可言。 
“超现实”戏剧手段安排巧妙,如六仙女与土地公在天上看“七妹”喜结良缘;而后,天兵天将凶神恶煞来拆散夫妻,师父与之周旋也抵挡不过……戏中有戏,亦真亦幻,贴切而新奇。
剧中配合情节,穿插严凤英代表剧目代表唱段,十足的严味儿,让观众过足了瘾。

关于严凤英在戏曲艺术上的发展成就,剧中多是侧面介绍,如学京昆、借云帚、排新戏、不满足于小戏等,并未系统地介绍黄梅戏为何在她身上突然成了大剧种、她到底做了哪些革新。当然,这也正是剧本的难点所在。 
《柳树井》选角后,张问严为什么能表演得如此真切,严回答:“我也曾是这样的童养媳。”这是实情:自己体验过的生活,更容易演得像。但,进一步更要问:没体验过的别人的生活,又怎么能演得传神呢?之后拍《天仙配》电影《董郎昏迷在荒郊》的一幕,又解释了她如何把自己的感情代入七仙女,从心底一样哭出来。不过这些情节设置还是偏简单了些。(可惜剧中几乎没有严凤英的老搭档王少舫的戏份,只让“他”在地上趴了这么一阵。)
也许,好演员有好演技,是不需要问为什么的。

越往后看,越担心结尾。看到开篇服装——白色旗袍淡紫色缎带——再次出场,“天上是清朗朗一个月亮”,大有为黄梅戏总结之势,“感谢生活感谢命运感谢党啊感谢人民”,真怕她就此结束,那可就悲剧了。(这段词太实了些,不过还是挺符合时代特征的。) 
当然没有结束,最后是一幕舞剧,没有词,只有动作。红卫兵、红旗、忠字舞、拳头,压抑、紧张、挣扎、无助……波涛过后,惟余一幅缎带、一缕香魂。
对文革,这样的表达,就够了。

不必等待尾声处四位亲友的追忆,再次,泪流满面。

你唱到:“我会回来……”  
凤英,你已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