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魏智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9:58:28

我的阅读史(魏智渊)

(2010-06-16 21:42:48)转载 标签:

读书

教育

《东方少年》

《读书》

文史知识

教参

鲁迅

中国

杂谈

分类:他们的人生

最近两年多的阅读,冷暖自知。逐渐意识到了根本书籍以及知性阅读的重要性,读书也渐渐“收敛”,即越来越倾向于投注心力于最重要的书籍,而不愿意在一般的书籍特别是流行教育书籍中流连。换个说法,经过几年的阅读,我感觉到自己又收缩到了最重要的一批书籍中来了。

 

一个静静的下午,皇冠咖啡馆里,一杯苦涩的咖啡,让自己陷入回忆中,回忆那些穿越自己生命的书籍――

贫瘠的童年,既没有上过学前班,也记不起任何学前阅读。有记忆的阅读始于三年级,从厚厚两大册的《说唱西游记》开始……

 

一小学阶段:

《说唱西游记》,情节印象不深,或者自以为印象不深,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诗词,三流诗词;

三年级起,一放学就往家跑,守在收音机前听评书,无非是《杨家将》、《岳飞传》之类,尤其喜欢杨六郎和岳云。而影响我最深的评书却是王刚评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一个叫玉旨一郎的日本人而流泪。这些评书,形成了我最初的基于善恶分明的正义感;【自注:小学时,读过的书并不能算少,但大半留不下印象。因为种种原因,受到的善恶分明的教育比较多。评书对我影响较深。】

五年级到了县城读书,开始守在新华书店门口一排排摆小人书的小摊上,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如《野火春风斗古城》之类,但是印象不深;父亲为了订了《东方少年》,偶尔也去邮局买《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在有零花钱的时候。《东方少年》对我影响甚大,主要是经由它我认识了皮皮鲁和鲁西西,知道了罐头小人的故事,当然也知道了一个叫郑渊洁的童话作家。直至成人,我始终没有买过郑渊洁一本书(其实是不知道,书店里没有,就无从买起),但等待《东方少年》上连载皮皮鲁系列的日子,给予了我童年阅读中最大的快乐。回过头想,大概小小的我,虽然成绩一路领先,但内心始终存在着焦虑吧?因此渴望能够有皮皮鲁这样的奇遇。【自注:其实小学阶段也颇背了一些唐诗,还记得有一本是李白诗选,摇头晃脑地背“白浪高于瓦官阁”之类。但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这些诗句之美,我有许多自觉的“不理解学习”,尤其是背诵,为何如此?或许原因很复杂。】

初中阶段:

初中时起,家里经济条件好转,零花钱多起来。家人甚至限制我买书,觉得我太喜欢看书了。于是便每天早晨饿着肚子,将早餐钱一块一块地积攒下来,去新华书店里找打折的书籍买一些回来看。【自注:我对书籍有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饥渴之感,因此买了大量的书阅读。到现在我还没完全搞清楚,是因为我生性敏感,喜欢文字呢,还是因为自卑,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强项?或者只是从阅读中寻求安全感?】至今尚能记得的书是《看不见的人》,但是没有看完它。除《东方少年》外,这一时期开始看《人民文学》之类的书籍。当时的《人民文学》,是各类小说的试验场,进行各种叙事尝试,我也模仿着写了我的第一个“中篇小说”。【自注:我在阅读中,比较趋向于崇高的东西,因此宁可去啃那些艰涩的文字,也不屑于迎合流行作品。不知道这是属于另一种虚荣和故作清高,还是骨子里有向上的力量?】初中阶段读书甚多,印象深刻的书籍有:

路遥的《人生》;那个时代是路遥热,很少有人不被卷入的;【自注:《平凡的世界》我就不太喜欢了,觉得《人生》是提出问题,而《平凡的世界》试图解决却最终没有解决,反而回避了。】

柯云路的《新星》;这部小说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也令我如痴如狂;【自注:这本书善恶分明,或许也迎合了我的密码吧?】

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自注: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特征的作品】

张贤亮的《绿化树》;这部小说所反映的特定年代的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人性深处的渴望,深刻地影响了我。过年时到一个小学同学家给她送贺卡,上面竟然疯狂地写着:“吃饱了不饿。”估计把她气了个半死。那时的我,觉得这是深刻的哲理,后来看了马斯洛,才知道需要层次论;【自注:《绿化树》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小说,他为我的人生埋下了另一条线索,即一种悲悯,一种对于小人物的同情,对英雄主义的消解,一种戏谑,反讽与嘲弄,这道线索径由张爱玲,一直抵达《大话西游》。】

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其实《黑骏马》是许久以后才看到的,《北方的河》中的英雄主义一直激荡着我,那种复调的不妥协不放弃,那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以及一代人的怅惘与哀伤,都深深地击中了我。永远难以忘怀并在我的生命中被反复提及的是里面多次提到的一首歌:【自注:英雄主义、使命感、激情与道德至上,是张承志给我最重要的东西,那条河一直在我的血液中奔淌,直到若干年以后才有警觉。】

你的疼痛的深切,

我当然不能理解。

为什么我们相距得远了,

其实一直都近在眼前。

 

是啊,我就是我,

我不能变成你。

就连你在那里独自苦斗,

我也只能默默注视。

 

我们俩都经受着考验,

而我究竟是你的谁?

如果一切从此崩溃,

那么你又曾是我的谁?

(这是凭记忆写的,或许有出入)

在那个流行金庸、琼瑶、席慕容和罗兰的时代,我“高傲地”拒绝了这些“靡靡之音”,但初三时,仍被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所击中,尤其是黄蓉,从此深刻地烙印在记忆中,构成了我青春期关于完美女孩的想象。也会看一些更深刻的书,例如但丁的《神曲》,甚至写进中考作文中,但是自己当时就知道并没有真正读懂。

初中时有一本杂志深刻地影响了我,这就是后来停刊的《报告文学选刊》。通过这本杂志,我记住了一个人:刘宾雁。他的一系列揭露当时腐败情况的报告文学,洋溢着激情与深沉的理性,几乎是诗。从他的作品的题记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北岛的一句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可惜后来这本杂志停刊了,而1987年,我读初三的时候,意外地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作家刘宾雁被开除党籍!我的惊愕可想而知,那对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自注:张承志所给予的使命感,与刘宾雁所带来的忧患意识以及批判精神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后来循此接触北岛、昆德拉乃至于哈维尔,后来至于弗洛姆《逃避自由》等,这一线逐渐完备。】

 

 

1988年进入师范。

中师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在“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毕业分配之前,一群聪颖的少男少女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浪漫时光。爱情、运动、音乐以及诗歌,这自然而然的主题。【自注:这一段,属于真正的青春期。诗歌,尤其是普西金,以及其他大量的爱情诗,更重要的是生活本身,奠定了我柔软的一面。】

我迅速地成为“校园诗人”(那个时代据说随便扔一块砖就可以砸到一个“诗人”),读诗写诗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老师的引导,凭借的是《诗刊》、《星星诗刊》、《诗林》等杂志以及一长串名字: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那是一个诗歌的实验时代,朦胧诗已经被许多人宣称要抛弃,但我身处乡野,才刚刚闯入并深深迷恋……

刻写我生命的诗人,是普西金、北岛、顾城。我读的是刘湛秋翻译的普西金,明亮、纯净而忧伤,直至多年以后,甚至此刻,普西金的许多句子还会在不经意的时刻从岁月深处跳上来,我对秋天的迷恋,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普西金吧?而顾城的纯净、明朗、忧伤以及童稚是我生命中的另一抹色彩,我也会常常冒出这样的句子:我要做一个透明的婴孩,把尘封已久的面具剥下来……这未必是顾城的,但这种感觉是他带给我的。比顾城影响深处多的,自然是北岛,他的诗有很强的力量感和忧患意识,与我的生命相当的合拍,或许,在评书、张承志、刘宾雁、北岛直至后来的鲁迅、昆德拉中,有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密码吧?

此外,台湾诗人亦对我有相当影响。这得益于流沙河的《隔海谈诗》和在诗歌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刊物《诗选刊》――我几乎能够背诵上面的许多诗歌。从这里,我也习得了许多诗歌方面的技巧。泰戈尔、拜伦、雪莱等人的诗也读过一些,主要取其爱情诗,《吉檀迦利》一直被当成爱情诗来读并用于贺卡上的赠言,多年以后才知道是误会。【自注:看来在某个年龄喜欢某些东西,是不可逃遁的规律,问题只在于,你遇到谁?是汪国真还是泰戈尔?】

缺乏老师的指引,没有接触到海子、惠特曼、里尔克等诗人,至今耿耿于怀。

 

那也是一个流行《简爱》、《红与黑》、《复活》、《基督山伯爵》、《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等世界名著(数量很多,不可列举)的时代。我喜欢《简爱》优美的文笔,喜欢《基督山伯爵》的紧张刺激,但虽然读过这些名著,也无非跟出水痘一样,证明经历过而已,对生命没有多大影响。对我真正有影响力的作品,往往是杂志(尤其是《人民文学》,也包括《十月》、《收获》等)上的中篇小说。

回头想想,中师时候挥霍时光,阅读也缺乏一种清醒的自觉,因此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并不足以引以自豪。只是因为别人更为贫瘠,才显得有些文青的模样。

 

其实这期间,出于追求深刻的虚荣,也误打误撞地买过一些真正好的书籍,例如“现代社会与人译丛”共十本,至今尚存的有《论人的天性》、《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人类动物园》、《存在的勇气》、《超越自由与尊严》等等。但苦读许久,也没弄懂,只好作罢。

意外的是,20年以后,这些书重新派上了用场,这是后话。

当时还淘得一本书――《大众相对论》,印象深刻。【自注:我对于科普类,一直有一种敬畏。可惜当初种种局限,此方面终成缺憾。】

 

 

校园里的树叶未落的时候,我们已经唱起了《毕业歌》,我被命运抛入了村小,除了保持一些浏览杂志的习惯,阅读以好几年间出现大段大段的空白。(主要是在村小和乡村初中的日子)就像流水,随物赋形,学会了抽烟、喝酒以及麻将,还有闲聊,靠小团体来消磨时光。

所谓的杂志阅读,影响我的主要有《小说选刊》(一度停刊,就改为阅读《小说月报》)、《散文选刊》。经由杂志,认识了一大批当代作家,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跟踪阅读――即追踪阅读他们的每一本新作。被跟踪阅读的作家有:余华、韩少功、莫言、王安忆、贾平凹、阿城、铁凝、王蒙、苏童、北村、张炜……一些喜欢在杂志上发表中篇小说的作家也格外关注: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叶兆言、毕飞宇、迟子建、刘心武……【自注:这其实是一种消遣性质的阅读,于我并无多少提升。这一阶段,没有精读经典著作,是缺憾。】

其实这种阅读从中师时就已经开始了。在杂志小说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新写实主义风格,特别是《一地鸡毛》这样的作品。当时出于某种原因,比较抗拒王朔的作品,但读了他的作品以后,不得不承认,很喜欢他的写法。

这些作家中,最喜欢的其实是余华、韩少功和贾平凹,尤其是余华。余华的早期作品有时候不大读得懂,但或许喜欢的是这种不大读得懂的诡异吧?后来读到《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作品,已经非常喜欢了。韩少功真正影响我的,不是《爸爸爸》之类,而是《马桥辞典》,让我开始对语言学有感觉。【自注:《马桥辞典》对我有特殊意义,后来对语言学的敬畏,与此书有关。这是一道光亮,可惜我并没有循此走进去。】

 

1992年,进入咸阳教育学院地理科学习。

这是一段很用心的时期,除了大量阅读小说,还用心背诵了大量的诗词(比中师更甚),而且特别喜欢背长诗,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井底引银瓶》之类。【自注:闲来无聊,背一背,以减轻光阴虚度的心理压力】

浪费了不少时间在学外语上面,终无所成。【自注:学院情结所致】

 

1996年,进入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班学习,是一生中唯一一段集中地疯狂地阅读。

一类是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

读完了老舍全集;

读了鲁迅除日记之外的几乎所有作品;

大量接触现代诗歌,喜欢艾青,尤其是《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的作品,讨厌徐志摩及郭沫若;

热爱钱钟书,反复读《围城》十余遍,幽默大气,带点孩子气以及时代的感伤;

热爱张爱玲的作品,包括全部小说和散文作品;钱钟书、张爱玲和鲁迅,是影响我最深刻的中国作家。张爱玲始终是我认为最优秀的用现代文写作的中国小说作家,至今无人超越。她对人性的深刻刻画,特别是对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刻画,深刻地影响了我。而她的散文无道德气,才华横溢,不拘一格,常于不经意间张扬开来,令人羡慕。散文《更衣记》印象尤深。“生命是一袭华丽的睡袍,里面长满了虱子”这样的句子,非常喜欢。某种意义上,张爱玲成了我判断小说优劣的重要尺度。【自注:人生每一阶段,阅读均有张力。张爱玲与鲁迅,便恰如两个极端。张爱玲身上的道德感稀薄至无,反而看人生有别样的透彻。若无张爱玲对张承志一路的消解,恐怕我今日之丰富性要丧失大半。】

和许多人一样,鲁迅对我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无论是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还是彻骨的绝望,都如千年古藤般纠缠着我。在一定程度上,鲁迅构筑起了我关于中国的想象,比小说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他的诸如《灯下漫笔》之类的杂文。他沉郁顿挫的文笔,也影响了我的写作风格,使我多多少少显得少年老成。【自注:鲁迅影响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思想深度,我最擅长写时评,与张承志直至鲁迅一路的批评风格密切相关。】

其他作家,不喜欢巴金、冰心等,尤其讨厌茅盾,喜欢沈从文、梁遇春等人,尤其喜欢曹禺的《雷雨》。

外国文学也读了不少,最喜欢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卡夫卡《变形记》,尤其深刻影响我的,则是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但最喜欢的作品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是他的处女作《玩笑》。昆德拉的作品促成了我思想深处巨大的裂变,即对于极权主义的反思。日后读《哈维尔文集》,看关于林昭等人的东西,均于此息息相关。【自注:昆德拉是意识形态批判的一个顶端,对极权主义的揭示具有摧枯拉朽之态。后来转向心理学(以后还会转向哲学),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学术化的清理,这可以避免滑向愤青。】

 

另外一类是报刊阅读。

许多时光是在阅读室度过的,通常会阅读的报刊有:《南方周末》、《读书》、《文史知识》、《散文选刊》、《名作欣赏》以及人大复印资料,也有大量的摘抄,后来都遗失了。【自注:语文本体性知识,多得益于此。可惜未钻研学科学术作品(也无好作品可钻研)】

给予我深刻影响的是《南方周末》和《读书》,或许在我一生中,这两种报刊是最重要的。

《南方周末》提供了我基本的人文素养方面的营养,新鲜的时事,深刻的分析,还有许多专栏作家的或风趣或深刻的时文,都给予我深刻的影响。连岳、赵赵、沈宏非、刘齐,尤其是沈宏非的饮食主义,给我带来了不少快乐。而另外一些时评家更深地影响了我:刘洪波、龙应台、摩罗、鄢烈山、朱学勤、秦晖、徐友渔、童大焕……这个名单相当的长。《南方周末》的阅读有数年之久,直至它一再被“修理”为止。我比较喜欢写评论,与此相关。【自注:《南方周末》的意义,其实是让张承志以降的许多阅读,有了丰富的可思考的土壤。对现实的关切与批判,至此成了我的一种基本姿态,并在上网之初达到顶峰。这些新鲜的时评,也让我有了练刀的机会,于是文字益发“老年化”了】

《读书》和《文史知识》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文史知识》当年有许多大家小文,平白如话但又含蓄蕴藉,不失温柔敦厚之旨,如少林武功,平实中见功底,许多文章是稀缺的汉语标准文本,而《读书》中则聚拢了一批热衷于西学的学者,犀利广博,铺张扬厉。相形之下,《读书》的影响更为深刻,是因为它涉及到多学科的交融,从这里我初步接触到了人类学、法学、人种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感受到了一个小小的现象背后丰富的学术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对现象学的好感或者说敏感,与此杂志相关。我惊讶地看到,许多习焉不察的小事背后,存在着许多未被揭示的奥秘。这种对于学术的浪漫感受,对我非常重要。【自注:《读书》开启我的学术之门,让我看到学术的魅力。因为其鲜活而生动,不板面孔。这本杂志的阅读很重要,是一种高级的浪漫阅读。《文史知识》对我的文风亦有影响。】

 

偶然的机会,从图书馆发现杨义的《现代小说史》,厚厚的三卷,如获至宝,一章一章地看,因为买不到,就动手抄其中的重要章节,整整抄了好几个笔记本。多年以后,觉得此书也不过如此,不过在当时,已经算很难得了。【自注:回头想想,杨义不过文字好而已。但敏感,不乏真知灼见,也是浪漫期阅读的好作品。】

这段时间也很喜欢民国学人的作品,尤其是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很是喜欢。【自注:对文化的关注,也是我阅读的一部分,非止此书。】

这一时期,还试图独自进行专业研读,主要是阅读文艺理论经典名著,以史为线索。但这种阅读下了苦力而无感觉,基本上是浪费了时间,按下不提。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e06190100jfb3.html) - 我的阅读史(魏智渊)_我的精神家园_新浪博客

 

1998年暑假,以优异的成绩意气风发地从陕西教育学院毕业,开始了为期六年的县中语文教学生涯。

踏入高中,第一次感觉到了教学的痛苦,面对文本时的无力。这一阶段的阅读,从研读课文开始――

例如,买了大量关于鲁迅研究的资料(至少也有一尺多高吧),国内的,国外的,在对鲁迅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发现了教参上存在的大量错误。于是在课堂上呈现这些问题,成了我上课的一种模式,甚至为了某些东西苦心孤诣地进行考证。【自注:这本是步入研究的好时机,可以忙于搜索新鲜深刻的观点,懒于前后贯通,终于失之表面,可惜,可惜!】

几年间,主要的作家或者书籍都这样研读下来了。早在教材更新之前,我就已经接触到了大量新鲜的资料,后来教材更新后,我接触到的这些资料才陆续进入新版的教参。

在文学史方面,夏志清的小说史以及《中国古典小说史略》,均给我很大的影响。

《名作欣赏》和《文史知识》,成了我的第二教参,孙绍振、王富仁等人,都对我的教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主要的参考书还有:章熊、缪小放写的《简明 连贯 得体》,对我应对考试起了很大作用,王力的《古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也是案头必备之书。

在诗词教学方面,我一度束手无策,一个偶然的机会,借到了一本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如获至宝,反复研读,与《文史知识》配合使用,从此诗歌教学成了我的强项。当然,《先秦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以及周振甫的《诗词例话》这样的书也发挥了辞典的作用,成为我的必备工具书。2000年以后,又买到《文史知识》20年光盘以及《读书》20年光盘,尤其是前者,在教学中几乎是一个小型的资料库,对备课作用很大。

我很少看教学杂志,学校给每位老师订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一般也当教参使用,但上面文章,常令我不满意。【自注:以上都是我的“专业修炼”,浅薄啊。但马马虎虎应付】

对我影响巨大的另一本书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更新了我对于历史的观念。【自注:思维方式的影响。】

同时,类似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的书籍,也时常翻阅。也买了《论语》、《庄子》的集释本,对教学很有用,但感悟不是很多。

这几年的教学中,应试方面的压力并不大,我的几乎全部精力都花在文本的主题解读上,以前的积累充分地发挥了作用,我的课以深刻和生活化见长,至《人生的境界》一课算是一个高峰。

这几年间,小说和散文的阅读一直没有间断,许多新鲜的东西都被我及时融入教学之中。【自注:一味广博,单一的丰富,缺乏深刻的阅读。】

 

 

2002年前后,我上网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是非常重要的转折。除了突然地从大量阅读转入大量写作外,网络阅读开始构成了我阅读中最重要的部分。

我遇到了网络的启蒙期,开始阅读大量活跃于网络的带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的作品,以及接触到了中国式的“白银时代”的作品(恕不提及)。这些作品与以前对昆德拉的阅读立刻产生了化学反应,再加上阅读《哈维尔文集》这样的作品,我迅速地成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者”,写了诸如《中国教育界十大谎言》之类的大量网络时评。影响我的网络写手有:王怡、冉云飞、秦晖等,尤其是王怡的作品,南师大附中王雷兄的教育时评我也非常喜欢。我也逐渐进入《教师之友》作者群。【自注:网络打开视野,让前面积累数年的东西有一个宣泄与整理,意义首先在于此。写作能力当然也得到了锻炼,呵呵!现在看有些兄弟还沉迷于此阶段,有些还孜孜不倦地进入,殊为可惜。】

上网之前,我更多人文阅读与文学阅读,对教育界的情况一无所知,连魏书生都不熟悉,遑论其他人。但上网之后,接触到了朱永新、李镇西、韩军等一大批教育中人,更不用说同龄的朋友了,马上陷入到一个新的天地。

最早影响我的,是李镇西老师的课堂实录,我很惊讶,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师生互动、生活化等概念逐渐进入我的头脑,韩军老师的课堂实录,也给予我相当的影响。于是这一时期有两种倾向,一是开始大量地进行宏观教育批判,批判包括应试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教育制度和政策,二是开始关注课堂,但注意力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集中于文本解读之上。【自注:相当于别人读名师实录,可见名师实录还是有引路作用的。】

印象最深的一次阅读体验,是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唤醒了我对职业的热情,以及关注师生关系。

这一时期,我的语文教学获得了学校和学生的充分肯定,我处于相对自信的时期,这种自信漫延到了网络之上,使我对自己教学可能存在的深刻的危机缺乏洞察。

在这种背景下,我写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回顾《回首向来萧瑟处――我的成长之路》。

 

这篇文章写作的时期,正是我人生面临重大转折的时期,这一时期有两个标志,一是2004年我参与《教师之友》徐州论坛,处于和杂志的蜜月期,二是同年暑假,我离开家乡开始“拜师学艺”,举家到了成都李镇西老师所在的一所私立学校。

初到成都,在班主任和语文教学方面,我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这种挫折引起了我的深刻反省。

反省之一是,假如我不能解决自己教室里的问题,大量的写作意义又在何处呢?难道这不是一种自欺欺人?于是,大量的网络写作停止了,我进入了一个沉潜期。

反省之二是,过度关注宏观意义上的教育批判、意识形态批判,是否又走入了另外的误区?这种反省本来应该是专业化的背景,而不应该成为焦点,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实用主义态度,而不是专业外围的聒噪。如果更深入地审视自己的灵魂,当这种批判成为焦点,我是不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最终导致自己成为一个超级愤青?这种思考使我在未来的几年与《教师之友》渐行渐远。【自注:这是很重要的转折,朝向教育生活,是更为重要的“阅读”。】

整整一年时间,我坐在李镇西老师的课堂中几乎一节不拉,也零距离地观察他的班主任教学。同时,在好友干国祥的影响下,我的阅读发生了新的转向,这一年中,我购买了15000元的书籍,其中以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理论、德育理论等为主。其中对我发挥了深刻影响的书籍如下:

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本书终结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让我的课悄悄在转型,从以前注重主题解读到关注真正的“语文知识”――形式解读,这一转型直到现在我还在继续思考。这种影响比较突出地体现在我的古文教学中,《过秦论》、《阿房宫赋》等古文的教学,就有比较明显的形式解读特征。在私立学校,古文也因此成了我教学的特长(以前是我的最弱项)。【自注:语文教学方面的转变,从注重主题解读,到关注形式解读(即语文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至今尚未完成。】

夏中义编的《大学人文读本》;

伯姆的《论对话》,这本书和《被压迫者教育学》、《我与你》一起,构筑起了我关于对话的基本理解;

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关于润泽的教室,对我影响也很大;

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对我影响甚巨,也标志着我与李镇西老师在思考德育问题上的分野。我倾向于通过认知发展学生的德性,李老师强调通过熏陶感染发展学生的德性,这本来并不矛盾,但因为个性差异,导致了在思考上的差异。

在历史方面,又阅读了若干有关太平天国的新说明,以及袁伟时教授的《晚清大变局》,印象深刻;

“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读了其中若干本,尤其攻读过《后现代课程观》,但当时有一定的阅读障碍,理解不透,影响自然不深。【自注:这一时期的阅读,构筑了我理解教育学、课程理论以及道德哲学的基础。但因为理解力等原因,还属于浪漫期的感受】

因为教学的需要,这一时期,还读了这些书籍:

金庸全集,初中时对金庸的拒斥,终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弥补,因为我需要金庸成为一种与学生沟通的基本语言;

韩寒、郭敬明的作品,以及若干玄幻小说,理由如上;

严凌君的《青春读书课》,主要提供给学生阅读,对我影响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时间开始留意电影,例如《罗生门》、《死亡诗社》等,都对我影响甚大,后来在成都养成了淘碟的习惯:《飞越疯人院》、《地下》、《肖申克的救赎》、《霸王别姬》、《十七岁的单车》、《牛棚》等一批作品,很多都是非主流电影,包括贾樟柯等人的影片,共淘碟数百部。从成都时起,最喜欢的电影导演是王家卫、岩井俊二、黑泽明,最喜欢的演员是周星驰,尤其是《大话西游》,成为我最喜欢的电影。【自注:电影的影响也甚深,是人文背景阅读的重要部分。】

这一时期,开始接触童书,《夏洛的网》和《小王子》印象尤其深刻。【自注:童书阅读是补课,也为后面理解哲学和心理学提供“案例”。】

此外,还读了不少课堂实录,干国祥的《斑羚飞渡》和《丑小鸭》等课例,对我的影响也比较大。同时,与王开东等朋友加盟干国祥主持的深度语文,在日常的切磋探讨中,也获益匪浅。尤其是干国祥的一组文章,反复读了又读,主要有:《从“知识体系”到“主题单元”》、《多元之界与“临时性共识”》、《不听话的意义》、《关于鹬蚌相争的两个问题》、《如果兔子并未中途睡觉》……李海林老师的若干文章,也让我深受启发。【自注:开始注意语文教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可惜于此未能用心。】

 

 

2006年春季,我离开私立学校来到苏州,成为专职的新教育人,阅读也发生了变化。

因为2006年夏季第一届毛虫与蝴蝶高级研修班开班,本来已经对童书发生了兴趣的我,又因为工作需要投入到更大量的童书阅读中去,包括绘本《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犟龟》等等,以及《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童书,(参看新教育推荐的36本共读童书)其中最喜欢的两本童书,是《小王子》和《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也深深地喜欢上的米切尔·恩德。

2007年开始,阅读骤然加速,并且开始写读书笔记,读过的重要图书有: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了一组读书笔记;

奥兹门与克莱威尔合著的《教育的哲学基础》,对我影响也比较深;

佐藤学的《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课程与教师》,也写了数篇笔记;

马克斯·范梅南的《生活体验研究》、《童年的秘密》及《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弗洛姆的《爱的艺术》;

因为做公益,团队内人手一本《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对我影响也很大;

此外,重点读过的书还有:《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教学勇气》、《夏山学校》、《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人间词话》、《史怀哲传》、维果茨基的《思维和言语》、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

这段时间里,刘良华、刘铁芳等老师的博客,也给予我相当的启发。【自注:这是一种生涩的阅读,但这种阅读也未尝不重要,会逐渐地被唤醒】

 

2007年9月,因为种种原因,又进入高中课堂,教学之余,阅读不敢放松,阅读的书籍至少有:《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规训与惩罚》、《动机与人格》、《苏东坡传》(林语堂版)、《青春期》(斯藤伯格)、《课程理论及其范例》、《脑中之轮》、《知识的不确定性》、《理解人性》、《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人间鲁迅》、《重建自我》、《世界是平的》、《电影讲稿》、《美国语文》……

这些书并未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道算不算白读了?【自注:这一段阅读用处不大。本来我应该紧扣自己的教学进行阅读的。】

 

2008年2月,再教了一学期高中之后,我又返回了研究中心。这次不再是负责公益项目,而是负责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读过的书中,许多是因为项目需要而浏览的,不在此列,仔细读过的,有下列图书:《逃避自由》、《中学课堂管理》、《小学课堂管理》、《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如何阅读一本书》、《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的目的》、《确定性的寻求》、《生活体验研究》、《孩子们,你们好》、《故事的形成:法律、文学、生活》、《教育的目的》、《论语今读》、《童心世界与童话世界》、《巫婆一定得死》、《古老的回声》、《单向度的人》、《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儿童的纪律教育》、《汉字的魔方》、《自卑与超越》、《什么是教育》、《优秀是教出来的》、《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童年的消逝》、《群星闪耀的时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儒教》、《基督宗教》、《三种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必要的丧失》、《奖励的惩罚》、《自传、政治与性别》、《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发展》《美德的起源》……

此外,研究中心共读了以下书籍:《哲学的改造》、《文化理论关键词》、《教育人类学》、《弗洛依德后期著作选》、《儿童心理学》(皮亚杰)、《非理性的人》。其中收获特别大的是《教育人类学》和《非理性的人》。

在作为研究者的阅读中,深刻影响我的书籍有:《有效的学习型学校》、《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确定性的寻求》、《儿童的人格教育》、《教育人类学》、《非理性的人》、《教育的目的》、《故事的形成:法律、文学、生活》、《生活体验研究》、《民主主义与教育》、《课程与教师》等。【自注:再入研究中心,阅读效率便相对高。】

 

最近两年多的阅读,冷暖自知。逐渐意识到了根本书籍以及知性阅读的重要性,读书也渐渐“收敛”,即越来越倾向于投注心力于最重要的书籍,而不愿意在一般的书籍特别是流行教育书籍中流连。换个说法,经过几年的阅读,我感觉到自己又收缩到了最重要的一批书籍中来了。

或许,这是一种必要的沉淀。

然后,等待又一次远足。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总评:

回顾自己的阅读史,首先感慨,一个人的一生,其实每个阶段生命本身就潜藏着一种需要,引着你去满足它。例如童年时期,不自觉地去亲近那些单纯的音符,如童话、善恶分别的评书,少年时代,不自觉地亲近诗歌、爱情以及文学,青年时代,不自觉地亲近人文社会类书籍,步入职业期,又有了对专业的需要。

奠定我生命的阅读线路有两条,一是以评书开始,以张承志奠基,途经刘宾雁、鲁迅(取其一部分,鲁迅毕竟太博大了,我不可能完全理解他),抵达昆德拉。最后从哈维尔以及弗洛姆告一段落。我身上的英雄主义、道德主义(弱势关怀)、浪漫主义以及批判精神均导源于此。此一线路带来的阴暗面,是沉淀在文字以及精神中的道德暴力(以暴力语法形式呈现)。二是以朦胧诗开始,以普西金奠基,途经唐诗宋词,尤其是张爱玲、当代作家,抵达普鲁斯特。我身上的感伤主义、浪漫主义、敏感以及对道德的消解,均与此线路有关。若说第一线路有“超我”的味道,此线路则有“本我”的味道。两条线路此起彼伏,前一线路,使我具有较为厚重的人文积累,后一线路,使我具有一定的文学积累。两条线索既相互补充又时常冲突,使我具有某种我称之为“哈姆雷特性”性的气质。但从根本上讲,与其说我是文学的,不如说我是人文的。

在职业期,我走的是深度语文的路子,并逐渐从对主题的深度解读走向对形式的深度解读,但总体上仍然以对主题的深度解读为主。这方面走得并不自觉,至今不够成熟。对教育的理解近几年有很大的提升,与其说是源自阅读,不如说源自经历。研究中心的经历,使我在人文以及文学方面俱有深化,学术方面则开始起步,路尚遥远。

从阅读方法上说,我欠缺深度钻研,浮于表面,实在遗憾。更重要的是,深度钻研(即知性阅读)锻炼人的思维品质,而我在人生的一些关键阶段缺乏这种锻炼,原因一是因为缺乏导师,二是因为缺乏共同体,三是自身性格所致,未能沉潜,不耐寂寞。

未来阅读的方向:

语文专业是立身之基,将于文本解读以及语文知识方面更多着力,此方面已经多有打算,逐渐攻克如下领域:诗歌解读、文章解读、汉字、课程及教学理论、鲁迅等少数几个专题……

项目研究,(略,保密,呵呵)……

哲学,心理学研读。(略,待一家家读将过来)

但最重要的不是研读什么,而是如何研读,啃书之功,仍需修炼。

2009年4月5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