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殷墟卜辞中方位神和风神蕴义及原型演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8: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更新时间:2006-5-18
我国古代古文献及古文字资料中方位神与风神神话明显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春秋战国以来五方帝、五方神与一个统一的风神系统,另一个是殷墟甲骨文以及《书·尧典》、《山海经》的四方神、四方风神的系统。前一系统是春秋战国以来配搭而成的五方帝和五方神及其风神的现象明显是处于变化之中;后一系统的方位神风神依甲骨文来看则来源甚早。
一、春秋战国以前四方、四方风与方神
春秋战国以来的方神是与四方四季加中央土相成的五方帝和五方神,并有与八方相配的八方风名,风神只有一位飞廉或蜚廉。而殷墟甲骨文以及与这一系统相同的《山海经》、《书·尧典》则为四方神和四方风神,四方神和四方风各有其名,且与春秋战国以后的名称区别很大。可见这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1.《山海经》、《尧典》中的四方神与四方风
把四方神与四方风结合起来的古文献是《山海经》,其内容有:
有人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1]   (《大荒东经》)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来〕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2]
(《大荒南经》)
有人曰石夷,〔西方曰夷〕[3],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大荒西经》)
有人名曰鹓,北方曰鹓,来(之)风曰,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无相间出没,司
其短长。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