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奏与共鸣(艺坛走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9:05:38

变奏与共鸣(艺坛走笔)

徐红梅《 人民日报 》( 2010年06月20日   08 版) 

  伴随着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美术家走过了60年激情洋溢又曲折艰辛的艺术历程。他们承传统,开新境,其中不乏德艺双馨成大器者,为史册所留名,为画坛之楷模。回望他们的艺术足迹,品读他们的漫漫心路,不但可以重温历史,涤荡心灵,更能给当下以启示与警责。近期在北京举办的《沉思墨境——卢沉周思聪纪念展》就让人作如是想。

  卢沉和周思聪为当代中国画坛杰出的人物画家。上世纪60年代,卢沉即以扎实的人物画创作而闻名,后期尝试将西方现代构成和中国画的笔墨意趣沟通,并开设“水墨构成”等课程,改革基础教学。他以古代文人和现代市民生活为题材的水墨小品,笔墨品格和趣味可谓绝妙。周思聪堪称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画家之一,作为北京画院的一名专业画家,70年代便以表现时代心声又具有高强水墨写实能力的作品《长白青松》、《人民和总理》名满艺林,卓然成家。80年代以后,她将矿工之苦难、彝女之劳作、荷塘之静谧,升华为至高境界,绘画语言单纯凝炼。周思聪于1985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可惜,正当向艺术巅峰攀登之盛年,二位相继过早离世,令画坛少长痛惜至今。

  成就各异,志向相同,理念共通。纵观他们的艺术历程,可以发现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接受过严格正规的学院派造型训练,面对的是中西两大美术体系;他们很早便以写实画风誉满画坛,却都在新时期转向写意或偏于抽象的形式语言的探索,开新时期水墨人物艺术探索之先河;他们都深爱传统艺术,有志于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变、民族化探索;他们品格高尚,都以谦抑平和、淡泊名利的人格力量为同道所敬重;他们爱护学子,许多活跃当今画坛的中坚力量都曾经得到他们的教导和帮助……

  诸多的相似之处,可谓是新中国优秀美术家共同的坚持,只是这对艺术伉俪的坚持更加坚定、更加彻底。这坚持的力量源自于他们共同拥有的人文关怀,这坚持的成功源自于他们为时代潮势而动,却又听从于内心的召唤,不随波逐流。

  从他们的主题性创作中,也许更能理解这份共同的坚持。琴瑟相扶、互勉互策的他们曾成功合作过多幅历史巨构,《清洁工人的怀念》、《矿工图》组画、《草原夜月》等皆为传世之圭璧。这些作品不但应和着时代的发展,更充盈着高于同类作品的真挚情感,那是在人道主义情怀与人文视野关照下的民族和历史。主题性创作也应和着新时期他们对中国画现代化进程的探索:《矿工图》组画中,人物形象开始根据表现的需要适当变形,错综复杂的分隔重叠式构图和压抑沉闷的基调烘托出惨绝人寰的场景,民族的苦难撞击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灵。这种艺术探索的完整和成熟,成就于寄托在真挚的思想情感之上的艺术观念的升华。也因此,他们的作品更为自然、更富有个性表现、更具艺术魅力,也更有思想深度,具有着深沉厚重的品质和感人的力量。

  直到展览的最后一天,许多观众依然在作品前留连。吸引他们的,是艺术风格的变奏和情感上的共鸣,是艺术与民族精神的变奏与共鸣,是艺术与时代的变奏与共鸣。这悠扬的变奏和深沉的共鸣,成就了卢沉周思聪艺术的高度,也必将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永久回响。

  反观当下画坛,虽然拥有了美术创作空前自由的时代大环境,但是周思聪生前曾经批评、担忧的“千人一面”、无病呻吟的情况依然明显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画家依然不在少数。许多美术作品似曾相识,许多美术展览开幕式后即告冷场,熟练的技巧遮掩不住索然无味,无非是因为作品少了生命力、少了灵魂。

  卢沉和周思聪都拥有极其熟练的艺术技巧,对于形式感也极为关注,并有所研究,但是,鄙薄名利的他们从来不玩弄形式技巧。在他们的作品中,无论是循序渐进之后的厚积薄发,还是禀赋才华的自由抒发,形式与内容、语言与情感等诸多因素都结合得圆融无碍,因为他们是在用感情和思想作画,而不是用技巧作画,作品是他们“心灵对于技巧的创造”。也因此,他们不断深入生活、亲近自然,不断寻找、记录打动心灵的主题,“宁愿做个步履蹒跚的初学者,也不愿像拉磨的驴子自顾在踏得稀烂的轨道上盘旋”。这对于当今画坛,对于不断重复创作的艺术家,对于一味迎合评委的口味的艺术家,对于依靠营销策略的出位赢取大众关注的艺术家,无疑是深刻的启示、长鸣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