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绝不可能是曹操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1:06:45

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绝不可能是曹操墓

收藏(1人收藏)复制链接打印来源: 东方早报  发布者:ebqtzd453 【共11条评论 】【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06月13日 08:21:27#content_body{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zoom:1;padding-bottom:50px;}

 

(对话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徐苹芳)

早报: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重新开启了发掘工作,现在看,与2号墓并列的1号墓除了一把铁剑外,并没有其他发现,反而在2号墓出土了玉珠、“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半截石牌等,您如何看待今天的发掘?

徐苹芳:1号墓没发现什么东西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之前就说已经发掘了1/3,发现是空的,没什么东西,里面破坏严重,考古主要的对象是物,要有物,才能进行推理与判定,现在墓被盗一空,你怎么判断价值?不好判断的。

还有去年底的2号墓,也就是被他们认定是曹操墓的,也是被盗过多次的,考古发掘必须是在排除了盗墓发生的干扰情况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实在的东西,但是这个墓明显被盗过你怎么确定?还有,很多东西是从盗墓贼手中缴获的,他骗你怎么办?盗墓贼手中缴获的东西怎么可能作为考古证据呢?还有,这个墓被列入2009年度十大考古,我在评委会上就不同意,我听说这个墓在2006年就发现了,太奇怪了,破坏成这样,绝不可能列入全国考古发现的——历史上被盗掘严重的墓都是不能列入考古新发现的。就和公安局办案一样,都要讲证据。

早报:但河南省文物考古人员之前还是在现场发掘出“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并被认为是铁证。

徐苹芳:这根本不是铁证!“常所用”包括东西和衣服,是最高统治者送给他的大臣或者亲属作为纪念用的,在东汉时期非常常见,《后汉书》里面就有一些记载。墓中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解释为墓主人得到魏武王馈赠后,觉得非常珍贵才一直带在身边更说得通,如果墓主人是曹操,反而不大可能随葬这样的石牌。

早报:前一段时间同样在河南发现了获得确认的曹操族子曹休墓,并没有引发社会质疑,您觉得曹休墓对判定曹操墓有作用吗?

徐苹芳:曹休墓出来后并没有引发公众的质疑,这很能说明问题,因为证据过硬——有那个印,就是曹休的图章,而曹操墓之所以被质疑,并不存在外行内行之说,而是证据不可靠。在曹休墓出现前,我还认为西高穴大墓有可能是曹操墓,但曹休墓的出现,使得我坚定地认为,西高穴大墓绝不可能是曹操墓,因为西高穴2号墓的形制与曹休墓是一个级别的,也就是侯这一级的,而不是王或帝王级的。西高穴大墓当然也是有考古价值的,但定性应当是东汉末年的大墓。

早报:那当时最早谁提出曹操墓的判断呢?从社科院考古所退休的刘庆柱先生一直坚持这就是曹操墓。

徐苹芳:我也不知道谁最早提的,到现在,王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也不敢最终确定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墓!他总要考虑社科院考古所的名声的!我也老早退了,我都80多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么不说话,要说话一定要说实话,我怎么想的怎么判断的就如实地说出来。考古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至于刘庆柱,为什么一直要坚持说这是曹操墓,我也不好说,你可能还要去问问他!

早报:直播现场还展示了一个2号墓出土的以前没展示过的文物——陶猪圈,徐老您怎么看?

徐苹芳:陶猪圈是汉代世俗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文物,但陶猪圈不大可能出现在曹操墓,或者说,越是帝王陵的墓葬,越不可能有这种东西!

早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界一直坚持把西高穴大墓叫“曹操高陵”,前不久有关方面又提出巨资建设与曹操相关的旅游与遗址项目,您觉得这件事反映了一种什么作风?

徐苹芳:我对国家文物局也反映了这些事,和我差不多大的老考古界人员基本和我看法一样,不认为西高穴东汉墓是曹操墓,但国家文物局也许有他们的难处吧。考古应当是很纯粹的学术活动,是什么就是什么,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考古不能做过多的推测,因为考古学在新的证据下随时可以更改,考古不能与别的什么挂钩,必须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学术,而不是被别的东西牵着走,这很可悲!这其实是学术界的浮躁在考古界的反映,或者说整个社会都这样,社会浮躁,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