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中看“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4:57:59
世界上的很多文化都不是依赖文字来传承的,华夏文化传承千年却与文字息息相关。在西方,可能并不存在这种理解,因为我们对待问题的看法和深度、角度都存在着差异。譬如说中国文化里“适可而止”这四个字就已经囊括了为人做事的所有内容。

 “止”是门深厚的哲学,是一个需要纵览全局后细致推敲的度,把“止”定得太高,别人够不着;把“止”定得太低,就好像没有达到1350摄氏度的瓷器,只能叫陶器。这个度的把握才叫“适可而止”,既不能做过了,又不能不足。

 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想追求公平。譬如说西方人用天平,中国人用秤,同样都是度量衡,它们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天平是要求两边放一样的重物,两边相等,他们认为那样就平等了,公平了。中国人用一个小秤砣能称起数百斤,通过刻度来界定重量,就是把握好“度”就行了。我们今天经商的人,不能权衡这个“度”就无法做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秤,秤杆和秤砣就是权衡重量的标准,衡量法律、伦理与社会价值的平衡,那才是中国人的做人处事之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处事原则各不相同,尤其是生活在中国,特别值得注意。

 有人想到“止”只会理解为停下来,其实不全面的。“止”是为了更好的动,更持久的动。就像是水龙头的阀门,适度的拦截,才能实现动静平衡。“止”在中国文化中意义很深刻,所以要“知止而后有定”,止后才有定,动静方能平衡,“定”就是度的结论,从“止”中看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