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未来-我看中国经济(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9:47:35
让历史告诉未来-我看中国经济(4)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6-08 22:19:24    6.曙光初现-第三产业
  其实我上面分析过的银行业、地产业、流通业都属于第三产业,只是这三个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份量比较大,对经济的影响力也较为深远,因此我将这三个行业单独拿出来进行了解析。任何一个国家其经济的发展从产业角度来看都是结构上的不断演进,就是农林牧副渔这些第一产业在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小,而服务业也就是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从就业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的历程就是农民从“泥领”变成“蓝领”再变成“白领”的过程。因此,分析第三产业的现状和前景就有着特别的意义。
6.1.就业之殇
  对于中国而言,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长期以来始终在30%-40%之间徘徊,这和50%-70%的国际水平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对第三产业从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衡量。
  从上面两个图的对比我们发现,经过改革开发30年的发展,农林牧副渔等第一产业在2008年占GDP的比重下降到只有11.3%,但是第一产业仍然是就业人数最多的。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除了1990年前后有所下降之外,几乎没有变化,但就业人数较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30年来提高了17个百分点,但就业人数提高了21个百分点。
  如果从2000年之后的情况来看,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了2.7个百分点,就业人数比重提高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仅提高了1.1个百分点,但就业人数比重却提高了5.7个百分点。
  而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了4.6个百分点,但就业人数比重居然只提高了1.1个百分点!由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划分是把建筑业列为第二产业的,考虑到2000年之后中国房地产业和飞速发展,第二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在2000年之后应当要大打折扣。
  近年来就业市场出现的典型现象是:一方面大量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找到工作乃至产生“被就业”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技术工人极度短缺并形成愈演愈烈的“民工荒”。这样的状况已经无法用“教育的失败”来解释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地域结构和越来越缓慢的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已经造就了结构性的就业“瓶颈”:对于吸纳就业人口最重要的第三产业,在2000年到2008年期间在GDP中的比重居然只增长了1.1%!金融业和地产业是中国产业利润占GDP比值最高的三个行业中的两个(另外一个是信息业),那么除了这两个行业之外,这些年真正留给其他服务业的空间又有多少呢?
  个人以为第三产业在中国近年来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的增长从而导致的消费能力的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俗称服务业,假如居民既没有钱也不敢花钱,服务业又哪里来的发展空间呢?否则我们何以解释我们的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几乎是全球最低呢?所以“治经济也如烹小鲜”,是个系统工程。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2008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和美国加图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通往和谐发展之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经指出,一个国家的GDP增长应该等于就业的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有意义。比如巴西在1992年到2006年期间GDP增长3%,就业增长也是3%。但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是10%,而就业的增长率仅仅只有1%。  

6.2.大门开启
  在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时,有一个指标叫做就业弹性,意思就是经济每增长1%相应带来的就业人数的增长百分数。下图是我找到的1980年到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
  当我画出上面这幅就业弹性时,我吃惊地发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就业弹性居然在一路下滑!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小,2003年之后的总体就业弹性居然下滑到0.1,也就是说每年GDP增长10%才能带来1%的就业增长!假如这种现象发生在发达国家如欧美和日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经济增长的边际就业弹性应当是逐步下降的。但是发生在人均GDP刚刚跨过3000美元关口的中国,这一定是不正常的。
  不仅如此,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弹性,居然在1998年之后成为负数!也就是制造业已经对促进就业没有多少贡献了。当然随着2005年以来中国出口的突飞猛进,第二产业肯定会在促进就业方面有所改进,但是随着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第二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小一定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另外从上图还可以发现,从1996年开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双双开始下降,反倒是农林牧副渔的就业弹性此时开始上升。联想到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对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我想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出现这样的转变并不奇怪。也就是前面说的,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模式本身,维持这种模式并无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
  唯一的亮点就是服务业。服务业在1980年到2002年的22年间,尽管其就业弹性也是下降的趋势,但是在1985年之后基本上稳定在了0.5左右的水平。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大家都知道服务业就业弹性大,但是中国的服务业却不是谁想进入就可以进入的。如金融保险业、电信、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业等,这些领域的就业弹性非常大,但是民间资本却只能看。垄断的存在不仅抑制了就业的增长,并且居高不下的垄断价格还抑制了消费,反过来也影响了上述产业的发展规模,最终限制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坚冰终于打破: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民间称之为“新36条”。文件强调,鼓励民资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六大领域。
  在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只有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是真正根植于本土经济循环的产业,或者说是以“内需”为基础的产业。或者说只有第三产业是无法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需求的。因此,所谓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或者是“调结构”事实上就是经济重心和就业重心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唯其如此,“增长”和“发展”之间才能够划上一个等号。所以,“新36条”意见的出台,其意义堪比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向市场规律靠拢的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其作用绝不仅仅在于所谓的“为民间资本寻找新的出路”。
  如前所言,服务业既然无法通过国际交换满足需求,因此加息和升值对其并无直接影响,更多地是宏观层面的保障作用。因为升值有利于国内价格体系的回归;加息既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款人的收入;所以升值和加息能够为“新36条”的实施形成保障和促进作用。
  因此本部分只对服务业未来的机会和前景进行分析和判断。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6-09 09:55:39 
    作者:tides2009 回复日期:2010-06-08 23:36:47 
    “收入倍增计划”现在成了砖家掐架的靶子了,而LZ却细心的通过数据来论证就业率下降的真实原因,一来一回藏智于民的理念昭然若揭!我是支持就业率的,这也符合政府改革、发展、稳定的逻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很好,但如果没有操作细节,没有时间限制,那与文字游戏无异!因为这个对于这个帝国来讲,机会稍纵即逝。
  -----------------------------------------------
  同意你的意见,这个文件确实需要有操作细节。按照国务院发布文件的惯例,在文件发布后通常都会出台实施细则什么的,估计后面还会有文件出台吧。假如到此为止的话,就流于形式了,呵呵。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6-11 14:53:43 
  6.2.1.医院-前景持续看好
  医院投资始终是我比较看好的一个投资方向和行业。我之所以这样讲首先是因为中国的医疗资源极度短缺并且医疗体制先天不足。
  2008年底中国拥有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共计2082258人,以中国人口13亿计,每千人拥有的医生人数是1.6人。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美国2008年底处于工作状态的(Employment)医生(Medical doctor & Doctor of Osteopathic Medicine)人数为661400人,按照美国人口3亿计,每千人拥有的医生人数是2.2人,比中国的指标多37.5%。不仅如此,美国劳工统计局预计到2018年美国还需要增加14.4万人的医生才能够满足需要。(资料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网站http://www.bls.gov/oco/ocos074.htm)
  美国的数据在发达国家算是一般水平,这也是美国医生数量短缺的原因。而美国的“小弟弟”日本2000年来随着医疗费财政支出的封顶,导致日本的医疗机构举步维艰,医患纠纷不断,医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结果是日本的医疗资源陷入了不断萎缩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妇产科和小儿科严重短缺,产妇生产时很难找到接收的医院,并由此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报告,在该组织的192个成员国中,每10万人口拥有的医生人数,日本仅为198人,名列第67位。而其他发达国家一般都在300人上下,意大利高达420人,而俄罗斯更是多达425人!
  美国和日本医疗资源短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9年6月17日报道,一项来自美国洛杉矶老年病学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些年,世界范围内百岁老人数量与日俱增,尤以美国为最。百岁老人最多的国家中,美国位居第一,其次是日本、法国、瑞典、意大利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美国有8万多名百岁老人,比1980年增长了120%;预计到2050年会增至83万。
  如果考虑到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医疗资源的短缺是否会益发严重呢?
  其次是中国医院的长期垄断造成的管理水平十分低下。这一点我相信不用我过多描述大家都明白,行政垄断体制下的医院有几个能够把医院当作企业来管理呢?中国“看病难”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医院繁琐的手续和低下的效率造成的。何况中国的医院体系在医务人员的管理上是把治疗和学术拧结在一起,小医院其实是大社会。
  所以医院投资从整体上和长远来看机会多多,这些机会仍然可以通过差异化战略来实现。
  1.高端医疗
  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就意味着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意味着中国一定存在了具备极强消费能力的高端人群。所以中国在金融危机的“寒流”之下仍然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尽管“和睦家”医院已经在中国的高端医疗已经小有名气,但是高端医疗在中国的前景仍然十分看好。不过“和睦家”医院有一点需要所有的医疗机构借鉴:高薪养医,药医分离。
  2.专科医疗
  专科医院是典型的“目标集聚”战略,和很多成功企业一样,通过市场细分实施“目标集聚”战略通常都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近期股市上广受吹捧的爱尔眼科就是专科医院的成功典范,与此类似的还有通策口腔医院。这些专科医院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们的业务发生生命危险的概率非常小,由此几乎没有医疗事故之忧。所以专科连锁医院的股票一定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
  中国的高端医疗前景广阔并不意味着中低端医疗就没有投资机会。中国的医院最大的问题在于:以药养医。因此在经营中做到医药分离,并且通过标准化化管理删繁就简,就可以通过效率提升获得效益。打个比方,现在上三甲医院看感冒都会花几百块钱,这里留给医生诊断费的空间实在是很大,这就是医院投资的逻辑所在。
  从经营战略上讲,无论是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连锁化经营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不仅仅关系到药品采购成本的降低和质量控制,更关系到医务人才的培养。所以要进入这个行业,必须做到连锁化经营。
  值得指出的,心理医疗或者心理诊所在中国毫无发展前途,这和中国的文化特点有关。中国人的成长特点是从儿童直接步入成年,这使得中国人世界观的认知前提一直停留在“口腔期”,通俗地讲,中国人认知世界是以“能不能吃”的功利标准来衡量的,这是中国文化的形成基础,而不是什么儒家文化或者道家文化。在中国人的眼里,外界的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所有和他无关的人都是潜在的抢夺资源的竞争者。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身心”(请注意在其他语言中找不到和这一词语对应的单词),所以心理上的疾病在中国人来看更多的是身体上的疾病。一方面中国人没有经历过青春期的自我个体认知的形成阶段,所以本来在这个认知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就少;另一方面将“心理”问题等同于身体问题,“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对身体的关怀来解决-说白了就是“吃”,就是所谓的“食疗”;双重作用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之少。所以我说心理诊所在中国毫无前途。
  但是,如前所述,尽管心理诊所在中国前景黯淡,但“食疗”在中国绝对有着非常美好的前景,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和“神医”张悟本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因此,如果有人能够解决好“食疗”和医疗卫生管理规范的矛盾,一定会大获成功。
  医疗行业的发展有个前提,就是政策上需要对所有的医疗机构一视同仁。目前的“新36条”只是原则上的意见,真正要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无论如何,医疗行业未来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都将是空前的,也是年青人职业选择的重要方向。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6-11 14:58:02 
    作者:凝望大海 回复日期:2010-06-09 22:51:35 
  楼主再分析下2002-2009年的数据吧,还有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怎么会是负的呢?说明是第二产业产业内转型得很厉害?
  --------------------------------------------------
  我没有找到2003-2009就业弹性的直接数据,我自己昨天花了午饭的时间自己计算了一下,发现计算结果有问题,相互之间对不起来,只好做罢。可能我的计算方法不对,尚在进一步思考中。
  前面有同学积极提议要给我当“秘书”,我非常感谢,希望这些同学如果真有心的话就帮我一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