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之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4:05:34

“三考”之虑

文/生子

“三考”乃赶考,大考,高考。虑,即考虑,思虑,顾虑。其实,我也是杞人忧天,闭目沉思,恰有偶感,仅此联想,但愿多虑。

进京赶考。

1945年7月1日,时任国民参政员的黄炎培、章伯钧应邀到延安访问。诞生了毛泽东与黄炎培跳出周期律的著名谈话,同时,也拉开了进京赶考的序幕。

黄炎培认为: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自信: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七届二中全会,为如何“跳出周期率,不当李自成”开出一剂良方。

毛泽东把进京接受政权比作一场考试。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赶考”之喻值得我们深思。

大考。从公民个人,到民族国家,从党员个体,到共产党执政。建国六十年了,毋庸置疑,我们面临着大考。评判者是人民。

资产阶级的预言家,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第四代能经得住金钱美色,国内国际的大考吗?民主的,监督的法宝不能丢,内忧外患的意识不能淡,人民是共和国主人的基础不能无。

高考。中榜落第都是人生的一个节点,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即便考个第一,也是应试教育的状元,能不能担当历史的重任,是不是一个人才还不能下定论呐。考不上没有必要自责,不必大惊小怪;考上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更不必满世界声张。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不仅仅是高考的作文题,也是崇高目标,远大理想和求学做人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