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值得期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55:33

党政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值得期许 

张军兴 2010年06月08日08:52   来源:《重庆日报》 党政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值得期许 --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据《新京报》6月7日报道,《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日前颁布,党政人才可从社会选拔等成为纲要的亮点。纲要提出,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扩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跨地区跨部门交流任职范围;拓宽党政人才来源渠道,完善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选拔人才制度。

  党政人才可从社会选拔,的确使人眼前一亮。不可否认,当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之间在流动上存在种种壁垒,使得彼此之间处于各自封闭的系统。这凸显了人才流动在体制与机制上的不足,也是公众将其视为改革热点的原因。通过公平的社会选拔,使人才流动更通畅、人才体系更开放,有利于提高党政机关的办事水平,也能为个体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条件。

  早在1894年,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人尽其才”的用人思想,并将此列为国家富强之本的四项原则之首。他在《上李鸿章书》中说:“所谓人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他认为,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建设开放、自由的人才上升机制,使冀望从政的优秀人才加入党政队伍,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民众由衷的期盼。党政人才从社会选拔,是一种将市场运行机制引入党政人才选聘的制度,将在党政机关的工作机会融入就业市场,让人才充分竞争,既能为政府“淘宝”,又能综合衡量市场的薪酬标准和党政人员薪酬体系,为人才薪酬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定价因素,可称一石二鸟。

  曹操曾在《求贤令》中苦吟: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所讲求的“唯才是举”,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也要“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不言而喻,在迈入现代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像曹操这样面向社会广开“才路”的领导者,更需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才能使人才“勿有所遗”。

  人尽其才,是一个民主国家不懈的追求。一个迈向现代化的国家要懂得“海纳百川”,吸收各种人才,并使之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今天,传统的党政人才录用与管理等人才发展制度已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将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扩大纳贤渠道与方式,积极探索有利于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一系列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而以推动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为契机,将社会选聘纳入制度改革,无疑是为社会人才开启一扇希望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