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岗位廉政教育拉开大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17:52

核心提示:

    山西省煤焦等重点领域开展领导干部岗位廉政教育培训,对各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以及全省煤焦领域、重点工程建设领域共1907名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负责人进行了岗位廉政教育,其中,厅级干部109人。


    5月10日,一份在全省煤焦等重点领域开展领导干部岗位廉政教育培训的实施方案,放到了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金道铭的案头,他迅速作出批示:“抓紧办理,认真筹划,确保质量。” 
    紧密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和反腐倡廉重点任务,严格遵守党章,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相关公务人员的岗位廉政教育,是山西省近年来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思路。 
    在过去一年中,山西省紧紧抓住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已经对各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以及全省煤焦领域、重点工程建设领域共1907名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负责人进行了岗位廉政教育,其中,厅级干部109人。针对每一个岗位进行廉政风险分析,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党员干部接受廉政培训,岗位廉政教育在山西全省渐成规模。 
 
    增强前瞻性:岗位廉政教育刻不容缓 

    去年山西省共举办了7期岗位廉政教育培训班,这样大规模针对监督对象的廉政培训自省纪委恢复重建以来尚属首次,而且金道铭每期必到,亲自授课。省政府主要领导也出席讲话,省纪委各位副书记、常委以及相关厅局主要领导分别结合工作实际、各有侧重地讲形势、讲政策、讲法律、讲案例,对参训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 
    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源于对严峻形势的准确把握。 
    近一段时间以来,山西省蒲县煤管局原局长郝鹏俊,省水利厅原副厅长孙廷容,省委原副秘书长冯其福等人先后因贪污、挪用公款、侵吞国家资产被查处。 
    山西省作为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主要领导干部担负的责任重大,面对的诱惑、腐蚀和廉政风险十分突出。近年来,全省查处的违纪违法问题,约60%出自煤焦领域和工程建设领域,事故频发、官煤勾结,反腐倡廉形势严峻。 
    面对干部纷纷“落马”的现实,山西省委、省政府深感干部队伍建设的艰巨性和教育的紧迫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避免更多的干部掉进同一个腐败陷阱,就要强化教育的前瞻性,补牢于尚未亡羊时。 
    恰在此时,山西省委、省政府根据省纪委、监察厅的建议,于2008年7月在山西全省范围内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同年9月,决定对山西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整合。 
    为配合省委、省政府这两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山西省纪委、监察厅认真分析全省腐败行为易发高发环节的规律,提出要创新教育思路,拓宽教育范围,针对教育对象因材施教。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范围内跨行业、跨领域的岗位廉政教育轰轰烈烈地展开。 

    彰显针对性: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领导干部 
 
    从即将进行的新一轮岗位廉政教育培训班学员名单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他们是:在扩大内需及重点工程监督检查中发现有问题单位的项目法人代表及分管领导,共约700人;煤炭资源整合后的主体单位法人代表及分管领导,各主体单位内负责评估、认定、补偿、审批等关键环节、重点岗位的相关公务人员,约计300人;另外,还有全省矛盾突出村县(市、区)、乡(镇)包村责任领导,共约220人。 
    对那些手中掌握审批权、评估权和资金分配权的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 
    取得这一共识后,山西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廉政教育活动。 
    煤焦、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金融、司法等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领导干部被纳入廉政教育专题培训范围。特别是煤焦领域、工程建设领域的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分期分批接受了集中廉政教育培训;各市、县,省直各部门选派主要行政领导、重要岗位负责人,尤其是行政“一把手”接受集中廉政教育培训。 
    去年以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将廉政党课制度化,明确要求各级主要领导讲廉政党课,而且廉政党课必须在每年的党的教育工作中占有一定比例。省纪委积极与省委组织部协调,在每期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班中,增加廉政教育内容。 
    在一份岗位廉政教育课程表上,记者看到,省纪委常务副书记刘巩作当前扩大内需及工程建设领域反腐倡廉情况介绍;省纪委副书记李正印讲授《廉政准则》相关内容;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作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辅导报告;省委党校教授进行廉政法律法规解析…… 
    授课内容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进行警示教育,包括到监狱进行现场教学、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环节。培训结束,进行廉政知识考试,并对考试情况进行通报和点评。培训历时四天,内容扎实,时间紧凑,学员反映:“效果出乎意料地好。”特别是请在监狱服刑的职务犯罪人员现身说法后,有的学员甚至感叹:“把伸出去的手又收回来了。” 
    各地市还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扩展了教育范围,丰富了教育形式。吕梁市举办的培训班实现了“局长、站长、队长、院长、校长”廉政教育全覆盖,700多名单位“一把手”全部参加了教育活动。运城市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职能,每周组织三个单位或乡镇的干部到基地接受教育,每半年将所有党政机关和窗口服务单位轮训一遍;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已经全部轮训了两次以上。 

    追求实效性:让受教育者知纪明理 

    2009年12月30日,金道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100余名新上任的省管干部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廉政谈话既可以对领导干部进行一般性的廉政知识教育,也可以及时提醒出现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还可以对出现轻微违纪行为的领导干部进行诫勉、批评,体现了对干部的真正爱护。 
    山西省的岗位廉政教育除对教育对象进行培训外,还引入了廉政谈话的形式和提醒、警示的内涵。 
    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已经将每年新任省管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确定了下来。太原市万柏林区建立“集中提拔集中谈,个别提拔个别谈,随时提拔随时谈”的制度,成效明显。 
    太原市小店区工商局坚持全方位廉政提醒,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给员工发廉政短信;定期和员工家属座谈共同建设廉洁环境。全局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关键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通过岗位廉政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一岗双责”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自我检查、自我完善、主动改进,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一位接受集中廉政教育的市公安局局长说:“以前过多关注行政管理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抓得时紧时松。通过培训,我感到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对行政管理工作敢抓敢管,同时也要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做执行一岗双责的模范。” 

    岗位廉政教育激发了各地各单位在廉政建设制度方面的创新。 

    省财政厅认真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建立岗位风险控制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针对可能出现的腐败环节制定预警措施,在全国财政系统创出了经验;省工商银行狠抓员工岗位廉政风险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从制度上将腐败隐患及时清除。 
    运城市地税局按照“规范用权、公开示权、合理分权、科技控权、追究制权”的工作思路,把岗位廉政教育与税收业务紧密结合,加强对“征、管、评、查、服”的重点监督,收到明显实效;临汾市国税局针对腐败易发多发部位和环节,查找风险点,开展和谐诚信体系建设活动,形成标准化操作范本。 
    方山县建立“廉政指数评价体系”,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和重点监管。半年来,否决5个单位、3人的评优评先资格;祁县纪委监察局组织“廉政影片放映车”到农村义务放映,数千农村党员干部受到廉政教育。 
    大力发挥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将在全省开展的学习“右玉精神”活动进一步深化,将“右玉精神”提炼概括为“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经省委办公厅发文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学习。 
    通过紧密结合实际、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岗位廉政教育活动,接受教育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纪律作风和廉政意识更加强烈;对党纪国法的了解认知更加明晰;抵御贪腐思想的能力有所增强;激发了创新思维。广大党员干部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岗位廉政教育能够长抓不懈,常教常新。(记者 黄 辉 杨万福 通讯员 李江龙)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