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2:21:11
三)西医教育正规化的先决条件
1、政策上的支持——清末医学教育的改革举措
清末,一些有识之士便已提出西医教育,郑观应在他的《考试》篇中,批判了传统科举考试之后,主张改革考试制度,提出应“挂牌招考西学”,并且于“三试内外医科配药”。
张之洞提倡洋务,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对西医的认识也局限于兵事武备。他在《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中说:“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习武备者必宜讲求。”张提倡西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抵御外辱,而战争中多是外伤,中医便显得力不从心,而西医在治疗外伤方面的奇效便显现出来。张看到这一点,意识到西医对于战争的重要,于是提出上述观点,并付诸实施。张之洞的这一见识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军医思想的发端。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4月23日,德宗决心下定国事的上谕,创办京师大学堂,在专门学中设立卫生学(包括医学),7月,谕管学大臣孙家鼐,认为“医学一门,所关至重,亟应另设医学堂,求考中西医理,令大学堂兼辖,以期医学精进。”在孙氏筹办京师大学堂疏中,分为十科,第十科为医学科,但未实行。
在学制改革中也有关于医学教育的具体规定:《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在1902年8月15日颁布,其中钦定高等学堂章程第一章第五节:于高等学堂之外,得附设农、工、商、医等高等专门实业学堂,俾中学卒业者亦得入之。但此章程未及实施,便于次年(1903年)废止。1903年6月27日,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其中《奏定大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颁布)第四节将大学堂分为八科,第四科为医科大学。分两门,一为医学,30门;一为药学,17门。医本科修业年限为三到四年,预科三年。
这一系列的规定,为此后各地开始设立医学堂、聘外国医生为师、引进西方医学教育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客观上促进了西医教育的发展。
2、学术研究的出现——西医团体
(1)中国博医会与西医学术团体的发展
早期西医教育的发展是与各类医学学术团体及学术期刊的发展分不开的。据可查资料,中国博医会是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术团体,1886年,教会医生的联合组织——中国博医会(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在上海成立。1887年3月在上海创刊的中国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是当时中国博医学会的刊物,主编为J. G. Kerr。其初始目的是为教会医院之间交流信息,总结工作经验,撰稿人都是教会医院的外籍教会医生。此刊1907年在中华医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改名为Chinese Medical Journal。
这个时期有很多教会医生来华,将西医广泛传入我国。当时,我国面临着各种烈性传染病的威胁,例如霍乱、鼠疫、天花等,如果有简单的预防措施,不少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博医会报着重地反映了这种情况,刊登的内容大多数是有关麻风病、鼠疫、霍乱、痢疾等传染病的报道,贡献巨大。当时我国还没有正式的医学院校或护士学校,没有西医文献,也没有预防医学工作。由于受过现代医学科学训练的中国医生逐渐增加,此杂志的作者中,中国的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从1916年至1921年,此刊开辟日 本医学文献介绍栏,起到中日医学信息交流的作用。1932年1月博医会报与中华医学杂志英文部分合并,正式改名为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并单独出版发行。
博医会报从一个教会医生交流经验的刊物逐渐发展为有相当水平的医学学术期刊,为中外医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园地,医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同时,学术研究气氛的浓厚也对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这之后成立的医学团体还有由沈敦和等人在1904年创办的中国红十字会、1909年成立的中华护士会等。
3、教材的准备——西医书籍的编译
(1)早期西医书籍的翻译
如果说最早的西医文献,一般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Ricci,Matthieu,1552~1610)开始。而成册最早译著西医著作的,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德国传教士邓玉函(J,Terrenz,1576~1630),1621年来华译《人身说概》。估测该书成于1621~1630年。《人身说概》可以作为研究的起点,但实际所起的作用及影响并不大。
西医译著在我国产生较大影响的,首推英国皮尔逊著的《种痘奇法》,该书著于1805年,1815年由斯当顿(Staunton)译成中文,皮尔逊的学生丘浩川于1817编译成《引痘略》,风行一时。因此,也有人认为皮尔逊的《引痘略》应该是西医文献在中国流传的起点。而西方医学较系统地传入中国应自合信的中文著作出现开始。
合信(1816——1873 Benjamin Hobson)英国人,医学硕士、皇家外科学会会员,1816年生于诺桑普敦的韦尔弗德,毕业于伦敦大学医学院,1839年受伦敦会派遣来中国。他是以传教医师身份来华,抱有善意,致力于治疗和著述的少数的几个人之一。
合信翻译成中文的医学著作有:
《全体新论》(An Outline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咸丰元年(1851年)
《西医略论》(First Lines of the Practice of Surgery in the West)咸丰七年(1857年)
《内科新说》(Practice of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同上
《博物新编》(Medical Vocabulary) (约1859年)
《妇婴新说》(Treatise on Midwifery and Disease of Children)咸丰八年(1858年)
继合信之后,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西医药书籍的翻译当推广方言馆,同治九年(1870年)开始招生,后改名兵工中学堂,下设翻译馆。译著西医书最多的一个是傅兰雅(多与赵元益合作),傅兰雅翻译的西医书籍主要有:《儒门医学》(1876年,4卷,赵元益笔述);《西药大成》(1879年,10卷,赵元益笔述);《西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1879年,1卷);《英国洗冤录》(1888年,2卷);《孩童卫生论》(1893年,1卷);《初学卫生论》(1卷)等。另一人为嘉约翰。他两人的译著约占这时西医书的一半,傅兰雅重卫生学,嘉约翰则专重临床外科。
(2)丁福保对西医书籍翻译的贡献
自1890年代以后,在已传入的西医学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渐觉所学知识的陈旧浅显,于是才有清末大规模从日 本转口引进西医学说之举。丁福保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丁福保(1874-1952年)江苏无锡人,生于书香世家。26岁时因用功过度患病,于是潜心医学,复从翻译馆赵元益习医学,对中西医之生理、解剖、药物、卫生皆有所致力,故具备了中西医两方面的基础。丁福保自学习日文后,即开始阅读并翻译日 本医学书籍。丁福保的弟子陈邦贤记述此事:“中国自西洋医学传入以后,一般学医者渐知趋重于新理新法的一途;惜译本很少,仅有合信氏、傅兰雅、赵静涵等译述的二十余种;非浅显,即陈旧;编译医书,已有迫切需要的趋势。吾师丁福保先生有鉴于此,因念日 本与我国同种,自古东洋诸国,如朝鲜、日 本等向奉汉医为圭臬,特以革新较早,进步较快,所以明治维新以后,医学为之一变,现已有登峰造极之势;我国要改良医学,设假道于日 本,当较欧美为便利。”
丁福保自1908年至1933年共翻译日 本医学书籍68种,名为《丁氏医学丛书》,丁氏译书篇幅简短,行文流畅,虽不合医学校之用,但颇受中医及一般普通社会所欢迎。译书内容涉及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传染病、精神病、皮肤病、妇科、药物学、细菌学、乃至西洋医学史等门类。“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都超过了他以前的译著者,从而比较全面地将西方医学介绍给中国。”并且丁福保的译书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获最优等奖,在万国卫生会及罗马卫生赛会上都获最优等奖,内务部给予奖励,这在当时我国医学界是从未有过的创举。
丁福保对西医书籍的翻译,迅速及时地输入境外新的医学知识和成果,对于其所在的上海成为西医学传入的重要基地,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西医教育及西医学的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翻译西医著作的工作中的华人学者除了丘浩川、丁福保等人外,还有方以智、尹端模等。
(3)中国早期西医书籍的编译总结
中国早期西医书籍的编译,多属于个人行动,译出来的书往往偏重于某某科目,对于整个医学的发展没有平均的把握,而且翻译所用的名词,极不统一,在印刷与装订上更是五花八门。为此中国博医会在1890年成立名词委员会,在1905年又成立一编译委员会。医学名词审查在统一西医名词中文译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得西医书籍的出版及医学名词的使用逐渐正规化,使得西医书籍具有了正规教育中教材的特点与功能。为正规西医教育的出现及广泛开展作了充分的准备,对我国西医教育事业的贡献是极大的。
晚清西医书籍的编译的参与人数在逐渐增多,医学文献的种类也在增加,译著质量较最初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都是不小的成绩,早期学者的贡献不应该被忽视。
(四)正规西医教育的出现及其发展
1、正规西医教育出现的标志——第一所西医学校
在华的各派教会逐渐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于是相继成立了几个质量较高的医疗中心,以医院为基础的生徒培训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许多医院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开办了医学校。有感于医生的严重缺乏,1866年,嘉约翰在博济医院内设立“博济医校” (又称博济医学校),成为中国最早的西医教会医科学校,目标是培养中国自己的西医人才。1879年,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校从博济医院中分离出来,正式更名为“南华医学校”(The Canton Medical College)专门从事医学教学工作,学制为四年,延用粤语教学。当时,黄宽担任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学教习;嘉约翰执教药物化学;关韬教临床各科。1867年嘉约翰因病离华。
该校开始只招男生,1879年招收了中国第一位医科女生入校学习。它虽比1874年创建的英国女子医学院迟5年,比1850年美国创建的女子医学院晚29年,但招收女生在当时的中国,被认为是中国医学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由该校培养出相当数量的中国西医奠基人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即为该校招收的学生。孙中山先生曾于1886年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入学次年,由于孟森(Patrick Manson,1844-1922)在香港创办“香港西医书院”(Hongkong Medical School,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身,学制五年,完全用英语教学),孙中山于是在1887年离开博济,去香港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就读,1892年毕业。孙中山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从香港领取医师执照的第一个中国人。该校学生中,还有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康广仁。
在中国,博济医学校最早开创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这所医校培养出了大批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多在华南地区活动,直接从事医疗事业或者是进入其他医学校担任老师,对该地区的西医传播有很大的影响。1904年南华医学校改名为华南医学院,1936年,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为现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的前身。
2、正规西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 国人自办西医学校
我国仿照西洋自办的医学堂,最初是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北京同文馆所设的科学系,其中有对医学科学的研究,聘杜琼(Dudgeon)为内科学教授,这是国人自办西医教育、学习西方医学的开端。
中国官方注意到西方医学的长处并开办医院及西医教育起始于洋务派。清朝政府的官员,直到19世纪后期才逐渐认识到西方医学外科的优点,开始把它应用于军事医学,相继创办了几所中西合璧的医学校。众所周知,李鸿章在晚清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他信奉西医,对于西医的推广乃至西医在晚清社会所起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8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医学馆,学制四年,用英语教学,专为海军服务。1893年医学馆新校舍在天津大沽路落成,改名为“北洋医学堂”(Peiyang Medical College),林联辉被任命为北洋医学堂首任校长兼李鸿章私人医生。1915年,北洋医学堂改属海军部管辖,并改名为“海军医学堂”(Navy Medical College),1928年停办。1902年北洋大臣、北洋督练公所督办袁世凯在天津开办北洋军医学堂,专为陆军服务。
以上医学校,虽属国家经营,但是并非为新医学而办医学,而是为了练新军而办的军医。因此,谈中国医学教育史,不可抹杀军医。直到1903年,清朝政府在京师大学堂设立了医学实业馆,才使中国的医学教育从军事医学狭小的范围中走出来。医学实业馆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5月11日开馆,有教员4人,计中医内科教习1人,中医外科教习1人,西医教习2人。讲授中西医学,并诊治病人。医学馆虽然只办了4年多就停办了,但为中华民国建立后创办真正为医学而办的医学校——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创办)提供了条件。
(2) 外国办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与国人自办西医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不同,在博济医校成立到民国建立之间的几十年里,外国教会、政府、民间团体纷纷在我国建立医院、医学院校,培养学生,并且数目颇为可观。
1887年统计有38个中国学生在教会医院里受训练。广州教会医院自1828年开办起至1894年共计训练出100名医学生,分布在广东。1897年估计,当时中国共计有598名西医毕业生,在校者194人。1902年报告共有102名医学传教士在华。1905年报告当时在华传教士3445人,其中行医者301人(男207人,女94人),教会医院166个,诊所214个。由此分析,我们对民国前西医在中国医疗卫生事务中会有多大作用,便可得出结论了。而在1915年报告,中国当时共有23个医学教会学校。
据手头掌握的资料进行不完全统计,到民国成立(1912年)前,国内基本达到高等教育水平的主要的西医院校有12所。见表一:民国成立前西医院校统计
从表中信息可以读出:这些院校分布非常广泛,分布城市有9个;办学形式也比较多元,有国立、省立、教会、私立及国外政府团体等形式。对于这些院校的具体办学特点,本文还要在第二章分类型具体论述、比较。
3、民国前西医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民国前这一段时间,西医教育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1)西医教育完成了从“师授徒”到正规学校教育形式上的转化
西医来华初期,教会医院以招收生徒的方式培训,都是一种水平较低的不正规的医学教育,但各地教会医学堂和教会医院所招收生徒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随着民众对西医的逐渐信赖,需求也不断增长,正规西医院校的出现成了必然。以博济医校为开端,到民国前,西医院校的数量不断扩大。
表一:民国成立前西医院校统计
学校名称 所在城市 成立年份 隶属 入学资格 修业年限
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太原 光绪八年 私立 高级中学 五
齐鲁大学医学院 济南 宣统元年 教会 大学二年 五
江西医药专科学校 南昌 光绪十年 省立 高级中学 五
同济大学医学院(吴淞) 上海 光绪三十四年 国立 高级中学 六
圣约翰大学医学院 上海 光绪三十二年 教会 大学二年 五
震旦大学医学院 上海 光绪二十九年 教会 高级中学 六
陆军军医学校 南京 光绪二十七年 国立 高级中学 五
南通大学医学院 南通 宣统三年 私立 高级中学 六
协和医学院 北平 光绪三十二年
民国四年改 美国 大学三年 五
光华医学院 广州 宣统元年 私立 高级中学 六
夏葛医学院 广州 光绪二十五年 教会 高级中学 六
辽宁医科专门医学校 沈阳 宣统二年 教会 高级中学 七
(2)正规医学教育的标志特征已经出现
其一是以合信、傅兰雅、丁福保等个人翻译西方医学书籍为起始,接着便出现了广方言馆等官方机构系统地翻译西方医著,对西方医学著作大量而准确的翻译是西医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其二是以博医会、中华护士会等为代表的带有学术研究功能的医学团体的纷纷成立,它们以学术研讨会,创办会刊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学术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其三是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西医的有效性,并有意识地为发展西医教育提供方便,逐渐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给西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西医、西医教育系统的传入及西医书籍的翻译将比较先进的医学理论、医疗技能以及医学教育思想和方法引入我国,打破了封建王朝的闭锁局面。同时,对学生外语及医技的强调,也为我国以后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医学教育培养了后备力量,这对我国的医学科学和近代医学教育体制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一些后来产生巨大影响的西医院校相继成立
正规西医教育出现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医学院校的出现。首先是中国第一所西医院校——博济医校的建立,随后是以教会办学为主体的各种办学形式的医校相继出现。并且日后在民国西医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院校也相继成立:齐鲁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吴淞)、震旦大学医学院、协和医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等。甚至被认为是第一所正规西医高等教育的院校——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也于民国前创建。
(4)国人自主办学意识开始觉醒
从最初的在传教士手下充当学徒,学习一些粗浅的医疗知识,到后来的以黄宽为代表的出国系统学习先进医学理论、技术,并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学教育管理理念带回到国内,运用到医学院校的创办和管理中。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清政府中也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医学教育的发展,这一切都显示出国人自主办学意识觉醒,为民国时国人完全自办西医教育打下了基础。
从客观上讲,外国政府、团体、传教士和教会医院在把西医引进中国和培训医务人员上功不可没,我们在评价西医来华一事是必须承认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教会及外人所办的医学校虽然设立在中国土地上,但它们不必向当局备案,无视中国主权。中国有关的领导部门,不得过问学校的行政和教学,人们因此称呼这种学校是设在中国领土上享有治外法权和其他各种特权的“外国文化租界”。因此,当时我国的医学教育大权,实际掌握在帝国主义者和外人手中。此时,这些学校还都照搬外国的体制,中国学生虽然接受了正规的医学教育,但医学教育还没有纳入我国正式的教育系统。
另外,外人办学目的显然不仅仅是因为看到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落后,而想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其中有一些人还有另一些目的:用中国人的钱训练出中国的“西医”,企图以此来控制我国的医疗事业;抱着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原因来到中国行医;还有一些甚至是利用教会医院进行新疗法、新药或他种试验,医疗事故也屡有出现。这一点,我们从传教士俾德尔(Beadle)话中可略见一斑:“欲介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士。医药是基督教的先锋,而基督教又是推销商品的先锋。”他称赞伯驾(Peter Parker)说:“泰西大炮不能举起中国门户的横示,而伯架医师的外科小刀即打开其门。”这可以看作他们别有用心的最好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