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北诗《假设比想象来的真实》的学院式诊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9:17:17
原载《名作欣赏》2009年4期,现收入《顾北诗选》
《假设比想象来的真实》的学院式诊治
《假设比想象来的真实》
想象
一头驴走在大街上
戴着顾北的帽子
穿他的皮鞋
向每一个沐浴在温暖阳光下的
朋友打着呲牙咧嘴的
招呼
啊,顾北!
这是二十一世纪最无与伦比的
想象,却比假设
迟来了一步
假设是
顾北就是一头驴
此刻他走在大街上
他没有向朋友们打招呼
因为,他觉得
他们都不真实
虚伪得就像
有人说的
顾北就是那头驴!
这首诗是福建诗人顾北的“代表作”,在诗友中曾引起广泛的争议,很多诗友都高度肯定了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比他年轻10岁的南台飞鸿认为:“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并不是单纯的‘驴’本身。这头驴戴着人的帽子穿着人的皮鞋,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心意象。之所以成为意象,是因为这种组合的荒诞性,新奇性。顾北通过这样的一个意象,竭力营造一种艺术效果,就是当代人心灵之间的疏离和障碍。……诗歌是对生活现象和人类情感波动的敏感捕捉,而不是事物本质的剖析。这决定了诗歌是以创造形象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事物本质。这首诗成功创造了一个‘驴-人’的形象。……顾北诗歌的特点在于对生活深刻的观察力、大胆出格的写作胆色,略带调侃的黑色幽默。这种风格注定与优美的诗歌传统观念无缘,如果在保留自身性格特色的同时,能从意象和语言的爆发力入手,也许会写的更好。” [1]与他同龄的石城是一个非常挑剔的诗人,尽管他并不完全认可顾北近期富有创新的写作:“顾兄近段的诗,有着非常出色的语言速度和力度,并且时不时会闪现出中年人特有的冷峻的思想光芒,这无疑保证了诗的基本品质。我认为的不足之处,正是他自己说的‘率性而为’。在我看来,率性只是一个人的诗歌态度,并不能保证他诗歌文本的完善。顾兄诗中,有时候出现的某些主题的闪烁、摇摆和牵强等等,正是由于太讲究诗的一次生成的结果,因为即使是宝石,捡来之后,也要擦去它的表面的尘土。……我觉得顾兄的诗,应该做一些事后的梳理、去蔽和磨亮的过程,使文本更完善,从而放出异彩。” [2]但是他对这首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觉得顾北的这首诗,有着很好的品质,至于语言粗糙一些,在这里是可以容忍的,这样更显出原生态的粗粝之美。读着这首诗,我的后背时不时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是那种透骨的对灵魂的拷问!从这首诗中,我一点也读不出滑稽感,而是从中读出了在商品大潮的巨大冲击下,现代城市人为之异化所产生的集体的冷漠与虚伪,和个体的极度孤独!二者既相互排斥但为了共同的生存(这里的生存,并不是物质供应意义上的生存,而是指生者的集体性存在)又不得不相互融合,剪不断理还乱,这就是症结所在。此类题材的诗,我也曾读过不少。但这首诗的形式上显而易见的特别,无疑使诗的意旨获得了可以说是极端的深化。诗人巧妙地用了‘想象’和‘假设’这两个意义十分相近的词,把全诗处理成‘复式结构’,类似于音乐中的‘单二部曲式’结构。诗人先是‘想象’着在繁华的城市大街上,有这么一头驴,这已经够诡异的了,接着经过一小节的简单过渡之后,诗人进一步‘假设’自己就是这头驴,并强调‘假设比想象来得真实’,从而一下子进入到诗的核质,笔法之毒辣可见一斑!驴之于人,无疑是一个‘异类’。诗人以驴入诗,让一头驴混迹于繁华的街市并使之互斥于‘朋友们’,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不是偶然的,恰恰等同于诗人对都市中人与人之间内心互相排斥的残酷现实的深刻认识,和不留情面的批判。这种设计既可信,又准确。但是,悲哀的是人们表面上还得一以贯之地维持着虚伪的友善与和谐。这也许就是人性的丑陋?” [3]
进入不惑之年以后,顾北的诗歌创作也进入了高峰期,特别是口语诗写作,颇能呈现现代艺术追求的两大境界:睿智与幽默。一件生活小事、一点小情绪都可以入诗,似乎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如他的近作《工作中的韦小宝》:“躺在床上,我对妻说/躺过来一点,不要人为地制造/那些空隙。生活已经像尘埃淹没了/我们令人印象深刻的面貌/你不要再刨开惟一未撕裂的距离/我说。再见到我,你需要七天时间/七天后的这一天,你才能再见到我/妻笑说,以为自己韦小宝呀你/七个老婆,一天一个,美的你/上帝呀,你看看,你看看你未开化的子民/除了今天我是你的,你该知道/剩下六日,我得完成上帝交办的任务”。这首诗的后记是:“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午休睡不着”。在今日中国,人到中年不是万事休,而是超负荷运转,中年是透支生命的特殊时期。这首诗和《假设比想象来的真实》一样,真实深刻地反映出中年人的生活状态及情感状态――被异化被疏离的“非人”状态,写得格外“机智”(wit)。
近年“口语诗”命运不佳,很多口语诗被人贬低为“口水诗”。针对这种状况,我近年大力倡导“意象诗”,提出用“两象”――意象与想象来拯救“口语诗”,强调重视口语诗写作中的“语感”,甚至认为“语感”比“情感”重要,更比“思想”重要。优秀的口语诗人都是“语感”非常好的人,如心理学家加登纳所言诗人是语言智能较好的人。如李亚伟、于坚、伊沙、陈衍强等,很多诗论家看重的是他们的“先锋”及“新锐思想”,我认为他们的成功更在于具有比一般诗人更好的语言智能。“奥登论述说,一位年轻的作家,他的前途并不存在于他观念的独创性,也不存在于他情绪的力量之中,而存在于他语言的技巧之中。” [4]顾北固然成功于思想的深刻和观察的细致,即成功于他的中年人特有的洞察力和感受力,更是因为他具有较好的语感。如这首诗所示,他的“口语”不是轻飘飘的、有量无质的“口语”,而是有庞德所追求的诗家语特质――“清晰”(clarity)和“有力”(intensity),甚至能够产生英语现代诗歌的诗家语所追求的效果――“复合”(complexity)、“暗示”(allusiveness)、“反讽”(irony)和“朦胧”(obscurity)。
在长期的新诗研究中,我越来越发现新诗人太有“艺术家”,甚至是“大师”和“天才”,少有“匠人”和“凡人”,太有“创作”少有“制作”。面对泛滥诗坛的“弑父式写作”,我总是想起当前的“工艺美术大师”,他们实质上就是高级技工或高级匠人。正因为他们不自诩为“艺术大师”,他们才有学习及潜心修道的心理准备。我甚至还想起在中国游泳队队员中流行的那句话:“一天不游自己知道,两天不游教练知道,三天不游全世界知道。”尽管勤能补拙,天才诗人却是无法依靠“教”或“练”出来的,甚至“诗人不需要教练”这些话也颇有道理,但是今日世界,又有几位是真正的天才诗人呢?我一直认为诗人应该过语言关、诗歌知识关和诗歌技巧关。数十年的诗歌写作使顾北能够较好地驾驭语言,也摸索出了很多写作技巧。但是我仍然发现他没有很好地过“诗歌知识关”,这与他接受的教育和从事的职业有关,他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诗歌教育,更没有专业从事新诗创作研究,他是“业余的”,如我的好友沈奇自谦地说自己搞新诗歌研究是“野路子出身的”(自学成才的)。其实“野路子出身的”的诗论家往往比“名门正派出身的学院理论家”对作品更有感悟力,“操作能力”更强。如2007年12月1日,在海口“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四届研讨会”上,沈奇为“口语诗”创作开出了良方:“可以通过一些语言策略将叙事的负面降到最低点:第一,情感的策略化,区别于情感的激情化;第二,口语的寓言化,这区别于大量的写诗叙事;第三,叙事的戏剧化。诗歌应该是带有造型的语言艺术。” [5]读顾北的诗,特别是读《假设比想象来的真实》,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沈奇的这段话。这首诗确实具有“情感的策略化”、“口语的寓言化”和“叙事的戏剧化”等“口语诗”的创作技巧。顾北写这首诗时根本没有接触到沈奇的这一理论。这种“惊人相似”的巧合让我想起了那句名言:“实践出真知!”也让我想到了那个寓言:“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顾老刀就是这么磨锋利的!十年磨一剑,顾北是三十年磨一刀,最后才磨成了一把“无坚不摧”的“老刀”。
顾北不愧是“老刀”,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他不仅自己磨刀,还广交天下豪杰,让他人代为磨刀。2008年1月11日,他在我的博客文章《像溪水一样并非自然地流着――川美的诗及写作》后留言:“笨人写诗如我:不懂节制与理性,率性而为,事后又深感痛苦,怎么办?”1月14日,我给出五点建议:一、 别相信愤怒出诗人,既相信华兹华斯的“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更迷信他的“诗起源于平静中的回忆”。二、大胆写,小心改,写完后用减法,用剪刀与磨石。三、强制写一段时间晦涩的意象诗,牢记俞平伯的“朦胧是成诗的一条捷径”,别受当前诗坛口语诗甚至“口水诗”歪风的影响。一般人(语感不好即缺乏语言智能者,缺乏思想的洞察力者)是无法写口语诗的。四、如果写自白诗(类似现在的口语诗),不仅记住语言的“自白”方式,更要记住这种诗体具有强烈的“忏悔”。五、功夫在诗外:读自己读不懂的“难”诗,学习并操练别人的,特别是大诗人的各种技巧。写想象奇特,意象丰富、哲理深刻的散文,如果散文都写不好,就不配写诗了。交敢于“骂”自己的诗友(水平高于自己者更好),诚请诗友“鸡蛋里挑骨头”。1月15日,顾北把我的“不留情面”的“诊断文章”转到自己的博客“顾老刀的诗铺子”上,以《“顾北诗歌批‘逗’会”王珂新诗诊所1:如何克服冲动性写作》为题,广招天下英雄批评自己,很快引发诗人、诗论家的热烈讨论。当今诗人最缺乏的正是这种敢于“批‘逗’自己”勇气。最后顾北说:“这次对我触动好大。”
在“顾北诗歌批‘逗’会”上,我获得了“好为人师”的批评快感。从事专业诗歌研究20多年,很少获得被人请求“批评”的机会。我对这首被很多诗人称为“好诗”的诗“狠下杀手”。我不否认这首诗是一首比较优秀的诗作,但是我认为这首诗完全可以精益求精,可以打磨得更好,我甚至把这首诗也归入“冲动性写作”。我把“冲动性写作”中的“冲动”分为两类,一是写诗前和写诗过程中的“情感冲动”,二是写诗过程中的“语言冲动”。这首诗属于后者。我认为应该强调诗人需要“多愁善感”,甚至应该具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能力,提高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敏感度”(善感力与洞察力)。中年诗人往往是沉思有余激情不足,写抒情性作品可能更需要重视“情感冲动”。青年诗人应该适当压抑自己的情感冲动,如鲁迅所言的激情太盛会扼杀诗美。但无论是青年写作还是中年写作,最可怕的是“语言冲动”。尽管心理学家加登纳认为诗人是最具有语言智能的人,但是这种语言智能不仅表现在诗人比一般人会说话,也表现在比一般人爱说话或者多说话。写诗前与写诗中受激情影响,本身就容易“喋喋不休”,自由诗写作又没有格律、排列等诗体规范等法则来“节制”情感,这正是诗体存在的必要性,如同跳舞需要一定的规则,采用口语,特别是目前流行的口语诗对意象的排斥,更会让诗人的“说话欲”泛滥。如俗语所言:“言多必失”。这些都导致诗的语言的“不精致”甚至“不经济”。当然为了特殊的写作目的“喋喋不休”者除外,如为了抒写自己的情绪的杂乱可以把语言也写得很杂乱。我提出解决“语言冲动”的三个办法:一、减慢写作速度,先快后慢。提笔快,行文慢。二、增加文体自律,通过规则减少写作的自由与随意。有地采用有一定限制的诗体写作,如新格律诗或十四行诗,或者重视诗的音乐性、排列美或者意象中的某一项。三、小心改,写后打磨。诗的音乐美与排列美完全可能如摄影一样,通过“后期制作”来完成。我认为正是因为顾北没有重视“后期制作”,甚至没有很好地过诗歌知识关,如对诗歌知识中的诗歌的排列知识不很熟悉,同时过分追求口语的力量,才没有重视诗的排列。
我“自以为是”给这首诗做了“技术处理”,重新排列为:
想象 一头驴
走在 大街上
戴着顾北帽子
穿他的 皮鞋
向每一个温暖
阳光
下的
朋友
打着呲牙咧嘴
的招呼啊
顾北
二十一世纪无与伦比的
想像 却比假设
迟 来一步
假设 顾北是一头驴
此刻他走在大街上
没有向朋友们打招呼
觉得他们都不真实
虚伪得就像 有人
说的 顾北
就 是那头驴
我的修改理由是:一、原作揭示的是现代人的荒诞感,是一个原生态的题材,用的是生活中的常见小事,采用粗犷文体与精致文体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西方,很早就有利用体裁与题材之间的不和谐来突出主题的技法。严肃题材用低级文体,如打油诗体写出,会产生奇特的反讽效果。日常题材用高贵体裁写出,更具有反讽的意味,更能呈现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的荒诞与无奈。二、原诗的散文句式太多,主、谓、宾成分齐全,限制了诗意的弹性。特别是主语的确指性太强,限制了语言的张力。去掉一些字词不仅使原诗更精炼,反而增加了诗意及诗美,更能达到写作目的。三、对原诗改得最多的是排列,诗的排列在诗中不仅能够产生视觉上的美和听觉上的音乐性,更能够用来更好地表情达意。重视排列的诗不仅可以按习惯的由左向右读,还可以从上到下(如古代汉诗中的藏头诗)甚至遮住一些字词,随意组合读,会产生很多新奇的意义。如从上到下读:把“帽子、皮鞋、温暖、阳光”放在一起,不仅节奏感强,还产生了新的意义:前两个人造物可以产生后两个自然物,甚至可以说帽子产生了温暖,皮鞋产生了阳光,或者阳光洒在皮鞋上,驴最重要的对敌武器是“蹄”,皮鞋,特别是发亮的皮鞋是有身份的人的标志。在中国文化中,驴是笨的代表,人是聪明的,诗人非常巧妙地写到了驴“穿皮鞋”,好虚荣、装腔作势是现代人,特别是小市民或小官员的通病,如果强化,更能产生荒诞感,“皮鞋”一词就可能成为全诗的“诗眼”。人造物“帽子、皮鞋”,自然物“温暖、阳光”,与动物“驴、人”,也形成了既对抗又和解的关系,特别是人造物和自然物的自然与动物的不自然产生强烈的反差,原本蠢笨的驴现在聪明,与聪明的人现在很无奈,也形成强烈的对比。原诗中温暖是形容词,来修饰阳光的,改后单独排列,既有名词也有形容词的意义。既解决了人造物和动物都有两种,自然物只有一种的不对称,还产生了触觉上的意义。把“下”与“的”单列一行并在其间留有较长的空白,可以强调“下”(下既是方位介词,又变成了动词,与“生产”的意思相近)的动作的持续感。“朋友”二字分开排列,写出阳光慢慢地照出了一个又一个朋友的动作的过程,实质上产生了故事“情节”,“顾北”二字分开排列,不仅是为了写出打招呼的声调:“啊/顾 北”,也与前面照应,说明顾北也是朋友之一,既是阳光下的朋友,也是阳光“生”(“下”做动词用,有“生产”的意思)的朋友。全诗写的这件荒诞事,正发生在“阳光下”。这样排列,可以读出朋友及顾北既是阳光“下”的,也是帽子下的,还是鞋子下的。如果只读“下 的”、“朋 友”、“顾 北”三个排列均齐的诗行,再加上前面的主语“阳光”,就可以产生了一首“诗”。把“却比假设”遮掩,就可以读成“想象迟来一步”。迟来一步采用空格书写,也是为了突出“动感”。全诗最后两句的排列更是为了突出主题,可以组合成多种诗句:顾北是那头驴,顾是那头驴,北那头驴、北驴……最有意思的是,利用了诗人的姓名“顾北”的谐音与意义,“顾”与“雇”、“北”与东南西“北”的“同音”,“顾(找)那头驴”可以成为“雇(用)那头驴”,“顾北”可以理解为“找北”,俗语称某人糊涂为“找不着北”。在诗中“找不着北”的诗人与笨驴同时出场,甚至不得不雇头北方的驴(《黔之驴》中的北方的那头驴)来找“北”,写出了当下生活的“糊涂”与人的无奈郁闷。四、全诗去除标点,是想用中国美学推崇的“空白”之美来克服“言不尽意”、“辞不达意”的语言弱点。
从这段修改意见中,不难看出我对这首诗题材上和构思上的“肯定”,对一些诗歌技法,特别是排列技法的“否定”。
顾北(此为笔名)在诗江湖,特别是在网络诗坛上,又名“老刀”,因为广东一位诗人也名“老刀”,故又名“福建老刀”。80年代初就担任福州最早的诗社白沙诗社的社长,后来尽管从事的是与文学无关的职业,却入迷于诗。对付这把修道数十年的“新诗老刀”并非易事,即使是我这位同样修道数十年的“新诗教授”,与这样的高手交锋,既有惺惺相惜的感觉,更有针锋对麦芒的快感,甚至还有丝丝胆怯。毕竟两人修道环境迥异,我生于校园,长于校园,从小学到博士后,从孩童到大学教授,从未离开校园,写诗论诗,均三句话不离教授本行,甚至声称王珂比“学院”还“学院”。顾老刀却是在社会生活中摸爬滚打“自然”成长的诗人,深谙社会,明察人生。维特根斯坦认为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存方式,我品读这首诗不但深悟到现代人(现代都市人、现代白领及现代官员)在现实生存中的荒诞感,而且对诗抒写世俗人生的娱乐精神和修身养性功能有独特的理解。我与顾北在诗歌观念上的差异,还不能简单地根据两人成长环境及生存境遇的差异而断定为“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立场写作”的差异。恰恰相反,我们也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处,如我们都强调做人与做诗、人品与诗品的和谐统一,通过“养气”来“养诗”,通过提高“学养”来提高“诗艺”,也强调做诗技法的重要性。但是在诗的功能、诗的主题甚至在诗的写诗上,却不是殊途同归。所以尽管我认为这首诗是一首好诗,特别是在“写什么上”颇为成功,深刻地揭示出现代生活的荒诞,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加缪、卡夫卡,想到存在主义哲学。特别是想到“反讽”,尤其是“自我贬抑式反讽”。顾北居然敢写出“顾北就是一头驴”这样的“自我贬抑式”诗句!这让我想起米克在《论反讽》一书中的那段有名的话:“‘无关个人式’反讽者隐藏在假面具之后,独有他的描述,或者说描述我们已知情况的对照,产生了反讽效果。在自我贬抑式反讽(self-disaparaging irony)中,反讽者也戴着假面具,但那是作为伪装或‘代言人’(persona)而起作用的假面具。这种反讽者亲自登上了舞台,可以说是在扮演一个无知、轻信、诚恳或过于热情的人物,凡是在‘无关个人式’反讽者要轻描淡写地进行描述的地方,自我贬抑式反讽者就对自己的本领轻描淡写;他给人以低能的印象,正是他的反讽手法的组成部分。这是苏格拉底所采用的主要的反讽手法。” [6]这首诗产生的“反讽效果”十分奇特和强烈。
但是我仍然认为这首诗在“怎么写”上并不完美,写得有些随意,如顾北所言有些“率性而为”,至少在诗形及诗的排列上需要去粗存精。所以我才对这首诗“大胆重组”。也许只有这样,我才不愧对一些学者送给我的“王操作”和一些诗人送给我的“新诗城管”的“绰号”。但愿我的“一家之言”式的“学院式诊治”无损顾北的“诗人形象”,特别是我的“改诗”不会像一些诗人所批评的那样破坏了“老刀风格”。我认为剪刀与磨石和老刀,如同诗评家和诗人(有人认为诗人与评论家永不结同心),本质上是一家人,我才敢如此“胆大妄为”,以“教授”单挑“诗人”,以剪刀与磨石对付老刀。 [4][美]H·加登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93. [5]王翌,鄢新艳.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四届研讨会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1):115-118. [6][英]D·C·米克.论反讽[M].周发祥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