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压力比想象的更严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48:44
 
邱 林
12月11日,普遍预见的CPI转正终于成为现实,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去年此时加速回落的CPI,现在在连续环比正增长后,终于实现转正。以宏观分析著称的北大教授宋国青感叹:“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转换之快前所未有。我们刚把通货膨胀理出眉目,通货紧缩来了;还没把通货紧缩研究完,通货膨胀又要来了。”(12月14日《华夏时报》)
人们注意到,从2007年至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已经完成了一个轮回。此间,宏观政策出现了短期内罕见的180度大转弯,从“双防”到“保增长控通胀”再到年底的“保增长”,一年内宏观政策从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大转弯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这依然不能让人停止猜测:政策会不会再次出现逆转?要知道在水、电、油、气轮番涨价之后,现在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价格正变得越来越贵。最新消息是,上个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比10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本月以来,全国食用油正集体涨价15%至30%。
近期涉及民生的商品“涨声一片”,确实让很多普通民众听来像是通货膨胀越走越近的“脚步声”。但在很多官员眼里,这一密集的价格变动,正是能源政策和宏观政策果断调整的体现,目前与通货膨胀没有直接联系。统计局新闻发言人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CPI转正主要受食品、房屋价格上涨带动,现在不存在通货膨胀。在他看来,当前价格水平还在低位运行。
然而,这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也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有分析认为,涉及民生之本的商品近期纷纷提价,特别是房价猛涨,让普通民众方面感受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有网友表示,“汽油涨价了我们可以不开车,但水涨价了我们不能渴着,电涨价了我们不能晚上摸黑呆着,煤气涨价了我们不能进山砍柴。涨价的最后都要老百姓埋单”。
这些观点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认同。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指出,我一再强调,我今年6月份就说,要警惕通货膨胀,预防,但不是马上就会有通货膨胀,那么当时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中国的CPI,那个时候的CPI还是负的,没有通货膨胀的危险,甚至有人说别拿通货膨胀来唬人了,但是现在看来,大家都应该承认,通货膨胀的预期正在形成。
不管政府官员、还是经济学家的争论如何,但公共商品上涨是实实在在的。不过,人们感受通货膨胀的压力,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对普通民众来说,可能感受更多来自于水电油气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来自于股市楼市的走高,而对企业来说,可能来自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如果普通民众收入的增长超过了通货膨胀率,那么通货膨胀并不会给普通民众带来实际的损失。反之,则亦然。近日,国内一家媒体对上海、北京两大白领集中的城市10多户今年开始有房贷的家庭进行了调查,发现七成家庭月供比例超过家庭收入的五成;生活成本本来只占三成,但最近水电油气全面调价增大了成本,提高了不少;所以,每月积蓄不到一成,旅游、购物等消费大为减少。
假如以后CPI上涨3%,住房贷款月供比例超过50%的家庭,每月就开始发生入不敷出,不仅积蓄没有了,还将开始负债。对他们来讲,要么增加收入,要么降低生活质量。有人也许会说,如果发生通货膨胀,企业至少会给职工增添工资。抱有这种侥幸心理的大有人在。实际上,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加薪这条路行不通。因为企业目前的税赋较重,如果再给职工加薪,很多企业将会关门大吉。
当然,现在通货膨胀还没有到失控、各类商品价格暴涨的程度,但投资和消费信心可能受到影响。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进入通货膨胀阶段,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可能是大幅加息,恢复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不管怎么说,众多商品的价格“涨声一片”,应该是今年这个冬天火热的看点之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通货膨胀压力比想象的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