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起草歷程回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09:07:54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字體:大中小】
【E-mail推薦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 吳晶、周婷玉、黃小希、劉奕湛)《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徵求意見稿)自2月28日開始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個綱領性文件歷經一年半的起草過程,注定要載入我國教育發展的史冊。
自2008年8月啟動制定工作以來,已有數千名專家和各方人士參與調研;2.3萬余人次參與座談和研討,形成500多萬字調研報告;專家、學者、校長、教師、家長、學生等社會各界人士都參與其中,通過各種渠道發表意見建議210多萬條……這些數字與事實,記錄著党和政府廣納群言、廣集眾智的民主科學決策過程,開啟著中國教育從新的起點出發的改革之路。
問需于民:“我的建議被採納”
“我很高興,我的建議被採納了。”了解到徵求意見稿的內容後,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楊建宇高興地說。
在去年初進行的公開徵求意見過程中,楊建宇向教育部提出了改革應試教育、遏制名校從其他學校“搶名師”等建議。
對徵求意見稿中有關建立健全“多元錄取方式”的表述,這位有著幾十年教齡的老師十分滿意。他說:“如果考試制度不改革,學生和老師都只能疲于應付考試,上課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學如何答題得高分。”
楊建宇知道,提出和自己類似建議的人還有很多。“只要綱要可以開放地聽取並吸納我們的建議,我們的教育就能越辦越好。”
楊建宇對綱要的熱烈關注和熱情參與,正是全國人民對教育改革寄予期盼的生動寫照,也是規劃綱要制定工作的推動力。
正如規劃綱要工作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所說:“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是徵求意見稿形成的基礎。”
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公開徵求意見收集組組長、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田慧生說,在還沒有形成文本之前,工作小組就提出36個問題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之後又在民意徵集和專家調研相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煉出20個重大問題,繼續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就是“問需于民”,就是為了了解老百姓需要什麼教育,從而使綱要的起草更加有的放矢。
政府問需于民的真誠姿態贏得了民眾的積極響應,也營造了暢所欲言的良好氛圍。在2009年2月舉行的一次徵求意見座談會上,一位學生家長說:“我女兒今年上小學六年級,從早上7點20分到校,到晚上10點多鐘上床,每天學習十多個小時,她們班裏45個人,只有13個人沒有戴眼鏡。”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10來歲的小學生到91歲的耄耋老人,從專家學者到普通百姓,都積極參與到這場開放式的討論中。無論是萬字有余的專題論文還是言簡意賅的觀點陳述,都顯示著民眾對教育現狀的真實評判,飽含著民眾對教育改革的強烈呼聲。
問計于民:“總理聽我談教育”
“很自豪”“很激動”“很親切”“很溫暖”……回想著走進中南海、與總理握手、與總理交談、與總理同吃工作餐等一個個場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趙傑一氣用了很多個形容詞。
今年1月11日至2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先後主持召開五次座談會,就正在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趙傑作為一名普通教師,與各級各類學校校長和教師代表,教育專家、學者,大、中學生及學生家長代表以及教育管理係統負責人,一起成為中南海的座上客。
“總理聽我談教育,不僅讓我感動,更讓我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趙傑說。
通過面對面交流,國家高層更加了解了教育的現實問題,廣大教育工作者和民眾也更加理解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國家戰略。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說:“規劃綱要設計的未來10年,是關係我國能否順利邁入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時段。如果把這10年走好,我們就可以穩穩當當走好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之路。”
在張力的辦公桌上,整齊碼放著一本本規劃綱要意見建議集成。“對每一條意見、建議,規劃綱要工作小組的工作人員都要及時分類整理、歸納濃縮。”
走人才強國之路,是關係國家、民族和每一個個體未來的重要選擇。如何走人才強國之路,不僅需要党中央、國務院科學規劃,更需要社會各界獻計獻策。
徵求意見稿初稿形成後,先後4次較大范圍徵求意見,共收到近5000條意見建議。文本前後進行了約40輪大的修改。
今年81歲的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感到,規劃綱要制定工作的參與人員之多、徵求意見之廣、時間持續之長都是空前的。
來自人民群眾的真知灼見為規劃綱要提供了靈感,源于基層實踐的寶貴經驗也為規劃綱要貢獻了智慧。顧明遠率領的素質教育課題組就在赴山東等地的調研中開拓了思路,最終為綱要提出了創新的政策設計。
顧明遠說:“綱要初稿涉及許多制度性的改革,它不僅是群眾智慧的集成,更是思想解放的產物。而這正是推進教育改革的不竭力量。”
問政于民:聆聽民主社會進步的足音
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成員、規劃綱要第七戰略課題組組長、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袁振國說,問政于民無疑是教育規劃綱要起草過程的最大亮點。
不僅是規劃綱要。近年來,問政于民已成為各級政府深化改革、推動政務公開的重要方式。無論是一般事項還是重大方案,只要關乎百姓生活,政府部門都要傾聽民意,了解民情。
面對日趨復雜的改革環境,只有問政于民才能確保決策科學合理,才能引導民意發揮積極作用,激發基層改革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與教育改革同樣備受關注的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自醞釀起草之時起就面向海內外徵集建議,並于2008年10月14日全文公開,向全社會徵求意見,一個月內就收到了來自各界的約3.6萬條建議和意見。
醫保何時“一卡通”?基本藥物是否需要“統購統銷”?醫務人員權益如何保障?……針對一項項具體建議,醫改工作小組或者給予採納,或者給予回應。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說:“這是政府傾聽社會各方意見的切實行動。”
民意直通中南海早已不是新鮮事,“網絡問政”“網絡反腐”正在成為民主發展進步的新形式。隨著“執政為民”理念的不斷完善,民意在決策和民主法制進程中正在彰顯出巨大力量。
党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
2008年4月1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決定,今後法律草案一般都向社會公布,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
據統計,僅2009年2月份以來,就有10余部法律草案通過中國人大網向社會公布,廣泛徵求意見。“這無疑將對我國的民主法制進程起到促進作用。”憲法學專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係教授馬嶺說。
再經過為期1個月的公開徵求意見,描繪未來10年中國教育改革路線圖的規劃綱要就要在進一步修改後,最終出爐。雖然在現實國情下,這部綱要還需要“在千差萬別中找共識”,但是,民主社會進步的足音,已在“民意”的活躍表現中,日漸清晰。
相關鏈接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徵求意見稿公布
·圖表:中國面向未來10年勾勒教育改革"路線草圖"
·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工作組負責人答問
·袁貴仁:教育優先發展和教育改革創新兩個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