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养生及修炼—王力平先生访谈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9:37:09
道家文化、养生及修炼——王力平先生访谈录   背景介绍:
    被采访人:王力平,男,44岁,国家体委大连海上运动技术学校研究人员。“文革”中,被三位道家老先生带走,避世修炼十几年。
  
  访谈时间:1993年2月28日
  访谈地点:北京亚运村
  提问者:晚立
  
  
  1、 道家养生文化的核心思想
  问:王先生,您是经过道家养生术系统、严格训练的。那么,道家养生术的核心也就是它的纲是什么?
  答:道家养生术是我们国家固有的养生文化瑰宝。以老子为集大成者,并以老子的思想为基础,发展出了人与天体相合、或者叫天人相应的一种人生观。它以《黄帝内经》、《灵枢经》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组成了人体修炼理论;而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基础,组成了道家哲学体系;它还以一种我们现在称为的宇宙测不准定律,即特有的宇宙学说,形成了道家文化的宇宙观。
  由此,而构成了道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她的主要的核心的观点就是人是与天体相合、相持、相契构成的人与天体相对应的从生到活、到死的完整过程。
  
  2、人生有三性
  问:一般人是怕死的,想活得好些,但很少有人去追问人为什么要生。从道家养生文化角度,对此是不是有一套说法?您的体验如何?
  答:我很小接受了道家养生术的一种身体方面的特殊训炼。自己体验到,人生有三性:生出后一性象父亲,一性象母亲,还有一性是自己独特的个性。道家养生术称这后一性为本性,就是自体生命本原了,它既不象父亲,又不象母亲。人生出来后,就会成为有责任、有义务的人。
  我生出来后,据我的老师告诉我说,我的责任、义务,就是要探讨两个极端,一个是为什么生?一个是为什么死?
  经过十几年特殊的道家养生术训炼后,自己感觉到,要先在世界上探讨人从活着到死的一刹那间的感觉。在这方面,老师带我练过一些辟谷功夫。但这个不是现在人们所讲的那种辟谷。
  我经历了辟谷三个阶段。一个是断谷,这是第一阶段,是指的人不吃五谷粮食。第二个阶段是断食,就是不进食物,每天早、晚喝一杯自然的水,泉水。第三阶段就是不吃也不喝,在一个高台上盘坐。盘坐时,老师在旁边观察、控制。我坐了28天,直坐到心脏、脉搏不跳了、没有了,自己朦朦胧胧进入到另一种境界,也就是幻界。这种境界,也就是人从活到死的一刹那间的感觉。
  
  
  插问:那是不是也是从死到活的一刹那间的感觉呢?
  答:那有一种说法。人要想知道自己为什么生,必须要先死一次。人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死,那就要经历人生来的过程。
  佛家也有转世一说,但不大一样。我自己认为差别在于,佛家讲的转世,是一种宗教范畴的认识。道家讲的这个转世,是指精子与卵子一刹那撞击、碰合有一个闪光点。这个闪光点是地球自转、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而形成了一个夹角所造成的。如果人在这个时候出生,就获得了一种灵性,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某某人有慧根、慧根不浅,这就与这一瞬间的夹角以及闪光有关系。而佛家讲的转世,是指一个生命死后,要经过七度轮回等再返回人间,而能不能返回人间,就要看造化了。
  
  3、 道家人生观
  问:道家人生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道家人生观主要是以阴阳学的五行之术为基础,把人分成几类。
  最古典的是《灵枢经》中.明确地把人分成25种;又按照五行把人分成了5类。这5类,就是具有5种不同特点的个性;针对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思想对待。
  这种观点,从现代科学角度讲,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我个人体验,这种划分及观点是有其道理的。
  
  问:这25种分类有高低之分吗?
  答;没有高低之分,但却将不同的个性、体态、人生须经的道路以及宽、窄的变化等做了不同的描绘,也就是勾划了不同人的人生路线,这种路线是不会再变化的了。你可以经过社会经历而改变人生,但改变的频率不会太大,是在这个路线圈定的范围内活动。
  对此,我们与国外有关研究部门合作,利用计算机电脑,把上万个人的生年、月、日,和他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看他的人生路径、频谱。看来,传统的分类有一定道理。
  
  问:您讲的人生道路的宽、窄是什么意思?
  答:是讲人生变化的幅度。比如我本人,按道理讲,应当是很好的读书,是个文人,但很难去经商,或做政治家.因为我的生命路径不箅宽。我这人不喜欢冒险,不去突破,只要保持在我的生命线的宽度以内生活,就不会有大的麻烦、不幸,就可以生活得愉快、幸福。
  
  4、道家宇宙观
  问:道家文化的宇宙观是些什么内容?
  答:道家宇宙观是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础、为主要内容的,辅之以阴阳学的五术,组成了一整套系统化的字宙学体系。主要把地球界内分成三界,就是常说的“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那个三界。第一界是人、事、物,第二界是天、地、人,第三界是时间、空间、宇宙。
  现代科学是把时间、空间加在一起,叫做宇宙。古时讲的宇宙不是这个意思。它那时讲的时间,不是现在我们所讲的时间只有往前走的这一面。道家文化宇宙观中讲的时间有负时间——向后倒退的,还有零时间——停止状态,再有正时间——如我们现在所讲的向前行进的状态。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超前预测的方法。
  道家所说的“不在五行中”,是指地球停转的一刹那,人不在地球的生存状态。这有几个条件。比如人体的中脉恰与地球南北磁力线相吻合,等等。
  
  
5、道家养生术分类
  问:道家养生术是很讲究方法的.那么,是否分类?分几类?
  答: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倾向,就是男女老少大家都在练一样的功法.从道家养生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道家养生修炼是分类的,大致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以阴阳分类,男的练乾功,女的练坤功。
  再分类,就是老少病残人,不同情况练不同的功。
  还有一个原则,叫做“动修经络,立修脉;坐修神意,卧修灵。”练不同的功法,以不同的姿势修炼,效果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6、道家文化对梦幻的认识
  问:您讲到道家养生修炼原则中有“卧修灵”,是说有“睡仙功”。人在睡眠中是要做梦的。道家文化对此有什么说法?
  答:做梦有的清楚,有的模糊,内容也很丰富。如果你的梦很清楚,做梦时、梦醒后都很清楚,自己的意识很清醒,那么,这梦就接近你的生命真实境界。
  道家文化中对梦是有一套说法的。我手上积累了上万人的梦幻资料,基本上有30~40%的人.按自己所做的梦的意思,迟早、迟晚地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
  一般来说,梦中的情境及你当时的意识越清楚、越清醒,这梦所预言的现实生活事件的准确率就越高。因为这时,人所处的正是地球自转与太阳之间的夹角上。这个夹角如果超过人体能量以后,人就可能要按这个夹角的规律运动了,这时就有睡相、幻相产生,就要做梦了。
  
  问:我发现,梦中的事,绝大多数都发生在阴天或夜间,很少梦见太阳、大白天中的活动。这是为什么?按道家观点,有什么说法?
  答:人做梦,也可以梦见白天,这主要取决于地球自转及月亮所处的方位。月亮上弦时,也就是阴历初一到十五这段时间,你睡眠若处于特定的姿势时,光呀、月亮呀、太阳呀,处于一种特定的位置,你就能梦见白天及其活动景象。
  
  问:这时是不是也与人的身体状况有关系?
  答:有一定的关系,但关键是人体在太阳、月亮、地球间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相互间的位置关系。是人体与天体的特定关系决定的。
  
  7、道家养生与佛家修持的差别
  问:道家养生讲究性命双修、长生久视,而佛家修持讲究明心见性。这两者间有什么差别?
  答:我曾经练过佛教中的“大止观”、“小止观”。
  我个人认为,道家养生术有一种说法叫“仿先天”,认为人在母腹孕育时,是一种怀抱的姿势,是人的一种先天自然之态;二是“九月怀胎,十月分娩”,还有两个月。要返回先天,就要用十二倍的功力,即九年面壁,十年成,两年沐浴。
  还要找一个再生父母,这就是天和地。要找一个山洞去面壁九年修炼,出来后再出来做十年成、两年沐浴。这要找一个很好的修炼地方、位置。
  比如我今年在金华办学习班,带着几百名同学,到了吕祖修炼的地方,金华双龙洞。这个位置,正好是如人的小舌口的位置。他认为,小舌口是人进气、进食物的地方,你要想生长,所有的营养都要从这里进入,所以形成了特有的形状、状态。大舌前如平台,两边还有牙.左边叫青龙,右边叫白虎,里面还有暗道,人的津——口水由此产出。这处位置就很有修炼的讲究了。后来人们把这种方法用于堪舆学,探讨一种地理勘测规律。
  道家养生讲“仿先天”、“返先天”,就与佛家的修持不大一样了.它比较讲究天人相应,每一步都有每一步的效验。
  
  8、道家修炼的境界及标准
  问: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标准是什么?
  答:有,这就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具体衡量起来,又分三层:小乘、中乘、大乘。
  小乘的人,一般讲是没有病患,但还没有超前意识,比较好名利、地位,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比较注重精神状态,但不注意人和天体间的关系,这种人在体内、体表的改变不会很大。
  中乘的人,在面相、骨骼、皮肤、毛发等及血、骨、髓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人出现了三个真空部位,是头、胸、腹三个空间,这是道家养生术中的一个重点。这三个空间,压力不同,有三个真空带相连接,在人体是有血、骨髓、经络相联系。这就可以形成一个网络,与天体、月球、太阳、地球等相吻合,形成一个周天运行,也就是现在讲的“大周天”、“小周天”。周天运行又分三种。这是中乘人的最高境界。
  上乘境界功夫的人,就是跳出三界外的了,这是很难的。
  
  问:现在很难再有人象您所经历的去按部就班、躲起来修炼,何况也难再找到带您修炼的那样的老先生们了,这是不是要影响修炼效果?他们还能达到上层人的修炼境界吗?
  答:我个人认为,他们很难达到上乘境界,最好的可以修炼到中乘境界,这就很不容易了。
  一是修炼时间有限,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练功;二是经济条件也不允许,要养活自己。
  要练上层功夫,就要位移,移动练功位置。比如要练宇宙间风的感觉.我们就得去华山;练雨对人的感觉,就要去罗浮山;要练对雪的感觉,就要去长白山,等等,要云游,这都需要时间、需要经济条件。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聆听道学经典  体证道家文化
  
  
  新世纪来临,东方文化包括道家文化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与重视。当世界人口、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趋尖锐之时,人们更加向往合乎自然与天性的生活,天人关系将成为世人探究的中心。中华道家文化对此深藏智慧,亟待发扬。目前,国内热议的中医,它远绍神农黄帝,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所提出的未病先防的预防养生法被现代西方人推崇,但却为国人逐渐遗弃。至于道家的古典传统养生修炼方法,世人只在经典上见到记载,并未见过活的传承。现在继承传统的老修行们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不及时对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继承和发扬,就有失传的危险。同时,道家作为中国哲学的源头,道教作为民族性宗教,它所阐发的中国正宗的传统文化也能够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让人们远离邪教毒害。
    
  为弘扬中华道家养生文化、造福众生,实践身心和谐,经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批准,海南省道教协会和海南玉蟾宫联合邀请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王力平居士,于2007年8月莅临海南玉蟾宫,义务讲授道学经典和体证方法,届时欢迎海内外有志于道家文化研究和实修实证的广大同道前来玉蟾宫闻经听法,共同体证道家文化的奥妙!
  
  海南玉蟾宫所在的文笔峰是道教南宗祖师白玉蟾隐修之地,白玉蟾在36岁就隐居于此,修炼灵宝毕法。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时间空间关系,根据易理推演,需要一种有别于长江以北地域修炼的入手方法,后人称此为南宗。文笔峰的地理构造非常特殊,经现代地质勘测,它属于火山爆发后逐渐形成的地势,文笔峰四周的山岭属丹霞地貌,由红色玄武岩即火成岩构成,而位于四岭之中的文笔峰山顶的岩石呈灰黑色,属水成岩,自然形成火中之水、水上火下、坎上离下的既济卦象。每当雨季来临,常有暖流沿山势上升,有冷气顺山势下降,阳腾阴降,阴阳相激而为雷雨。这也是阴阳升降、天地交融、生生不息之理。在这里,我们可以亲身体证道家的阴阳升降水火既济之说。
  
  王力平老师,少年和青年时代从师于全真龙门派隐修之前辈山道处士,系统修习了千年传承的灵宝毕法。灵宝毕法是道家修真悟道的杰出代表,是东方文明的完美体现,是道家文化之集大成者。王力平老师是当代社会少见的道家文化之传承与见证者。
  
  更多情况请点击:http://www.yuchangong.com/ycg/html/2007623143616.html
  

 

《初论老子之道与世界观》节录
  
    一九九二年春,在西安召开的“老子思想研讨会”上,王力平先生提交了一篇论文:《初论老子之道与世界观》。其中,他阐述了两个非常新颖的理论:“宇宙生成论”和“三界思维论”。这里节录部分内容如下:
  
  一.宇宙生成图
  老子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的本体是虚无,道的派生物“一”、“二”、“三”和“万物”是有,有生于无,是回归于宇宙的本体――道。这是宇宙生成的过程。道本不可言,但为了能对它有所理解,又不能不对它加以描述。就宇宙的形质而言,可以把道分成三层四种状态,用图表示为:
  
    无形无质:
    “无形无质”为上层即最高层次、最高状态,老子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在这对“道”的描述,我们称之为“无形无质”。对此可作如下引申的理解:
  1. 人们用感觉器官和各种方法没有发现的而在这个世界中固有的物质和境界。
  2. 一种由物质转变为非物质与无物质的能力和能量。如:自从发明了原子能,事实证
  明了物质可以转变为非物质的能,那么,我们设想,能不能由能力、能量转变为物质呢?能不能用日光(日光是能力)造成物质,能不能用地球、月球、日球的自转、位能来造成物质呢?
  3. 一种思维、精神所创立的境界。
  4. 宇宙的空的空间,无用而有用之地。宇宙和物质中的空的空间,是大有可为之地。
  “无形无质”构成了非物质世界。“无形无质”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存在着一
  种力量。
  
    有形无质与有质无形:
    “有形无质”与“有质无形”同在中层。这种存在状态有阴阳的区别。老子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老子在这所描述的“道”,我们称之为“有形无质“与“有质无形”的两种状态。
  1. 人们用感觉器官和种种方法风险了物质的存在,但说不出道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物质和境界。
  2. 人们发现了物质,但结构不完整、不成形,而且名不可定。
  3. 人们发现了在宇宙中有形而无质的物质和境界。如:思维、思想、温度、日光,地球、月球和日球的自转、公转的轨道和规律。
  4. 人们发现有物质在人体内外,在物质内外,在宇宙内外运行着,而看不见摸不着,有物而无象的物质和境界。
  5. 人们努力探究前人没有发现的新物质和新境界。
  
  有形有质:
  “有形有质”为下层。这就是常人所说的万物世界。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
  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通过人的五觉能感知到的并能出生“五色”、“五音”、“五味”,以及“五触”的世界为“有形有质”的。老子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在这里所描述的“道”,我们称之为“有形有质”的状态。
  1. 在这个世界中。人们用感觉器官和各种方法能把握住的物质和境界。
  2. 在这个世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和境界。
  3. 人们用思维、精神所创立,而又能以物质手段达到的状态和境界。
  有形有质构成了物质世界。
  

二.三界思维论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由老子这一论述,可以把宇宙分为“三界”,使它同三层四种状态相对应。
  
    道  上三界:宇宙、时间、空间 ―― 天大
       中三界:天、 地、 人  ―― 地大
    大  下三界:人、 事、 物  ―― 人大
  
  “三界”总论为道大。
  这“三界”的存在形式和状态,一层高于一层,是老子对万物(包括人类)从精神、思维、思想、品格、人格、性格上的一个划分,它同上图三层次四种状态存在形式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人的完整的存在应该是从下三界上升到上三界再由上三界回到下三界,这样周而复始的变化而不断的求得新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把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意义和归向都说清楚了。现在我们就人的思维来论述“三界”。
  
    下三界:人、事、物
    人:指包括人类在内的、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维的生命体。
    物:指构成世界的物体和物质。
    事: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人用下三界这的思维看世界,这很好理解。这就是我们常人所熟知的普通存在,它是与一般哲学相对应的概念。下三界中的人,强调被看事物的客观存在,看物的人是被动的,看到的东西他承认,看不到的东西他不承认其存在。这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对下三界存在的物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包括认识方法、理论体系和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一定的方法和理论,它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缺点是下三界人的感觉器官是有局限性的,它们有固有的捕捉区间,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超出这个区间,感官就不能感觉到它们,或者虽有所感觉而大脑却不能正确处理这些信息,得不出明确的结论。科学手段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下三界人的感觉缺陷,比如,人们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可以扩大自己的视觉范围,用电视、电话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等。但它在发展过程中同样有自己的局限性。一方面,人们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视觉范围,就要不断增加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功能和精度。这在理论上讲,是无限的、可行的。但实际上,人们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甚至是难以承受的。另一方面,人们自觉不自觉的受控于一系列由有限的理论做指导而制造出来的一些带有误差的仪器,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这些仪器,依赖于屈从于这些仪器。离开这些仪器,人们寸步难行。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变成了仪器的奴隶。社会发展了,人的功能或者能力却退化了。科学手段比人们的感官缺陷更大。拒绝承认看不到而实际上存在的东西,这是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障碍。例如:空气中的氧气是没有气味的气体,但是三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就有臭味。这个臭谓从何而来呢?是从第一个原子,还是从第二、第三个原子来?事实证明,每一个氧原子都没有臭味。此味不从外来,也不从中间来。此臭味无实体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下三界思维的人就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事。
  
    中三界:天、地、人
    天:指事物的局部或者整体的形态和外部系统环境。
    地:指事物的本体结构和机理。
    人:指有能力往来于事物的内外结构、环境和系统思维的人。能直观地认识事物的生化过程和运动方向的人。
  
    人用中三界的思维看世界,他对宇宙、万物的看法、角度与下三界的人都不同,问题的提法也不同,结论也就不同。所谓从下三界上升到中三界,就是对一事一物的看法,从事物的外部联系到事物的内部,以及外部大环境大系统,从整体着眼看局部事物存在和变化的规律,从局部变化规律看事物的存在全过程及其对整体变化的影响。还要深入一层,就是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结构中去,看它内部细微的机制和机理。中三界的人看事物是主动的看,要看的事物是被动的。他把事物与天、地、人的变化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天变,地变,人也变,常以无欲以观其事物的本质,常以有欲以观其事物的表面。下三界和中三界都有人,这“人”是不同质的人。一个人由下三界升到中三界,要经过一个质变的过程。质变有整体的质变和局部的质变。
  
    上三界:时间、空间、宇宙
    时间:是表示着事物生化和运动的次序关系。在下三界,时间是均匀地流逝着,时间是永恒的。在中三界,相对应下三界而言,时间已不再是均衡地流逝着,而是以变化的形式流逝着。下三界的时间概念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上三界,时间是无限的、变化的、不定的、多向的。时间无处不变处处变,中三界的时间概念在此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空间:表示着事物的位置关系。在下三界,空间距离是恒定的。在中三界,相对于下三界而言,空间可以延伸、缩小或者弯曲,不再是恒定的。下三界的空间概念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上三界,空间是无限的、变化的、不定的。空间无处不有处处有。中三界的空间概念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宇宙:宇者为空间,宙者为时间。宇宙表示着事物的时空范畴,是时空的统一体。在下三界,时间是永恒的,空间是恒定的,宇宙自然也就是永恒的,这就是一般人所认识的宇宙。在中三界,时间不再永恒,空间也不再恒定,宇宙也就随着时空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下三界的宇宙观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上三界,宇宙是无限的,宇宙是多层次的。宇宙无处不在处处在。中三界的宇宙概念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上三界是人的思维的最高境界。这里所说的宇宙,不是常人所指的宇宙,而是无限的宇宙,多宇宙,无一处无有宇宙。这里所指的空间,不是常人所说的空间,这里的空间是无限的空间,多空间,无一处无有的空间。这里所指的时间,不是常人所说的时间,这里的时间是无限的时间,多时间,无一处不变的时间。
  
  三界理论中所包含的思维方式,是道家在认识到不同的宇宙和宇宙的不同层次的过程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