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不懂中国,甚至不懂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5:41:13
2010/05/25
近来,韩国《朝鲜日报》人声鼎沸,包括中国人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主旨无非“中国与北韩是血盟关系;中国希望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等等,韩国人似乎也接受这种看法,将中国的立场理解为“不得已”,还有一些人更乐意用西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地缘政治”做解读。
到底是不是这样?必须审视历史,尤其东亚文化的大背景: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韩国与北韩)历来尊奉“重农主义”,这种与重商主义相悖的文化传统,核心就是思想的一元化与对土地、强力的崇拜。历史上三地的关系,无一例外充满着血与火的征服,例如隋炀帝的东征、忽必烈的征日、丰田秀吉的征韩,乃至所谓的“日韩合并”,都是强调绝对的服从,国家之间只是零和关系,我的强大就必定意味着你的衰弱、服从与被奴役,反之亦然,这一点与西方文化的征服大异其趣,典型的是拓疆最力的英帝国,大多的诉求集中在通商、通航的经济要求,如果实行殖民统治也只是“间接统治”,并不意味着被征服国国民的奴役与人身依附,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当法国大军入侵普鲁士,普鲁士学者黑格尔发出了——“我看到了拿破仑,他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这在东亚人看来,肯定是卖国贼,恰恰“不幸”的是,黑格尔的主张成为了当时普鲁士知识界的集体共识,他们认为法国人带去的不是屈辱与奴役,而是一部张扬着民权的《拿破仑法典》。
如果向一百个中国人提问:“你是否希望看到朝鲜半岛的统一?建立一个统一、强盛的国家?”,答案很容易猜测。再设一个问题“北韩是不是认为中国是坚强的后盾”,答案也很容易猜到,对“事大主义”的批判一直贯彻在北韩内部,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与国家关系的根本性差异,正如美国不忌讳加拿大的强盛、德国不介意法国的繁荣,在重商主义的传统下,西方知识界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邻邦的优胜往往能够带给自身莫大的利益。
因而,审视当代中国与韩国、北韩的关系,必须基于这样大背景的文化传统。那是不是说这样的描述已经足够?当然也不是。中国对北韩的援助与支持,除了以上所述,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中国对北韩有意识形态上的利益。要理解这种利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东欧、苏联的变色与解体后,中国主流媒体对它们“困境、混乱”的积极报道就可知一二,而现今世界上实行同样政治体制的国家,除中国、北韩外,就是越南、古巴,但最纯正的颜色无疑是北韩,如果它也倒了,这一面旗帜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都会遭到挑战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