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的扩军阴霾or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19:19:20
 美国政府1月6日深夜批准对台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但未批准进攻性的F-16C/D(老布什1992年曾向台湾出售150架F-16A/B)。有评论说,这是奥巴马在卖布什2008年卖剩下来的半篮子武器给台湾。言下之意,萧规曹随,算不得大冒犯。但是中国官方此后3天5次抗议军售,民间则议论如何教训美国。1月11日,中国宣布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的试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继美日之后跨过了比核武、载人航天技术更高的“中段反导”门槛。

中国周边的扩军阴霾

作者:李因才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10-02-04  浏览:5829 显示全文     美国政府1月6日深夜批准对台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但未批准进攻性的F-16C/D(老布什1992年曾向台湾出售150架F-16A/B)。有评论说,这是奥巴马在卖布什2008年卖剩下来的半篮子武器给台湾。言下之意,萧规曹随,算不得大冒犯。但是中国官方此后3天5次抗议军售,民间则议论如何教训美国。1月11日,中国宣布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的试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继美日之后跨过了比核武、载人航天技术更高的“中段反导”门槛。相比起2007年1月11日中国秘而不宣的“导弹射卫星”试验,这次中国的主动声明既提高了自身的军事透明度,又可被视作对美国售台武器的间接回击。
  海峡两岸竞相发展或引进防御性导弹,预示着2010年又将是中美关系的动荡之年。而放在周边大环境下看,部分国家大力推进的军事现代化、不断涌现的突发事件、亟需应对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使得本区域军备竞赛出现了持续升温的迹象。这其中,除了中国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加军费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印度军费开支2009年剧增24%。
  
  新德里造军运动声势浩大
   2009财年,亚太诸国里,中国和印度的军费增长表现得尤为显著。中国国防预算为4806.86亿元(合702.5亿美元),比上年的预算执行数增加了624.82亿元,增幅为14.9%。印度国防预算总额1.41万亿卢比(约290亿美元),虽远低于中日(日本为538.33亿美元),不过与上年度相比,其增长幅度却高达24%,是自1947年独立以来增幅最大的一次。
  不仅如此,近些年新德里为提升军事现代化水平,在军备投入上简直不惜血本。美国会研究局报告显示,2001~2008年,印度对外军购金额多达308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里,这一数字仅次于石油富国沙特,居第二位。同期中国采购额为129亿美元,巴基斯坦是118亿美元。
  2009年,新德里抛出了规模空前的采购计划,项目涵盖重型运输直升机、潜艇、水面舰艇、火炮等各类武器装备。其中仅126架多功能战斗机一项,价值即有104亿美元之多。
  印度庞大的军需市场使世界各地军火商趋之若鹜。为争得份额,华盛顿不再坚持延续十多年的对印高技术出口限制政策。奥巴马上任两个月后,新政府即批准两国史上最大一笔数额军售案,同意波音公司售印8架P-8I海上巡逻机,价值21亿美元。此外,双方还就6架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交易案达成合约。辛格总理去年11月底访美时,两国再次签署了一揽子军事技术合作协定。
  华盛顿竭力拉拢,新德里却全力平衡,其对外军事合作关系处理得和多边政治关系一样圆滑老练,藉以保持自己左右逢源的优势地位。2009年,尽管价格暴涨,印度仍与俄罗斯就“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翻新转让交易达成一致,同时计划再采购50架苏-30MKI战斗机,以使该种机型数量到2015年前能增加到230架。此外,新德里还从俄手中接收了3架订制的A-50Shmel预警飞机中的1架,16架米格-29K/KUB舰载歼击机中的4架。在此期间,以色列也开始落实5年前和印度敲定的一笔价值11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向其转交了1架探测范围达300多公里的“费尔康”空中预警机,余下的两架同型机也将在2011年前完成交付。
  借助抛出的庞大军购诱饵,新德里在美俄以法英等国间四处周旋。新德里的意图很清楚,它不仅要以优惠条件获取更多先进军备和技术,还要进一步打造自己多元化的“全球防务关系”。
  不过,频繁的摔机事件和军购美元的大量外流,也让新德里加紧了军事装备和技术的本土化努力。2009年,相比对外采购,新德里在军备本土化方面付出的精力更大,成果也要丰硕得多。3月4日,被誉为世界飞行速度最快的巡航导弹“布拉莫斯”II型导弹试射成功。几天后,在奥里萨邦沿海又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反导拦截试验,印度专家声称已有能力拦截射程在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尽管在导弹飞行的末段才予以拦截风险很大。5月19日,“艾拉瓦特”号坦克登陆舰服役,该舰为印度本国建造的第五艘坦克登陆舰。9月18日,海军第二艘P15A型“加尔各答”级隐身驱逐舰“科钦”号下水。9月23日,继2008年“一箭十星”之后,印“一箭七星”再次成功腾空。
  在本土转化过程中,印度海军舰艇2009年创造了多项第一。2月份,第一艘自主研制、4万吨级航母开始铺设龙骨,预定2014年交付,印度正式迈入具有建造超大型舰艇能力的少数国家行列。同月,“卡尼科巴群岛”号和“察他喇”号快速攻击艇在钦奈同时服役,成为印海军史上第一批喷水推进艇。7月,第一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下水,辛格总理亲往现场庆祝。11月,第一艘国产5300吨P17隐身护卫舰“什瓦里克”号开始服役,另外两艘则计划在今明两年交付。
  由于实力不俗,印度本国公司自然也从政府2009年庞大的采购计划中分得不少肥差。其中,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获得了20架“光辉”轻型战斗机的合同,加登·里奇造船与工程公司接到了78艘喷水推进攻击快艇和3艘隐身护卫舰的大订单。而位于孟买的马扎岗船坞有限公司则负责继续为海军建造4艘新型“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和4艘隐身护卫舰。
  大规模、多领域的造军运动,很难完全被视为新德里军事现代化的合理努力,因为它明显超出了其正常的防卫需求。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催发其勃勃的大国野心。新德里越来越难以满足于偏安南亚次大陆之一隅,而是急切期望具有更强的军事应对和投放能力,从而超越南亚,成为亚太区域乃至全球性大国角色,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新德里的这种抱负受到了喜马拉雅另一侧民众的冷嘲热讽,而印度民众则趁势起劲地炒作“中国威胁论”。8月份中印边界第13次谈判前后,这种针锋相对的口水战达至顶峰。从指责中国在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修建港口从而构建对印南部的“珍珠项链”式包围,到编造解放军对北部争议地区屡次军事“入侵”的神话,应对“中国威胁”成为新德里扩张军备的最大理由。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做了这样的评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印度仍然积极更新装备,显然不是为了对付陷入经济政治双重危机的巴基斯坦,而是为了防范快速发展的中国。”
  
  亚太海权意识大觉醒?
   2009年,亚太诸国特别是西太平洋沿岸国家,在自身军费预算占GDP比重与往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不约而同投入重金,大力打造自己的海军力量。一般而言,南海就是从台湾海峡一直到马六甲海峡的这片海域,又称南中国海。通常所指的南海“争议地区”集中在南沙、中沙、西沙三个部分。西沙部分自1974年西沙保卫战后基本上在中国的有效治理之下,中沙部分除黄岩岛外,几乎所有的岛礁岩块在高潮时均不露出水面,没有岛屿主权争议,关键是南沙。20世纪70年代迄今,越南用“蚕食战略”逐步侵占了南沙水域的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马来西亚抢占了5个,而中国实际只控制着8个(台湾地区驻守太平岛,掌控中洲礁),在战略上完全处于守势。

南海问题怎么办?

作者:宋燕辉 杨 凯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10-02-06  浏览:3465 显示全文     一般而言,南海就是从台湾海峡一直到马六甲海峡的这片海域,又称南中国海。通常所指的南海“争议地区”集中在南沙、中沙、西沙三个部分。西沙部分自1974年西沙保卫战后基本上在中国的有效治理之下,中沙部分除黄岩岛外,几乎所有的岛礁岩块在高潮时均不露出水面,没有岛屿主权争议,关键是南沙。20世纪70年代迄今,越南用“蚕食战略”逐步侵占了南沙水域的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马来西亚抢占了5个,而中国实际只控制着8个(台湾地区驻守太平岛,掌控中洲礁),在战略上完全处于守势。在获悉南沙海域可能拥有庞大的油气资源之后,之前对此不闻不问的一些周边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文莱等也开始声称对南沙部分或所有岛礁拥有“不可辩驳的主权”。
  也因此,在过去数十年里,如同朝鲜半岛局势一样,南海被称之为亚太地区的又一颗“地雷”,有可能“引爆”未来的“地区冲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运作的大背景下,南海问题的走向愈发引人注目。
  
  中国为何以弱示人?
  一直以来,在南海问题上,以“弱势群体”示人的某些国家倾向于“抱团取暖”、“联合图强”,意图把双边争议多边化,故意混淆问题的实质,愣把南海问题说成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中方为了澄清事实真相,消弭对中国东盟关系的不利影响,多次就此问题作出正面回应:南海问题不是中国和东盟之间的问题,而是南海周边国家彼此之间的问题。作出这一论断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它从外交上有力地制止了少数居心叵测的国家妄想“捆绑”区域外部强权或“依靠”区域内部平台(东盟)打压中方合法合理主权诉求的企图,充分体现了大国的智慧。
  反观某些南海周边国家则把中国的“善意”当成“懦弱”,采取“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及“先下手为强”的单干方式,意图造成有效治理的事实,诸如越南、菲律宾及马来西亚最近在南海的一连串宣示主权与强化南海有争议区海洋主权权利与管辖权的活动。一方面,这些国家援引1992年和1995年东盟有关南海的外长政治声明,以及2002年中国与东盟所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对中方建立三沙市作出强烈反应,要求中国在南海保持克制,不要采取使南海问题复杂化的行动;另一方面在中国采取克制行为时,自己却不断采取使南海紧张局势升温,不利区域和平与稳定的动作,如任命自己在西沙和南沙的“县长”。更甚者,某些国家竟然不顾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大局,径自与西方发达国家签订勘探合作协议,在有争议的南海海域进行石油钻探工程招标、发包,后来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才悻悻罢手。
  反观中国,在“南海问题”这个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重大问题上,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与睦邻友好关系原则,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因此时时受到民意“软弱”的指责。事实上,中国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立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考量:处理好“南海问题”对东南亚地缘政治的重大影响之一是使区域外强权无法利用此问题增加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或作为介入干预的借口;其次,“南海问题”处理好的话,中国与东盟国家可进一步推动21世纪战略伙伴关系;第三,处理好南海问题,把蛋糕做大,让相关各方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都提高,这也是友邻、安邻、富邻政策的具体表现。
  当然中国的“克制”并非是无原则的“退让”。除了不断通过外交途径、新闻媒体表明立场,我南海舰队还针对性地加强了海上军事演练,做好随时应对事态升级的准备。中国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通过海事巡逻、科学考察和户外竞技等形式持续不断地向国际社会宣示主权,海内外华人无线电爱好者4次登上黄岩岛的行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民间方式。为了加强对无人岛屿的系统管理,中国全国人大2009年12月2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该法将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从而为岛屿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法理依据,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海洋岛屿权益的决心和意志。
  
  两岸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大陆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考虑是: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解决。台湾方面也主张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互惠的原则。海峡两岸的南海政策目标是相一致的,团结御侮也符合双方利益,海峡两岸也应考虑合作对东盟有关国家施加压力。设若越南与菲律宾不愿继续执行《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的话,两岸可在选定的南海区域进行油气资源联合勘查、开发活动,以收“敲山震虎”之功效,刺激越南、菲律宾重新回到合作的正轨。
  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中国大陆和台湾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法理依据和民族立场。但是过去近20年来,两岸受到“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等高度敏感政治问题的制约与“台独势力”的干扰,无法在南海问题上进行有效的合作。中国大陆持续防堵东盟国家加强和提升与台湾“政治、外交关系”的任何可能与机会,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明确参与方为“主权国家”,借此排除台湾参与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间为进一步细化宣言而制订《南海行为准则》讨论的可能。即使在印尼已召开过19届的“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非正式研讨会”(简称“南海会议”)上,中国大陆也坚决反对任何有关“南海会议”架构下的南海技术工作会议 (例如:航运与航行安全)、专家小组会议或训练计划由台湾主办或在台湾举行。
  马英九上台后,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经济合作的逐步开展和深化,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确出现了新迹象。2009年11月,两岸在印尼锡江所举行的第19届“南海会议”上,首度共同提出有关南海海洋教育与训练合作计划并获得通过,此乃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出席专门以讨论南海问题的“南海会议”上所出现的重大突破。
  在共同开发的对象上,基于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以及未来经贸关系的深化,大陆可以加快与台湾进行有关南海合作开发的协商,展开实质之合作。两岸在南海海域就打击海上走私、偷渡及海盗等犯罪活动、海上反恐、海事安全、海洋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大陆架外界之地质调查、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观光旅游、南海(九条)断续线主张、法理依据、历史考古等议题上都有合作的空间。
  
  南海问题的前景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南海问题各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是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但其实际成效着实相当有限,甚至有批评人士认为是“几乎失败”。由于宣言只是一个政治文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违反此宣言的原则也不会受到相应制裁,因此很多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南海岛屿声索国都曾出现违反此宣言的作为。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ACFTA)正式启动,一串惊人的数据冲击着我们的眼球:世界第三大自贸区、11个国家、13%的全球贸易份额、19亿人口、6万亿美元GDP。更有媒体断言,全面建成后,这个自贸区将成为欧洲和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共同市场,并由此改变全球经济版图。
  2009年对中国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金融危机中经济的逆势而上,使得中国成了备受全球注目的经济强国:世界工厂、全球主要资金来源、足迹遍布非洲、拉丁美洲等的世界首要投资者、也日渐成为研发活动的一大源头。

中国,如何从东盟走向世界?

作者:赵灵敏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10-02-06  浏览:1680 显示全文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ACFTA)正式启动,一串惊人的数据冲击着我们的眼球:世界第三大自贸区、11个国家、13%的全球贸易份额、19亿人口、6万亿美元GDP。更有媒体断言,全面建成后,这个自贸区将成为欧洲和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共同市场,并由此改变全球经济版图。
  2009年对中国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金融危机中经济的逆势而上,使得中国成了备受全球注目的经济强国:世界工厂、全球主要资金来源、足迹遍布非洲、拉丁美洲等的世界首要投资者、也日渐成为研发活动的一大源头。在这一背景下,自贸区的建成仿佛是中国世界大国地位的又一新佐证。但在虚幻的自我满足之外,人们还必须认真地思考:对于中国而言,东盟是什么?自贸区有何意义?是廉价产品的倾销地还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是为了重现朝贡体系下“天朝”的虚荣,还是为了构筑真正平等互利的现代国际关系?是为了不计代价地获得称颂和赞誉,还是在为中国未来的远大前途谋篇布局?
  
  自贸区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的成长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的“输出革命”政策以及敏感的东南亚华侨问题,令许多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怀疑,而中国则痛骂成立之初的东盟“反共反华”,因此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与东盟关系还是互不信任和对立的。而后中国与东盟改善关系后,相继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1991年,中国与曾在1979年开战的越南恢复了邦交,至此中国与东盟所有国家邦交正常化。
  但是,历史的阴影和现实的利益纠葛,使得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时有波折。由于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与中国毗邻的小国,对于中国在1990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不安和担忧,因此在1990年代,“中国威胁论”一度在东南亚甚嚣尘上。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中国东盟关系的一个转折点。金融危机的突然袭击使得东盟国家想要快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梦想瞬间破灭;为了抑制危机的进一步传染,同时也为了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利影响,中国在自身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条件下,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这种负责任的行为改变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
  此后,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提出和落实,2002年双方确立了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而这时,塑造稳定周边、服务中国经济崛起大局的战略已经形成。“富邻、睦邻、安邻”正是要通过建立和睦的周边环境而保持邻安,而其背后则是我国外交政策调整后周边外交在总体战略中地位的提升。为了消除东盟国家对南中国海潜在冲突的担心,中国先是与有关各方发表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而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将双边关系上升到战略合作伙伴层次。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谈判过程中,中国也充分考虑和尊重了东盟国家的现实。东盟的10个成员国中,既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又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存在巨大差异。新加坡的人均GDP目前已近3万美元,而越、老、缅、柬四国还不到400美元,人均GDP相差约70倍,远远高于欧盟内部的16倍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的30倍的差距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首先推出了早期收获协议,在自贸区成立之前就让一些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以零关税的形式进入中国;其次,谈判并非采取一揽子整体推进的办法,而是采取先易后难,先签定《货物贸易协议》,接着是《服务贸易协议》,最后才是最难的《投资贸易协议》;第三,市场开放的时间表,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办法,东盟老六国最先开放,新四国允许有过渡期。
  目前,中国与东盟关系被认为“处在近50年来最好状态”,甚至还出现了“兄弟关系”(中国与缅甸)、“黄金时代”(中国与菲律宾)等提法。显然,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发现越来越难以抵御中国在经济援助上的压倒性影响力和软实力。到近几年,大多数东盟国家已被北京有关“和平崛起”的声明及友善支持者的形象说服从而打消了疑虑。从过去的互相不信任和指责到今天的自贸区,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成功地完成了在东南亚地区的角色转变和形象更新,由输出革命到输出商品,最近开始输出资本,逐渐在该地区建立起领导作用,日益成为一个令人信服和依赖的大国。
  对日益崛起的中国而言,不仅需要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尤其是周边环境。这正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以及“和谐世界”理论的主要背景。而在这个过程中,消弭“中国威胁论”,成为一个不仅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更让国际社会放心和信赖的可敬可信的力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而中国通过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在东南亚增信释疑,显然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开始。
  谨防“中国威胁论”再起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显然更多是出于政治与战略的考虑,出于睦邻友好的外交需要,经济上的逻辑并不清晰,只是中国希望通过自贸区的构建来加强双边的合作态势,让东南亚国家相信它们也能从中国的和平崛起中获益。至于中国能否从中获益,中国东盟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如何,并不是主要的考虑。
  但自贸区的建成主要靠政治上的推动,建成后的运转更多是一个经济话题,运转的效果更是取决于客观的经济规律。
  从国际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和大多数东盟国家仍同处于国际产业链下段,还没有拉开距离,产业出口的竞争面自然相对的大,这使得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担心与警惕居高不下。
  而据统计,在中国对东盟贸易中,在华外资企业占60%以上。近年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增长,多因这些外企内部或之间的贸易增长所造成。同一产品往往需要过境两次甚至多次才形成最终产品。这样的价值重复计算,双边贸易额飞速上升,但实际产品数量并未相应增加,造成贸易数字的虚肿。而这一重复计算约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30%以上。
  再者,转口贸易也占中国东盟贸易额中相当的成分。例如,在中国同新加坡的贸易中,过境转口贸易占中国对新出口的46%,占新加坡对华出口的40%。换言之,许多出口产品,虽然算入贸易总额,但最终并不进入彼此的消费市场。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大量的中国商品会以零关税进入东盟市场。东盟国家对此反应不一,新加坡是工业国家,它可以把生产、投资拿到中国,利用中国的生产能力把新加坡转型成一个非常好的服务业社会,因此持欢迎态度;而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的反应就复杂很多,担心中国廉价商品的涌入会危及本国的制造业。如果后一种情况果真出现,不排除东盟国家会出现新的“中国威胁论”,这样一来,自贸区不仅不会增加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互信,反而会起反作用,中国过去二三十年在该地区增信释疑的努力会付之东流。
  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没有可能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东盟所有成员国都加起来,它们的GDP也只相当于中国的1/3。上海经济总量是新加坡的 1.5倍。广东GDP大于印度尼西亚。而中国的中等省份广西和云南,两者的经济合起来也要超过越南、老挝和缅甸。因此,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东南亚必然对风险更加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