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第二十四届初中语数外综合能力测评语文试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6 00:10:28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6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                    。(《赴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2、试玉要烧三日满,                    。(《放言》  白居易)
3、                    ,行成于思毁于随。(《讲学解》  韩愈)
4、李煜《相见欢》中,形容人内心烦乱,或者形容某些事情难以处理解决的词句是
,                    。
5、《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触目伤怀的诗句是                  ,                  。
6、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                    ”两句也表现了类似的生死观。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16分)
7、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坚韧(rèn)              星宿(sǜ)                   挑拨离间(jiàn)       并行不悖(bèi)
B、赡养(shàn)            颓然(tuí)                  深恶痛疾(wù)        麻痹大意(pì)
C、麾下(huī)             对峙(zhì)                 相形见绌(chù)       讳疾忌医(huì)
D、缄默(jiān)             玷污(diàn)                坦荡如砥(dǐ)         随声附和(huò)
8、下列句子中标点有误的一句是(    )(2分)
A、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他站起来问:“老师,‘得道多助’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D、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松树风格的写照。
9、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B、我们应当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C、昨晚那小偷胆可真大,乘王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现金和金项链给偷走了。
D、最近,发现少数学生有赌博行为,请政教老师认真研究一下,调查清楚,作出处理,以防
微杜渐。
10、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合乎要求的四字成语。(2分)
生活中,我们不少人都会在不同时候干各种各样的蠢事,比如,……
我们的先人对愚蠢非常在意,总结出各种各样的愚蠢,并把它们化成成语,口口相传,以作教训——画蛇添足,             ,             ,             ,             ,
,             ,             ,             ,             ,自以为是,驴唇不对马嘴,此地无银三百两,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填对四个可得满分,若答对七个,可奖励1分)
11、按照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补写下面的对话。(2分)
[晚上,李娟正在复习功课,电话铃响]
“喂,哪位?”
“娟娟吧,我是爸爸。”
“爸,                      !你出差这么长时间了,快回来了吧?”
“大概还要两天才能回来。后天你就要参加竞赛了,估计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你都复习好了吧。爸怕你有精神压力和思想包袱,特地打电话给你。爸想说的是,
。”
“谢谢老爸!我会轻装上阵的。”
“祝你成功!晚安!”
“晚安!”
(1)补写出娟娟问候爸爸的话语:
(2)补写出爸爸对娟娟要说的话:
12、下面是一则消息,其中有两个错别字和三处语病。请指出并在相应的地方改正。(4分)
今年十四岁的凌云,小人志高,平时学习克苦,全面发展,各科成绩都超过九十分以上。他不仅重视课内学习,还十分注意课外学习,并且注意培养自己在实践中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他认为,能在全市创新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是自己比赛成败的关健。据他的班主任——初一(2)班的张老师介绍,凌云同学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判断,赢得了各位评委的赞赏。
从凌云同学的身上,使我们懂得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1)错别字:           改为           ;           改为           。
(2)语病:
第一处:原句:
修改:
第二句:原句:
修改:
第三处:原句:
修改:
13、2007年12月《如何“安置”圆明园》的报道刊出后,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摘了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不可用真实姓名)(2分)
如何“安置”圆明园
帖子一
老百姓:圆明园遗址的存在能时刻警醒中国人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能起到积极的教育意义,我反对修复圆明园。                        [2007-12-18  08:02:47]
帖子二
神州笑谈:让现在告诉未来,让今天见证辉煌。修复圆明园,是国家实力增强的体现,又未尝不可,我赞成重修圆明园。                      [2008-5-28   12:21:41]
帖子三:          :
[2008—       —                :       :       ]
三、阅读理解赏析。(38分)
(一)隐藏于冬季的灵魂(共12分)
含坚
朋友风尘仆仆地从山野归来,收获了一秋厚重的美术作品。在那间狭窄的画室里,她兴奋地唤我来让我鉴赏。我的脑海中没有任何专业的鉴赏概念,只是对画中的各色人物产生了兴趣,似乎早已忘了主人让我看画是为了证明她画技的高超。我的安静与专注令朋友感到安慰,她把一杯香茶递给我,说:“我正在为一个重要画展准备参展作品,你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从中为我挑出一张好吗?”
我随口应着,眼睛却盯住了一幅命名为“父亲”的画,那是一位面目苍凉的老人,孤寂地坐在老树下,双眸黯然,似乎透出一种沉重与无奈。“这是……”朋友扫了一眼,说:“是我爸,3年前老人来省城看我时随便画的,不好意思。唉,你还是看看我的新作吧。”话音刚落,她便顺手抽走了“父亲”,扔入了被她否定的一堆画纸中。
我心中悸动了一下,为了那位画中的父亲。因为朋友曾向我讲述过自己的身世,她幼年丧母,父亲含辛茹苦供她读书上大学,决心帮她实现当一名画家的人生梦想。可如今小有成就的她,就这样把“父亲”随意地遗忘了。
在我告辞之际,朋友执意要我拿个意见,她说她相信我的感觉。我从那堆画纸中挑出了“父亲”,真诚而坦白地告诉她:“我选这张,因为他是父亲,你是以一个女儿最纯朴的心来作画的,而不是以一个画者的身份。”
3个月后,我接到了朋友的赠票。在那个宽敞而静穆的展厅中,我看到了“父亲”。不远处,朋友搀扶着她的父亲向我走来。她说:“我把我爸从老家接来一起住了,趁机再多给老人画几幅画像。”她的父亲慈爱地望着出息的女儿,眼中闪现出了希望的亮色。
我一直记着朋友走出展厅后说的一番话。她说自己这些年太投入事业,变得过于急功近利了,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竟然淡忘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我的灵魂一度隐藏在了冬季,是你帮我找回了灵魂的春天。谢谢你。”
我说:“不要感谢我,我们都应该感谢‘父亲’。”
14、理解下面一句话的含义。(2分)
可如今小有成就的她,就这样把“父亲”随意地遗忘了。
15、第二段开始写“我随口应着,眼睛却盯住了一幅命名为‘父亲’的画”,我为什么会这样?请从第一段中挑选语句作答。(2分)
16、第二段介绍图画内容,说老人“面目苍凉”、“孤寂”、“双眸黯然”、“透出了一种沉重与无奈”,老人为什么会这样?请联系后文内容作答。(2分)
17、通读全文后,思考文章标题“隐藏于冬季的灵魂”的含义。(2分)
18、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分)
A、第二段中“扫了一眼”、“随便”、“不好意思”、“顺手抽走”、“扔入了被她否定的一堆画纸
中”等词句似信手拈来,实则大有内涵,它点明了主题,照应了后文“我的灵魂一度隐藏
在了冬季”。
B、文章结尾段中说“我们都应感谢‘父亲’”,其含义是讲: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成人成才付出了一切;没有父母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成功。这与第三段写作内容相照应。
C、“我”一眼就看中了“父亲”,而“朋友”三年多时间却没有认真看过,且在“我”的提醒下才将其送入展厅。这表明,“我”在文中起主要作用,“我”是主要人物。
D、第五段中“父亲慈爱地望着出息的女儿,眼中闪现了希望的亮色”的原因是女儿已经“找
回了灵魂的春天”。
19、研读文中第四段,体味其中“我”的语句,特别是“因为他是父亲,你是以一个女儿最纯朴的心来作画的”,自拟出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2分)
题目:
答案:
(二)付出一点儿帮助(共11分)
一只蚂蚁被涧水冲进河流之中,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摆脱河水的漂力而爬上岸边,死亡一步一步向它逼近。一只站在岸边喝水的天鹅见此情景,赶忙吸住脚下的一根枯枝扔进河里。蚂蚁附在那根枯枝上,很快冲上岸边了。一位猎人来到河边,看见那只天鹅后举出猎枪就瞄准……蚂蚁见此情景,万分焦急,却没有办法告知天鹅面临的危险,便急中生智,冒着生命危险爬到猎人的脚上狠咬一口,猎人因为疼痛而分散了注意力,射出的子弹打偏了。天鹅毫毛未损地飞上了蓝天。
很多时间,我们对别人付出举手之劳的一点儿帮助,往往能改变别人的一生,甚至也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帮助别人摆脱困境就是帮助自己摆脱困境。而这些帮助的付出有时并不需要我们太多的努力,并不需要以牺牲自己的某种利益为代价。人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得到某种意外的帮助会格外刻骨铭心。你给一个亿万富翁十万元钱很可能换不来一个满意的微笑,而你给一个温饱难继的家庭送去100元钱却会使其感激不已,永志不忘。因此我们对于那些艰辛地跋涉在人生之路上的人,不要吝啬付出哪怕一点儿的帮助。
在经历过屈辱和欺骗的痛苦煎熬以后,在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沉重打击以后,我们对于一些事情也许已经习惯于冷漠甚至于麻木不仁,我们甚至于理解了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的某种人性的含意。但是这不是生活的更多部分,不是生命的本质和本质意义。这种对别人生存状况的无动天衷最终也是对自己无动于衷。这样我们将永远走不进姹紫嫣红芳香四溢的明媚春天。沧海桑田的历炼,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来之于别人真诚帮助的珍贵,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给予别人真诚帮助的欣慰。其实这些帮助,并不需要很多,只是需要一点儿一丁点儿。
千万不要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就已经想到了回报,预期的回报一旦不能兑现,耿耿于怀的郁结就会慢慢恶化,那么你所有的帮助都将失却本身固有的光明意义,有的因此还会产生报复的心理的行动以致酿成一部悲剧。善良而高尚的人对别人帮助的付出,其出发点不是建立在预期回报上,而是建立在一种善良愿望的满足上。这样,我们的人格就会逐渐完善而健康,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提升而光芒四射,我们的生命就会安泰而丰润,我们的生命就会注满甘甜而绚丽多彩!
付出一点儿帮助吧——哪怕只是一点儿一丁点儿。
20、文章第一段叙述天鹅、蚂蚁相互救助的事例,说明了                       的道理。(2分)
21、文章第三段中说“但是这不是生活的更多部分,不是生命的本质和本质意义”,联系全文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本质意义”是什么?(2分)
22、简要概括第四段的写作内容。(2分)
23、你赞同“帮助别人摆脱困境就是帮助自己摆脱困境”这一说法吗?请简述理由。(2分)
24、找出文中对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并进行深析。(3分)
(三)地震(共5分)
地震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     ”——地核;中间是“     ”地幔;外层是“     ”——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    )、(    )、(    ),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可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_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25、请根据第二段加线句子的提示,在后面的引号内依次填充词语。(1分)
26、将“错位”、“变形”、“断裂”三个词填充在第二段的括号里,恰当地填法依次为:(1分)
27、请根据第三段相关内容,说说什么叫“震级”。(2分)
28、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中记载过一次地震的经过,其中写道:“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结合上文的相关知识来看,你认为蒲松龄当时所经历的地震属于什么类别的地震?(1分)
(四)(共10分)
(甲)《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钦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①问于祁黄羊②曰:“南阳无令③,其谁可而为之④?”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⑤,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的大夫。③令:一个邑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来的县令。④其谁可而为之:那么谁可以去担任这一工作呢?注意:“其”是由指示代词弱化而成的表示商酌语气的词。⑤尉:军官。
29、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2分)
①常著文章自娱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③国人称善焉                       ④内举不避子
30、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31、读乙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①“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是对文中祁黄羊行为的高度概括,它表现了祁黄羊公而忘私、公而忘我的品质和胸襟。(    )
②“国人称善焉”一句写出了“国人”对祁黄羊举动的认同、赞许,从侧面照应了主题“去私”,同时这一句也表现出了当时“国人”的良好心态。(    )
③祁黄羊推荐解狐担任南阳县令,是从“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一心态出发的,这表现了他的宽宏大度。(    )
④祁黄羊荐贤对于今天推荐人才工作的启示是:举才应唯贤,既不可“唯亲”、“避疏”,也不必“避亲”。(    )
32、甲乙两文刻画了两个不同的形象,陶渊明、祁黄羊的不同表现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理想境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他们二人,你更喜欢哪一位呢?请谈谈理由。(2分)
33、认真研读并揣摩乙文中晋平公的语言、行动,从晋平公这一角度自拟出一道题目,并作出解答。(2分)
题目:
解答:
四、写作表达。(40分)
3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1)题目:我终于懂得了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择合适内容填充好题目,注意填题的优劣;②叙事具体完整,写出真实感受;③字数在600字以上。
(2)阅读下则材料,根据你的读后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一哑巴在街口卖菜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扬起刀口让顾客看,完好无缺。在路人的惊叹声中,哑巴又拿出其余的菜刀,轮番表演。围观者你买一把,我买一把,不一会儿,刀卖完了。
语文答案
一、1、岂因祸福避趋之  2、辨才须待七年期  3、业精于勤荒于嬉  4、剪不断,理还乱  5、感时花溅泪,眼别鸟惊心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7、C  8、B  9、D  10、可选填: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水中捞月、杞人忧天、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班门弄斧、作茧自缚等。  11、①如“您好!”“在外很辛苦吧!”“在外面还好吧!”等问候语  ②提示:从正面鼓励或从反面打消顾虑,达到减轻精神压力和思想包袱的目的即可。  12、①克——刻  健——键  ②各科成绩都超过九十分以下——各科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  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是自己比赛成败的关键(键)——改“成败”为“成攻”  从凌云同学的身上,使我们懂得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去掉“使”  13、提示:谈出看法,合乎题目要求即可(用真实姓名扣0.5分)
三、14、一语双关,表面上讲是没有看中“父亲”这幅画,实则是说女儿为了自己的事业,竟忘记了父亲,冷漠了亲情。15、我的脑海中没有任何专业的鉴赏概念,只是对画中的各色人物产生了兴趣。16、女儿为了自己的事业,变得过于急功近利,忘记了父亲,冷漠了父女情,使父亲变得伤感、寂寞、空虚、失落。  17、“灵魂”在文中指“美好的东西”(如亲情),“冬季”指“太投入事业,过于急功近利”。全标题的含义是:因为太投入事业,过于急功近利,而使得“养好的东西”(指亲情)被淡忘,被隐藏。  18、C(提示:“我”在文中主要起线索作用,本文通过“朋友”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来揭示主旨,“朋友”是主要人物。) 19、略  20、对别人付出一点儿帮助,往往能改变别人的一生,甚至也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帮助别人摆脱困境就是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21、真诚热情,与人友善,相互帮助(意近即可)。  22、给人帮助不应索取回报。
23、可自由回答 (联系本文内容,答“赞同”为佳) 24、略  25、蛋黄、蛋清(蛋白)、蛋壳
26、变形 断裂 错位  27、示例: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的大小所表示的地震本身的里氏数,叫震级。  28、浅源地震  29、①自得其乐  ②同类  ③好  ④加避  30、①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②国君问的是谁可以胜任,并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  31、①√ ②√ ③×(提示:出发点是荐贤,不是解冤。) ④√  32、略  33、略  34、略